老说养儿能防老,是不是真能防老呢?

快乐人生wjm


在我生活的圈子里,好像越是想着“养儿能防老”的老人,子女反而不想担负养老的责任。

反之,不图“养儿能防老”的老人,子女们都很孝顺。

我们村就有鲜明的例子。

邻居戚奶奶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们都嫁得挺好,不能说大富大贵,但在我们那绝对都是小康以上的生活。

儿子呢比起姐姐们稍微差一点,但也不算穷,夫妻两人都在正规公司上班,算是普通人家吧。

我听我妈说,以前戚奶奶年轻的时候每次要是打哪个孩子,口头禅就是:“你个不孝子,我还指望你们养老呢,就是这么对我的?”



除此之外,戚奶奶年龄慢慢变大的时候也特别爱和子女说:“你们可不能不养我......”等等类似的话。

可是现如今,戚奶奶的老公去世好几年了。戚奶奶一心想和儿子一起住,儿子却往姐姐们那里推,几个姐姐也不愿意,都对戚奶奶说:“你不是一直说养儿子才防老吗?那你就让你儿子养......”

现在戚奶奶还是独居在村子里,总是见谁就抱怨儿女不孝。

但,村子里的许奶奶就不一样,许奶奶比戚奶奶小几岁。

许奶奶家里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得近就在隔壁村。二女儿嫁得远些开车需要4个多小时但是家里是做生意的挺有钱。三女儿呢嫁得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回来一般需要坐飞机。

两年前许奶奶老伴去世了,三个女儿争着要把老人家接过去一起住。许奶奶不愿去,一来村里生活习惯了,二来怕给女儿们添麻烦。

可是三个女儿还是都在各自家里给许奶奶留了房间。

大女儿住得近,隔三差五就回村子里来给许奶奶买吃的拿过来,还给许奶奶蒸馒头包饺子,打扫卫生等等。



二女儿老公是做生意的,自己是个公务员。总是每个月都调休开车回来陪许奶奶住两三天。三女儿嫁在南方,快入冬的时候早早地就回来接许奶奶去过冬。

可许奶奶却不愿意,怕去过不习惯。为此甚至二女儿还请假陪着许奶奶一起过去住了几天。

许奶奶老伴过世的那年,三个女儿怕许奶奶睹物思人。过年时三姐妹带上许奶奶和一家老小在南方租了一个别墅过年。

许奶奶在和周围邻居聊天时,除了夸女儿们孝顺以外,总是心疼女儿们的不容易。

我们村的这两位奶奶是个例并不代表所有家庭,可能也代表不了大多数。

但是我想说,即使是父母与儿女也应该保持人际交往应有的尺度。



父母不认为:“养儿就该防老!”

儿女不认为:“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就理所当然。”

大家都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多体谅对方的苦楚时,也许更和睦,彼此都能收获更多。


悠悠哩仔


养儿防老那是以前,现在独生子女,二个独生子女结婚,又有工作,又有自己的孩子,家里至少有四到八位老人,其中如果有一个有病的都忙不过来,如果有二个住院的,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45岁之前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病,也不知道什么是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老了会怎样,突然有一天需要做个微创的手术,住进了医院,一共才住了五天,让我重新思考了以后的人生。开始思考将来自已如何养老的问题!

我一共才住院五天,人生百态尽显眼底,同病房的人外地的都住半个多月了,病是越来越严重,自己走进来的,然后卧床不起了,千万不要误会,别认为医院治得不好,越治越严重,其实,是刚发病时不太严重自己来医院。然后,住院的过程中,病严重恶化了才导致卧床的,绝对不是医生给治坏了,如果不及时来医院,也许就严重病危过世了,伺候病人真的是个难缠的活,二个孩子倒班累成狗,还有一个住三个月了,老伴一次也不来,女儿把她交给了护工,被遗弃的病人首先是精神上已经垮了,求生的欲望没有了,自暴自弃后就离死亡不远了,已经不会说话皮包骨了,然后,女儿也没有耐性了,直接从医院送养老院了,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不孝,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这个送去养老院了,马上就又住进一个,是独生儿子。哇塞,这个儿子一个人鞍前马后伺候了一天,就崩溃了,第二天就找护工了,然后,老妈就不会说话了,意识也不清楚了,儿子朝她要工资卡和存折还有密码,都说不清了,儿子找不到卡,东借西借地凑住院押金,那可真的是叫人有旦夕祸福呀!人的生命太脆弱了,早上还好好的呢!下午就进医院了,第二天就病危了,别说别人了,书归正传,说我自己吧!我有病了,知道儿子忙论文,根本就没敢告诉,就是告诉他了,又能怎么样呢?让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给我接尿接尿,这也太难为情了吧!老公也没告诉,他可不会干活,更不会伺候人,也不能陪护我,只能请护工了,护工没有太年轻的都是农村出来的大妈级别的,让她伺候我,我太难受了,一点也不好意思使唤她,总之,真的我住院了,没有一个能陪我共度难关的,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特别无奈和可怜,我这才40几岁,也就住几天医院,那如果将来老了,有病了,卧床了,我的独生儿子,将来又找独生女的媳妇,二个独生子女结婚,又有工作,又有自己的孩子,家里至少有四到八位老人,其中如果有一个有病的都忙不过来,如果有二个住院的,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我开始思考自己将来如何养老的问题,思前想后,也问了很多老人,还是觉得将来不给儿子添麻烦,自己能自理时就自己在家养老,不能自理了或者不想做饭了,就找一家有护士的专业医疗养老机构去住,有病了还有专业护士给护理,一日三餐不用自己做,又有朋友可以聊天,又能娱乐又能锻练,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非得等不能自理了再去养老院,岁数稍大一点了,就应该提前去适应养老生活。养老院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最终归宿,这对自己的健康及长寿都有好处!找养老院的关键是找一家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早去早适应,习惯了就好了!最好是跟孩子在同一个城市,外一得大病住院时,他也能及时赶到签字,为续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多存钱,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储备一份安全感,以备不时之需!





北京慧心姐姐


养儿防老,意思就是有个儿子等到自己老了的时候,干不动活的时候,在床上爬不起来的时候,床边能有个人伺候着,端茶倒水等等吧!

尤其在农村这是提现的是淋漓尽致,没有男孩的拼着命的就是要生个男孩儿。为了就是将来防老,可是真的可以吗?

看新闻,见闻,听闻,有儿不养老的那是比比皆是。儿子孝顺倒什么都好说,不孝顺的你什么也别想指望他。

在我们老家就有一个例子,这孩子他妈去世的早,他也早早出去打工。打工回来跟他爸爸吵,闹,甚至大打出手。吵得不可开交,你说就这样的,他爸还没老呢,要是老了的话儿子会管他爸爸吗?

所以呀,还是自己能干动的时候呢多存点零花钱到老了自己给自己防老吧!


豫宛小吴


楼主你好!养儿子,我倒是不知道能不能防老,我知道在死的时候有人抬照片。

1、像我这种单亲家庭一个儿子,我觉得压力特别的大,吃穿用倒是不是特别担心?因为现在赚钱养活一个孩子,还不是特别的困难,我担心是他长大了,娶老婆会不会太贵?而且他们现在的小女孩比较少,重男轻女的比较多,不知道他们那个年纪会不会十个男的争一个老婆。

2、人家说重男轻女哈,像我这种更偏向女儿,我更喜欢女儿一些,我得养女儿,轻松一些,养大了就把她嫁出去就好,可是我真的是儿子,我会为未来考虑很多的问题,搞得压力特别大。

3、养儿能不能防老,在我们农村,都是儿子养父母,现在虐待老人的不孝顺的还是比较少,因为农村嘛,挨家挨户的离得都近,如果谁家不孝顺,父母会被说闲话,会被瞧不起村里面的人,还会去找他麻烦,我觉得儿子还是可以的。

4、养个女儿最担心的问题呢,就是她嫁去很远,我们这个地方出外打工的特别多,儿子他始终会回家的嘛,这里永远都是儿子的家,儿子都会回来成家娶老婆生孩子,我们这里的女孩子很多都嫁到外地去了,就算是女儿孝顺。可能几年回来孝顺一次,有一个女人嫁太远妈妈生病了,死了她都各种原因还没有回来所以觉得生儿子还是挺靠谱的。

5、我不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啊,其实我还更喜欢女儿些,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但是农村的事实太多了,所以我也有点理解,为什么农村人都要生个儿子才算圆满,村人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所有的都要留给儿子,女儿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LOVE独孤女王


不一定。

能不能实现养儿防老,取决于是否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儿女愿意瞻养你。2、儿女具备瞻养你的条件。这两个条件缺一都难以实现。

一、儿女是否愿意养你。瞻养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数子女都会尽孝。但也有极少数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抛弃父母,令老人晚年凄凉不堪。因此,讨论养儿防老的问题,首先还得考虑儿女是否有心愿意赡养的问题。

有这么个事情:一个偏远山区,一家贫寒农户,父母含莘茹苦把一个儿子供养上学读书,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工作,也娶了媳妇,算是成家立业了。这本来是个好事。可那是儿子的好事,与老人家无关。因为这儿子是个反骨仔,没有孝心。有一次老人家去看他,他嫌老爸丢人,在别人面前还假装不认识,老人家见此情景,伤心极了,从此不愿去丢人现眼,不再去找那不孝子。而这不孝子也不闻不问,极少回家,也不给钱物,不尽孝道,辛苦大半辈子,养大的儿子连路人都不如,更别指望养老了。

像这种情况,儿子是有能力为父母养老的,但因为个人品德问题,缺乏孝心,忘恩负义,拒不尽孝。养着这样的儿子,以为防老,纯属梦想。

二、另外一种情况是,虽然是儿女有孝心,但因为能力有限,无法给予父母应有的生活条件。特别是现在社会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的人连自己都顾不及,又怎么能照顾好父母呢?要靠这样无能的儿女安享晚年,显然也是渺茫。

所以如果要靠儿女养老,首先要儿女有这份孝心,其次儿女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否则是难以实现的。

那么如何能够保障晚年的生活呢?

1、传统的依靠儿女养老。这条路虽然也有风险,但目前条件下,还是绝大多数人的选项。毕竟不孝子占比还是极少数。

2、百善孝为先,加强对儿女的教育,从小培养儿女尊老爱幼,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品德。

3、求人不如求已,还是从自身做起,自强自救最安全。趁年青千方百计多赚点钱,为自己晚年提供经济保障。

4、参加杜保,新农合。打造老年自动收入,为自已年老作准备。

总之,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更是给人民带来更大的信心和改变,可以说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但要说过好晚年,还需要自已多加把力才行,既要依靠传统的子女赡养,又要结合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多手准备,多种防老,才能确保晚年平安愉快的生活。


何鑫谈情感


老是说养儿防老,养儿是不是真能防老呢?

大概率是能防老,也有例外,时代不同,养儿防老内涵发生了变化。

养儿防老是一句成语,出自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意思是养育儿女是为了防备老了无依靠。在古代,或者说在几百年以前,人老了,只有靠儿女赡养,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不高,财富积累少,国家没有养老制度,家庭儿女养老成为唯一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德,赡养和孝顺老人成为家规家风。但是,从全社看由于贫穷,品德等因素,确有不少儿女,未有尽到赡养老人之义务,成为社会的不孝之子,千人唾骂。

现代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社会财富增加了,特别是我国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好的做法,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极大的改变了养儿防老内涵,特别是在城市,人们工作时交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领取退休金,从几百元到几千元,每年有一定的增长。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都建立了农民养老保护制度,60岁以后,同样领取金额不一的养老金,改变了经济上靠儿女养老的中国传统。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还有少数地区中人有很好的养老制度,有待于完善提高。

现代社会养儿防老内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老人仍需要儿女的关怀孝顺,度过老年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情况,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老人有退休金,经济上能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养儿防老最主要的是体现儿女孝顺,关怀和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做到了,就是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

第二种情况。虽然在城市但儿女薪水不高,自身也困难,还有农村未建立起养老制度。这种情况,都是比较困难的,更要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教育,照顾好自己父母,尽到孝顺之义务。政府和社区要加大对这些老人的关怀,使老人有好的晚年。养儿没有实现防老,对这些少数儿女要加强引导,赡养老人是天,天意不能违背。

祝愿中国所有的老人,儿女们很孝顺,晚年幸福,夕阳无限好!


华仔之薪


这个问题问的太深沉了。本来,养儿防老是人类的历史传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孝道文化中,“养儿防老天经地义”。而现在发生一个不可理喻的现象;在广阔的农村,顺理成章的传承和沿袭着这一天经地义。在发达和繁荣、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里,这一孝道信念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还真面临着“是不是真能防老”的拷问。住在城市里儿女,房子本就不宽,工作繁忙、生活劳累、娶妻养子,父母挤进来,代沟深深,感觉不堪重负。我看到好多老人兴冲冲进城,灰蒙蒙回家。有老伴儿的互相搀扶,还算幸福,单身老人孤苦伶仃的守着老房子,或进托老所,与影为伴,直至终老。这样的状况养儿能防老吗?只能这样回答:养儿防老在如今,由绝对变成了相对,也可能也不可能,呜呼,老人真悲哀!



汉江庸叟


养儿是肯定可以防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确定性,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以及后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大多数的儿女都是会赡养自己的父母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没有良心的人置他们于不顾。

可以肯定,这世上绝对有孝顺的儿女。但是,你也别忘了,久病无孝子这句老话。记得曾经看过一档民生调解节目。内容大概讲的是一个老人生育了四个孩子,但到了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四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愿意把老人接去照顾的。

已经没有了动手能力的老人,就像一个皮球似的,被四个儿女”踢”来“踢”去。即便达成共识,让老人一周一家轮着住,也是矛盾重重,争执不断。最后,老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倒在了二儿子家门口的马路边死了。等警察来敲门才知道,自己的妈竟然死在了自己家门口。

事实上,无数的事实证明,将自己的命运系在另一个人身上本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哪怕那个人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说?与其把养老问题放在儿女身上,不趁着现在年轻还能干得动的时候,为自己将来老了的生活作打算吧。

纪伯伦曾经说过: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时代已变,激烈的社会竞争,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都让现在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有时候或许不是儿女不孝,而是有心孝敬却力不从心。


卞先生


都说养儿能防老,养儿果真能防老吗?

1,儿子有出息,能挣钱,拿得住儿媳,有这样的儿子就能防老,晚年幸福。

2,儿子没本事,妻管严,这样的儿子,不能防老。作为年轻的家长,为了晚年幸福,需要培养优秀的儿子,有挣钱能力的儿子,才能老有所依。

3,如今的80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要面对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和至少1个孩子的抚养问题,亚历山大,就算他们再孝顺,也照顾不过来父母,指望他们养老就是个笑话,去养老院是睿智的选择。

4,如果你的养老金不到4千,只能去低端养老院,如果你的养老金5千以上,有足够的存款,可以去高端养老院。



情感高铁


养儿防老这是过去人的思想认识,在过去养儿确实防老,因为在分家产时,女儿是泼出去水没有份,全是由儿子继承,养老就由儿子来承担。那时人们比较穷,儿子只有吃分家的饭,虽然有好男不吃分家饭,但是生活在那样年代,有几个好男。从每个家庭来看,确实老人的养老靠的是儿子。如今不同了,各种养老机构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打破,当前养儿不是防老,而是增加负担,养儿是为别人养的。所以人到老了一定抱着指地不打粮,指儿不养娘的思想,早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