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哪个难度更高?

己莫V


先纠正下,现实中人打虎和人倒拔垂杨柳都是不存在的。在《水浒传》中我觉得还是武松打虎难度更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虎是活物,而且是凶猛的百兽之王,论体重、灵活性、攻击力都远超人类;老虎浑身上下都是武器,四只强劲有力的利爪、如同钢鞭一样的尾巴、咬合力极强的牙齿随时都可以给人以致命一击。

面对老虎不但要考验武松的体力、武力还要考验武松的胆量、勇气、意志、技巧、智慧等,可以说与老虎的搏斗是对武松综合素质的检验。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可以说是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武松能打死老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就是武松的超水平发挥。这与武松遇强则强的特质是分不开的,换做与武松实力相当的人能虎口脱险就算万幸了更不要说打死老虎了。


第二就是酒壮英雄胆。武松是人不是神,他面对老虎也害怕。武松本来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老虎,但当他走到景阳冈半山腰的时候看到官府贴出的告示,知道老虎确实存在,这个时候武松内心也是发怵,他在十八碗酒的刺激下内心依然纠结了好一阵才决定上岗。如果不是借着酒劲武松极有可能半路返回了。

第三就是武松确实有真本事。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真金不怕火炼,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武松对自己的武术还是非常自信的,这么多年的少林功夫没有白学,他的玉环步鸳鸯脚的绝技那也不是白给的。如果不是身怀绝技的人就是喝上二十八碗酒也只能是酒鬼,对付老虎并没什么卵用。

相比较而言,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考察的是人的单一技能,那就是力量。毕竟垂杨柳是死物,对人的威胁性为零,不需要人对它做出防范,也不需要与一棵柳树对打,只需要想办法把它拔出来即可。鲁智深能把垂杨柳拔出来证明了他的神力,但他其他方面的素质并没有得到验证,总的来说倒拔垂杨柳相对更容易一些。总之,世界上不缺少天生神力的大力士,但缺少敢跟老虎徒手对弈的勇士。武松打老虎的难度远超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


郑非梦妙文


武松打虎PK花和尚倒拨垂楊柳,在现实生活中,那项运动难度大?我是栽判,个人认为俩兄八斤对八两,和为贵,平对手。

武行者与鲁和尚都身高八尺,与林冲一般高,武松年纪25,智深是林冲义兄,林三十四五岁,所和尚正当壮年,大武松十岁。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只是小说所述,现实生活中,我和世人没见实的多。我连杀猪场面都没见过,但在63年读中学去八一公社淡溪大队参加一星期秋收劳动时,目见社员杀土狗改膳伙食:

杀土狗时,武松不在,到公社开会去了,有三五条壮汉,二个拿夹叉铁圈,三位拿扁担追堵一条大狗,最终还是等狗主人来诱导,用绳套住,再用铁半圆夹住老狗脖拖入水塘淹死,狗主人蹲在老远哭泣,心不忍。

这一不对等追搏,可想武松单打老虎难度多大,听说乡下捉杀一只年猪,没有二三个挣十分工分身强力壮社员汉子下手,这八戒是捉拿不住的,更不要去想能拳打死一头,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过年可没肉吃的。

所说在现实生活中 ,我与买肉杀猪佬都熟,为回答这题,赶早又去莱场问了下,得到结论是中国人喜好吃新鲜肉,每天有千千万万头八戒上澡盘案板攴桌前,没有一头是用拳头打死的,用拳头打死的必定是瘟猪肉。

现实生活中,我看见过社员在田头旱地拨葱,菜园子拨草,连环图书中拨萝卜,拨只大萝卜,还有首儿歌,从老太婆拉着老头腰,小朋友拉着老太婆腰,小兔子最后上场,老棺材才能把只又白又胖又大萝卜从自留地里连根拨起,解决中攴萝卜燉排骨。


易家巷


武松打虎打的可能是病虎,或者受伤的虎,或者是饿了10天的老虎,正常的老虎趴着不懂你都不一定能打死,不怕丢人,我曾经因为流浪猫偷吃我养的鸟被我抓到用剪子照着它后脑勺使劲击打好几下都打不死,又抡起来往地上摔了两次也没死还让它跑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就是玩笑话了,给他一个起重机都拔不出来。


坐听无弦曲753


不妨交换一下场景,让武松去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去打虎,结果又如何呢?

草木的根深植于土壤中,将草连根拔起尚且需要不小的力量,何况是一棵碗口粗细的柳树呢?作者借泼皮之口说出:“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武松能将三五百斤的巨石抛起一丈多高,然后稳稳接住。作者又借施恩之口说出:“兄长非凡人也!真天神!”

很显然,作者已经给出了答案:鲁智深和武松都不是凡人,都是天神下凡,但若是比力气,武松不是鲁智深的对手,千斤如何能跟千万斤相比?

因此,武松不可能倒拔垂杨柳,能干这事的只有鲁智深一个。

那么让鲁智深去打虎呢,他能不能赤手空拳地打死老虎?

李逵能在沂岭连杀四虎,鲁智深比他可厉害多了。倘若景阳冈上碰到猛虎的是鲁智深,相信他也能用禅杖轻松搞定猛虎,但肯定没有武松打虎那么精彩。

鲁智深善于“逃跑”:渭州打死人后一道烟地逃了,瓦罐寺里战败后逃走,偷了李忠周通的金银器后从后山滚走,野猪林救了林冲后再次遁逃……

鲁智深不可能像武松那样怀疑店家,强行上山,不可能打折哨棒,不可能赤手空拳地打死猛虎。鲁智深比较信奉好汉不吃眼前亏,武松恰恰相反,他杀死奸夫淫妇后不逃,血溅鸳鸯楼后留下姓名……专打天下硬汉,武松只相信自己的拳头,在景阳冈也是这样,那只猛虎不该去主动招惹武松。

总之,倒拔垂杨柳靠的是天生神力,只有罗汉下凡的鲁智深才能做到;赤手空拳打死猛虎靠的是大智大勇,只有好勇斗狠的武二郎才能做到。无须过分比较,作者写的原本就是两种极致。


上头派掌门


可以这么回答,武松杀的老虎可能是一只饥饿的病虎,也有可能那只老虎是饿死在那里被武松遇到的,因为大虎只是武松的说辞,并没有旁证。证据就是后来武松居然被一只大黄狗追,老虎都能打死却害怕一只土狗,这不是疑点吗。

相比武松,鲁智深就不同。鲁智深拔杨柳时是有许多人作证的,他大闹少林寺也是真实有旁人的,他从桃花山悬崖跳下也是有人证的,他智取二龙山也是有旁人的,一点吹牛的痕迹都没有。水浒传中称武松有千百斤力气,称鲁智深有千万斤力气,所以鲁智深力气是武松的百倍。

有人说武松是技巧型的,鲁智深没技巧。实际上鲁智深大闹少林寺智取二龙山等战绩就说明鲁智深技巧也不差,单靠蛮力是在战场上活不久的。鲁智深也是梁山好汉中少数身经百战最后没有损伤的人,就连武松在在交战中最后都成了残疾,鲁智深却不少一只胳膊。足够说明鲁智深的技巧是高于武松的,包道乙用剑砍武松手臂,鲁智深能万军中救武松,说明鲁智深的实战经验不容置疑。

假如让鲁智深打老虎,鲁智深同样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且比武松还轻松就搞定老虎。因为武松几十拳才搞定老虎,而以鲁智深的力量,千万斤力气集中在拳头上,老虎承受一拳就是承受千万斤力量,千万斤力量完全可以把整只老虎压成肉饼,更何况这千万斤力量集中在一个拳头上。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就是一个例子,鲁智深本想教训一下镇关西,只想教训一下,但是没出全力一拳就打得镇关西皮开肉绽,最后还没把持住力量打死了镇关西。如果鲁智深想杀人全力一拳是很恐怖的。

纵观历史上,三国典韦比武松还牛,典韦能赤手空拳追着老虎满山跑,典韦也是一身蛮力,但是他也拔不起一棵大树。武松能打虎,但是他是比不上单靠蛮力的典韦的,典韦一身蛮力,但是他的力气是比不上鲁智深的。

对照例子还有隋唐英雄的罗士信和李元霸,他们都是一身蛮力头脑简单,但是对付曾经降伏过老虎的裴元庆就是小菜一碟。宇文成都靠技巧都打不过他们两人。更何况鲁智深不只是力大无穷,还粗中带细,不是头脑简单的武将。即使武松多有技巧,他都不可能打得过千万斤力气的鲁智深。就像现在搏击介分重量级别一样,你不在那个重量级别,你怎么有技巧都是白费。




徐晓方视频


鲁智深倒拨垂杨柳一事,是说鲁智深在五台山文珠院出家,因喝酒闹事被送到大相国寺,这寺里有个菜园子,本是用来供寺里吃菜用的,但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位泼皮,这些泼皮经常到菜园子里偷菜,前面看园子的和尚奈何他们不得。这相国寺主持见鲁智深一身力气,就派鲁智深去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的泼皮,见新来个看园子的和尚,想给其个下马威,就去偷袭鲁智深,没想到被鲁智深踢翻二个到粪坑里,这些泼皮被吓服了,就请鲁智深喝酒,大家喝得兴致正高,身傍一棵垂杨柳树上,一群鸟鸦叫个不停,有位泼皮说这不吉利,惹得鲁智深火起,就过去抱住这棵垂杨柳,连根拨起。

武松打虎一事是说,武松从柴进庄上回家探望哥哥,走到这景阳岗,在岗前的饭店里喝了十八大碗酒,店主告诉武松这景阳岗上有只猛虎经常吃人,武松不信,就醉意朦胧地上到这景阳岗上。武松见岗上有一块青石,就躺在大石上睡着了。忽然,一阵风刮来,将武松惊醒,武松睁眼一看,一只猛虎正向自己扑来,武松跃起,用哨棒向猛虎打去,没想到哨棒折了,这时猛虎已扑了过来,武松躲过并乘势骑于猛虎背上,挥起铁拳,将猛虎打趴于地上。

之所以要先说鲁智深倒拨垂杨柳与武松打虎的事,是因为懂得两者当时是怎么会事,才能进行比较。

那么,武松打虎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个难度高呢?这里说的是难度,不是比的力气,可以明确地说武松打虎比鲁智深倒拨垂杨柳,难度大的多。这里因为,武松面对的猛虎是百兽之王,威力凶猛,老虎是想将武松做为猎物来捕杀的,武松当时处境随时有生命危险,与猛虎搏斗,不但需具有神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敏捷,这还不够,还需要超人的胆量与冷静应变的心态;而鲁智深倒拨垂杨柳,没有生命危险,无需机变,只需极大的神力就可以了。

鲁智深倒拨垂杨柳与武松打虎比较,只有力量方面鲁智深胜,其它方面都落后于武松,因而综合而言,也就是说比难度而言,武松胜了鲁智深。


春日之虎


哈哈,武松打虎世人皆知,很多人可能连真的老虎都没见过,或者在动物园遥遥相望,根本感受不到老虎的力量。本人有幸近距离见过老虎,那是马戏团表演经过此处,开车缓慢而行,老虎在笼子里,它那个前腿爪子处足有成年人拳头大,第一次见到确实震撼,我估计老虎一巴掌下来,正常人都会断几根肋骨。但如果武艺高强躲过老虎所有攻击,然后插它双眼,攻他下盘,又或者老虎扑过来的时候撞石头了还是有点机会的。

至于拔杨柳,大的树大家都不会去试,都知道拔不动,小的不知道大家试过没有。本人十三四岁的时候,路过邻居家门发现新种了一颗扇叶松树,不足膝盖高,煞是好看。十几岁的男孩还是有点力气的,就想着偷回家种自己院子,我拉着小苗的根左拉右拽,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拔了将近半小时愣是拔不出来,最后只得悻悻而归。第二天被邻居知道了还臭骂了一顿😣。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人算过拔起一颗碗大的杨柳需要十吨力气,我估计项羽来也只能往树兴叹了。所以经过比较,打老虎技术活,有丝许胜算,拔杨柳无稽之谈!


你又不在岳阳


在现实中,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哪个难度更高,首先我们要分清在哪个现实中作为对比。

若在冷兵器恒横行的古代。

“虎”被称之为百兽之王、森林之主。

由此可见虎的地位和实力,而武松因醉酒而闯入老虎的地盘,经过殊死搏斗之后才将老虎打败。

要知道,虎的机动性是非常强的,别说是打,就是能不能逮到老虎都是一个问题。

而武松却能够将老虎打死可见其武功、意识、速度、技巧等方面都非常强。

“垂杨柳”一株扎根在陆地上的柳树,而鲁智深却能够直接将它拔起来,可见他天生神力。

两者相比的话:

武松打虎,力不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技巧以及速度却可以胜得过。

如果论单纯的武功的话,我听过一句话,一力降十会,但是以武松的武功,两者应该是不相伯仲。

若在如今的时代。

我们平常看到的老虎,一般都是在动物园、马戏团,其内心的兽性早已被驯服。

更何况如今虎是我们要保护的动物,根本不会出现打虎的桥段。

但是如果我们在森林中遇到老虎,相信现在的科技,一颗子弹能够解决的事情,根本不谈什么技巧。

但是如果想让一个人去拔垂杨柳,围绕地球转一圈,也未必有普通人能够拔出那粗壮的杨柳树吧。

虽然依旧可以靠着机器,但是其技巧、能力,毫无体现。

所以说,如果在现代的话,两者的难度相差无几,都可以用机器、武器来替代。

由此可见,两人各有千秋,因为所涉及的能力不同,其长处不同,最终的结论则是两者难度不相伯仲。


醉珺


显而易见,打虎的难度远远高于拔树(注意:这里说的是难度,不是别的)。

理由如下:

1、老虎是活的动物,能够躲闪腾挪变化万端。而树是静止的植物,立在那里没有变化。一动一静,当然是活动的动物不好对付。

2、正因为虎是活动的动物,所以打虎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技能。而树是静止的物体,只需要力气既可以拔出。

3、打虎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否则没等打虎就先被凶猛的老虎吓趴下了,精神上垮掉了,何谈打虎。而拔树不需要什么心理素质,只要有力气就能办到。

4、老虎不是老鼠,老虎是百兽之王,凶猛刁钻,百毒不侵。对于哨棒已经折断,赤手空拳的人来讲,想对付一只吊睛斑斓猛虎,单纯靠力气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具备心理、身体、武功这三项综合能力才能胜任。因为,心理素质再好,没有武功也打不过老虎。身体素质再好,没有心理素质也先被老虎的气势吓倒了。武功再好,没有强壮的身体和心理作后盾,也打不过老虎,因为老虎不是在和人比武,而是比力气和精神,既使打虎的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未必就一定能打过老虎。相形之下,拔树只要有力气这一项能力就足够了。

5、打虎是突发事件,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要吃掉你的强大敌手,需要有一个心理和生理的适应过程,否则就会惊慌失措束以待毙,直白地说,就是被吓傻了。而一颗垂杨柳在那里静止不动,对人没有任何威胁和伤害,想拔起它只要有力气既可,不需要什么心理转变过程。

6、《水浒传》中最典型的例证,有李逵杀四虎,解珍解宝兄弟猎得一只猛虎。

相形之下,李逵一是手中有刀(朴刀和腰刀)。二是并非同时对付四只虎,而是陆续相逢。三是先杀两个虎崽,这根本就不能算数。四是母老虎并没看见李逵躲在洞里,误打误撞地把屁股送到了李逵的刀尖上。五是唯一的那只雄虎是和李逵正面相逢,被李逵一刀便划破了喉管,没像武松打虎那样经过了好几个回合。所以别看李逵杀四虎,和武松打虎的难度根本没有可比性。

至于解珍解宝兄弟,他们是用弓弩药箭猎的老虎,根本不是打虎。也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7、拿到现实中来比较,虽然没有个人赤手空拳打虎和倒拔垂杨柳的先例可循,但是古往今来,却有众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可以比较。胜利一方也无非是靠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战术上的领先而取胜,绝非是什么巧合和误打误撞。这和武松打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于和拔树的案例根本贴不上边。


所以,当一只斑斓猛虎突然出现在眼前,能够临危不乱奋勇迎敌,仅凭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它和拔一颗静止不动的树木,其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正因为如此,武松打虎的故事才能流传千古而传诵不衰。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充其量做为一个力大无穷的神话存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文化一家人


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武松打虎和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能够成立的话,应该是各有千秋。

如果论气力是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厉害,如果是论难度则是武松的打虎难度大。

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可以不拔,大不了被张三和李四这些泼皮们嘲笑一下而已。

拔不拔鲁智深能自己说了算,而武松就不是这样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当然是拼尽全力,不然的话他也是拔不出来。

但武松遇到老虎,就不是武松自己说了算了,换句话说,说了算的是老虎而不是武松。

老虎可以不吃武松,但武松却不能不打老虎。

如果他不打老虎,老虎就一定会吃了他,不是武松想不不想打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打,他不打不行。

如果两人比气力的话,武松一定比不过鲁智深,因为倒拔垂杨柳所使出的力气一定大过打虎的力气。

但鲁智深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危险,所以鲁智深拔树的力气一定会比武松大,但是难度比起武松来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

武松其实也是一个大力士,能够把五百多斤的石墩抛在空中,然后再双手接住,其力气何止千斤。

武松号称是梁山步斗第一人,其所依赖得就是力大过人,其实论灵巧他尚不及西门庆。

能够空手一脚踢掉打斗经验丰富的武松手中的刀,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是一件相当不简单的事。

但是打老虎固然需要灵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力气,另外还有杀伐果断的意志,这是武松异于常人的地方。

鲁智深也是勇敢果断,但是他遇到了老虎的话,相信就比不了武行者了。

因此在难度上来说,还是武松的打虎更大。

在《水浒》中除了武松打虎之外,还不得不提一下李逵。

李逵也是打虎的好汉,虽说他用的是朴刀,但不能因此说李逵就是孬种。

第一,李逵也是同样的身高八尺、也同样的是力大过人,也同样的是杀气十足。

第二,李逵还有一样绝活,那就是在整部书中抗击打能力第一,这一点武松咱不知道,但鲁智深是肯定远不及李逵。

在攻打东平府时,鲁智深曾和武松一道押粮,结果是被前来劫粮的没羽箭张清一石子放翻。

而在攻打河北田虎时,遇上了同样会打石子的琼英,结果是人家李逵用头硬抗了琼英的三颗石子。

这一点鲁提辖是比不了的!

因此如果李逵遇到了老虎,也极有能徒手打虎的可能。


打虎是一个力气活,灵巧的动作固然重要,但是力气大更能说明问题。

它是一个集力大、胆识和勇气于一身的工作。

其次是树是死的,而且还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老虎是活的,而且还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攻击对象。

树拔不出大不了嘻嘻一笑,但是老虎如果不打死,就会被它吃掉。

因此,武松打虎要比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的难度大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