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这种职业的待遇可谓是两极分化。在国外,翻译这个职业很受人尊重,但在国内恰恰相反。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这种现象反转的原因也比较简单,因为大多数人觉得只要会两种语言即可当翻译,故此,许多人对于翻译的印象就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事实上,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不是那么简单,相反,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不仅仅只需要掌握两门语言就可担任,还得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行。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要知道,在国际上,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若没有将语句恰当的翻译并表示出来,那么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翻译出错会造成什么后果的几个小故事。

20世纪80年代,一名18岁的男孩住进了佛罗里达州里的一家医院,当他的家人想将他的情况反馈给医务人员时,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致使双方无法正常交流,这时候,有一名会说双语的护士自告奋勇的承担了翻译的任务。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当她将男孩家人所描述的“恶心”症状给翻译成“喝醉”时,问题就来了。众所周知,“恶心”是更倾向于中毒状况,它和“喝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

因为翻译的缘故,致使医院没有对症下药,错过了最佳治愈时机,造成男孩四肢瘫痪。后来就赔偿问题,法院判决医院赔偿患者上千万美元,而这个翻译也被戏称为最“贵”的翻译。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古代西方教会的圣经学者哲罗姆。他曾自学希伯来语,其目的是为了将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翻译成拉丁文。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由于哲罗姆在自学希伯来语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公元三世纪的希腊语作为基础,致使翻译出来的《旧约全书》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错误。

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这一句“当摩西从西奈山下来时,他的头上散发着光芒”。由于哲罗姆将希伯来文中的“Karan”错翻成了“keren”,这个词的英文意思是“角”,以至于在后面几个世纪里,摩西的雕塑与绘画上,它的头上都长着角。

最后一个小故事就比较有趣了,那就是在日本电子游戏《街霸2》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破不了升龙拳,就别想赢”。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当这句台词被翻译成英文时,由于“升龙”被翻译成“Sheng Long”,再加上翻译人员没有考虑语境问题,以为这是一个新角色,从而致使后来许多玩家都在问“升龙”是谁,怎样才可以将他打败,直到1992年年底,众多玩家才知道被骗。

从上面三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翻译并不是只需要会两种语言就可担任,扎实的双语只是基础,翻译技巧也同样重要,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

会外语就能当翻译吗?网友:看这三个小故事就明白了

看了以上内容,大家对翻译人员有了重新的了解了吗?千万不要将会外语与翻译划等号哟!

喜欢润界本地化,请多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