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在中国,很多人都得到祖坟前叩拜,为什么?

用户3641187884455


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大多数地区,每逢年节,特别是春节、清明节、阴历的七月十五(传说中的鬼节)、先人的忌日,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人们会以家庭为单位,成群结队去先人的坟墓前,上香,跪拜,祭祀。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景,是中华文化传统中“孝道”的最直接体现。

在当今社会,由于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这一点让世界上其他地方信仰宗教的人无法理解、诟病,他们甚至称呼中国人为没有信仰的人种。

在这里我要对西方或者信教地区的人们,说一声,你们错了,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就是我们的”祖先”。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孝”一直是大多数朝代的立国之本,历朝统治者都会推行“以孝治国”。

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推崇“仁孝”,三纲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即为其哲学体现。也就是说“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价值体现。

再者,中国人普遍有着“念旧”或“感恩”的情节,他们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够来到并存活于这个世界,都是祖宗先人造福后辈子孙的结果,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尊祖敬宗,理所当然就成了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因子。

又再者,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取得某些成就时,通常会去告慰祖宗先人,让他们在冥冥之中安心。

最后,人们在遇到某些困难、挫折时通常也会向先人们倾诉,以祈获得某些启示、安慰!

综上,每当逢年过节、亲人去世周年、取得成就、哀伤无助时,很多国人都会到祖宗坟前叩拜,以表达哀思、伤感、安慰、欣慰之情。

优良的传统值得我们每位国人继承发扬,叩拜祖坟,祭祀祖先,应当得到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尊重与传承。






白水之恋


这个问题提的既可笑,又可怕。可笑的中国很多人都到祖坟上叩拜,你却不明白原因,可怕的是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明白原因,这是名符其实的“数典忘祖”。

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崩出来的,我们是父母上一辈、再上一辈、再上若干辈,一代代繁衍下来的,没有祖宗便没有我们,这是根连根、根连树、树连枝、枝连叶的关系。纪念他们便是缅怀先祖,便是孝敬父母,便是尊重自己,便是教育后代:我们是堂堂正正、有祖有宗、有爹有娘的、有姓有名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光荣的一份子。



汉江庸叟


不要忘了,中国是一个儒教国家,几千年了,很过的习惯,很多的传统,要说改变的话,可以说,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一直到今天,云南、广西、贵州等省份人们的心中,清明节要比春节重要的多。什么意思呢?春节可以不回家,清明节要是不回家祭祖的话,是要被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呢?

现在在中国的农村,还存在大量的祠堂,而在这些祠堂供奉着的,就是本族的祖先。

在没有祠堂的地方,也有相当多的地方,至今保留着祖坟。

这叫什么?笔者认为,这叫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叫中国优良的传统习俗、习惯。

如果说中国人是有神论的,祭拜祖先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体现;如果说中国人是无神论的,祭拜祖坟更多的是一个心里上的安慰。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在祖坟前的叩拜,都是中华孝道最直接的表现。

举一个例子。当你去祖坟叩拜的时候,你可能连这位祖先的样子都没有见过,因此在你的心中,最真实的反应就是其他人都拜了,所以我也要拜。其实不然,一个家族中的所有人,从量子的角度讲,是会产生信息沟通的,量子学定义为量子纠缠。唯一的区别是,你可能感受的到,或者感受不到。

但是实际上社会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行为,让许久没有见面的亲友可以见面聊聊,叙叙。这不也挺好的吗。

最后说一句,千万不要小看祭拜祖坟的事情。因为,很多事情,有你知道的原因,更多的是,这些原因是你不知道的。老祖宗传承千年的习俗,不会是没有道理的。


老祖宗的智慧


从民族角度来说:

中国有一个词叫“饮水思源”,个人觉得我们祭拜祖先一方面因为对祖先功绩和民族历史的敬重,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子孙后代“不忘民族初心,不忘传统文化,保持民族凝聚力力”的一种方式,于是有了我们祭拜炎黄蚩尤,有了各地的先贤祠。饮水思源,这个词后来成为了“交通大学得校训”,也就是现在的西交大和上交大。

从个人角度来说:

有句很好的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我觉得多数人都像我一样被这句话深深地感动过。

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是父母子女之情,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生养哺育下,在亲人长辈关爱教育长大,这使得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有小时候对亲人长辈有深深的依恋,长大了我们懂得了感恩,群体的感恩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中的孝道文化。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一生中的最美好温暖的记忆都是在亲人陪伴和关爱下获得的,所以有一天亲人长辈衰老离去后,我们会去缅怀,这是情感的唤醒和回忆的重温;我们会去祭拜,这是个人情感的一种倾述和释放表达。

总之,个人觉得,不管从民族还是个人来说,对先人的祭拜是初心的唤醒和爱的表达!



真知百晓声


题主说的祖先坟前叩拜其实是祭拜祖先的一种方式,也是老辈流传下来最常见的祭拜方式。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比如说有坟前烧香、献花、食物祭拜等,哪怕是清明为祖先坟头除除草。说说话,告诉祖先最近成果,家里发生什么事等,都属于祭拜祖先传统。以及对已逝长辈的思念。饮水思源,本人认为祭拜祖先,不忘本是值得提倡的。


那么叩拜祖先,意义何在。

  1. 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寄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2. 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3. 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4. 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里为什么会有叩拜祖先习俗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刘三缺


三个意思。

第一是对先辈的感谢,感谢有他们才有我们!

第二是为了将先辈的思想传承下去!

第三是为了教育孩子,说简单了就是告诉孩子们:“以后我死了埋在这个地方,你们要来”!活人对死人干的任何事都是做给活人看的,让活人有所感触,不然毫无意义!


天道乾元


中国人为什么要拜祖,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宗教(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信仰。这里中国人的精神传承。通过这个传承,一是教育后代,学会感恩,感恩祖辈能让我们有今天,一代代的感恩下去。二是告诉后代,我们来至那里,在这里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我们不能忘记,不能忘本。三是传承家训,我们的祖辈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让我们怎么做人,四是告诉我们姓什么,我祖先有什么光荣历,有什么失败的经历,从而发场光荣史,光耀门第,克服失败的错误,不再走那老路。这就是拜祖的目的,这就是拜祖的教育。你们在拜祖时做到了吗?


北方的狼____


首先这是民族的文化。

因为中国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民族文化比较彻底的格式化,我们民族从低生产力效率的格式磁盘,变为了高生产率的磁盘。就是说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的结果就是解放了生产力,更加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的生长了。

如果你对叩拜祖先觉得是迷信,是因为当时你家族格式的比较彻底。要说彻底好,还是不彻底好?一句话概括“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这样说来,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一个归宿,是非常痛苦的。而祭祖这种形式就是把这归宿直接给你,你不用去找了,也不用考虑。

中华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太强,这个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进入,让我们民族更加理性,更加丰富和强壮。这几年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说明了国家意识到了只听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话是不好是的,就算是马爷(马克思)的思想也是需要改进的。只有不断的改革反思,才会让我们民族不迷茫!


萨兰士


人们大多都怀有把先人敬若神明的心态的,在祭拜先人的同时也祈求先人庇佑子孙一切顺意丶安祥。同时也向后辈传递着宗族宗亲这种情怀和传播孝德的意识,时时刻刻提醒后人不能忘了祖先,更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双力888


祖先虽以故去,但他们传承给我们的家风和精神还在,他们的灵魂并未走开,时时在督促他的子孙们要保特传统美德,精诚团结,勿做数典忘祖的绝情人。

一个家族就像一棵树,能不能长成茎干粗壮、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全靠树根扎牢,提供给大树充足的养份。而我们的祖先就是深埋于地下的树根,整个家族就是树干、树枝,我们每个人只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旦没有了树根,整棵大树就会枯萎,我们这些树叶就会失去依托,随风飘零,最后不知魂归何处。

我们今天祭典祖先,就是在维护我们的根基,让家族这棵大树根深蒂固,世世代代繁荣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