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者,同時練習《曹全碑》與鄧石如的篆書有衝突嗎?

友哈數2121


沙曼翁先生說:"通篆法則字體無差,通隸法則用筆有則,此入門第一正步。″書法要古拙,就得通篆隸。

(曹全碑局部)

篆書和隸書的橫畫是平的,在結構方面不像楷書那樣有許多斜線條,造成結構複雜傾斜不易掌握。從隸書和篆書入門初學相對於楷書來說,要容易一些。

(釋文)南抵石澗夾澗

(釋文)有古松老杉大

同時練《曹全碑》與鄧石如篆書沒有衝突,在書體上是傳承演變關係,而且隸書中雜有篆書筆意。在隸書《曹全碑》中,以圓筆為主,這點就是繼承的篆書用筆。《曹全碑》篆意濃。所以學學鄧石如的篆書是有借鑑啟示作用的。

(釋文)僅十人圍高不

(釋文)知幾百尺修柯

鄧石如先生是清代書法家、篆刻家、鄧派篆刻創始人。擅長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加入隸意,結字重心偏上,上密下疏,如棉裹鐵,方圓互用,峻爽大度。蒼渾高古。達到了清人王澍說的篆書三要:圓乃勁、瘦乃腴、叄差乃整齊的標準。

(釋文)戛雲低枝拂潭

(釋文)如幢樹如蓋張

(釋文)如龍蛇走松下

(釋文)多灌叢蘿蔦葉

(釋文)蔓駢織承翳曰

(釋文)月光不到地北

(釋文)據層巖積石嵌

(釋文)空奇木異草蓋

(釋文)覆其上綠蔭濛濛

(釋文)朱實離離不知其

(釋文)名四時一色

(以上篆書作品《廬山草堂記》為鄧石如先生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初學者一般學一種書體比較好,因為初學者對毛筆的性能完全沒有掌握,最好是通過一種書體的筆畫和簡單的單字進行反覆訓練。基礎訓練目的是形成運筆的習慣動作。《曹全碑》與篆書的運筆方式不一樣,同時練習對初學者來說沒有幫助。

另外,初學者要學的一種字體就包括了幾方面的內容:坐姿、執筆、讀帖、筆畫、運筆、結構、章法、風格等等。一種字體就有這麼多需要學習的內容,何況兩種呢!

所以建議您初學先專一一種自己喜歡的字體,循序漸進,打好基礎之後再學其它字體,上手也會比較快。

個人見解,望參考!


月是故鄉明啊


我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關於書法的初級練習,見仁見智。

普遍的看法是從楷入手,而且,現在各個培訓機構也是這樣執行的。這樣做的道理不外乎幾點:

1,楷書的筆法相對來說比隸篆要多,提、按、轉折、鈍挫等。

2、隸篆的筆法基本以逆峰入筆中鋒行筆,加入絞轉筆意。

從書法的發展演變來看,先有篆,隸,後有楷,按照演變順序練習又未嘗不可。

所以先從哪一種書體練起並沒有定式,自己喜歡怎麼練,就用心去做,最終成就是用時間說話的。

祝你學有所成!


雨落一方


初學書法者,同時練《曹全碑》與篆書不會衝突,篆書到隸書再到魏碑然後再形成楷書,根法同源。學會貫通,只有好處,沒有衝突的。



大漠裡的金石


個人淺見:《曹全碑》作為隸書入門的碑帖選擇是極好的。

拿《曹全碑》和鄧石如篆書同練來說,首先篆書和隸書同時練習是完全沒有問題,且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是贊同同時練習這兩種碑帖,不過,我是建議初學者先臨習一種字體為好,熟悉上手一段時間後再擴展書體練習效果會更好。


雲煦


完全贊同!二者簡直是黃金搭檔!同時練寫篆隸,更能體會二者筆法上的相承關係,有助於理解漢隸書法,互參互證,有助於理解書法演變,對線條質量的訓練大有補益!


通真君


沒有,曹全碑和大篆在用筆上都講究中鋒用筆,只是結體不同。


德馨堂主人


沒衝突,但需明確取法重點


包新志美術學院


個人粗見。隸書,篆書可以一起練,沒有衝突。練篆書中鋒用筆有利於寫好隸書。隸書本來就是篆書演變而來。


墨騰四海


不要同時練,主練曹全好。如果學書不長,最好寫禮器張遷方筆的隸書,學書順序,先方後圓,沒寫過方,寫圓浮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