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螟虫用什么药好?

用户7452431021724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螟虫是一个通称,水稻螟虫,玉米螟虫等等,其实都属于鳞翅目幼虫,都以幼虫取食为害。

其次,螟虫怎么防治呢?螟虫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钻蛀性,幼虫会钻到作物里面进行取食为害,那么就需要选择有内吸性或者渗透性,传导性好的药剂,最好同时能杀卵的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选择好防治时期也非常重要,最好在卵孵化高峰期或幼虫盛发期进行喷药防治。

第三,药剂的选择:甲维盐类,优点是对大龄虫效果好,速度快,但不能杀卵。甲维盐+虱螨脲组合比较好,可以杀虫杀卵,防效期长。或者茚虫威,虫酰肼等也还不错的选择。

以上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父子同学


对于害虫来说,害虫盛发期分别是卵孵盛期、幼虫盛发期、成虫盛发期,毕竟在哪个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为显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要节制害虫的生活习惯,在最易杀损害虫,并能有效地节制损害的阶段进行。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喷药,虽对已孵化的幼虫防治效果良好,但对后期孵化的幼虫并不一定见效,而当幼虫2~3龄顶峰时,喷施药剂,一次防治即可解决虫害问题。又如防治棉铃虫时,因为初孵幼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要钻进蕾铃内,若在幼虫2~3龄顶峰时再用药,则防治效果很差,而在卵块孵化顶峰期用药,其防治效果尤其显然;水稻螟虫、斜纹夜蛾也一样。

打药必须抓住时机,只有了解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适时用药,方能奏效。比如治螟虫,必须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如果等到蚁螟已蛀入茎秆,出现了枯心、白穗、死穗等现象后才用药,则肯定防效不佳。

目前可用于防治上述害虫的药剂有阿维菌素、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杀虫双、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苏云金杆菌、三唑磷、氯虫苯甲酰胺等

在病虫害防治中,单剂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为增加防效达到兼治的效果,农药的混用得到推广和应用。

农药的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防治不同病虫的农药混用还可以减少施药次数,从而降低劳动成本。

农药混用次序

①农药混配顺序要准确,叶面肥与农药等混配的顺序通常为:微肥、水溶肥、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乳油依次加入(原则上农药混配不要超过三种),每加入一种即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再加入下一种。

②先加水后加药,进行二次稀释混配时,建议先在喷雾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种农药后混匀。

然后,将剩下的农药用一个塑料瓶先进行稀释,稀释好后倒入喷雾器中,混匀,以此类推(想药效好,就千万别偷懒)。

③无论混配什么药剂都应该注意“现配现用、不宜久放”。药液虽然在刚配时没有反应,但不代表可以随意久置,否则容易产生缓慢反应,使药效逐步降低。


生活记录vlog


水稻大田期防治螟虫(钻心虫),可以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掌握在其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合理用药综合防治适时足量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等药,通常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因地制宜选用。\r

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对大龄幼虫也有较好防效,虫龄大的田块可以优先选用这些药及其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剂防治。\r

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内吸传导性强,有利于保护新生叶片,持效期长,对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低龄期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在防治适期或者结合总体防治适当提前施药,通常能取得理想防效。。



武陵山玉歌


水稻大田期防治螟虫(钻心虫),可以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掌握在其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合理用药综合防治。

适时足量使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氰氟虫腙等药,通常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因地制宜选用。

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对大龄幼虫也有较好防效,虫龄大的田块可以优先选用这些药及其与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剂防治。

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内吸传导性强,有利于保护新生叶片,持效期长,对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低龄期害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在防治适期或者结合总体防治适当提前施药,通常能取得理想防效。

这两种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胃毒为主,兼具触杀,主要是激活害虫兰尼碱受体,过度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引起害虫肌肉调节衰弱,最终瘫痪死亡。

掌握在螟虫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期用药,也可以适当提前施药,以充分利用其内吸传导性好的优点。例如,富美实公司在水稻田推广的“康宽早用”方案,对螟虫危害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田间螟虫数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高效防控螟虫的同时让水稻长得更好。其中的“康宽第一”方案,将康宽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时期提前到分蘖初期,在移栽水稻上的使用时期提早到移栽前作“送嫁药”使用,在较长时间内高效控制了螟虫危害。




海洋奇缘


螟虫,是稻的害虫。属鳞翅目。螟虫就是磷翅目有喙亚目螟蛾科昆虫的统称。中国的常见种类有:螟蛾科的三化螟、褐边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和夜蛾科的大螟。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是水稻的历史性大害虫。

中文学名

螟虫

动物界

鳞翅目

分布区域

中国南方

93%的人还看了

蓟马虫害的防治方法

牙虫图片

赤眼蜂

草地贪夜蛾

概述

míngchóng

螟虫(螟虫)

昆虫, 种类很多,主要侵害 水稻,也侵害 高粱、 玉米、 甘蔗等。是中国南方 主要害虫之一。

螟。亦泛指食禾的 害虫。《史记·龟策列传》:“螟 虫岁生,五谷不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 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宋 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疠,驱攘螟虫。”

地域分布

在中国,三化螟主要分布在北纬37°~38°以南各稻区;二化螟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三化螟单食性,只为害 水稻; 其他4种还为害 茭白、 甘蔗、 高粱、 玉米、 粟和 小麦;大螟还取食 芭蕉、 椰子。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均1年发生2~7代;各螟虫的发生代数有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种群分布

大螟 分布于辽宁以南;台湾稻螟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褐边螟 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和福建部分地区。

褐边螟 在华中稻区1年4代;

台湾稻螟在广州附近1年4~5代。

生活习性

和水稻螟虫的生活习性有些是相似的,如螟蛾都是白天隐伏在禾丛间或草丛间,夜出活动;并有 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水稻生育期不一致的情况下, 则以处于分蘖和孕育期的产卵较多;刚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叫蚁螟,都钻食稻心;幼虫老熟后,多躲在稻株下部化蛹。

生态特征

辨认显著特征:成虫2对翅, 翅脉简单,身体、翅和附肢均布满鳞片。共有88科,20余万种。

为 鳞翅目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记载约1万种,中国已知l000余种,许多 种类为农业上的重要 害虫。成虫小形至中等大小,身体细长,脆弱,腹部末端尖削。有 单眼, 触角细长,下唇须伸出很长,如同 鸟喙。足通常细长。 前翅呈 长三角形,R3与R4有时还有Rs在基部共柄,第l 臀脉消失。 后翅Sc十Rl有一段在中室外与Rs愈合或接近;Ml与M2基部远离,各出自中室上角和下角。 幼虫体细长,前胸气门前片有2根毛, 趾钩单序或三序,缺环式,少数水栖幼虫趾钩 为单序环式。重要 种类如玉米螟[Ostrimiafurnacalis(Cuenee)]、稻纵卷叶螟、桃蛀螟、豇豆野螟等。

常见种类

稻螟虫

无脊椎动物, 昆虫纲, 鳞翅目,为害 水稻的 主要害虫。 种类较多。中国主要有 螟蛾科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台湾稻螟(Chiloauricilius)和夜蛾科的大螟(螟夜蛾)(Sesamiainferens)等。幼虫可蛀入 水稻茎杆中咬食、切断养分、水分的运输,形成枯心苗、枯孕穗或白穗。幼虫多在稻茬中越冬。水稻螟虫俗名钻心虫,在南方各省发生普遍,危害大的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三化螟原危害 晚稻造成白穗和钻心严重,80年代以来已明显减弱;二化螟原主要危害早稻造成枯鞘,枯心严重;大螟原危害一季晚稻造成枯心较重。大面积种植杂交稻后,二化螟,大化螟发生量现有上升和加重危害的趋势。

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 害虫,以幼虫蛀入 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 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 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 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 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 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0.067ha损失约0.25—0.5t。为害 甘蔗的螟虫主要有 黄螟、条螟、 二点螟、 大螟和 白螟等五种。

草地螟

学名LoxostegesticticalisLinnaeus 鳞翅目,螟娥科。别名黄绿条螟、 甜菜网螟、网锥额蚜螟。分布在 吉林、 内蒙古、黑龙江、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等省。 寄主甜菜、 大豆、 向日葵、 亚麻、 高粱、 豌豆、 扁豆、瓜类、 甘蓝、 马铃薯、 茴香、 胡萝卜、 葱、洋葱、 玉米等。

初孵幼虫取食 叶肉,残留 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 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英。草地螟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 害虫,此螟第3个为害周期已到来,现已进入大发生期,1996年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之后,1997年再度暴发成灾。第一代发生面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受害比较重。据中国农技中心和各省站及有关区域站监测,一代成虫在 内蒙古、山西及河北等地已进入盛发阶段,一些地方必将发生第二代幼虫。

发生时期

一代螟虫仍以二代螟虫发生期比提早5-12天,属特早发年,发生量将达甲偏重至大发生,对早稻威胁严重,但地区间差异较大。主要依据如下:

螟虫

⒈冬后虫口密度基数偏高

⒉发生期提早

⒊田间受虫量大

一代螟虫发生期早,发生量大、蛾蜂多,大螟上升, 虫情苗情相吻合 ,5月份天气对螟虫无明显不利影响,因此 水稻一代螟虫存在严重发生态势。

发生条件

1.气候,温度, 湿度,雨量,光照等自然条件,除直接影响稻螟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外,同时影响 水稻发育及天敌的活动等,从而对稻螟产生 间接影响。特别明显的是春季温度回升快,稻螟发生期提前;越冬幼虫临近化蛹期间雨水多的年份,自然死亡率较高。

2.栽培条件 水稻的分蘖期,孕穗到 抽穗期,特别是孕穗末到抽穗初期,是水稻最易遭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凡是螟卵盛卵期与 水稻危险生育期相吻合,螟虫发生危害就严重;反之则相反。凡栽培制度复杂,混栽程度高,品种迟早不一,稻螟食料丰富,有利于其生育及繁殖,发生量较大,危害重。

3.天敌稻螟的天敌很多,卵期有赤眼蜂,黑卵蜂,啮小蜂的寄生;幼虫的天敌属寄生性的有小茧蜂,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等;有的也捕食成虫,对螟虫有很大的 抑制作用。

防治措施

技术内容

1、 尽早尽快处理 稻草:稻草不再利用的最好沤制,不方便的地方则尽可能将稻草撒开,切不要堆放、叠放在田间,实在不行的只能烧毁处理。对于收割机收割的,由于收割节位高,一定要进行烧毁。若稻草需要利用的,最好能在螟虫蛹羽化前,即 下年4月10日左右,将稻草处理结束,尽量减少来年虫口 基数。

2、 尽快清除 田边枯枝杂草,堆制草木灰。

3、 水源好的地方采用灌水杀虫。晚初收割后,对于水源好的地方采用灌深水并筑好排水口,用以淹死越冬虫源,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赶放鸭子灭虫。

4、 提早翻耕。对与空闲田,提倡冬耕晒白和春后提早 翻耕。开春后在越冬虫源羽化前尽早进行翻耕,并灌上深水。

5、 下年狠治一代压基数。一代二化螟防 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全年 螟虫发生程度。来年必须抓好一代的防治工 螟虫

作。

6、 今后要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毒 农药防治螟虫,如5%锐劲特悬浮剂等。

7、 适时防治,并提倡正确施药方法。按农业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开展适时防治。防治螟虫时,田间一定要有水护苗,并采取喷施或泼浇方法,亩用药液量不得少于30公斤。

虫情检查

1.查卵块密度,查枯鞘率,定防治对象田在 螟蛾盛发后2-3天,按不同类型田选有代表性的2-3丘,每丘查1 分田,每3天查一次 ,连续查到防治时为止。凡苗情处于分蘖期和孕穗末到抽穗初期易遭危害的危险生育期,折合每亩有50个以上的田块,应列为普治对象田。

2.查卵块孵化进度,定防治适期螟蛾盛发后,在查卵块密度的同时,每次查卵孵化情况20块以上,将有卵块稻株连根拔出,集中移栽在田角,每天观察孵化进度。

基本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消除越冬虫源:冬季或早春铲除 田边杂草,拾光稻兜,沤制肥料;一般绿肥田及时翻耕灌水,绿肥留种田在螟虫化蛹阶段灌水3-4天;对螟虫多的稻田稻草,要提前在 螟蛾羽化前用光。

2.深水灭螟:在螟虫盛孵和 化蛹前,田间只留遮泥水,使蚁螟危害或化蛹部位降低,盛孵或化蛹高峰后,猛灌深水13-16厘米,可消灭大量螟虫。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和亩用量,一般为50%杀螟松乳油50-100毫 升,25%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90%晶体敌白虫加90%乙酰甲胺磷可溶性原粉各75克,25%亚胺硫磷乳油20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任选其一喷雾或泼浇。





苏北人在宁夏


螟虫防治最好用综合防治的办法效果较好,只用药物容易产生抗药性,综合防治有一下几种。

1.农作物收取以后要及早处理秸秆和杂草,已达到尽量减少虫卵的减少越冬虫卵目的,来减少来年螟虫的基数。

2.冬耕、翻耕、深耕、水田罐深水等都能很好的减少越冬虫卵的数量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可以用90%晶体敌白虫加90%乙烯甲胺磷各75克,25%亚胺硫磷乳油200毫升,20%三挫磷乳油100,50%杀螟松乳油60毫升,或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选其中一种药物喷雾或者随水浇灌。


三农视野小张


在南方蔗区从浙江至广东年发生约4~6代,以老熟幼虫过冬。甘蔗苗期受害严重,后期为害蔗茎。丘陵旱地和春旱年份发生尤多。成虫产卵在蔗叶或叶鞘上。初幼虫潜入叶鞘组织间取食,以后再蛀入蔗茎组织造成枯心苗或螟害节,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下面一起来看看防治螟虫用什么药效果最好吧?

1.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或加水5~7.5公斤弥雾。用药适期掌握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或用1000倍药液浸秧1贫钟带药下田,可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离收获的天数)不少于15天。

2.每亩用甲胺磷乳剂25--,50克,加水37.5~50公斤喷雾。对高龄幼虫效果也很好,且能兼治黑尾叶蝉。安全间隔期早稻20天,晚稻40天;甲胺磷属高毒农药,要注意安全使用。

3.每面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50--,75克,加水37.5~60公斤喷雾,或加水5公斤弥雾。

4.每亩用50%杀螟松乳剂60~75克,加水35~37.5公斤喷雾,或加水7.5公斤弥雾。用药安全间隔期不少于14天。此外,每亩用48%毒死蜱乳剂60克,或50%嘧啶氧磷乳剂100~150克,或50%巴丹可湿性粉剂150克,或509t,甲硫环乳剂(易卫杀)60~100克,或10%氯氰菊酯乳剂(灭百可)50~65克,或溴氰菊酯乳剂25克,分别加水37.5~50公斤,在一至三龄幼虫期喷雾效果好,且可兼治二化螟和三化螟虫等等。但溴氰菊酯对鱼剧毒,须管好用药后的田水。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整理的防治螟虫用什么药效果最好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螟虫的知识,希望大家有时间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让种植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崔玉牛


防治螟虫,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发生时间也不一样,什么时间防治,以各地的县、市植保站的情报为准,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 苏云金杆菌、虫酰肼+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效果较好。





农人大明哥


螟虫是玉米生产中危害最重的害虫之一,在全国大部分的玉米种植区每年都有发生,近几年有加重的趋势。玉米螟虫危害造成玉米空杆和倒伏,对玉米产量影晌较大,严重影响玉米品质。防治玉米螟虫单独采用种防治措施达不到防治效果,必须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洽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农业防治

  1. 选用抗(耐)虫品种。

  2. 消灭越冬虫源。一是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有效减少玉米越冬基数。二是在春季蛹化羽之前(3月底以前)将上年的秸秆完全处理干净。把玉米秸秆及穗轴当然料烧掉、秸秆粉碎还田或锄碎后沤制髙温堆肥,穗轴也可用于生产糖醛,就可以消灭虫源。

  3. 人工去雄。玉米打荀抽雄期,在为害严重地区,隔行人工去除2/3的雄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可消除70%的幼虫。同时隔行去雄也是玉米增产措施之一。

生物防治

  •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在玉米螟产卵始期、盛期、未期各放峰1次,视虫情危害程度而定,盛期放蜂量要加大;释放时间: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天,为第—次释放蜂适期,间隔5—7天再放第二次。释放数量为每亩释放赤眼蜂1.5万头。第一次释放0.7万头,第二次释放0.8万头。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在释放时要根据风向风速设置点位,如风速大时,应在上风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下风头可适当减少。释放方法是按照放蜂量、放蜂点数及有效赤眼蜂头数,将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块,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放蜂点玉米植株中部叶片的背面距基部1/3处。


  • 白僵菌封操防治玉米螟技术。在5月中旬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开始复苏活动前,把白僵菌喷施到玉米秸秆垛中,按秸秆垛每立方米用白僵菌原粉100kg,用喷粉机喷粉,使幼虫感染白僵菌后死亡,进行白僵菌封躲。

物理防治

  • 用高压泵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在地边上建一个水池,之后树立高压泵灯,池子里放一些洗衣粉进行诱杀成虫。也可采取将高压汞灯放在距地面高度15米,下面放一口大紅,装满水,水面距离缸口留20~30厘米,高压汞灯距离水面20~30厘米。在水中放0.1%洗衣粉进行诱杀,诱杀时间为晚间9点至次日3点半。


  • 用性诱剂诱杀。一公顷玉米地中放15-20个水盆,一般高出玉米10~15厘米,上面吊上性诱剂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

苗期防治。花叶达到20%时防治,大喇叭口中期和未期各防一次。用颗粒剂放于心叶内,防治效果好。常用的颗粒剂有:1.5%或3%辛硫磷颗粒剂,0.4%敌杀死颗粒剂,1%杀螟灵颗粒剂。

花期防治。危害达10%时防治,拌毒土放于穗节叶腋及花丝上。


农小二SN


可以选择杀虫双,杀虫双是一个有机氮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杀虫速度快,传导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尽管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仍被广泛使用,但害虫的抗药性也十分明显,通过复配是扩大杀虫谱,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效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防治玉米螟、豆荚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甘蔗螟等螟虫效果突出。还有26%甲维·杀虫双微乳剂,22%阿维·杀虫双微囊悬浮剂14.5%吡虫·杀虫双微乳剂,4%吡虫·杀虫双颗粒剂,建议二到三种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