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你更傾向於租房還是買房?為什麼?

阿帥140540931


在中國,你更傾向於租房還是買房?為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是非此即彼可以回答的,要分很多種情況來回答。

租房買房,要看自身財力,工作經歷,工作城市,家庭住房,投資理財的頭腦和丈母孃要求。

一、如果你本身沒有儲蓄,家庭也很少財力支持,就是一個窮人,根本沒有錢買房,肯定只能租房住。買房少說也要幾十萬吧,如果是大城市,幾百萬,上千萬一套,沒有錢,只能租房了。這是最讓人心酸的事!


二、買房還是租房,看看自身工作經歷,一般如果是剛參加工作,立足未穩,也不清楚是否在這個城市長期呆下去,建議肯定是先租房住。

如果是工作有些年頭了,未來職業生涯可期,也小有積蓄,也打算安家落戶,或者已成家立業,家裡有小孩,需要讀書,或者家裡老人家過來一起居住,有套自己的房,肯定會比較好,這種情況,建議買房,這種也稱之為剛需!


很多城市的小孩讀書,有房可以上好的學校,沒房就各種排隊搖號,沒房的積分一般很少獲得高積分,好學校就難進。越是大城市,沒房上好學校就越難。

孩子是財富傳承和家族興旺的橋樑和紐帶,而好學校和良好的教育就是基礎和根本,中產階級如果沒有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後就會越來越差,最終淪為下層。




三、看工作的城市,如果是一二線城市,你也打算長期呆下去,那麼就要儘可能早點準備買房。特別是中國的超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還有一些各個省的省會城市,大部分這些城市(不是所有)的房產,都會隨著時間不斷上漲。這些地方的房產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買來自住也好,投資也好,肯定是買房好過租房。如果你是在弱四五線城市工作,還是背井離鄉,或者在大城市買不起房,不如退而求其次,在這裡租房住。

四、買房還是租房,還要看家庭住房情況。有些老家有舊宅,或者在老家縣城買房子了,自然沒有必要在外面買房,一般都是打算外面打工賺點錢,然後回老家發展。如果在老家縣城買的房,基本就是居住之用,上漲空間有限,因為未來小城市的人口會向大城市,省會城市匯聚,小城市的二手房市場體量小,交易又慢又難。

五、投資理財的規劃,有些人會投資大城市的房產,來實現財富增值,通過六個錢包、信用卡以卡養卡、各種貸款來買房,有些做得好的,已經買了幾套十幾套,甚至幾十套的都有,當然,這種操作手法,一般都是在房產興起的早期,比如2008年前後,甚至更早期2003年前後。那時候信用卡申請門檻低,額度高,而且那時房產購買沒有名額限制。銀行貸款申請門檻也低,首付也低。現在基本不可能了。

六、中國的房產之所以火熱,有部分原因歸功於丈母孃,雖然是玩笑話,但也反映出中國人的婚戀觀,結婚要有房子,哪怕你是剛畢業,一窮二白,要結婚了,丈母孃都會希望結婚有一套房產。所以說,中國買房的聲音比租房的聲音大。

跟國外不同,結婚父母不過分強調有無房產,結婚後父母和子女也是分開居住,財務非常獨立,父母大概率不會幫帶孩子。在美國,持有房產的成本很高,房產稅在房產總價值的1%到3%之間,每年都是一筆不少的數目,而且炒房在國外成本非常高,房產總價值動態評估,房產漲價了,房產稅相應的也會增加,還有管理費、保養費等。

在德國(黑森林),房產雖然看起來不貴,但是中介費5%到6%,還有房產購置稅6%,公證費2%,地契稅0.3%。

你覺得,在中國,有錢是買房還是租房呢?請在下方留言區評論吧!


郭冬林說車


縱觀改革開放至今,聽過各種投資破產的,未曾聽過買房子而破產的,房子是中國至今最穩定固定資產了。

租房買房,我就講個一些例子,我所在的區域有個省立醫院,醫院旁有個七十年產權的小公寓,公寓房價70萬左右,房租1800至2000,醫院公積金很高入職一年以上都能達到將近2000元,公積金貸款可貸45萬。也是就是說首付25萬貸款45萬,每個月實際只需還月供最低達500元(實際月供2500減去每月繳存的公積金2000還剩500),而房租要1800左右。與租房相比僅僅是多出了25萬首付,但是得到了是自己的一套房子。租房也要付房租,買房付月供。為什麼不買一套呢?有人可能會說公積金也是自己的錢,沒錯,一年租房最多取出來一萬二(各個城市有差異)其他的取不出來都存在裡面吃那點利息嘛?

所以我還是建議買房,為自己還月供,而不為房東還月供。


大鹿曉生


關於租房買房,全看個人觀點了。首先說說我自己,剛畢業那年,因為當時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北京,當然當時的房價還不高,100多萬能買到二環的房子了,然後自己又在國企上班,公積金的係數還是很高的,就想把公積金利用起來,其實最根本的想法是有個自己的房子,隨時可以帶朋友去玩,然後就以各種理由東拼西湊付了個房子的首付,每個月公積金取出來就完全夠還房貸了,那時年紀小,買房只想著玩了,說實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慢慢不喜歡了國企的工作,當然也可能是在網上看到些許的毒雞湯,暫且這麼叫吧,就認為,在國企上班的確都能看到老了 ,太可怕了,然後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辭職去創業了。

創業可想而知,對於一個20多歲的人來說,90%多的是失敗,全是花錢買經驗,買閱歷,也就那樣我的房子也隨之消失了(還借款)。當然在這之中也接觸了各行各業的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恐怕就是在河南某個洗浴中心,和一個女性按摩師聊天,聊到房子,她說,因為她家裡的條件,根本沒有錢買房子,她和老公在城裡租房住,孩子放在老家上學。也根本不會去想買房的事情,說是維持原有的生活就很幸福了,當時的感觸頗深,的確在中國有一部分人,根本會連想都不會想去買房子。再仔細想想,其實買房和租房又能怎樣呢?只要人活著是幸福的就好了。幹嘛在意那麼多呢?有條件就買,沒條件租其實也無所謂的,只有把心態調整好就好。當然也會有些人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我更想表達的是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觀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每個人身處的環境不同,不要讓別人影響了自己的腳步。

說到最後,現在我還是和父母在一起住,自己的房子沒了,又開始打工了,在公司附近租了間房子,因為房價的關係,自己再也買不起房子了。很多時候也恨自己,因為一個決定改變了整個人生,但又有什麼用呢,唯有調整好心態,迎接未來的每一天,明天和意外說不好哪個先來,把握好每一天,開開心心面對每一天就好,哪有心思去管買房還是租房呢?

公司窗外風景


軌道交通從業者


在我看來在中國當然傾向於買房了,因為你周圍的人都在買房子,我相信大家可能都有一定的攀比心理和從眾心理,別人有了,我也得有,而且自己有房子,我相信心裡會更踏實一些,因為它屬於你的固定資產,所以說對於中國的國情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更傾向於買房子,即使是說現在有一些年輕人覺得租房子也很好,但是家裡面的長輩也會要求年輕人儘早買房。



美膚大甄探


我的傾向是:買房。而且要買地理位置好的,出行方便的。我說說我的買房經驗吧,前期,資金不多的,可以考慮買小一點的,再慢慢累積你的財富,當你能每個月的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你就可以考慮問家人借點錢換一套大點的房子了。畢竟,還要成家,房子太小,住起來會有很多問題產生。

租房子不是說不好,也有優點:經濟壓力沒那麼大,想住哪個區域就住哪個區域,容易實現經常性住新樓的夢想。缺點呢,就是每個月都在幫人供房子,而且還不穩定,會擔心加租加得厲害,還要擔心房東因出售房子或自己拿回來住的原因而搬家。搬家是一個超級痛苦的事情。

總結我個人的看法:買房肯定比租房好,當然,這個也是要看收入能否匹配買房的支出,首期啦,月供啦。要量力而行,不能舉全家人之力,買了房子,生活品質下降,那麼,我是不建議買房的。


旅兵團


當然買房。這個問題很簡單,買房有每月房貸,租房有房租,如果房租和放貸差不多,當然要買房。不然租房交的房租都是給他人創收,自己交了那麼多年房租,什麼也沒落下。當然,買房需要首付,買房時不要貪圖一步到位,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大小問題。



北京三閒


房子目前還是金融產品,一,二線還是有升值空間,至少能保值。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建議買的。不建議借債槓桿去買樓,風險較大。



小張先生講房產


租房,買房太貴啦,這年頭能靠自己買得起房的年輕人有幾個?家裡情況不好的又沒趕上拆遷的恐怕這輩子都買不起,當然也有人說可以貸款買啊,但是貸款買了以後的人生就為了那套房子活著吧,跟個行屍走肉一樣,所以不如就租房,不提北上廣的房價,單提我蕪湖的房價,120平的都要160萬+,160萬租個好點的房子一年按2萬算,我能把小孩從1歲拉扯到80歲!


一點小資訊q


在中國的話,我可能更傾向於買房。

其實最初期,我是比較傾向於租房,首先買房子需要一大筆錢,還要面臨還房貸的壓力,而租房則壓力要小的多。

但是現實卻要相反,要結婚,先買房,孩子上學,要學區房,租房就相當於沒房,有房和沒房,你覺得呢?

這是普遍現象。


深久小巷


根據收入情況確定,條件允許就買,買不起的時候就降低住房標準,省下錢準備買房或做其他投資。買房也量力而行,不要每月房貸還完一點不剩,會降低生活質量,還沒有改變的空間,除非預期收入會有很大的提升,能在一定時間內解決完貸款。當前買房是一個高位,也許有小幅波動,但大幅降價不太可能。特別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也是買房的首選,抗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