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颐和园自2月28日起实施分时入园、预约购票,提前7天开放门票预约,每天限量一万张。同时实施限流管控措施,当实时在园人数达到往年平日瞬时最大承载量30%(8000人)时启动限流。在此基础上,公园进一步细化为黄橙红三级预警,保证在园游人数始终处于低位。当在园游人数达到疫情期间最大承载量的80%(6400人)时,启动黄色预警,门区增设职工疏导游客;达到90%时启动橙色预警,员工到岗待命、准备开启限流;达到98%时启动红色预警,采取暂缓入园方式,等园内游客下降再恢复开放。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在疫情影响下的公园终于开放了,春日里也可以去游玩了。那颐和园都有哪些景点哪,今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从西门出发,第一个要去看的地方莫过于仁寿殿,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殿门口有铜铸瑞兽麒麟,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此外还有铜龙铜凤 ,排列于仁寿殿前,均空腹,是帝后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之用。当腹内燃起檀香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慈禧掌权后,便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权威。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德和园,仁寿殿向北即是德和园,原为清乾隆时(1736-1795)怡春堂旧址。光绪时(1875-1908)改建,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是慈禧观戏的场所。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园中的三层大戏楼高 21 米,称福禄寿三台,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古戏台。正对大戏楼的是颐乐殿,是为慈禧看戏而建的。

现在德和园宫廷歌舞表演共分为《阳关三叠》、 《竹枝词》 、《踏歌》三个曲目。疫情期间可能受到影响。

在接下来就到了玉澜堂,昆明湖畔。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是光绪帝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正殿内陈设大都是乾隆时制品,御案后紫檀木屏风很有特色,画面立体感很强。宝座、御案、香几等均为浅色沉香木和深色紫檀木制成,极为珍贵。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继续往里走是宜芸馆,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在园中的住处。院门为垂花门,上题宜芸门。殿内家具均系珍品,用宝石、竹丝镶嵌,拼出图。东配房称道存斋,西配房名近西轩。宜芸门内侧廊壁上嵌有10块石刻,是乾隆帝摹写的各家法帖,原藏于惠山园内,重建时移此。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继续是乐寿堂,乐寿堂,清漪园建筑,也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北京颐和园内慈禧的寝宫乐寿堂,原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本是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要过六十岁生日,乾隆为了给母亲庆祝六十大寿,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就把原来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在乐寿堂前的庭院里,一个雕刻海浪纹的石座上,横卧着一块海青色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乾隆皇帝的手书:青芝岫。这块山石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就象立在当院的一架屏风。

这么一块大石头,是怎么运到颐和园来的呢? 这块山石原来出在房山县的深山里。明朝有个大官叫米万钟,他爱石成癖,在他的海淀勺园里,搜集陈列着许多奇峰怪石。他发现这块大青石以后,非常喜欢它,就决心运回勺园。可是这块石头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马拉不动。这时候有人给他献策说:古代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时,采取修冰道的办法搬运山石,现在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米万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雇了好多民工,先修起一条大道,又在道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等到数九寒冬,就提水泼路,冻成了一条冰道。当时还有人给这条冰道编了一段歌谣,说:"彰义门,修得高,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长又长,过了长辛店是良乡;良乡塔,漫山坡,过了豆店是琉璃河……"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直到如今,房山、丰台还有不少叫大井、小井的村子呢。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石头运到良乡,他家的财力就消耗完了,只好把它丢弃在路旁。当时的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回来,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奇异的大青石,就问大臣刘墉:"这块大青石,为何弃置路旁?"刘罗锅子很会揣度皇帝的心思,见他看上了这块山石,就说:"这是明朝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一块灵石,他想运回海淀,但是这块灵石嫌到米家去是大材小用,就蹲在良乡不走了。"乾隆听说山石有灵,只有皇家才配享用,就传下圣旨,叫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点着香火,参拜灵石,还限期把败家石运到清漪园。

随后经过长廊,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丽。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等疫情过了,趁春暖花开,去颐和园看看慈禧当年耍威风的地方


最后至排云门外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