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一、竹竿起笔从1处起笔,要藏锋,由下往上至2,3至4至5。画每一根竹竿的过程都是重复1至2,3至4至5。画时下面短而粗,上面长而细,每节之间适当留出空隙,以保证勾竹节时墨晕在竹竿上的变化,画竹竿一定要中锋用笔才能保证竹竿的挺劲。

二、竹节蘸浓墨,下笔1一定要重,然后提笔至2,2至3轻轻带过,至4要重重按下,画时须轻重变化,只有提、按明显,才能表现竹竿的立体效果。

三、出竹枝一般要“鹿角”状,并且一定要笔笔中锋,使线条细而挺劲。嫩枝从竹节上出,先短后长,而后越来越长。老枝从整体上要适当画的粗短。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一、“个”字型画法:画竹叶时起笔一定要中锋,回锋按下然后提起收梢。整张竹叶为头圆、肚大、梢尖。运笔要以中锋为主,三笔要有大小、粗细和长短,三笔之间的空间也一定要有大小。

一、介”字型、“分”字形画法与“个”字型画法相同。

三、竹枝和二组竹叶、三组竹叶组合,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组合,关键是竹叶要有大小、粗细和长短的变化,并要适当留出大小不同的空隙,但空隙绝对不能太大,以免画面显得太松散。另外画竹叶的蘸墨也是十分重要的,先要将浓墨调至适当的浓度,再蘸上浓墨,画的时候最好是从浓画到淡,这样一组叶子才会有浓淡、深浅的变化。

四、画竹笋先用墨色画出有浓淡的竹笋叶,在将干未干时用浓墨勾出细细的笋筋,勾的线条以松动、自然为佳。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画石头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笔法,下笔要特别注意转、折和搭等不同笔法的混台运用。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以勾线为主的画石头,画时注意浓淡变化,要中锋、偏锋和侧锋并用,一气呵成画完为佳。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画石头要画出石头的立体感,就需要有多种笔墨技巧。大致有勾、皴、染、点和提等表现手法。“勾”是用中锋或侧锋依石的轮廓和形状灵活画出;“皴”是依石的纹理用各种点、线画出石的质感;“染”是以淡、湿墨画出石的暗面,有时需要多次反复,直到画者心里所需要的效果为止;“点”是浓墨或焦墨加苔点,以达到所需表达的目的;“提”是原有的笔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便在原有的基础上用浓墨或焦墨再钩(或皴)一次。再“提”一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错开,以达到准确的造型和厚重的笔墨。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有些石头画法需要采用勾、皴、擦等多种笔法同时运用。画的时候要注意大、小变和浓、淡的变化。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太湖石在花鸟画中是经常作为配景来运用。先用中、侧勾出太湖石的外形,中锋主要来表现阳面,再用侧锋和偏锋表现它的阴面,尤其是阴面用笔一定要灵动才能充分表现出石头的自然肌理和那种玲珑剔透的骨质感。画时要特别注意石头的造型和结构,留出空隙一定要恰当,以便让花枝能参差其中。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花鸟画中画石的皴法,大致与山水画中的皴法相同,只是更为简练一些,常用的有大斧劈、披麻、骷髅、折带、乱柴等几种。对画得很熟练的人来说,可用边勾边皴的画,使墨色更协调和统一。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大自然的石头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画石的方法也相应的丰富多彩。画石的造型要注意纯方、纯圆的石头不太入画,一般都是需要方圆结合。或是方中有圆,或是圆中带方。在笔墨上要注意转、折、正、偏、顺、逆、轻、重等笔锋上的变化。同时还要注意墨色上的浓、淡、干、湿等各种的变化。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书与画》2020年第一期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蔡剑明《竹石画法》1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蔡剑明《竹石画法》2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蔡剑明《竹石画法》3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蔡剑明《竹石画法》4


传移摹写:竹石画法

蔡剑明《竹石画法》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