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心談# #“6招”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據統計,此次疫情大約有15%的人表現出相對重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普遍感到恐慌或出現了行為上的過度保護措施。這些行為反應如果不能及時、客觀地、科學地加以認識和紓解,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對身心健康影響極大。這裡,介紹六個簡單方法,讓你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積極接納,主動消解。擔心、緊張、恐懼情緒,是人面臨威脅時作出的正常反應,這種情緒的波動是一種保護,可以調動內在生理和心理資源。遇到這種情緒時,首先不能排斥它,就像失眠一樣,不要老想著自己要失眠,形成心理暗示,結果就是越怕越失眠,這個時候,不妨接納下來,通過聽音樂啊、看書啊、假寐啊,都能較好的把自己帶入睡眠的意境中,不知不覺中可能就睡著了。通過有效的接納,你也會發現,事情遠沒你想的那麼糟糕。


2.權威信息,每天報到。堅持在每天相對固定的時間,收聽收看主流媒體權威渠道信息。用這些信息衝擊負面信息和謠言帶來的內心矛盾。堅信自己獲取信息的正確性,理性、平和的心態對待疫情、疾病,疫情防控期間,嘗試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培養新的興趣愛好。


3.設想問題,思考對策。要學會客觀評估困擾自己的想法,認真地深入地思考,對一些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可能提前進行設想,比如:自己和家人有多大的可能性會感染上病毒?萬一感染了,生活怎樣繼續?一旦這些問題在頭腦中形成,就會自然而然地尋求解決方案,就像預案一樣,這樣的話,心裡就會覺得很有底,即使真的出現了這些問題,也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4.審視想法,排除困擾。我們每天會產生很多這樣或那樣的想法,疫情期間會更多,對擔心自己感染的想法隨時都可能產生,這種情況下,就要科學的分析,你去過疫區沒有?你接觸過感染人群沒有?你居住的小區有沒有感染者?也就是你要找“證據”,如果以上都沒有,從科學的角度看,就沒有感染的可能,只要在家裡待著安排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5.行為主導,影響情緒。認知行為干預理論認為,行為對情緒具有改變作用。通過行為的改變,可以使自己的情緒發生變化,進而改變想法,形成想法—情緒—行為相互影響、相互改變的良性模式。比較簡單的做法,如,規律的日常生活、健康合理的飲食、適度有氧的運動鍛鍊等等,在這種良性模式下,人的情緒會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很多想法也就煙消雲散。


6.打開心門,尋求幫助。我們平時產生的很多負面情緒,最怕的就是暴露在“陽光”下,當人被緊張、焦慮、抑鬱、憤怒等情緒困擾時,可以向朋友圈、社會關係網絡和社會力量尋求幫助,敞開心扉,學會和善於傾訴,心理學發現,當你和家人或朋友有充分的交流和支持的時候,情緒是最穩定的。大量醫學心理學研究也證實,社會支持在心理疾病的發生中有較強的緩衝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