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六十岁出仕,享禄二十载而以丞相位终,有什么启示?

三更霸陵雪


从常人的标准上看,公孙弘算不得一个好人,他矫饰善变,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外宽内忌。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这样做有他的原因,是不能完全以常人的道德观去理解的,这就是笔者上面所说的他说最看重的政治抱负。他要扬名立万,建功立业,为国家做贡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他对同僚无德,对故人门客却有德。他对国家也有其贡献。他所处理的零碎政事不说,他阻止汉武帝在匈奴和西南夷两个方面同时大兴开边。他主张集中精力先办匈奴。这个事情就做得很对。其次他还是一代大儒,虽然比不上董仲舒,但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过程中,他是具体的负责人。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公孙弘此人,充满了矛盾面,不能简单的用“好”或者“坏”来评述,其对家人朋友和同僚完全是两套不同的道德标准,用今天的话说,是公私分明。即使他在为官时所谓人不齿

的机谋权变,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虽然对付政敌的手段是过于毒辣。但政治本来就不能以常理揣度之啊!其布衣入相,“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更是为后人所推崇。

千载以下,掩卷追思公孙弘之为官处事之道,仍得益良多。



云水青涯


公孙弘60岁出仕,验证了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公孙弘是什么原因年至花甲才崭露头角?何德何能一出道就做高官?

  • 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读书,长大后做狱警打工,挣钱养家。40岁后才发奋读书,属大器晚成型的。他天资聪颖,虽然成家立业了,但读书方面没输过谁,他学习《春秋》解释《春秋》篇章,朗朗上口,出口成章,在当时是无人能比。“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渊博,为人处世谦卑驯良,深得当地人称赞。
  •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治国有方,广招贤士。听说公孙弘是有识之士且品德贤良,马上派人请进京来,稍加面试,提拔为博士。博士在中国古代指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人,是官名。公孙弘很能干,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

公孙弘平步青云,伴君共事。但他仍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穿粗布衣盖粗布被,吃素菜,不舍得肉食。这种做法貌似有点“装”,因此引起别人的嫉恨。他的同事汲黯看不惯他,上奏章弹劾公孙弘,汲黯说:“公孙弘位列三公,俸禄很多,但却穿粗布衣盖布被,这是欺君罔上。”

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责备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 有一次,公孙弘病重,他认为自己无功受禄,不符合遵循当臣子的道理。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天下有才德的人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现在陛下亲行大孝,深谙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与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汗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德不配位,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

武帝答复他说:“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这是不变的道理。我幸运地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我的想法。

  • 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害我无德呀!”于是,武帝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上朝办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所以公孙弘大器晚成,才能出众,贤良敦厚,勤劳节俭,老天不负有心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汉武帝慧眼识珠,宽厚仁慈,不负贤明。削爵除国,独尊儒术,实现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使百姓免遭战乱之殃,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愧为一代明君。


楂楂红


公孙弘六十岁才入仕,是西汉“察举制”逐渐走向成熟的典型事件,是“独尊儒术”的具体体现,更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下的产物。汉武帝时期的丞相,结局往往比较凄惨,而布衣出身的公孙弘,唯唯诺诺,却最终80岁时死在丞相位上,暴露的是汉武帝内心对丞相的真实态度。

西汉“察举制”逐渐走向成熟

在汉武帝之前,“察举制”虽然也是西汉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无定期亦无定额。西汉早期的官员选拔,往往是从皇帝的侍卫“郎官”里面选取。

但这样的“郎官”,却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担任的。而是那些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才有权力把自家子弟送入皇宫当侍卫。这些子弟在皇帝面前服务几年,遇到官员空缺时,便从里面挑选分发。

如此一来,虽然选拔的权力掌控在朝廷手中,但选拔的人却几乎都是高官子弟。这些高官往往还是功臣的后代,势力盘根错节,政治上、军事上都掌握了大量的资源。长此以往,自然对王朝的统治不利。

汉武帝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把原先无定期、无定额的“察举制”重视起来。规定太守每年必须要推举一个孝子、一个廉吏,是为“举孝廉”。

这些“孝廉”被推举给朝廷后,往往便被安排做郎官。汉武帝其实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把做官的权力从原先的功臣集团中逐步接管过来,这也避免了功臣集团大的反弹或者暴动。从汉武帝后,“举孝廉”每年一次,逐渐形成固定制度。

建元元年,天子(武帝)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时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

汉武帝的这个举动,逐渐使得“举孝廉”成为入仕的唯一正途。原先功臣集团、军人集团把持的做官权力,就此被逐渐打破。“察举制”的成熟,使得底层人民也有了做官的机会。只要在学识上有过人之处,而不论血统上和皇帝或者其他大官有什么关系。

这是政治制度上的一大变动,也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具体体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体现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要具备“茂才”、“贤良文学”、“明经”等科目中的一条,经过皇帝考察后,便可授予相应的官职。此外,汉武帝还大力兴办儒学教育,在建元五年办太学,设置五经博士。

后来,汉武帝更是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免其役。太常选择18岁以上品貌端庄者,为博士弟子。这些弟子如果在太学成绩优异,便可为吏或者为官。学而优则仕,尊读孔经、学习儒学的风气便兴盛起来。

(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家贫的公孙弘,40岁才开始学习《春秋》,但在60岁的时候仍旧可以被任命为博士。虽然不久后因其出使匈奴不利,被汉武帝罢免,但仍然是儒学兴盛的一个具体体现。“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等到公孙弘第二次举荐,汉武帝把公孙弘列入策士第一名,仍旧拜为博士。

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公孙弘的对策本来名次靠后,但汉武帝却破格选为第一,其中自然有推崇儒学之意。把年迈的公孙弘列为标杆,让天下读书人都看到这个榜样,更快地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儒家思想上来。

等到后来,汉武帝更是把公孙弘任命为丞相,成为百官之首。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丞相权力的努力

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权势煊赫。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入则参对而议政,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汉初的丞相是握有实权的,皇帝的主张只有通过丞相才能贯彻执行。所以,相权对皇权形成制约。而汉高祖刘邦,更是有“非功不侯,非侯不相”的规定。因此,丞相便多由功臣列侯担任,地位尊崇。

等到汉武帝即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自然不甘心事事受制于丞相,而想着能独断专行。在这种背景下,布衣出身的公孙弘担任丞相,便在汉武帝的考虑之内。因为公孙弘没有功臣列侯的权势背景,自然也就无法对自己形成制约。

(汉武帝)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汉武帝起用公孙弘为丞相,但并没有打破刘邦“非侯不相”的规定。而是在此之前先封公孙弘为平津侯,食邑六百五十户。

汉武帝的这个举动,固然有为天下儒生树立榜样的原因,同时也是用人制度上的一大突破,但汉武帝的本意,却在于不满丞相总揽天下庶政的传统,不愿皇帝受到掣肘,所以任用布衣公孙弘为相。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除了起用布衣为丞相外,汉武帝还任用自己心腹,组成“中朝”,以分丞相之权。后来设置的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通过这样一步步地削弱丞相的地位和职权,使得统治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而家贫、四十岁才学习《春秋》的公孙弘,正赶上了汉武帝的好时代,否则不会六十还能出仕,享禄二十载而以相位终。汉武帝时期,“察举制”的成熟、“独尊儒术”地位的确立以及汉武帝削弱丞相的种种努力,正好让公孙弘都赶上了。

所以,虽然公孙弘虽然尸位素餐,丞相无事可做,甚至后来被大司马夺去权势,相府沦为马厩、车库或者奴婢宿舍,但这正是汉武帝所追求的结果。

“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今事少间,君其省思虑,一精神,辅以医药。”因赐告牛酒杂帛。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孙弘对自己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且对汉武帝破格提拔他的原因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能最终在丞相位上去世。而对汉武帝来说,公孙弘是自己所有主张的最好摆设,自然不舍得放他走:“你好好养足精神,朕还需要你继续担任丞相呢!你现在辞职走人,是‘章朕之不德’!”

公孙弘是因缘际会,正好符合汉武帝的各项改革的期许,符合汉武帝中央集权的预期。所以,公孙弘能享受二十年高官厚禄,最终老死在丞相位上,便不难理解了。


飞熊说历史


是金子总发光。6o岁55岁退休有些浪费劳力享乐之嫌。6o岁脑力劳动者正是一生最成熟的时侯,用于管理最佳的时候。即使三日不睡也不会太累,稍微休息又可精力旺盛。且老人做事不会冒险。但早日退居二线非常可取,可吸取高知精英替补大面积文化较低的领导层。对于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低只会拖累国家发展。


梦奇115


汉武帝时期,丞相是一个高危职业,很多人都在丞相这个位置上翻车,甚至于丧命。

公孙弘能在丞相之位善终也算是万幸了。

公孙弘的仕途之路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之初,公孙弘以六十岁高龄被征召为博士。他出使匈奴后,回朝后做的汇报得不到汉武帝的认可惹得汉武帝老大不高兴,于是他告病回家。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公孙弘再次被菑川国推荐,他推辞不受,无奈国人执意推荐他,在太常对策时,公孙弘被列为下等,但是他的对策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提拔他为上等。公孙弘再次被授为博士,金马门待诏,成为汉武帝的顾问团队成员之一。

元光六年(公元前134年),公孙弘被擢升为左内史。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接替张欧为御史大夫。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丞相薛泽被免职,公孙弘被封平津侯,继任丞相。

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病逝。

公孙弘的能善终的原因

第一:汉武帝相中的儒家人才

公孙弘四十岁学儒,他能被提拔首先是他的儒家思想,适合汉武帝的胃口。他给汉武帝的印象是“容貌甚丽“。招聘中,印象分是第一位的。

第二:公孙弘主张儒家思想之国

元朔五年( 前124 年) 六月, 公孙弘与太常、博士一起上书汉武帝, 提出兴学、置博士弟子、任儒生为官的建议。

这与汉武帝以儒家治国的理念相同。

第三:公孙弘是处事圆滑

面对权力欲望极强的汉武帝,在朝会上,他只负责提出建议,决定权抛给汉武帝。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於是上察其行慎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上说之,一岁中至左内史。

汉武帝时期被处死的丞相

窦婴、田蚡死于外戚之权斗,庄青翟死于酷吏政治,公孙贺、刘屈氂死于巫蛊,这些事件说到底都涉及汉武帝的集权,以公孙弘的圆滑程度来看,他绝对不会去触及这些禁区,所以他能善终。


抱影无眠夜归人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实力加运气加天命。[祈祷][祈祷][祈祷]



詹顺清书法


武帝即位后,举贤良方正之士,公孙弘已六十岁,以贤良被征为博士。公孙弘气宇恢宏,博识多见,而且他认为做一个君主必须心胸广阔;做臣子的必须谨慎节俭。他的生活也跟他所说的一样,棉被用麻布做,饮食不重肉类,后母死亦尊礼服三年之久。每次开宫廷会议,公孙弘只提出大旨,由武帝自己做结论, 不肯当面跟君主辩驳,这和汲黯相当不同。这就是公孙能享禄二十载的重要原因。


悠然46319


公孙弘六十岁出仕,还算早的。姜子牙八十遇文王而入相。统领千军万马,协助周文王统一天下,消除一切害人虫,除妖恶安天下,为万民造福。人世间有学问的人才不在少数,低调生活,尤其在和平年代,多少高人都在放射着他的光,只是没出名号。世间有的能人志士,做事为人并不是为了出名,大多文人志士选默默无闻地发挥着其才华,而悄然人世而快乐地生存着,做到无愧人生。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老一代革命人物中数不胜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人在人间。历史说明了这些。


李书沛


人生必须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不断的朝着自己的追求的信念去努力,去奋斗,最终你将会获得成功。只是有的人获得成功早些,即少年得志,事业有成。有的人获得成功晚些,大器晚成罢了。公孙弘就是大器晚成的范例,值得我们效仿学习,学习他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不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不罢休的胸怀。


用户3426035722819


应该智慧不分老少,不要嫌弃智者老矣,我们的传统思想,年龄一到五六十岁好似什么嗄然而止。美国人民仍然不嫌七十多岁的川普老,亦可能是东、西差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