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如何评价此人?

历史鱼鉴


怎么评价公孙弘?从公孙弘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主义者的坠落,清明于世者的妥协,老成持重者的洞明。

1、六十岁的坚持、七十岁的圆滑。

公孙弘贫苦出身,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监牢里当狱卒,犯事儿被免职了,之后靠养猪为生,养了大半辈子的猪,生活的奔波、贫困以及琐碎并没有击倒他,到了四十几岁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深入学习的东西,那就是《春秋》,他浸淫于此近二十年,学有所成,名传四方。

学而优则仕,这是所有有抱负,想让其学显于世的人都要走的路,公孙弘也同样如此。

六十岁的时候,公孙弘“以贤良征为博士”,汉武帝让他出使匈奴,回来后做的报告不和汉武帝的意,汉武帝有点恼火,认为其才能不足以为“贤良”。满腔热情期待着能有一番作为发挥所学的公孙弘被当头浇了一盆冰水,心灰意冷之下称病辞职。

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此时他已经六十岁了。耳顺之年。

此后十年,公孙弘没有再出仕,他默默地回到了家乡,继续潜心治学,其学问愈发高深,以至于所在地方觉得这等人才实在不该埋没于乡野,不顾公孙弘的推辞,再一次以贤良文学的身份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再一次向朝廷推举了他。

这一年他已经七十岁了。

(影视剧中的公孙弘)

古稀之年,在古代已经算高寿,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为什么还要走入名利场中?

因为不甘心。

公孙弘所学的《春秋》是一个治世之学,他想要实践自己的所学就必须走出来,想要传播自己的所学也需要走出来。

公孙弘站在朝堂上,他看着高坐堂上的大汉天子,知道这一次自己又要面临一场考验——也是一场拷问——问的是自己的心以及精神。

你能为了理想放弃多少?

汉武帝问满堂公卿,“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这句话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问,如何才能让我大汉天下兴盛不绝?

公孙弘在朝堂上侃侃而谈,话说得很漂亮,先抑后扬,先总结出八条治理百姓的根本方略,“凡此八者,治民之本也”,之后就开始拍汉武帝的马屁,皇帝实行德政而达到人和。

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以为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在这篇有名的对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孙弘对汉武帝的迎合,同样也能从其迎合中见到公孙弘思想的精华,那就是“引礼入法”,此处的礼既指礼仪,也指道义,既是伦理,也是德行。

故法之所罚,义之所去也;和之所赏,礼之所取也。

这一次公孙弘摸清楚了汉武帝的喜好,在这场对策中得了头名。

而让他更进一步明白该如何做的却是在如何处置西南夷一事中得到的经验。汉武帝想开发西南夷,巴、蜀等地苦于征派,公孙弘被派去当地视察,回来后极力劝阻陈言西南夷除了劳民伤财外没什么用,汉武帝不为所动。

时方通西南夷,巴、蜀苦之,诏使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这一次的进言是公孙弘行事风格的转折点,或者也可以说,公孙弘作为一个已经古稀之年的老人,人生经验之丰富足以让他从十年前惹怒汉武帝,到十年后逢迎汉武帝受到赏识,却在随后的“盛毁”进言中又不为汉武帝所喜的经历中,明白该如何在一个不容忤逆的皇帝手中达成自己的目的。

自此后,他开始让人司马迁诟病,认为他“曲学阿世”,歪曲自身所学以投人主之好。然而,从实际记载来看,公孙弘并没有“曲学”,仅仅是逢迎上峰的脾性罢了。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

他从不当庭与汉武帝争辩,也从不在政事中自作主张,而是自己提出一二三让汉武帝“自择”,并且为了达到目的,常常做出“退三进一”的事儿。

比如在“盛毁”西南夷的数年后,公孙弘已经升任内史,汉武帝又在东边设置了沧海郡,在北方修筑了朔方郡,公孙弘数次劝谏,汉武帝命令朱买臣驳斥公孙弘,朱买臣提出是个问题以此来论证设置朔方郡的必要性,公孙弘一条也不能反驳,于是他一边向汉武帝谢罪一边说,我现在知道朔方郡如此重要了,为了专一经营好朔方郡,希望罢去西南夷和沧海郡。汉武帝同意了。

这种迂回曲折的达成自己目的的做法,使得公孙弘的谏言常常能为汉武帝接受,并在此过程中使得自己的所学和所想真正流传于世。

而在汉武帝一朝中,逢迎和谄媚的名臣良将又何止一个公孙弘,或者该说是,他所任用的大臣几乎都必须这么做才能站在这个朝堂上。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卫青人虽然是个好人,天下人也称赞于他,但他还是以“和柔”谄媚人主。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2、公孙弘——具有自主能力的“工具人”

汉武帝时候为了拢权,身边渐渐聚集了一群能够直接参与朝政的近臣和亲信,这群近臣和亲信最终形成了中朝,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开始争夺权力。

“以贤良文学”入朝的公孙弘,是汉武帝的中朝成员之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汉武帝因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权位设置,又因为前任丞相田蚡——身兼外戚——的擅权,一度对汉武帝造成了威胁。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丞相的位高权重,对于性格独断专行的汉武帝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利用窦太皇太后以及王太后两方的外戚互斗,使田蚡惊惧而亡。

元光四年冬,魏其侯(窦)婴有罪弃巿。春三月乙卯,丞相蚡薨。《汉书》

丞相之位空缺,让什么人当丞相就成了一个问题。

汉朝开国以来的历任丞相几乎都是勋贵出身,常以列侯而封丞相,田蚡正是依仗着外戚勋贵的身份才得以擅权,因此,汉武帝肯定不想重蹈覆辙。他目之所及看着朝堂上的臣子,渐渐地把目光放到了公孙弘身上。

公孙弘出身贫寒,且言行一贯的谨慎,厚重,又是自己的亲信中朝的一员,还是个七十多岁死之将至的老人,精力有限。

其行慎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

公孙弘似乎是一个最合适的人员。

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个任职丞相后再封侯的,也是第一个出身低微的丞相。

在他担任丞相的这几年,汉武帝的中朝开始发挥影响力,渐渐地成为了决策的中心,而丞相的影响力慢慢被削弱,甚至连部分权柄都被渐次剥离。

可以说,公孙弘作为汉武帝有意任命的丞相,其言行完美贯彻了汉武帝的意志。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史记·汲郑列传》

从公孙弘起,即便之后的丞相依然有勋贵出身的,但再也无法重现汉初时丞相的尊荣。

《宋史》中就曾经评价说,自汉武帝任用公孙弘为相,公孙弘阿谀附上,从此,丞相之位再也不复从前。

汉武帝用兵以来,大司马、大将军之权重而丞相轻。公孙弘为相,卫青用事,弘苟合取容,相业无有。《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作为汉武帝“工具人”的公孙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如前面所说的,公孙弘是一个善于利用汉武帝的性格达成自己目标的人,所以他抓住一切机会去实践了自己的所学。

3、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作用。

公孙弘以刑名出身治《公羊春秋》,试图糅合儒学和法术,以儒学为法术提供法理上的依据,同时也以儒学中的礼义等内容中和法术的酷厉以调和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他的所学本来就是一种偏实践的适应更集权化的帝制的“儒术”。

同样是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更偏向于理论化,他为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最终选择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依据,而公孙弘则顺应时势,从虚入实,使董仲舒等一干儒学经师所研究出来的理论渗透入汉朝的骨血中。

这正是因为公孙弘出身于法家,法家重实践的同时又有一整套的架构,而儒学附着于上为这种架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使得儒法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流。

他最重要的举措是以反对任用酷吏出任郡守等一方主政入手,进而对如何培养官员提出了建议。

当时一个叫宁成的地方官员因贪酷而免官居家,汉武帝认为他法令森严,想任用他为一方郡守,时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反对任用这种酷吏为一方主政,认为其治如同让狼去放牧羊群。

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史记》

那么如何让官员更具有道德修养和理政能力呢?

那就是以奉行礼仪仁智的儒家经学作为考校的标准来任用官吏。品级两百石以上的官员及吏一百石者,“通一艺以上”也就是说至少能够熟悉儒家的一本经书,能够升职。

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太行卒史,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

这个建言实在太深得“法家”权术的精髓,从此,儒家正式成为官方学说,成为天下所有有志于当官的士人必须和必精科目。

使得天下士人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儒学上,变相的打击了其他学说的流行,为“罢黜百家”提供了最有利的武器。

兵不血刃完成了统一思想的任务。

这也是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的肇端。也是中国文官体制以及官僚职业化的肇端。

这一政策影响千古。

所以,公孙弘是一个实践派的儒法合流的经学大师,他以“曲学阿世”的面目被许多史家所诟病,然而从其经历来看,“曲学阿世”也不过是其达成目标的手段,这是伴随着士人从春秋战国时的游学论道到秦汉之际的为帝王所用的转变而来的。

公孙弘也只是一个殚精竭虑实践自身所学的士人罢了。


闲话说历史


西汉时期的公孙弘是一个非常明智而聪颖的丞相,他是齐地薛县人,家里贫穷,只得到海边放猪。直到四十岁才学习《春秋》。他奉养后母孝顺而谨慎,齐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具有长者风范的贤能之人。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天子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了,以贤良的身份人京当了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没有达到皇帝的认可,公孙弘因此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出道,对公孙弘的内心很是纠结。十年以后,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皇帝又一次下诏征召文学之士,齐地的人们又是推荐公孙弘。公孙弘以七十岁的年龄推脱,齐地的人坚决推举,公孙弘不得已到了京城,这一次公孙弘的对策文章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汉武帝见到公孙弘,他的相貌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肯定,封他为博士。由于公孙弘在朝内的杰出表现他的官职也不断的上升,很是得到皇帝的赏识,先后任御史大夫、丞相,甚至封爵为平津侯。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老死在丞相任上,享年79岁,在汉武帝的任期内像公孙弘这样的人物很是不多见,善始善终,寿终正寝,足见他在朝内的能力与处事的圆滑。

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以报复。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当相的事都是公孙弘的主意。当然他自己也非常检点,饭菜简单,睡则布被,门客俱食,家无余财,士人皆以为他贤明。

公孙弘这样的人士曾以大雁奋飞之翼的超凡才能,在平凡的燕雀之群中遭受困厄,远行于猪羊之间,如果不遇到好的机会怎能得到公卿的高官地位?公孙弘虽然老迈,但是老而弥坚,处事精明,他以大雁的奋飞之翼,搏击长空,历练人生,开明的汉代,聚纳人才,展以能量,国祚久远,是有道理的。公孙弘以七十岁的贤士出仕,依附着骥尾,垂名汉室,德惠后代,却是有一番贤明的能力,雄伟奇异,见闻广博,其人生历程很是让人赞叹,令人称奇不已啊。


杨柳青青春之声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曾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人物评价

司马迁:①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十馀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为举首。 ②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节衣食为百吏先。

班固:①平津斤斤,晚跻金门,既登爵位,禄赐颐贤,布衾疏食,用俭饬身。 ②世称公孙弘排主父,张汤陷严助,石显谮捐之,察其行迹,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严、贾出入禁门招权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王政君: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

司马贞:平津巨儒,晚年始遇。外示宽俭,内怀嫉妒。宠备荣爵,身受肺腑。

欧阳詹:公孙弘自明诚而为卿。

刘祁:迨至武帝,天下混同,士风一变,以学问为上,故争尚经术文章,一时如公孙弘、董仲舒、二司马、枚乘之徒出,文物大备。

蔡幼学:公孙弘为相,卫青用事,弘苟合取容,相业无有。

王夫之:公孙弘请诛郭解,而游侠之害不滋于天下,伟矣哉!

黄宗羲:公孙弘虽诈,其以卜式输财助边为非人情,以睚杀人而郭解不知为甚于知,此是弘长处。

于慎行:汉武表章儒术,公孙弘之力也。弘奏请博士弟子,第其高下,以补郎中文学掌故。又吏通一艺以上者,皆得选择,以补右职。为是劝学有文之典,遂为历代所祖。其实自弘发之,可谓有功于经术者矣。世徒以其曲学矫情,薄其相业,而不录其功,亦非通论哉!

蔡东藩:①八十衰翁待死年,如何尚被利名牵!岂因宣圣遗言在,求富无妨暂执鞭?②公孙弘则智足饰奸,取容当世,以视董子辕固之守正不阿,固大相径庭矣。然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古今之为公孙弘者,比比然也。于公孙弘乎何诛?

柏杨:晁错……主父偃……凡是忠心耿耿、意图改革的人,都受到酷刑。而像公孙弘这种八面玲珑、貌似忠厚的长者,却一帆风顺。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关心自己的官位外,什么都不关心。非关心不可时,只关心陷害忠良。


华乐雨辰


汉武帝一朝,历任13位丞相。公孙弘便是其一,而且是少有的得以善终的丞相。

而公孙弘能成为政坛常青树的原因主要有:一.善于韬光养晦;二.他为人低调,不招摇,不轻易树敌;三.懂进退,从不僭越;四.深谙儒家之道。

基于以上原因公孙弘虽然略显平庸,却反而能得善终。



七品阐史官


公孙弘他是西汉名臣,他年轻的时候曾做过狱吏,后因犯法就丢了工作。公孙弘丢了工作后,为了生活,于是就去海上牧猪。当然就算如此,公孙弘还是有才学的。在汉文帝时期,公孙弘就曾和贾谊被征为博士。

在公孙弘四十多岁的时候,他还是不忘学习,比如学习《春秋》杂说、《公羊传》。

到汉武帝建元元年的时候,汉武帝命令朝堂和郡国举贤,那时已经六十岁的公孙弘以贤良知名被举荐到朝廷。

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有一次,汉武帝让公孙弘出使匈奴,因为复命之言没有合汉武帝的心意,所以汉武帝就果断的认为公孙弘没有才能,所以公孙弘就免职回家。

有意思的是,后来汉武帝又命令郡国举贤,而这一次公孙弘又被推荐到朝廷。到朝廷后,汉武帝不仅把公孙弘的文章定位第一,而且还再次拜他为博士,让他在金马门待诏。

后来公孙弘又先后做了左内史、御史大夫。在丞相薛泽被免职后,汉武帝就想让公孙弘为相。不过汉朝的之前的制度是,想要为丞相,首先要是列猴。也就是说丞相之职一直说选用列侯担任。而那时汉武帝虽然想让公孙弘为相,但那是公孙弘却还没有侯爵。于是汉武帝就先封公孙弘为平津侯。

公孙弘的这个事例,就是以丞相封侯的例子,同时还是西汉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可谓是开创了先例。

公孙弘为相侯,广招贤能、关注民生,同时他还为儒学的推广做了不少贡献,他倡导节俭,想为帝天下人的榜样,身为丞相的他,吃的并非山珍海味,而且粗茶淡饭。所以很多士人都认为公孙弘是贤良之人。总的来说,公孙弘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中孚鉴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位的第二十年,其打破旧例,任命贤良对策出身的老儒公孙弘为丞相,汉代的士人第一次占据了中央政府的最高职位,汉初的军功贵族政府最终转变成文官政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公孙弘的出身,从而更全面的了解他。

公孙弘出身卑微,小时候做过狱吏,犯罪被免职后不得已只能去放猪了,但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阅读儒家经典,只不过汉朝是察举制,做官的渠道比较单一,公孙弘在六十多岁时曾被征召去长安做官一段时间,但由于出使匈奴后的回复令汉武帝不满意只好再次回乡。汉朝是个重视孝道的王朝,不久后因为为后母守丧被家乡举荐,对汉武帝天人之道的回复又比较令汉武帝满意,至此在七十岁左右的年纪才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从御史大夫一直做到了丞相。

公孙弘一生低调行事,尽职尽责,最后成为汉武帝少有的亲近的大臣,在汉武帝那个酷吏横行的时期着实不易,不过其在丞相仅一年就去世了,倒也没干出什么太大的事,不过有两点能说一下,一件是排挤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得董仲舒,打发他去封国当国相去了,以至于后来董仲舒辞官还乡,另一件是打压游侠之风,如果说上面尊崇儒术,那民间这些不安分守己的游侠注定要被整治。而游侠之风的势衰总要谈到他的,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过,公孙弘请诛郭解,而游侠之害不滋于天下,伟矣哉!总而言之,公孙弘的一生尽职尽责,没出什么大错,不过台湾学者柏杨也有反面的看法:晁错……主父偃……凡是忠心耿耿、意图改革的人,都受到酷刑。而像公孙弘这种八面玲珑、貌似忠厚的长者,却一帆风顺。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关心自己的官位外,什么都不关心。非关心不可时,只关心陷害忠良。个人感觉公孙弘无非是汉武帝加强皇权制约当时王权贵族的棋子而已,之前的独尊儒术也是这样,汉武帝一生有多爱儒学倒不见得,否则也不会有晚年惨烈的巫蛊之祸了。





暮景风光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

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

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曾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公孙弘是公羊学家,他没有留下自己的理论著作,其思想主要在他的贤良对策中反映出来。

公孙弘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和”。公孙弘认为任何两种事物都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便是“和”。在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主和百姓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但人主如“和德”,百姓就会“和合”,从而达到一种天下太平的和谐局面。作为社会领域中的个人来说,心同气、气同形、形同声都是相互对立的,但“心和”就会“气和”,“气和”就会“形和”,“形和”就会“声和”。同时,公孙弘又通过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把人同天地联系起来,得出“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的结论,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公孙弘认为,“和”不仅存在于社会领域之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蓄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既然“和”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统治者应把它作为最高政治理想。公孙弘认为,统治者只有把握住“和”,才能使“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局面。

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出发,针对汉武政治,公孙弘提出了治国安民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实际上讲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国家要节俭,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二是朝廷用人要因任授官,任人唯贤,赏罚分明,使官尽其责,人尽其才。

公孙弘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首先要使人民信服,统治者只有做到“业之”、“理得”、“有礼”、“爱之”,才能使人民“不争”、“不怨”、“不暴”、“亲上”,这是对公孙弘的“和”中“人主”和“百姓”这一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阐述。公孙弘在此强调礼义的重要性,认为“礼义者,民之所服也。”同时,光有礼义还是不够的,还要明赏罚,只有用“赏罚顺之”,才能使“民不犯禁也”。公孙弘把礼义和刑法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法不远义”、“和不远礼”的结论。

公孙弘的思想中渗进了不少法家成份,如“因能任官”、法义结合、赏罚分明等。不过,公孙弘与单纯的法家又有显著区别。他不像韩非那样否定仁义,而是肯定仁义,并讲求德政,认为“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 是比较典型的儒家思想。由是观之,公孙弘既不是单纯的儒家,也不是单纯的法家,而是把两者巧妙地揉和在一起。

政治作为

罢西南夷、苍海郡工程

公孙弘对于边疆问题趋于保守。从建元年间第一次出使匈奴时言不合汉武帝之意到元光年间出使西南后反对通西南夷工程,再到反对置苍海郡、朔方郡及五原郡,公孙弘始终将边境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多次向汉武帝谏言停止边疆的营造工程,尽管武帝一直不以为然,公孙弘却从未放弃。元朔三年,升任御史大夫不久的公孙弘再次向武帝提出停止西南、苍海、朔方、五原的修建,在被朱买臣驳斥的体无完肤后,公孙弘依然没有死心,自退一步要表示赞成朔方郡的修建但仍然要求停止西南夷、苍海郡的建设。武帝这才同意。

反对任用酷吏管理百姓

公孙弘认为酷吏行事过于残忍,如果任用酷吏担任郡守之职,势必对待百姓不仁。因而反对汉武帝提拔酷吏宁成为郡守。

使游侠之害不滋于天下

游侠郭解在大赦之前多有命案,虽然后期有所转变,然而他的门客却因为他人对郭解不敬而杀人。按当时法律郭解应无罪释放,然后公孙弘却谏言郭解之罪大逆不道应该诛灭。 东汉荀悦认为,游侠在民间作威作福,培养自己的势力,他们违背道德破坏法纪,造成社会的动乱。

儒学贡献

公孙弘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


海洋说历史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齐地菑川人,为西汉名臣。

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御史大夫、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

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曾著有《公孙弘》十篇。


多尔衮爱新觉罗


西汉名臣公孙弘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公孙弘

我来答共1条回答

gin969LV.182018-04-03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

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职。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于相位逝世,谥献侯。

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为西汉后来“以丞相褒侯”开创先例。其在职期间,广招贤士,关注民生,并为儒学的推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曾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历史如何评价公孙弘

司马迁: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十馀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为举首。

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节衣食为百吏先。

班固:平津斤斤,晚跻金门,既登爵位,禄赐颐贤,布衾疏食,用俭饬身。

世称公孙弘排主父,张汤陷严助,石显谮捐之,察其行迹,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严、贾出入禁门招权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王政君: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


历史阿Q


给人的感觉是个面相忠厚,心有丘壑的人,可能与他得志较晚有关系;对于他所不喜爱甚至憎恶的政敌,如汲黯和主父偃两人都是采用了类似的办法处置,即向皇帝建议把两人派到政治漩涡的焦点位置(汲黯做右内史,主父偃做齐相),然后在政敌犯错的时候落井下石,一举把其送上断头台。汲黯虽然未死,但是此后也偏离政治中心,做了淮阳太守。

还有一点,公孙弘是病死在丞相任上的,仅此一点就足可证明此人的深不可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