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姑姑太平公主?

qzuser214257048


唐朝自武则天后,看似天下又回到了男人的手中,但是女人们眼见武则天做出了示范,尝到了甜头,终究心有不甘而蠢蠢欲动。

其中唐中宗李显的遗孀韦后就是想做武则天第二的那个女人,也是最接近,差点就成功的那个女人。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驾崩(传说是被韦皇后毒杀)。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临朝摄政。

韦后摄政后,立即控制南北衙禁军以及尚书省诸司,大肆网罗党羽,准备效法武则天,欲篡夺大唐江山。韦后一党密谋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和李旦的势力,彻底夺取朝堂权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那个时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政治盟友。

结果因为韦党核心成员兵部侍郎崔日用害怕事败被株连给李隆基告了密,为了阻止韦后篡国,李旦第三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并一举成功,诛杀韦后及其党员,迫使李重茂逊位,扶持李旦登基,并完成了对韦后的政治清洗。

因为在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建有奇功,一向软弱的李旦对其相当倚重,致使其权力不断扩张,也让太平公主看到了女人当权的希望。欲望如同火焰,一旦点燃,便很难扑灭,反而会越烧越旺。

随后因为嫡长子李成器认为"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主动辞让太子,李隆基被李旦封为了太子。李隆基接任太子后,势力不断扩展,威胁到了太平公主的野心实现的机会。太平公主立即出手反制,散步李隆基不是嫡长子,没有继位资格的流言,妄图废除李隆基,但是阴谋没有得逞。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李旦因天上彗星出现,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任太上皇。但是仍然手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事件的裁决权。太平公主依仗李旦的信任,始终不甘心放弃自己的野心,她在朝中也拥有强大的势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门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

她再次公然提出废帝,因为遭到宰相陆象先反对而失败。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忍无可忍,发动先天政变彻底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帝权力,率羽林军袭杀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党羽,赐死了太平公主。

自古皇家悲剧,都是祸起于争权夺利。有了武则天的榜样,唐朝多位女人都想效仿,蠢蠢欲动,极不安分。但是千古之下,只有一个武则天。最后都被自己的欲望焚毁,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谢金澎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这个问题要从好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李隆基并不是嫡长子,拥有第一继承权的,应该是李隆基的哥哥,后来的宋王李成器。李成器不愿意和锋芒毕露的三弟争夺天下,才主动让出了太子之位,可是姑姑太平公主,比较支持相对软弱的李成器,并在亲哥哥李旦那里说了一些李隆基的坏话,这点,让李隆基很不满。

其次,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氏一族。在这场政变中,太平公主对年轻的李隆基,刮目相看,觉得他的能力很强,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所以之后一直针对他,同时,李隆基也对姑姑的老到,谋略,狠辣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双方都把当时的盟友看作未来的对手,互相防范,所以,李隆基登基后,也不足为奇。

第三,睿宗李旦,对自己的妹妹非常信任,不仅封她为镇国太平公主,而且还把很多朝廷要事交给她处理。几名宰相大多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实力很强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刚刚登基的李隆基的皇权。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尝到了先发制人的好处,面对权倾朝野,经验老到的姑姑,他并没有信心在朝堂争斗中,慢慢获得最后的胜利,年轻的皇帝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于是,以有心算无心的李隆基最终取的了胜利,顺利的诛灭了太平一党,开启了开元盛世的序幕。


脑洞大开的历史


金玉其外的大唐。

1、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她的母亲可不得了,堂堂的明月当空照的武则天。太平公主先是下嫁表哥薛绍,估计这个薛绍是个美男子,不然很难入他的法眼,表哥因为谋反饿死在河南监狱后,太平公主再嫁武攸暨,这个武攸暨是母亲武则天的堂侄。客观地说,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她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2、为何杀死姑姑?

在正常人的家庭里,姑侄关系那绝对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姑姑一般都会拿着自己的侄子视同己出,但是在皇家,在利益面前,这种亲情关系根本不值一提。李隆基是太平公主兄长李旦的儿子,太平公主和李旦都是武则天所亲生,是亲兄妹,她是李隆基的姑姑,是亲姑姑,和母子关系只差一层,太平公主比李隆基大二十岁左右。太平公主跟她的母亲一样,也是个对权力有欲望和野心的女人。应该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曾经是一个战线上的朋友,不过战斗胜利后,翻脸相杀也是必然的,他们两个人唯一一次站在统一战线上,是韦后乱政的时候。两人都是李家的儿女,他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唐王朝败在一个女人的手中。不过韦后之乱被平定之后,太平公主跟李隆基也成了利益冲突,势同水火的两方。太平公主不想要让唐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而李隆基也忌惮太平公主的势力,害怕姑姑会危害他的利益,在当皇帝之前,两个人的势力都不足以消灭对方,终于,李隆基在登基之后,力量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李隆基终于瞅准了机会,杀掉了妄图兵变谋反的姑姑太平公主。



智者说历史


当两个强势的人碰到一起,必定是要你死我活的,特别是为了争夺最高权力,在武则天的影响下,唐朝的几位女人都有一颗不安定的心,有了武则天的榜样,唐中宗李显的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还合谋毒死了李显,在和李隆基联合除掉韦后和安乐公主后,太平公主到达权力巅峰,因为李隆基不象他的父亲李旦和伯父李显那么软弱,自然要和太平公主相碰,两人也就势同水火了。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武则天对李治的儿子们极力打压,就算是自己所出也不客气,可以说因为武则天的野心,李治的儿子们活的很苦,杀的杀,贬的贬,活着的人也整天提心吊胆的,总怕哪天死期到来,而对于太平公主,武则天却非常宠爱,这也使得太平公主权力很大。

据说太平公主在幼年的时候遭到表哥贺兰敏之的强奸,因为这件事也让贺兰敏之丢了荣华富贵和性命,本来贺兰敏之这人就很荒堂,和自己的外祖母杨夫人也就是武则天的母亲乱伦,又仗着得宠将已经定为太子妃的杨思俭的女儿强奸,武则天本来就很恼火,现在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强奸,武则天就痛下杀手,将贺兰敏之流放后又下令处死。


太平公主在第一段婚姻期间,倒也安分守己,没有什么不轨事件,所嫁的驸马是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两人还生下了二子二女,不过婚后没几年,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于唐宗室谋反,薛绍受到牵连,饿死于狱中。

过了两年,武则天将太平公主许配给武修暨,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修暨,还特意把武修暨的妻子处死,太平公主在薛绍死后,可能是受到了刺激,在第二段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武则天宠爱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很懂的做人,将自己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武则天。

在武则天时期,对于这位爱女,武则天也经常和她商议政事,这也使得太平公主“喜权势”,不过太平公主也很畏惧武则天,并没有恃宠而骄,行事还是很低调,只是躲在幕后,武则天虽然不允许女儿公开议政,但太平公主还是获得了不小的权力。

在武周末年,因为皇嗣问题,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太平公主虽是武家儿媳妇,不过还是站在李家这边,而太平公主昔日的情人张昌宗害死了太平公主另一个情人高戬,使得太平公主对二张也愤恨不已,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拥护着李显发动了政变,诛杀二张胁迫武则天退位,太平公主也参与其中,因为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政治上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李显虽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却是生性懦弱,使得他的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也想成为武则天第二,勾结武三思等人专政乱权,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而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成为了政敌,还曾经想利用李重俊事件害死太平公主,韦后和安乐公主虽然有成为武则天第二的想法,能力却不知道差了多少,两人还傻傻的将自己权力的保护神李显毒死,眼见李唐又出现了危机,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密谋,两人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

这场政变将韦后集团铲除,也将李旦拥上了皇位,立下了大功的两个人都得到了好处,太平公主晋封万户,地位更加显赫,李隆基被封为皇太子,李旦有什么事情都要问宰相:“这件事和太平公主商量过了吗?”“与三郎商量过了吗?”


两位哥哥的软弱,让太平公主得以干政,并且得到太平公主举荐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人不可胜数,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为了达到长期的权势地位,知道年轻的李隆基不好控制,就开始对李隆基下手,想要另立一个懦弱听话的人当太子,以后好成为她的傀儡,太平公主先是散布流言说李隆基是庶子不应当被立为太子,还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的劝宰相更易太子,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这些种种行为让李隆基很是不安,自然对太平公主怀恨在心。

712年,有慧星出现,太平公主借机说这是皇太子李隆基要夺权的征兆,本想着以此陷害李隆基,让李旦废掉李隆基,没想到唐睿宗李旦虽然软弱,却并不昏庸,看到太平公主和太子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怕这样下去大唐江山又要大乱,就借势把帝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这样还可以保护太平公主。


对于妹妹和儿子,李旦都不想伤害,本以为这样可以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没想到反而加剧了两人的矛盾,这是因为太平公主的势力过于庞大,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出于太平公主的门下,文臣武将有一半以上依附于她,看到李隆基当了皇帝,太平公主并没有收手,反而加速谋逆,还策划对李隆基下毒。

面对太平公主的图谋不轨,沉稳的李隆基在积蓄好力量后果断出手,决定先发制人,713年,李隆基亲率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等人带兵,先杀了太平公主党羽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控制了羽林军,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将太平公主的党羽诛杀殆尽,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逃到山寺,三天后返回,李旦为太平公主求情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最后赐死于家中,李隆基也得以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历史红尘


关于这个问题请听我慢慢道来。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则天最小的子女,因为受到父母和兄长所有人的疼爱。8岁时为给去世的外祖母祈福,出家为女道士,所以“太平”是她的道号。后来吐蕃使者前来求亲,并点名要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舍得这个最疼爱的女儿,于是修建太平观让其入住,以太平公主已经正式出家为理由拒绝。

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

多年后,成年的太平公主穿上武官的服装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跳舞,两人都大笑,说:“你又不是武官,穿成这样干什么?”太平公主回答:“将它们赐给驸马可以吗?”

李治明白了太平公主的意思,选择了自己的亲外甥薛绍为驸马,并举行了盛大无比的婚礼。沿途的树木都因为照明的火把而烤焦,婚车太大以至于无法进入婚馆,只能把围墙拆除。

因此太平公主很可能是历史上少有,可以自己选择驸马的公主。婚后的太平公主循规蹈矩,夫妻和谐,与后来的作风完全不同,可见这段婚姻是非常幸福的。

但幸福的婚姻只持续了7年,公元688年,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李冲谋反被杀。本来薛绍与此事无关,但可能武则天并不满意薛绍,借此将他杖责一百,并投入监狱,不久后就饿死在了狱中。

而这时候太平公主的小儿子才刚刚满月,此事对太平公主的性格和政治立场有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武则天想将太平公主改嫁给自己的外甥武承嗣,但因为太平公主对其不满意作罢。最后,太平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堂侄子武攸暨。而武则天也在太平公主婚后两个月正式登基称帝。

婚后的太平公主虽然为武攸暨生了两子,两女,但作风与第一段婚姻时完全不同,开始大肆包养男宠,和朝臣通奸。连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都是太平公主进献的。

武则天登基后,觉得太平公主长相、性格各方面都很像自己,所以私底下一直和她商议朝政。只是因为武则天的强权,让所有子女都非常畏惧,所以太平公主一直还是比较低调。

然而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则天的女儿,武家的媳妇,但更是李家的女儿,所以实际上太平公主是李家的支持者。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参与宰相张柬之的兵变,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张易之,逼武则天退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也因为此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实际上,李显的继位我认为是武家集团和李家集团相互妥协和支持的结果,而他们共同的敌人就是张昌宗、张易之。因此此次兵变后,武家势力并没有得到清洗,反而由太平公主继承,并开始由幕后走向了前台。

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转变为了武家和李家两个势力在明面上的共同代表,她特殊的身份维持着这个权利的平衡。只要太平公主还在,这个局势就会一直维持下去。

但是李显这个被推上来的皇帝,政治能力显然并不合格。他登基后任命韦氏为皇后,并允许她参与朝政,却不信任张柬之等功臣,同时将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而韦皇后本人又和武三思关系暧昧,从而利用其力量左右朝政,希望成为武则天第二。

李显本人则完全被架空,看来他是一个典型的出身强势母亲家庭的妈宝男。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突然中毒身亡,后世传说是韦皇后母女二人合谋所为。但在《旧唐书·后妃传》中记载:

六月,帝遇毒暴崩。时马秦客侍疾,议者归罪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惧,秘不 发丧,引所亲入禁中,谋自安之策。

很显然,史官是用这种记录方式表达了对韦皇后毒杀中宗李显的怀疑。掌握权利时间尚短,还没有形成自己势力的韦皇后,实际不大可能毒杀自己的权利来源,更何况还有太平公主这个无法战胜的强敌。

我倒是猜测是太平公主为了铲除尚未壮大的韦皇后,将自己的哥哥毒杀或者是意外或者是其他人所为的可能性更大些。

此后太平公主为了继续保持平衡,和上官婉儿一起草拟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相王李旦辅助,韦皇后参与政事。但是韦后一党想要封李旦为太子太师以此架空他,独揽大权。

这打破了太平公主的平衡计划,而此时相王的第三子李隆基是一个非常像他曾祖父李世民的人,他敏锐的察觉到机会的到来。他首先秘密培植自己的力量,同时又私下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联系并得到支持。

李显死后一个多月时间,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率领禁军攻入宫中,斩杀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等人,并全城搜捕诛杀韦氏集团成员。

李隆基凭借此次政变不仅将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推上了皇位,更是掌握京城的兵力,顺利绕开嫡长子继承制度,以第三子的身份成为皇太子。

而太平公主因为在此次事变中支持李隆基,其权利也达到了顶峰,朝中7个宰相,有5个出自其门下。李旦朝政有什么问题也是先问太平公主,然后在问李隆基,但慢慢更加倚重李隆基。这也导致了两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太平公主希望的是同时掌握武家和李家,在朝廷中维持均衡,以此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李隆基逐渐壮大的势力,以及凸显出现的能力,隐隐有大权独揽的趋势。

这让太平公主感到了威胁,于是希望废掉李隆基,改立性格比较软弱的长子李成器为太子,甚至为此公然暗示宰相们改立太子,但被宋璟拒绝。

姑侄间愈演愈烈的斗争,让睿宗李旦越来越不安,在妹妹和儿子之间,李旦最终选择了让位给儿子希望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但对太平公主不做任何处置。看来老李家的政治智商全部隔代遗传到李隆基身上了,李旦和他哥哥一样是个好人,却都不能当皇帝。

李旦的这个决定,使得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太平公主与亲信开始密谋夺取李隆基的兵权,并将其毒杀。而李隆基更是决定先发制人,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诛杀太平公主的亲信。

太平公主见亲信尽数被杀,不得不逃入佛寺躲避,三天之后才返回,并由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但遭到李隆基的拒绝,最终太平公主被赐死在家中。

从此李隆基真正的彻底完全的掌握了政权。


潘不安讲究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杀手,在他夺取最高权力的过程中,就杀死了伯母韦香儿、上官婉儿,堂姐安乐公主,姑母太平公主等权倾天下的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遇到安史之乱,又杀死亲侄女荣义郡主(安禄山的儿媳)与安禄山的妻子康夫人,马嵬驿兵变唐玄宗李隆基又被迫处死心爱的绝代佳人杨玉环。

至于唐玄宗李隆基在继位以后为什么要杀死姑母太平公主,主要是为了争夺最高权力。

公元710年6月,推翻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恢复唐朝的唐中宗李显突然去世,传言是被皇后韦香儿与她的女儿安乐公主等人毒死的,雄心勃勃的韦香儿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安乐公主一直想做皇太女,韦香儿立年幼的李重茂为皇帝,她自己垂帘听政,并派韦家子弟掌握兵权,大唐王朝再次面临灭亡的危险。

在大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太平公主联合侄子李隆基密谋发动兵变。

公元710年7月,李隆基带领亲信发动唐隆政变,太平公主也派儿子薛崇简等参加兵变,并与闺蜜上官婉儿里应外合,把皇太后韦香儿、安乐公主等人斩首示众,李隆基又趁机斩杀上官婉儿,以剪除姑母太平公主的羽翼。

唐隆政变以后,太平公主又亲手废掉唐哀帝李重茂,拥立唐睿宗李旦,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公主从此与皇太子李隆基由盟友彻底变成政敌。

太平公主企图废掉皇太子李隆基独揽大权,但唐睿宗李旦却把皇位传给唐玄宗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以后,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与太平公主的手里,唐玄宗手下的七个宰相有五个是太平公主的亲信,另外两个是太上皇李旦的亲信,禁卫军将领也都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太平公主还派宫女企图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13年,在命悬一线的情况下,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先天政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死忠于太平公主的几个宰相与禁卫军将领,逼太上皇李旦还政,至此唐玄宗李隆基完全掌握了最高权力。

大势已去的太平公主向哥哥太上皇李旦求饶,想保住性命,可是此时唐朝的最高权力已经完全掌握在唐玄宗李隆基手里,她的哥哥李旦爱莫能助,最终李隆基下令处死太平公主与她的子女,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中只有支持李隆基的薛崇简没有被杀。


厚德载物49847


唐中宗去世后,太平公主帮助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政敌韦后和安乐公主,可是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立刻就除掉帮助自己上位的坚强助手太平公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太平公主剧照)

一、从小喜好权势。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40岁时所生,她漂亮聪慧,不管从性格还是相貌上来说,都很像武则天。因此,她深得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宠爱。

以至于吐蕃王听说她美貌,都派使者前来求婚,想要迎娶她。武则天和李治一方面为了维护民族大团结,不好拒绝吐蕃王的求婚;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爱女远嫁,所以建了一座道观,借口她已出家,才算回绝了吐蕃王。

有美貌还有聪慧。有一次,太平公主穿着武官的朝服跳舞给李治和武则天看,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武则天笑着说,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说,既然如此,那就把它赐给驸马吧。

武则天和李治才知道太平公主想嫁人了,于是赶紧给她认真挑选驸马。

不过,漂亮也罢、聪慧也好,这些都只是她的资本,她和武则天最相似的一点,那就是“喜权势”。也正因这一点,武则天见她,如见到年轻时的自己,常常让她参与政事商议。

太平公主很懂得进退。武则天在世时,虽参与了不少政事,但她却从不外泄政事,为人也极为低调。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她在政事上的卓越能力。

(李显剧照)

二、参与神龙政变。

武则天晚年病重后,召回了庐陵王李显,将他复立为太子。

但武则天最宠爱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却趁机把持朝政,祸乱朝纲。

由于张昌宗曾诬告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太平公主与他们有私仇。再加上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一向拥护李唐王朝,所以她佯称二张谋反,和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了张宗昌和张易之二人,并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因此成功复辟,再次登上帝位。

这次政变成功,让太平公主得到不少好处,她不光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食邑也增加到5千户,已经大大超过亲王的待遇。

除此外,她还从幕后走到了政治前台,得到李显的处处礼遇。在政治上,李显也多与她商议。

由于太平公主多谋善断,在政治上很有谋略。因此,她也让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有所忌惮,不敢肆无忌惮地夺权。

当太子李重俊被逼谋反后,安乐公主便罗织罪名,陷害太平公主,想趁机除掉她。所幸朝臣进谏,李显又不愿意被世人指责他容不下妹妹,所以才没有追究。但自此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便势不两立了。

(李旦剧照)

三、发动唐隆政变。

公元710年,由于有人在李显面前密告韦后与人私通的丑行,韦后担心李显问罪,于是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了李显,拥立16岁的李重茂继位。

随后,韦后在重要的岗位上安插了韦氏子弟,准备等时机成熟,便效法武则天做女皇帝。

太平公主素来与韦后和安乐公主不睦,于是联合相王李显的第三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紧接着,太平公主又逼迫李重茂将帝位禅让给相王李旦。

这一次,太平公主功劳巨大,因此她得到的封邑达到了万户之多,成了整个唐朝时期,公主封邑最多的一个。

由于李隆基的功劳也很大,因此被李旦立为太子。太平公主则成了李旦的政治顾问,在朝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议事时,都和李旦平起平坐,不用行礼。

对于朝中政务,李旦从不立刻下决定。他总是先问太平公主和太子是什么意见,得到准确的回复后,他才做出决定。

只要太平公主想达到的目的,李旦从来都不反对。所以人事任免和提拔都凭太平公主决定。这样一来,依附她的人众多,一些重要职位上几乎都是她提拔起来的人。太平公主权势熏天,甚至超过了李显。

(李隆基剧照)

四、姑侄反目成仇。

手掌大权的太平公主离皇位近在咫尺,她敏锐地感觉到身为太子的李隆基,并不是个甘于任人摆布的人。因此,一心想保住权势的太平公主,便四处散播谣言,称李隆基非皇帝嫡子,不该享有继承权。

除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许多耳目,替她监视李隆基,随时向她汇报李隆基的言行举止。这让李隆基颇为不安,处处谨慎,才没给太平公主留下话柄。

不甘心的太平公主,又在李旦面前诬陷李隆基结党营私,称满朝文武都归附于他。不过由于韦安石的谏言,李旦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太平公主的阴谋才没有得逞。

随后,太平公主又暗示宰相们,希望他们上奏改立太子,可是,没能得逞。

无奈之下,太平公主找来一个会识天象的人,让他对李旦说,天上出现慧星,说明将有除旧布新的事情发生。这意味着,皇帝将要退位让贤,把帝位禅让给太子。

太平公主深知,皇帝一旦大权在握,很难放手,更不容别人觊觎他的皇权,哪怕是太子也不行。

太平公主这样做,显然是看了不少史书,所以有这样的判断。

哪知道,李旦竟然和古代那些皇帝不一样,他听了那席话,沉思了一番后,竟真的遵天象,将帝位禅让给李隆基了。

五、事败遭到诛杀。

太平公主没想到弄巧成拙,眼看李隆基登上帝位,心里愈发担心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纠集了一批平时依附她的朝臣,准备发动政变,推翻李隆基。

另外,太平公主为了以防万一,又买通李隆基身边的宫女元氏,让她在李隆基的饮食中投毒。

然而,依附太平公主的人中,多是一些趋炎附势之人,所以他们反而将太平公主打算发动政变的事情,密告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本就对太平公主专政擅权非常不满,现在得知她又要发动政变,于是先下手为强,诛杀了那些参与政变的党羽,随后赐死了太平公主。

自此,李隆基解除威胁,皇权得到了巩固,唐朝因而走向开元盛世。

(参考史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电视剧《太平公主》大热的时候,“玛丽苏”这个词还没有流行起来。太平公主的爱情和交际圈,远没有电视剧之中那么唯美。当然,李隆基也不可能爱上自己的姑妈,更不可能对太平公主说出“您是最完美的女人”这句话。

太平公主一生并不太平,这要从她混乱的童年说起。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武则天一共生过两个女儿,如果史书没有冤枉她,第一个女儿是被她亲手掐死的。武则天对这个小女儿极尽宠爱,按照她自己的话,太平公主和她非常像。《旧唐书》之中对太平公主外貌的描写是“丰硕,方额广颐”。武则天说的不仅仅是太平公主的外貌,而是她热于权术,喜好参政的性格。

武家的人伦关系乱到令人咋舌,武则天的母亲和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和高宗私通,武三思和弟妹韦后私通,贺兰敏之成人之后玷污了太子妃杨氏,武则天自己也是男宠成群……太平公主从小耳濡目染,最可怕的是,太平公主刚刚8岁的时候,可能已经在外婆家被贺兰敏之玷污(《旧唐书·贺兰敏之传》),武则天对母亲和外孙私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动到自己的女儿,她忍无可忍,就将贺兰敏之给弄死了。

在这样畸形的大环境之下,太平长大了。她和薛绍的婚姻并非因为她的一见钟情,而是源于吐蕃的和亲。武则天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前往吐蕃和亲,无奈之下遵从了李治的选择,将太平公主许配给了薛绍。

薛家是大家族,武则天刚开始看不上薛绍,原因是薛绍兄弟的妻子并非贵族。武则天这种想法是极为讽刺的,因武家本就是个地位地下的小族,武则天的父亲是个木材商而母亲杨氏根本不知来自何处,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武则天曾说杨氏是隋朝宗室的后代。无论武则天怎么挑三拣四,太平公主还是和薛绍成婚了,婚礼极度奢华,据说路上的宫灯多得烧焦了树,为了运送大量的嫁妆,把县衙的墙都给拆了。

薛绍和太平公主婚后7年生了四个孩子。这一年武则天纳了新宠冯小宝,逼得薛绍认冯小宝为叔父,薛绍不从,他本是大家族出身,觉得这是在侮辱门楣,薛家兄弟意图谋反,事情败露之后,薛绍被武则天关进牢里活活饿死。

太平公主失去了丈夫,她埋怨武则天,无论武则天给她多少赏赐她都不言谢。而一直对薛家不满的武则天正好乘机给太平公主找了武家子弟武攸暨,武攸暨是有妻室的,武则天就毒死了他的妻,逼两人结婚。太平公主和薛绍在一起的7年之中并没有豢养男宠,也不醉心于政治。但嫁给武攸暨之后,她彻底变了一个人。

太平公主一生参与过三次大政治事件,第一件就是替武则天解决了骄纵的男宠——假和尚薛怀义。薛怀义本并不姓薛,武则天为了让他冒充大族才强迫他姓薛的。太平公主当时杀薛怀义是什么心情?可能是想到当年武则天因为薛绍的清高自傲而痛下杀手,可能是想到丈夫在牢中活活饿死的凄凉,想到这肮脏的男人也配姓薛……太平公主让一群宫中夫人将薛怀义乱棍打死,尸体烧成灰,后混上泥烧成砖砌墙。

对薛怀义的残忍狠毒,实际上是太平公主的另一种报复。但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太平公主知道她的权势绝对不容侵犯,所以太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欢作乐,敛娶财富之上。

公园705年正月,太平公主第二次参加政变,这是著名的“五王政变”,五位异姓王联手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改“周”为“唐”。太平公主对于朝局的把控是很精明的,她看出了武则天的颓势,在此次政变之中才显示出了积极帮助的态度。二张死后,太平公主来到武则天的床前,劝说她写下了传位遗诏。

中宗李显即位之后,太平因功被大肆封赏。不久之后,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710年,联合女儿安乐公主杀死李显。

当时的太平公主因为情夫崔堤和上官婉儿闹翻,上官婉儿投靠了韦后。李显驾崩之后,傀儡皇帝李重茂登基,韦后垂帘听政。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举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并且以长辈的身份将李重茂赶下皇位,拥立李旦登基。太平公主为何这么做,因为她是李家人,武家媳妇,谁掌权都可以,外姓,张家、韦家,坚决不行。

李旦登基之后对太平公主更是感激,对她和她的儿子们大加封赏,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李旦非常依赖太平公主,但凡朝中大事都要和太平商量,朝中大臣大部门出自公主门下,公主府宛若一个小朝廷。

当年李隆基因为被太平公主选中诛杀韦后有功,李旦登基之后封他为太子,在朝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党羽。太平公主那时候对权力已经极为依赖,她即便没有女王之心,也想要把控朝廷命脉。她清楚果敢英明的侄子李隆基早晚会成为自己的阻碍,所以三番五次提醒李旦将太子废除,甚至曾经想要下毒毒死李隆基。但李旦太过平庸,根本无法阻挡自己的儿子,最后因为忍受不了朝政的繁琐,直接将帝位禅让给了太子。

对于李隆基而言,太平公主当年“点将”有恩,她除了韦后,让李旦即位,才有了李隆基登基的这一天。但太平公主在朝中扎根太深,曾对李隆基动过杀念;她贪得无厌,在民间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她以金钱收买人心,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李隆基毕竟不是昏庸的帝王,他登基之后一定会肃清太平公主的势力。太平公主等不了李隆基先出手,打算起兵造反。长子薛崇简对太平公主的所作所为很是不安,劝她放弃计划,结果遭到太平公主的毒打。

岂料这个时候武攸暨突然去世,太平公主的出兵计划被耽搁。公元731年,李隆基先发制人,擒获了太平公主的家人和亲信。太平公主狼狈逃窜,躲入南山三天,求李隆基放她一条生路。李旦出面为太平求情,但李隆基杀意坚决,太平公主被赐死在公主府。她所有的家人之中,唯有薛崇简一脉活了下来。

太平公主因为武则天享尽荣华,得尽权势,却悲惨而死。试想如果武则天没有因为一己私欲杀死薛绍,太平公主是否会安享晚年?宣城公主的丈夫和薛绍一样因为触怒武则天被杀,宣城公主一直平静得活着,后来得到了李显、李旦和李隆基的善待。所以太平公主的悲剧一方面是武则天造成,一方面也是她的性格所致。

因为她和武则天太像了。


木剑温不胜


这是因为,李隆基非常痛恨唐朝以来女人干政的局面,他上台后必须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李隆基上台后,虽然贵为天子,但是很多时候他的权力收到姑姑太平公主的制约,到后来太平公主甚至威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安全。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大义灭亲,彻底铲除太平一党。

我们都知道,自从唐肃宗李治以来,由于李治的孱弱以及需要武则天对抗长孙无忌一党的政治需要,武则天便逐渐把持朝政,后来更是开创武周,夺取了李唐天下。到后来,神龙政变以后,韦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等女性政治强人又粉墨登场,咋弄权术,贪图享乐,败坏社会风气,李隆基看在眼里,恨外心里,早就想铲除她们。

机会来了,李隆基成功发动唐隆政变,毫不留情地杀掉了才女上官婉儿。从这可以看出,他对干预内政的女人有多么的痛恨。在他当上皇帝以后,太平公主自恃功高,支持过李隆基发动政变,变得有恃无恐。她的政治势力非常庞大,足以与李隆基对抗,甚至还比李隆基更加实力雄厚。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大半附之。”由此可见,当时太平公主势力之强大,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李隆基的安全。在唐朝那个政变不断的时候,谁敢保证自己哪天就会被姑姑发动政变赶下台,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面对强大的对手,李隆基步步为营,最终干掉了政治对手太平公主,彻底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紧紧的攥在手里。


峰哥谈史


在古代历史上的权势争斗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这对姑侄的斗法就是鲜活的例子。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在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携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太平公主亲手将少帝李重茂拉下皇位,将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推上皇位。但在睿宗李旦退位、李隆基登基为帝的次年,太平公主就被侄子李隆基赐死家中。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对曾经并肩战斗的紧密盟友最终公开决裂,到了置彼此于死地的地步?答案就是他们彼此都触动了对方的“奶酪”——权力。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深受帝后的宠爱。当时吐蕃人请求与唐王朝和亲,但李治与武则天舍不得唯一的女儿远嫁,为推脱和亲,就为太平公主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当道士去了。当然,这只是掩人耳目的权宜之计。

太平公主共有两段婚姻。她真正地参与朝政是在她第二次婚姻之后。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她的表兄薛绍。薛绍出身高贵,母亲是高宗李治的同母姐姐城阳公主。婚后的太平公主生儿育女,生活平静幸福。

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对李唐宗室大肆打压,加紧了称帝的步伐,激起李唐皇族的反抗。在镇压越王李贞和琅琊王李冲父子时,驸马薛绍和哥哥薛顗牵连其中。

对于薛绍是否真正参与谋反,有关史料的说法一。最后武则天不管女婿是否冤屈,不顾太平公主的苦苦哀求,还是把薛绍活活饿死在狱中。

薛绍死后,武则天为女儿太平公主挑选的夫婿是娘家武家的侄子。先是挑了武则天哥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太平公主没看上眼。后来太平公主就挑中了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为婿。

第二次婚姻之后的太平公主开始参与朝政,展现出遗传自母亲武则天的果敢决断、足智多谋的政治才干。 在铲除薛怀义、来俊臣的行动中,太平公主一手操刀,动作干净利落。她还投母亲所好,将自己包养男宠与母亲分享,张昌宗就是她推荐给武则天的。武则天对这个有才能又有“孝心”的女儿喜欢得可是不得了。

太平公主虽是武家的儿媳,却心属李家阵营。在武则天晚年重病之时,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联合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等,发动“神龙政变”,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逼迫武则天退位。

神龙政变的第四天,太子李显再次登上皇位,江山终回李氏皇族。在政变中立下大功的太平公主与哥哥相王李旦被中宗李显大加封赏。太平公主被册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还被恩准开府设官。要知道,在唐朝只有亲王才有这种待遇的。可见太平公主在当时圣眷是多么盛隆。


李显对相王李旦也不薄,加封其为“安国相王”。后来李显又要册立李旦为皇太弟,被李旦婉拒。

在李显主政期间,皇后韦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奢侈无度,干预朝政。安乐公主开府设官,权势煊赫。她还曾要求父亲李显立她为皇太女。

朝廷在这母女的乱政下,功臣遭到清洗,太子李重俊惴惴不安起兵政变,一派乱象。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李显被韦后投毒暴毙。在韦后的操作下,年仅16岁的中宗第四子李重茂被立为帝,韦后临朝称制,这一切似乎都在复制武则天当年夺权的故事。

为制衡韦后夺权,太平公主也是费尽心思。她曾设想让相王李旦参知政事,以分散韦后的权力。但这个设想由于韦后一党的阻挠而落空。


于是,太平公主联手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铲除了韦后一党。韦后亲立的傀儡少帝李重茂也被太平公主赶下皇位,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被拥立为帝。在政变中立下大功的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由于共同的利益,唐隆政变使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对姑侄暂时走到一起。政变后,李隆基的政治声望日渐高涨,对太平公主的权势造成威胁。这姑侄俩开始互视对方为最大对手,展开数度交锋。

太平公主首先出招。由于李隆基是睿宗李旦庶出的第三子,他前边还有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而李隆基被立为太子,这在立嫡立长的古代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平公主抓住这点在朝廷中大造舆论,以图改立太子。太平公主曾亲自召集会议,大唐的宰相们悉数与会。在会议上,太平公主首先提出要更换太子,但遭到吏部尚书宋璟的强烈反对。


会后,宋璟又联合兵部尚书姚崇到皇帝李旦面前告了太平公主一状,并建议将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及高宗李治的长孙李守礼(此人也有做太子的资格)外放到地方为官;把歧王和薛王的左右羽林军改编为太子侍卫军,加强李隆基的军事力量;把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夫妇赶到东都洛阳,以免在长安再生事端。在中书侍郎张说的劝说下,李旦依照宋璟的建议而行。

但太平公主也不是吃素的,她可是唐隆政变的首功之臣。她发动朝中力量,对李旦和李隆基父子进行反击。最终李隆基服软,立刻将自己与此事撇清,称对宋璟的建议,他事先毫不知情。宋璟和姚崇成为背锅侠,这老哥俩被逐出京城,下放到了地方。

公元712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再次较量。这年七月,天空出现彗星。在迷信的古代,一般都视彗星的出现为不吉之兆。太平公主遂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命法师提醒李旦这是太子要上位的征兆。太平公主的本意是想借此激怒李旦,从而废黜太子李隆基。哪知李旦顺水推舟,当即表示同意退位,支持太子李隆基继位。太平公主弄巧成拙,偷鸡成反蚀一把米。


在太平公主的建议下,李旦虽然退位,但还掌握着部分国家大权,并没有全退。太平公主利用太上皇李旦的权力,在朝廷中大肆安插亲信。在朝堂的七位宰相之中,其中就有五位是太平公主的人。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太平公主曾与窦怀贞等人阴谋废掉玄宗李隆基,并且与宫女元氏合谋,意图在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毒死李隆基。太平公主与玄宗李隆基的矛盾不断激化,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在中书侍郎王琚等人的大力鼓动下,玄宗李隆基决定对太平公主动手了。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太平公主在此时也决定发动政变,兵分两路,一路擒拿李隆基,一路占领朝廷官衙。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带兵进入虔化门,召见太平公主的党羽并将他们杀戮。而太平公主则逃亡到一处寺庙之中,三天后被玄宗李隆基赐死家中。

《资治通鉴》中记载,太平公主阴谋毒死玄宗李隆基,后又在先天二年阴谋发动夺权政变。但也有的史学家推测,这两点有可能是玄宗李隆基故意抹黑太平公主,以增加他诛杀太平公主的正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