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一、露水街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老湾街是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它与汤沟、横埠河、虾溪三条街道组成一个四边形,临水而居,是老桐城东乡陈瑶湖水系的关键支点。老湾到汤沟,一东一西,相距十来公里。按老辈人的说法,以李家沟三叉拐为界,上七下八,只有十五华里。桐城东乡,解放后归属枞阳县版图。

老湾街就在我老家村庄东边不到五百米的地方,原先隔着一片田地、坟场以及一条南北向被称为“湾溪”的河流,现在两地连为一体了,田地和坟场上建起了纵横的商贸街道,“湾溪”也成了不起眼的内河。

小时候,记忆中老湾街是“城”的象征,那里住着许多吃商品粮的人家。有几户还下放在我们村劳动,称为“下放户”。他们似乎都住着瓦房,和我们村普遍的草房相比,优越感就像人脸的皮肤,白之于黑。住在这里的人家,整日在街上守着个门面,做小本生意。即便最不济的老人,也会在门口摆着个小摊,卖钮扣、针线和顶针之类小商品度日。老湾街,应该是个“露水街”,早上人特别多,人挤人。那时人们上街,喜欢臂弯里挽着个菜篮子,在街心里行走,得把菜篮子放在头上顶着才能通过。我记得,我一位姑妈曾经很放肆地用乡间俚语说:“人太多了,卵碰卵。”九点一过,就空寂了,难见一个人影。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老湾街是一个矩尺形的街道,坐落在一条高坎上,向北、向东两向铺开。北向的,是老街,一色青石板铺路;我记忆中的青石板,光滑,但排列不甚整齐,凹凸不平,且孔隙很大,不知磨过了多少岁月。若问青石板何时铺就,即便这里年纪最长者,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早上有商贩临街摆摊,这里由南而北,分别是:地方特产、日用杂货、医药、鱼虾、糠米和柴火,据说解放前还有大烟馆。东向的,是后兴的新街,卖些时鲜蔬菜、菜秧子、水果、铁器农具和竹筢、帐竿子之类。至于油盐、书本、布匹、照相、茶馆、肉案、农资等,自有集体或国营商家坐店经营。

矩尺直角处,是人流汇聚的地方,往往最是热闹。街左有一家小茶馆,兼营炸油条,常常挤满茶客,南来北往的信息都从这里飞出。茶馆南侧,约莫隔着两个门面,有一个西来赶集的入街口,街口有一方小小的空地,政府工作人员常在这里宣讲一些国家政策。我有几次在街上“露水”正浓的时候,看见有人一手拿着个喇叭筒,对着嘴,一手捏张报纸在宣读。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宣传演出,我是小演员之一,就在这个地方,临时人工圈出一个小圆场,锣鼓喧天地跳啊,唱的,围观的人挤得密不透风。小街一切约定俗成,井然有致,安详而又充满活力。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二、我的买卖

我有时拿着个鸡蛋去街上换支铅笔或写字本之类,有时,遵照父母之命,拿着生产队发给的供应小票去高高的柜台前,打些酱油、买斤把盐或红糖之类。那时,我觉得店员的面孔是高冷的,好在“一手交鸡,一手交猫”,公平买卖,做好交易也不是多难的事。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店面的大门,一律是上多扇门板的。那么宽,比我家的土屋单扇大门不知宽了多少倍!每次进出,都不免对店门及门槛上的凹槽多看几眼。有时也抬抬头,看到了店内乌黑的穿梁木枋以及带有亮瓦的屋顶。我记忆犹深的是,一家穿梁木枋板楼下面有一堆灰黑色的、表层有叠叠皱痕的燕子窝,常有燕子进进出出,轻扇羽翅,斜飞低掠,鸣声内外,很是好听。后来,当读到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我立马就想起这一情形,只是那时,在我心里,这些并不是寻常百姓家,寻常百姓家是草盖的房子。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我也曾在这条街上做过“游商”。那时,农村盛行种植黄麻。每到秋季农闲时,黄麻成熟,剥皮,刮净,晒干,拧成麻索。除了自家使用的外,多余的,就到街上去出售。有一次,我肩背麻索,胸前胸后搭着,从街口走到街北。又从街北走到街东,不知走了多少来回,一大清早也没有卖出一根麻索,因为我实在吆喝不出口。

从老湾街矩尺的直角处向西下来,原是个陡坡。陡坡下面是一块较大的空荡荡的洼地,洼地对面原是老湾乡政府所在地。青砖青瓦,大门八字洞开,两旁挂着白底黑字的政府招牌。招牌上的字,几经变化,什么“人民公社”“革委会”“乡政府”,我也不甚清楚了。

记忆最清楚的,就是什么舞龙灯、放露天电影、群众大会等民间活动常在前面空旷的洼地里举行。特别是放露天电影,晚上黑压压一片,周围树上,草垛上都趴着人。我看的印象最深的一场露天电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深冬,雪后,夜晚,地上积雪如棱角,电影上下集,有三个小时,人们一声不吭地看着,完全沉浸在剧情里,直到电影散场,也是静悄悄的……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三、临水窥江

老湾街是何时兴建的,我无法知晓了。查阅有关资料和走访年纪稍长者可以知道,老湾,原名老洲湾。原是一处被水环抱着的洲湾,前有长江,西北是面积甚广的荍谷湖,东北不远处连接陈瑶湖。境内河网密布,一道十来米宽的溪流北通横埠河,南接从汤沟河西来的长河,紧靠老湾街西潺潺而过,这就是“湾溪”。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现在的老湾街南对面长河,解放前也是一道夹江。河面较宽,河水较深。夏天,河面上总是东一簇,西一丛地漂浮着些菱角菜。端午节,龙舟竞赛,常在这里举行。可惜我仅仅看过一次,后来河水渐渐变浅,也就无法划动龙舟了。街头临河不远处有一个渡船码头,可以从这里上船,出王家套入江,到大通、青阳、贵池、九华山等处。那时常有周潭、横埠乃至庐江等地商人、香客出长江、入九华,晚上必歇脚于此。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一色是青砖瓦舍,穿枋木楼。有个十字街,密布着茶馆、客栈、饭店、油坊和酒坊。后来,发生了几次大火,街道渐渐荒落了,但相对于周围的村庄,这里的屋舍还是相对“漂亮”些!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夹江两岸是沙洲,古称“木鹅洲”,“木鹅”本是古代水上战争双方在水面上设置的水域分界线标识,一旦战争结束,废弃的“木鹅”被风吹浪打,落到岸边沙洲上。这个洲往往就被称为“木鹅洲”。木鹅洲属于贵池县水域,老湾属于桐城县,两者过去有座桥相通,桥叫“桐贵桥”。现在只有桥名而不见桥形了,只是“桐贵村”的名字一直使用了下来。一九五四年大水后,整治长江水患,王家套和西边不远湖东两处长江口被封堵,洲泽变沃野,老湾街就成了内地普通集市了。但从“木鹅洲”这一名称看,老湾街应该是个不大不小的军事要地。它临水窥江,控制着由长江进入内地的水上要道。

老桐城东乡四大老街之一——老湾街记忆(上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