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人遭遇疫情还能吃饱穿暖吗

如果古人遭遇疫情还能吃饱穿暖吗

2020年遭遇百年以来最危险、最严重的疫情,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世界都在面临与新冠肺炎的斗争。有个段子形象地说明了疫情肆虐的景象“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上半场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回头一看,欧美国家又投入到下半场战斗中,正处于白热化状态”。段子毫不夸张,事实却是如此。中国有个意大利华侨,1月份回到中国,赶上了疫情大爆发,出于避险心理,2月中旬,在意大利关闭中国航班的前一天赶回意大利,可是,庆幸的喜悦还没有散去,新冠肺炎在意大利大爆发了。这个华侨不知道是哭是笑、是喜是悲,总之,疫情爆发的关键点他一个不少地踏上了,好在结局是理想的,他没有传染肺炎,仍然健康地生活。

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即便是连续遭遇疫情仍能够幸免遭难,意大利华侨事件如果发生在2千年前的古代,会怎么样呢?我们是否可以脑洞大开,让新冠肺炎疫情穿越到2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古人遭遇疫情还能吃饱穿暖吗

张仲景都很熟悉吧。那是中医的医圣。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未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一188年)时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传染病流行规模最大。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再回到现实社会做个比较吧。张仲景家族作为中医世家,十多年的流行病竟夺去了家族三分之二的人口,其他普通百姓死去多少可想而知喽。今年的新冠肺炎暴虐程度比2千年前的伤寒不知道厉害多少倍,在举国隔离的日子里,没有出现生活物质短缺,基本的衣食住行样样满足,新冠病人应收应治。想想张仲景时代,古人经常遭受颠沛流离之苦,缺吃少穿,居无定所,遭受流行病的侵虐,真个是唯有群体免疫才能消灭传染源,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如果古人遭遇疫情还能吃饱穿暖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