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安家》中龚蓓蓓用换房子的方式把公公婆婆赶走?

发现精彩哥


宫蓓蓓解决三代同住的问题,用了换房子的方法实现。宫蓓蓓与公婆同住一个屋的时间不长,产生的矛盾却很多。原因在于,两代人对养育下一代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反差。

虽然用换房子的方式把公公婆婆赶走不太明智,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既解决了宫蓓蓓自己独立养育孩子的问题,还与公婆隔开,不会同居一室产生矛盾。

宫蓓蓓换房子是对公婆的妥协,也是对丈夫的失望

当公婆与宫蓓蓓养育孩子问题上产生分歧时,宫蓓蓓以自己妇产科医生的专业素养,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比如二宝的辅食喂养问题,婆婆坚称母乳喂养的孩子营养更好,还拿儿子刘斯礼当案例。

大宝吃饭时,要爷爷喂饭,同时还在看动画片,这样的做法让宫蓓蓓非常生气,公婆则选择溺爱,还夸奖孙子会作诗。宫蓓蓓则立马让孩子关掉iPad,并严肃的指出大宝的坏习惯。

可以看出,宫蓓蓓与公婆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已经产生很大的矛盾。作为丈夫的刘斯礼回到家,不问原因就指责宫蓓蓓,这让宫蓓蓓内心更难过,坚持要搬出去住。

宫蓓蓓是尊敬刘斯礼父母的,而且也是有涵养的医学博士,不会当面与公婆争执。可面对孩子的养育问题,宫蓓蓓没有妥协公婆的养育方式,选择立即指正孩子的错误,并坚持自己的原则。

基于对公婆的尊重,宫蓓蓓才决定重新买一套二居室,自己与孩子搬出来住,公婆则与丈夫刘斯礼同住。这样的做法既能独自教育孩子,还与公婆有一定距离,避免发生争吵。所以,宫蓓蓓是被公婆的做法,逼得再买一套二居室,并不是她自愿再买房的。

柴米油盐的生活不是宫蓓蓓想要的

宫蓓蓓与刘斯礼结婚已经有几年了,已经过了甜蜜、美好的恋爱时间。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已经占满了两个人的生活,再加上两个孩子的出生,使得两夫妻的谈话内容只有孩子与父母。

两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这使得宫蓓蓓不甘心于过这样的生活。而刘斯礼则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夫妻本来应该过的。

从房似锦给宫蓓蓓介绍跑道房时,就能看出,宫蓓蓓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当你低头为生活奔波时,也需要有时间仰望星空。所以,跑道房的阁楼打动了宫蓓蓓,足以说明宫蓓蓓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即使所有的夫妻都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宫蓓蓓也不希望变成那样的人。

宫蓓蓓是许多夫妻生活里理想的扮演者,她不甘于生活中日常琐碎的事,她有能力有理想,把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意义才是她想要的。这样的妻子形象,是许多现实生活中没有的。

编剧让宫蓓蓓再一次出场,为的也是给观众展现,生活中不止有柴米油盐,还应该有诗与远方,这样的生活才能走得更远。


闲人来看剧


《安家》中宫蓓蓓用换房子的方式和公婆分开住。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举措,宫蓓蓓听从了房似锦的建议,换了一套两居室,并把跑道房租出去,然后再新的小区为公婆租一套房子。这样的解决堪称完美。

其实宫蓓蓓并不讨厌公婆,而且他和丈夫是大学同学。感情非常深厚。宫蓓蓓自己都说他们的三观很一致,其实吵架不过就是为了孩子。

宫蓓蓓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护理是最在行的啦。再加上自己的高学历。让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绝对不能放松。

公婆溺爱似的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而且还会养成许多的坏毛病。两个孩子不从小开始教育大了再拯救就难上加难了。

宫蓓蓓的跑道房其实也挺影响夫妻生活的。毕竟空间有限,两个人几乎没有沟通的空间,估计下班了也是打个招呼就回储藏室睡觉了。宫蓓蓓承担的家庭压力,丈夫不理解。所以才会有争执不休。

其实父母老一辈人的教育就是如此。隔辈亲,隔辈亲是有原因的。老人只是想尽所能的对孩子好,他们并没有错。但是他们的爱没有了原则,就是溺。宫蓓蓓的解决方式既有了空间,也方便父母来探望,他们也可以照看老人。何乐而不为呢。


犀利打工妹


宫蓓蓓换房子的原因,是三代人已经无法共同生活,而且这种矛盾严重影响她对下一代的教育。

她要换房其实是保全这个家庭唯一的方法,否则只能离婚,虽然后面们两口子分居过,跟离婚也没两样,但好歹保留了婚姻的形式,至少以后还有回转的机会。

当初宫蓓蓓买下房似锦装修好的跑道房,听着房似锦那套鸡汤忽悠,以为里面真的有自己想要的诗歌和远方。结果生活一年之后,发现里面都是现实跟沮丧。

这套诗歌和远方的房子,本来是宫蓓蓓跟丈夫刘斯礼为了生二胎买下,让刘斯礼父母,也就是宫蓓蓓的公公婆婆一起住进来帮着带孩子,夫妻两好继续出去打工挣钱,将来为自己的两个孩子买下可以看到诗歌和远方的房子。

但现实却不是那么诗情画意,刘斯礼父母住进来,宫蓓蓓生下老二,自己回到工作岗位以后,一切就彻底变了。

老年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宠溺,只要孙子能吃饭能长得白白胖胖的,其他都可以不管。

宫蓓蓓则希望孩子能从小养成规矩,比如吃饭就吃饭,不要老盯着平板电脑看,而且看的还是《小猪佩奇》那种反智的动画片。

另外老二的辅食喂养方面,婆婆也没有照着做,老太太总觉得母乳喂养是王道,刘斯礼吃到三岁,而说相声的于谦吃到初中,都那么聪明。

宫蓓蓓对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案,她希望的是公公婆婆辅助她,在她上班的时候按照她的要求带孩子。

但公公婆婆作为上一辈人,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媳妇儿的所谓教育理想,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就是要么瞎宠,要么只管饮食起居只要不生病就行,而对宫蓓蓓的干涉,他们的态度往往是:你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帮你带了,你怎么还那么多意见!!

而这时候应该作为和事佬,也就是双方缓冲带的刘斯礼,却完全站在公公婆婆那边,指责宫蓓蓓无理取闹。

刘斯礼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妈宝男,自己只管上班下班,回家就是把孩子当玩具逗一逗,该端屎端尿就躲得远远的。让爸妈过来带孙子,还有一层作用就是给自己做饭,让自己可以吃饱了逗孩子,孩子要教育要照顾了,他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卧室,去追求自己的诗歌和远方。

所以父母是他带孩子和做饭的双重服务提供者,妻子只是一个生育机器,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选择前者。

但宫蓓蓓偏偏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善茬儿,可以忍受这种丈夫公公婆婆夹攻,然后委曲求全的人。她现在是家庭的顶梁柱,自己跳槽到私人医院后,一年的收入足以买一套新房,根本不用跟不讲理的老年人,以及中年妈宝男矫情。

当她告诉刘斯礼,自己每天工作上面对上司的压力,回家又要面对公婆的压力,自己稍微干涉一下,公公婆婆和丈夫三人组队一起怼她。怼完之后丈夫回到自己的卧室继续过与世无争的日子,而自己继续在夹缝中死扛。

刘斯礼听完这些之后,仍然认为是宫蓓蓓收入提高后膨胀了,想要卸磨杀驴踢开公公婆婆。

所以宫蓓蓓决定带着孩子离开这套跑道房,毕竟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无法沟通的和谐家庭,他们一家三口只想要宫蓓蓓顺从、听话、生孩子而已。

面对这种无法沟通解决的困局,再加上自己又有足够经济能力的时候,离开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不是宫蓓蓓赶走了公婆,是她拿着钱赶走了自己而已。


咸鱼茶馆


龚蓓蓓,活成了很多生孩子女性梦寐以求的样子,独立、多金、有才华、有思想、有主见、有追求,既懂得感恩,也不是一味的忍让,但是要说用换房子的方式,其目前是把公公婆婆赶走,这点我是不认同的。

换房子是她保全这个家庭唯一的方式

就目前看,她与她的丈夫刘斯礼,婚姻出现了“危机”,二人在外面都没有其它人,每天回去的对话是,大宝吃了吗,二宝拉臭臭吗,与刘斯礼讨论换工作的事情,一直称再看看,再等等,就是不正面回应,等待辞职了才怪罪于她,这么大的事不和他商量,可见二人已经到了婚姻的“疲倦期”。

于此同时,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她的完全相违背,让大宝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公公偏要惯着孙子,让婆婆每天按照她的食谱给小宝喂辅食,婆婆坚称“母乳事最健康、营养的”等等,或许在公婆眼里,龚蓓蓓就是“小题大做”“鸡蛋里挑骨头”,刘斯礼他们就是这样带大的,怎么到她这就不行了。

而“和事佬”刘思礼,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典型的“宝妈男”,不但不帮助龚蓓蓓去劝告父母,更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这样的日子,再持续下去,以龚蓓蓓要强的性格只有离婚收场,所以换房子是目前缓解现状的唯一方式。

她不是赶走公婆,而是赶走自己

我们看到三人齐力怼龚蓓蓓的现状,绝对是常态,自己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从一个三甲公立医院跳到一个待遇、福利相对较好的私立医院,为的轻松一点,多些时间陪孩子一点。

可是丈夫、家人非但不体谅她的不容易,和用心良苦,总是挤兑她,她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她想要更好的生活下去,所以选择暂时性的分开,如果继续常住,关系只会越演越烈。

与其说她赶走的是公婆,倒不如说她是在求生存,也侧面体现她是一个有素质的人,没有反驳、谩骂父母,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你们觉得呢?


麻辣筱仙女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理智、又很漂亮的处理方式,也是她能力的体现。

① 理智的处理方式

宫蓓蓓很清晰地认识到,她和老公之间,不存在移情别恋,也没有三观不合。

最大的问题,由于公公婆婆插手,而导致老公在婚姻家庭中的缺席。
要想让老公回归到正确的位置上,首先就是要让公公婆婆让出本该属于老公的位置。
很明显,公公婆婆不会主动让出这个位置。而老公也已经习惯了有爹妈分担责任,更不会主动去拿回这个位置。
那么,作为老婆的宫蓓蓓,只能选择主动请公公婆婆离开,再促使老公归位。
如果直接请公公婆婆走,不仅会加剧家庭矛盾,更会让夫妻关系破碎。
而通过换房子这种方式,一来向公公婆婆暗示这是她宫蓓蓓和刘斯礼的家,二来也向刘斯礼证明自己不愿意和公公婆婆同住的决心。
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冷静而清醒,没有和公公婆婆发生正面冲突,也没有在老公面前怨天尤人,各种抱怨。
而是直接开始行动,既能表明立场,又节省了无谓的精力浪费。
所以这是一个很理智的处理方式。

② 漂亮的处理方式

宫蓓蓓换房,和老公在商量时,给老公的选择是,可以和自己一起,带着孩子住两室新房。也可以留在这个跑道房里,照顾公公婆婆。

既给足了刘斯礼和公公婆婆面子,又再次声明了自己一定要分开住的决心。
同时,也给公公婆婆提了个醒:是您二老离开儿子,还是我带着您孙子离开您儿子,您二老自己看着选。
如此,就把最棘手的选择题,留给了公公婆婆和老公。
无论是公公婆婆主动选择离开,还是老公主动选择随她同住,都是公公婆婆和老公之间的需要面对与沟通的问题。
这样,面上既不伤婆媳关系,又顺带着让老公在这个选择题里面,学会成长。
所以,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处理方式。

③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一家三代六口人同住的时候,宫蓓蓓虽然赚钱很多,又是妇产科医生。

按道理来说,家庭地位应该不低。
但是,公公婆婆只见自己儿子辛苦,不见儿媳劳累。
只管按自己的经验带孩子,不愿接受宫蓓蓓科学育儿的理念。
长此以往,一家人既离不开宫蓓蓓的经济支持,却又忽视了宫蓓蓓的心里诉求。
这让宫蓓蓓非常委屈,也非常疲惫。
所以,选择换房子的方式,和公公婆婆分开住,既能直接让公公婆婆见识自己的经济实力,又等于向公公婆婆宣告:没有您二老,甚至没有您儿子,我一个人带孩子,也能过得很好。
如此,二老不得不考虑,自己和宫蓓蓓以及孙子,在刘斯礼心目中,孰轻孰重。
而刘斯礼也不得不去面对,与父母同住,还是随老婆生活,到底该何去何从。

综上,与其说宫蓓蓓是用换房子的方式,赶走公公婆婆,不如说,宫蓓蓓是用赌的方式,赌公公婆婆会因为深爱刘斯,而主动选择离开。

End


若夕看世间


我不认同龚蓓蓓是赶走公公婆婆的这一说法。龚蓓蓓想要换房子,是因为是对公公婆婆老公三个人同时挤兑的回击,而且,这样的回击并不是通过吵架等激烈的方式,所以,无所谓赶走,而是想通过暂时的分开,换一种生活方式。



说真的,一开始龚蓓蓓和老公一起看房子的时候,我没有发现她老公竟然是一个一味职责妻子的人,当他们的二胎宝宝出生后,龚蓓蓓的公公婆婆扮演了两个过于溺爱孩子的角色。



孩子一味的看电影,吃饭的时候,不喂不吃饭,做错事了,不仅不教育,还不让龚蓓蓓教育,作为孩子的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什么都不干,还不让龚蓓蓓教育孩子,只要父母和妻子有冲突,就冲着妻子一顿指责。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生活,龚蓓蓓想通过换房子的方式,换一种生活状态,自然无可厚非。

尤其是她的老公,每次都对龚蓓蓓不理解,一直在说,我努力工作,钱都给你,孩子有人帮你带,还有什么不满足?确实,看似很好,却让龚蓓蓓在家里没有了存在感,没有了教育孩子的职责感。


尬笑天君



宫蓓蓓的做法是保住家庭、保住婚姻的唯一方法,不但聪明而且有效。

现实生活中,宫蓓蓓这样的家庭非常多。夫妻二人需要工作赚钱养家,孩子只能由老人帮忙带。如果一家人的观念相同,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但是很明显宫蓓蓓一家,生活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宫蓓蓓家里的房子,是为了生二胎买的。当她生完二胎之后,公公婆婆过来一起生活,既帮助照顾孩子,也帮他们做家务。不过,公公婆婆对孩子太过于娇生惯养,孩子想看动画片就随时看,想吃什么随时吃,没有任何的节制。而且当宫蓓蓓想要管教孩子的时候,公公婆婆还拦着不让。


更让宫蓓蓓难受的是,她的丈夫刘斯礼还完全站在公公婆婆一方。每次有争论的时候,几乎都是宫蓓蓓独自一人,面对公公婆婆、刘斯礼,以及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十分孤单。如果说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女人,很可能就会随波逐流。可是,宫蓓蓓恰恰是一个有主见的女人,既然自己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是对的,那就一定要坚持。


虽然目前家庭关系上没有完全破裂,但是只要这样下去,只有破裂一个结局。这种情况下,只能想办法让公公婆婆从自己的家庭中,脱离出去。宫蓓蓓和刘斯礼两个人还是有感情的,而且还有两个孩子做纽带,他们还是能够很快的恢复关系的。

所以宫蓓蓓想了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换房子。新买的房子,装不下那么多人,只能让公公婆婆搬出去,这也间接的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有钱。宫蓓蓓如今的工作非常好,每年的收入很高,足以支撑她自己去换房子。

宫蓓蓓的遭遇其实也告诉观众两个道理:一个是当家庭问题,尤其是婆媳问题不好解决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见面、少接触。婆媳关系不是不能解决,但当彼此出现问题,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时,分开其实是最好的办法。


另一个是要经济独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经济基础往往决定自己的话语权,也决定自己的行动底气。正如宫蓓蓓家里一样,她自己有很强的赚钱能力,就多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说的是,家庭关系不好处理,需要彼此宽容。但在原则问题上,还需要坚持原则,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雨天论娱乐


准确的说是:宫蓓蓓希望通过换房子的方式可以完全用自己的方式培育下一代,同时照顾公婆,他们想孙子了也可以时常能看到。

宫蓓蓓是妇产科专家,希望科学喂养

宫蓓蓓换第一套房的原因就是三代人挤在一个老式单间里,生活和工作都不方便,又因为怀了二胎,所以必须要换个两室的大一点的房子,但购房款不足,还想要个小的储物间,所以才买了房似锦推荐的跑道房,满足了所有需求。

当老二出生后,宫蓓蓓为了能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并且薪资更高,所以从公立医院换到了私立医院,所以回家的时间多了,之间没有看到的问题也相应的暴露出来了。

对于老二的喂养,宫蓓蓓希望科学喂养,按照各个月份需要的营养进行补充,可是婆婆希望一直由宫蓓蓓母乳喂养,更是认为母乳时间越长对孩子越好,说自己的儿子都喂到3岁呢。

对于老大的照顾,宫蓓蓓的公婆也是费了心的,但就是太过溺爱了,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得一边用平板播放《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另一边把饭和菜搅拌均匀喂给孩子吃,孩子才能多吃就可口,所以就一直这样喂。

老人的观点就是只要孩子能多吃饭,白白胖胖的,怎么都好说,而宫蓓蓓的观点是希望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不然长大了生活都不能自理。

而宫蓓蓓的老公又帮着自己父母说话,认为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就不要在挑三拣四的,要尊重老人带孩子的方式,自己每天也是机械的问孩子“乖不乖”、“有没有拉臭臭”,完全忽略了孩子全方面的成长。

宫蓓蓓与老公的交流出了问题

夫妻之间很怕“没话说”或是“说不到一起”,两个人本来工作就都很忙,慢慢的习惯了把家当旅馆,回来就睡个觉、吃个饭,时间长了夫妻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自从,宫蓓蓓一家搬了新家,宫蓓蓓生了二宝后,宫蓓蓓就感觉到和老公的交流出了问题,明明两个人之前是同学,应该是无话不谈,感情很不错的,但是现在连最起码的沟通都做不到。

两个孩子的照顾问题,宫蓓蓓的老公完全放心交给了自己的父母,每天就例行公事的问两个问题就完成任务了,而对于宫蓓蓓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公婆,她老公还会当面指责她,其实这样对于三代的日后相处,包括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夫妻间的话就更少了,宫蓓蓓在遇到了工作的问题,和老公的交流也是无效的,感觉老公就行是陌生人,自己找的还不如保姆或是保洁,最可怕的还不是外面有人了,离婚就是可以解决的,只是变得对自己“隐形”了。

宫蓓蓓换房子的根本原因

宫蓓蓓想换房子的根本原因就是想把自己的生活找回来,夫妻两人带着两个孩子,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凡是有商有量,自己的孩子要自己亲手喂养长大。

而对于公婆也并没有想要不管他们,只是希望住的近点,方便照顾,所以同意了房似锦的建议,自己换套两居室,然后再在同小区给公婆出租一套,三代人不住在一起了,有些问题慢慢的就会结局了,有句话叫“远来亲”,天天生活在一起,总会有问题。

但是如果老公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宫蓓蓓就像把孩子接出来自己带,两个人暂时分开一下,也好好想想彼此日后的路,都是成年人了,没有必要弄的轰轰烈烈,但是要是过不到一起,好聚好散,也总比“没话说”的情况要好。


酱紫阿美


她这不是“赶走”公婆,换房子目前来看是唯一可以缓和他们矛盾的方式!

“育儿”思想、方式冲突——不可调和



作为一名知名的妇产科大夫,龚蓓蓓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如何科学、健康的抚育下一代。可是公公婆婆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思想、习惯都比较陈旧,难免在“育儿”方式上面跟她产生冲突和矛盾。

这样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吗?当然不是,这其中关键因素是两个:

1.龚蓓蓓、公婆是否愿意换位思考。


当公公婆婆不停说自己照顾孩子有多么辛苦,有多么操劳的时候,龚蓓蓓“换位”了,她主动离开了公办医院,换了一家待遇更好、时间更宽裕的私立医院,本想这样就有更多时间陪伴、照顾自己的孩子。

然而,公婆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龚蓓蓓这是在“嫌弃”他们老俩口,认为他们照顾不好孩子;就连龚蓓蓓根据科学的育儿知识给孩子“断奶”,在老俩口看来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是没有“母爱”的表现。从始至终,老俩口都现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面对矛盾只会不停的抱怨“不公”,不停的跟儿子刘斯礼“诉苦”。



2.刘斯礼的“妈宝男”性格

龚蓓蓓和公婆之间的缓冲器——刘斯礼并没有发挥应有的调和作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妈妈面前给媳妇打圆场,在媳妇面前给妈妈说好话,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妈宝男”,妈妈说什么都是对的,媳妇做什么都是错的——不去想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除了一味的埋怨媳妇不懂事,不懂得理解感恩——一无是处。

“换房子”——最无奈的变通之法

既然刘斯礼指望不上,想要平息纷争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离婚,一个是“分家”。

很显然,龚蓓蓓选择了后者,这个看似无奈却又最可取的方式。她不是赶走公婆,他这么做恰恰说明她心里还有刘斯礼,有这个家,愿意为家庭做些改变,她在尽可能保持这个家的完整!

龚蓓蓓跟公公婆婆合住所暴露出的问题也具有很强的现实代表性,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结了婚就跟父母分开住的原因——他们不是“不孝”,而是在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摩擦”,应该得到体谅和理解。


天雷娱乐


为什么是赶走呢?与公婆分开住怎么样都扯不到“赶”上面去。况且,这套房宫蓓蓓是打算留给公婆住的,自己是另买一套房。为了婆媳关系和谐,为了下一代的教育更加健康,宫蓓蓓的做法,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成。

俗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对孙儿辈,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是一点都不夸张。同样,宫蓓蓓的公婆也是这样对待孙子。孩子已经上中班了,还要大人喂饭,并且一边吃饭还一边还看动画片。这个场景,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应该不少见。作为高知的宫蓓蓓,自然对这种情况没法理解,更没法认同。

但是,宫蓓蓓对孩子提出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要求后,婆婆却不耐烦地说:哎呦,他还小,长大自然就好了。再说了,小区里像他这么大的小孩,谁不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看到婆婆这样说,宫蓓蓓只好把话头转向儿子,用略严厉的语气说:欢欢,妈妈说了,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Ipad。可能是前面奶奶帮自己说话了,欢欢丝毫没有理会妈妈,而是说:你不给我看,我就不吃饭。欢欢说完这句,婆婆居然还夸奖孩子会作诗了。

看到这般情景,宫蓓蓓心里没有火是假的。此时,如果刘斯礼出面说自己父母几句,教育孩子时不要在旁边帮腔之类的话,宫蓓蓓心中的怒气可能就下去了。但此时,刘斯礼并没有出现。

为了避免和公婆正面冲突,宫蓓蓓放下怀里的二宝,把欢欢拉到一边开始讲道理,语气有些严厉,欢欢看到旁边的爷爷奶奶并没有帮自己,很快就委屈得哭了起来。孩子一哭,公公就发话了:好了,他要看就让他看好了,你没回来他好好的,你一回来就这样了,走,你们都走,走走走。此时刘斯礼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也对宫蓓蓓说:你怎么一回来就凶孩子,你没回来爷爷奶奶带的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乱了........

有人说,婆媳关系的不和谐,原因出在男人身上。这句话放在宫蓓蓓身上,真是太贴切了。这个男人,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还要跑出来指责你几句。自己花钱买的房子,自己生的孩子,却没有自己说话的份,还被人往外轰。此情此景,任凭再大度、再有修养的宫蓓蓓,心中的痛都是难以言表的。

经济情况已经大为改善,挪一挪挤一挤也可以再买一套房。

搬出去,可能会更累一些,但身体上的累,可以休息恢复。心理上的累,却太易恢复。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可以自己说了算。宫蓓蓓有自己的打算,再买一套,目前这套留给公婆两人住,也让他们安享晚年的生活,拋开经济压力,其实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

反之,如果继续三代同堂,与婆媳关系恶劣已在所难免,在自己的房子里,自己却是一个外人。这对从外地来上海打拼的宫蓓蓓来说,心中的酸楚是丈夫刘斯礼无法理解的。也正是因为这次换房,宫蓓蓓对丈夫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这个甩手丈夫,从两个孩子出生到现在,没有换过一次尿片,没有冲过一次牛奶,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自己。

在房似锦的建议下,宫蓓蓓重新买了一套房,但刘斯礼,则成了周末丈夫和父亲。周一到周三在父母家陪父母,周四到周日来小家陪孩子们。说起这个奇葩的安排时,宫蓓蓓一脸的苦笑。刘斯礼的父母,并不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刘斯礼完全可以安排父母周末到小家来聚,这样一家四口至少是完整的。但他并没有,也许,他是用这种方式在无声抗议宫蓓蓓买二套房吧。

当一个家庭中丈夫、父亲长期缺位,妻子得不到关爱和温暖,孩子享受不到应有的父爱,这样的一个男人在家庭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说这段婚姻关系还能延续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