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植多肉植物(快速入门篇)?

难忘情人


您好,家庭养花大全为您解答!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它的种类繁多,养护起来也比较简单,养多肉虽然无需过多的照料,但日常的护理工作不能马虎,下面小叶就来说一说几个注意事项。

土壤配制

种植多肉应该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能提供多肉生长期所需养分的砂质壤土。配制时要注意有机植料和无机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黏性土壤。常见配土配方:草炭土泥炭土或者2份+蛭石粗粒或河沙1份+稻壳炭少许+微生物菌剂少许,珍珠岩铺面。其中草炭土又疏松又保肥,蛭石粗粒或河沙有排水透气的作用,且不会使土壤结块。稻壳炭可以起到平衡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微生物菌剂则可以生根壮根,提高移栽成活率。

科学水肥

多肉植物肥厚的叶片和茎里面储存着很多的水分,即便不怎么浇水也不会死。相反,如果浇水过多的话,反而会造成烂根、黑腐、化水等诸多问题。多肉植物快速生长期,可以多浇几次水,如果多肉正处于休眠或生长缓慢期,则要少浇水或不浇水。多肉体格小,生长较慢,需要的肥料很少,平时两个月施一次 复合肥或者微生物菌剂即可。

适期修剪

选择适当时期对多肉植物进行修剪,肉肉才能长得更好。早春或晚秋由于光照不足温度过低,多肉植物就会出现徒长的情况,植株细长、叶片稀疏,这时可以通过砍头进行修整,剪下的部分还可以进行扦插。修剪之后的多肉植物,由于去除了顶端优势,会生长出许多的侧枝。再加上同步施用多肉型微生物菌剂,促进生长,则多肉会重新焕发生机。此外还可以在换盆时,对多肉植物的根部进行修剪,剪去枯根、病根、老根,让肉肉重新生长新的根系,生长得更加强壮。

以上就是小叶的见解,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关注家庭养花大全,每天学习养花小知识!


家庭养花大全


种植多肉快速入门?那就以我的养肉经验出发,为你避开我曾踩过的坑吧!

1.土

多肉喜欢疏松透气的土壤,随意用园土一般是养不好多肉的,最简单快速且直接的土壤就是多肉配方土,买肉的时候就能买得到,等熟悉一些也可以尝试自己配土,腐叶土,椰糠,稻壳灰,河砂,蜂窝煤,颗粒土,鸡蛋壳等等都可以试试。

2.盆

常见的种植多肉的盆有各种造型陶盆,红陶盆,黑方彩方,这之中最常用的是陶盆,透气透水性都比较好,如果喜欢浇水可以选红陶盆,透水最快,方便统一管理的当然属黑方彩方。有肉友也喜欢自己DIY花盆,如废弃酒瓶,各种树桩,鸟笼,玻璃鱼缸,甚至用废旧鞋子的,造型起来更美哦!

3.多肉

关于多肉品种的选择,常见的比较好养颜值又高的我喜欢法师,火祭,虹之玉,紫玄月,姬陇月,蓝石莲,观音莲,紫珍珠,紫乐,乙女心,吉娃娃,黑王子,子持莲华,小球玫瑰,秋丽,特玉莲等等,一般选大普货练手更适合,我不建议新手追求品种,贵货之所以贵,除了难繁殖还难养,普货养好了照样美美的。


另外我不建议新手去追求老桩,造型桩,缀化出锦等奇特多肉,比一般肉更不好养护,价钱也更高,万一养砸了更心疼。我更喜欢踏踏实实从小苗慢慢养大,养成桩的成就感,就是一次失败也不心疼😂摸摸钱包从头再来。

4.养护

春秋生长季节可以稍随意一点,土干了就浇水,注意清理叶片上的水珠💦房晒伤,黑腐和突发高温。夏季休眠季节注意遮阴,避免10点到15点的太阳直射,严格控水严格控水严格控水,一个月浇一次都行,还要选择凉爽有风的夜晚浇一点点,绝对不能浇水了晒太阳,那就是水煮肉,分分钟黑腐给你看。冬天适当控水,北方室内有暖气还好,南方注意避免0度以下冰冻,温度低于0度搬室内。



最后要说的就是防病虫害,介壳虫,玄灰蝶,红蜘蛛,白粉病,黑腐,烂根等。采取一观察,二预防,三处理的对策。观察不说,预防我一般在土里拌多菌灵和小白药,处理说起来太复杂,平时都有讲,遇到问题及时处理,不知道就来搜索吧!



辰宝妈


你好,我是老唐,一个养多肉植物6年以上的80后,分享多肉植物叶插、播种及养护经验,欢迎点击文章右上角“关注”长期获取养护知识,亦可点击头像直接咨询。

种植多肉植物快速入门篇?好吧,我尝试一下站在新手角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首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我是新手想养多肉植物的话,我肯定要先准备土壤和花盆。土壤简单,如果能收集到腐叶土和河沙,就这两样介质就够了,把它们筛选一下,腐叶土把没腐烂的木根和树叶都筛丢了,粗河沙只留颗粒就行了,然后把它们按1:1的比例混合好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天备用。

如果收集不到腐叶土和河沙怎么办?直接网上买泥炭土和颗粒,泥炭土买德国大汉型号422的多肉专用泥炭土或者丹麦品氏的橙色袋装泥炭土,颗粒不知道怎么买就买虹彩石,因为虹彩石就是商家配好的混合颗粒,既可以混土,也可以铺面,颗粒和泥炭土买来以后也是按照1:1的比例混合待用。

接下来说选盆了,如果从来没有养过多肉,平常有喜欢浇水的话,建议选图上栽种多肉这种红陶盆,超级透气,晴好天气基本上浇水3天左右土壤就会干透,用红陶盆可能会把多肉养瘦,但养死却非常难,哈哈。如果之前有一定的养护基础,建议选择透气性适中,性价比很高的粗陶盆,或者现在很火的爆裂盆都行!

盆和土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该入手多肉了!建议淘宝上选择人气很高、好评最多的多肉店铺,然后把价格点成从低到高,然后开始选择品种,选够包邮价就够了。这些价格便宜的多肉一般都是非常皮实的普货,非常适合刚入门的新手,再者全都是1-2块钱一棵的,养死了也不心疼,就当是练手了。对了!入手多肉的时候记得买点陶粒,一般10块钱左右5斤一大袋还包邮,买中号的就可以了。

等多肉到手以后就正式开启了养多肉的大门,也算是正式入坑了。开箱以后先检查有没有压坏的和腐烂的,没有就开始修根,跟上图一样,把毛细根都全部清理掉,然后主根也剪到剩1-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3天左右,待伤口完全愈合就可以上盆了。

上盆的时候把先前的混合土壤用多菌灵溶液喷至微潮,就是用手可以捏成团,松开有散掉的程度,然后盆里先放入陶粒,再少量加入土壤,接着就开始栽种多肉,栽种完毕以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5-7天左右再少量浇水,15天左右检查一下多肉服盆情况,如果服盆就直接大水浇透,至于光照充足的地方正常养护。在以后的养护中就是给予充足的光照,土壤干透就大水浇透,不干就暂时不要浇水,并保持养护环境通风良好,以上就是种植多肉植物快速入门篇了,希望题主满意。

嗯!我说完了!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作为肉友实际处理问题之参考所用,路过的肉友觉得有道理请点个赞;如有更佳处理之方式,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以讨论,谢谢。(原创内容,欢迎转发,但勿抄袭搬运。)


唐长老多肉札记



坐标青岛,就以我自己的经历聊一聊多肉的养护吧

多肉要养的活、出状态,生长的小环境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就像是一家北方人搬家到南方,饮食、生活习惯上仍然保留这北方的方式。这家北方人的后代慢慢会变得和南方人一样的口味、习惯。多肉也是这样,但是这种适应却是需要在本地的自然条件下千年百年的进化来完成。

所以 现阶段 养殖条件下 原生环境的模拟自然是十分重要。开启正文

养好多肉温光水气肥土盆 菌虫繁殖。

基础5大要素 土温水气盆

1 土:大多数多肉喜欢疏松(透气)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总的来说疏松土壤和颗粒混合3:1至1:1

可以用泥炭混合珍珠岩蛭石和椰糠大概比例泥碳 珍珠岩 蛭石 3:2:1

或者418的粗泥炭混合6-9mm轻石

总之,蛭石多了有利于小苗生长但不利于大苗 珍珠岩是良好的疏水介质 泥碳买不起可以考虑椰糠混园土和草炭。判断现有的土透不透气的依据是浇水如果水能在2 -5秒内渗下去说明透气性很好。一只漂在上面不下去一定要换土了。

至于纯颗粒控形技术。你看 那有飞碟。

关于铺面:铺面的话选择余地很多,可以做单色赤玉土、火山石,也可以混合。如果土壤不能做到透气,不建议用铺面。下面我自己混的保护色的铺面 麦饭 两种火山 绿沸 植金 河砂

如果不是小苗,而且还是深盆、黑方、露养 少用蛭石,亲历:夏日正午拔出一颗黑方放多了蛭石放在阳光下的五十铃玉,根烂了并不感到惊奇,但是土居然冒着热气,比空气还热的气!----自此以后长久以来对蛭石充满了满满的怨气,不能控制手的少用(手动微笑)---如果想要自己实验配土的话

基本的比例就是土壤介质/颗粒3:1到1:1介质可以是泥炭(草炭)、椰糠(大量用椰糠的话最好配上缓释肥)颗粒:火山岩、珍珠岩、绿肥、植金石、河砂、稻壳炭等。这些颗粒 我一样混一点。

土这里最后一点要注意 大棚的人会告诉你河砂很透气可以拌进土里,那是因为他们是地栽或者盆栽很很久不管理。如果自己在家养,慎用沙子。尤其是细沙。拌进去只会把土压实而且不透气 很容易使多肉根系生长受阻 导致生长缓慢

---2 温度:一般的品种来说室外温度10-30℃都是可以露养的,通风很能影响温度。

5℃以下很多品种就会出现冻害了(尤其是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一些叶子肥厚的品种)。少部分品种如长生草、黄金万年草、姬星美人 在小环境下可耐零度低温。伽蓝菜(居然读:qie lan cai)属的多肉 南方完全可以露地越冬,甚至大有植物入侵趋势。

如果入秋后就一直露养,多肉是可以耐0℃左右低温的,但是气温降到10℃左右时,就要停止浇水.而且低温会增加多肉的自身消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下层叶子缩水。

做过实验 10月份 同时买的两颗8cm雪莲。11月份开始 ,一颗我放在7楼西阳台阳光房; 一颗@彧儿放在1楼南窗台外侧。1月份对比。阳光房内10cm+,一楼那颗下层叶子缩水,株型稍紧凑但叶片数、直径明显变少

后1月中旬 一起放在7楼阳台。这是2月底的照片。右边已有感染、现已死(雪莲好像很容易死)

最新一张2018年11月

3 气:夏季露养通风是关键,如果在室外做不到通风不建议露养。光照的长期积温(蛭石特别保温会加速积温,又无通风冷却会闷根导致腐烂)。冬天啊。搬进来吧。 不通风还会生菌。长虫,尤其是'小黑飞'

4 水分:原则是干透浇透 不干不浇(新手会手贱尤其注意) 判断里面的土是否干燥可以用牙签扎进去看看。实在必免不了手贱就换陶盆吧。5 盆:这一点看似不太重要但我自己将它放在养好多肉基础5要素的最后一位。盆的选择决定了多肉的生长的外部环境。

黑方(黑塑料方盆)吸热透气,这种盆子用土不挑,就是少放蛭石。

瓷盆保水不透气,配土以透气为主。

红陶盆素烧盆透气素雅,配土可以保水。但有人觉得红陶不好看。个人推荐 新手有钱用有点钱用红陶盆,没钱用黑方。

红陶很透气 但是配合着透气的土,尤其是浅盆,根很容易风干,这种盆子不太适合养老桩。黑方万用但是光照下吸热很厉害(配合大量使用蛭石当土简直是杀肉神器)首推的是红陶盆 度夏神器!还防手贱。露养可2-4天浇一次水都不会死。以上要素能保证多肉不死 下面就是要出状态了6 光照:这一点不太想说什么 隔着玻璃养肯定没露养好看,尤其是春秋季节。玻璃会隔绝紫外线。如果夜间温度大于5摄氏度,稍微控控水之后放心的露养吧

7 肥 氮肥长叶子,璘钾肥变能强壮但易促开花。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磷酸二氢钾。新手不推荐有机肥,比例掌握不好夏天容易闷根(绿叶宝 鸡粪这类)复合肥也可以用。

激素类 比如矮壮素不太推荐用。比例用法掌握不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我曾经用这个弄死一阳台。

生根粉主要成分是氨基酸 扦插和小苗生根可以用,夏天热的时候用了容易长细菌。自己用着感觉生根粉对肉质根的品种比如女王芦荟、十二卷、玉露特别管用推荐奥绿的颗粒缓释肥。半年用一次 一次顶半年。

8 定期杀虫杀菌。开春杀菌 惊蛰杀虫 入夏前杀菌 后有虫杀虫。开秋再杀菌杀虫一起。如果是长期露养,要定期检查。以蚜虫和蚧壳虫为主要虫害。

可以将洋葱和大蒜放多肉在一起,有防虫功效杀菌药:多菌灵杀虫药:这就很多了 蚧壳灵 土虫dan 护花神。 辣椒打沫兑水兑药也很管用。

至于''小黑飞'' 是土壤潮湿导致的,打上药,干上一段时间,若一直无法去除,就应该考虑土壤的通透性是否适合养多肉了。

9兴趣与钱包的抗争:稀少好看的品种肯定会价格偏高,也也很多好看有便宜的。雪莲、广寒宫、山地玫瑰这些在前几年小百块的品种,现在也越来越便宜了。如果看到市场上有新品种,兜里又没钱,那就等等吧。新品种大量进入市场后大概一年就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价格。如果有钱的话,基本养护技巧掌握后,基本就是大神级别了。

养护多肉没什么难度,关键在于知道它们想要被怎么养。

不管怎么养前期都是会死几颗的,尤其是新手不知道养殖难度 会买上一些不太好养但很好看的品种(易感染,掉粉的雪莲;爱招虫子的莲花掌属,怕暴晒的玉露,土不透气就爱长气根、买来很好看、自己养只会出猪肝色的虹之玉,以及所有从妈卖批的黑商手里买来的激素催的肉)

想当初一颗单头白美人15、红宝石40块钱、女雏30 5cm雪莲100的年代,死了我都再买。

毕竟养好多肉的秘诀是养死再买

多肉不同于一般植物,他们就是那种外表冷淡刚毅、内心敏感叛逆又有些许闷骚的小青年,他们离经叛道,不按正常植物的C3、C5途径进行生长,恶劣的环境让他们的祖先以CAM循环的方式坚强的活着,并将这生存的秘密通过基因一代一代传下来。万恶的多肉爱好者将他们带离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来到一个风调雨顺、冬夏分明的国度扎根。但是多肉终究是多肉 太多的关爱只会让他们厌烦,你需要的只是用他们需要的方式去爱他。到了合适的时候 这些闷骚又敏感的的多肉们,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感谢那个在异国他乡给予他故乡温情的人。


易丰搬家


既然是新手入门,那么选择多肉上就应该从新手开始入手,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新手的购买多肉最好在网上买,不仅便宜,而且还能送货到家。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风险,肯能运输过程中会有一些多肉磕磕碰碰会坏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照片中的多肉和自己买来的多肉有差别,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既然是练手的也就别在意那么多,多买一些几块钱的,坏了就坏了,快速入门我给几点建议。

一、环境

多肉的品种实在是太多了,每个品种对环境的要求都不一样,有的是特别耐旱,有的喜欢温暖干燥,还有的特别需要阳光。还有的特别害怕寒冬,高温,潮湿。所以当自己购买了多肉的品种以后先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才能更好的养殖出胖嘟嘟的多肉。

二、土壤

多肉能不能健康的成长,除了平时用心的呵护以外,那就是土壤决定了它的生长。有的多肉喜欢微酸性的土壤,还有的多肉喜欢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而不是随便到那个小山坡,公路旁,随便挖点土就能回去养。有些土壤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土壤里会有一些细菌,或者虫卵,多服盆之前需要对土壤杀虫,防止以后多肉受到虫害。

三、浇水

浇水这个环节会导致很多新手出现意外,把多肉给浇死了,总体来说,很多种多肉虽然喜欢水,但是害怕大水。新手都会有这种错误,害怕多肉吸收不到水分,特别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每天都浇水,或者一天浇3次,这样做事不对的。多肉很害怕积水,一旦长时间积水太多的时候,根部就会出现烂根,叶子变软,很容易脱落,还很容易死亡。所以根据不同品种的多肉,不同季节控制好水量。


多肉小伟


这个题目是个非常大的范围,甚至是个系统的内容。从选肉、选盆、选土、入盆、到浇水、光照、环境、控水等等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可独立成一篇。所以一下不好回复。分几个大体的版块:

1、选。包括选肉、选盆,选土、选时节入手。选肉是有些地方养殖某些都肉确实有难度,尤其是南方闷热的环境,有些度夏比较困难的就容易挂。选盆是为了保证盆的透水透气性,以保证利于多肉生长。个人经验是尽量选择陶盆,尽量不选择两面都上釉的瓷盆。选土要根据多肉习性,选择适宜土质,但尽量以透气性好的土质为宜,避免容易结板的土质和保湿型非常差的大颗粒土质;选时注意最好在春秋季节入手比较好,夏天冬天从不太适合新手。

2、养。这个分几个环节,包括入盆、光照、浇水、度夏、施肥等。因为之前整理过,可关注 大小多肉(头条或微信均可)有介绍。下面是几篇的链接可参考。

1)、如何让多肉快速服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I3MTE1MQ==&mid=2247485057&idx=1&sn=b745eaa489c6ea1328be208ed5ebaa37&chksm=fe47f341c9307a5731b1bcc594fc9764e58d00268a9714977241108b12137f8c74fafa2d610d&token=156917424&lang=zh_CN#rd

2)多肉什么时候该浇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I3MTE1MQ==&mid=2247483815&idx=1&sn=60017ab6a389b0561857225c08539cdf&chksm=fe47f467c9307d71ffbef2f11cb8942e449b932faa353bf753adb13e1a2533b12ebe1eb99069&scene=21#wechat_redirect

3)多肉浇水的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I3MTE1MQ==&mid=2247483914&idx=1&sn=9219da99b430ead21804278c9487fdd2&chksm=fe47f7cac9307edc23a0880f73df846ce1f9dc84c53fbf9538cae710a5930884d28e2b50620d&scene=21#wechat_redirect

4)掌握好光照 养出好多肉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I3MTE1MQ==&mid=2247483950&idx=1&sn=acb14cd70ca3a3f2fff2998659ea2b96&chksm=fe47f7eec9307ef8a2df7275521baa870ee84875b06c50670920c7ad2aebfa251306f85cc5ca&scene=21#wechat_redirect

5)、多肉养护中对蚧壳虫的防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I3MTE1MQ==&mid=2247484583&idx=1&sn=63cdc61590f3f18d120ed12b8473614d&chksm=fe47f167c9307871c2b2c541accbd36415d2ab303a8c09e33a63d1c043bdeb8135fd5cb50f9c&token=156917424&lang=zh_CN#rd

3、学。要根据教训总结经验,多观察总结,逐步的总结适合自己的养护环境的养护方式。


大小多肉


换盆时要土干换,先挖出来在晒干一两天,在种后不要浇水,过一天在浇水,别太用劲压土埋上就行。迁插剪下技孑干两三天。叶插别埋在土里放土面上就行。冬天不能冻不低于O下就行,夏天半休眠少浇水,别上肥料,别放在楼上空调机出气的地方下面別太晒。快到夏天别移盆容易烂。天气热时容易生虫,长寿花,五十铃玉,石生花,天使之泪,马蹄莲,在叶肉里生一种小虫,可打药或用防虫网,网更好,比纱窗网细的才行,纱窗网太粗无用。有好几种象水滴的那种多肉。福娘。容易化水,有的是因为虫,有的是放在阴凉的地就能安全度夏。


茶韵6710


根据品种,给予多肉植物适当的阳谷、水分。土壤需要透水性能好,多数品种浇水需要见干浇透,需要透风透气的环境。了解更多的多肉植物养护知识可以关注我


阳台多肉植物


先别急着买,关注一些多肉种植的视频,加入一些多肉的微信群,有点常识后再买。根据你的坐标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普货老桩,价格10几20元的。再买些多肉土、花盆和多菌灵粉,基本就可以种活了。


函函宝宝


\n

{!-- PGC_VIDEO:{"video_md5": "ffe154d051a6ca95dea7c3413253ada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