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堅持“兩手抓” 積極組織春耕備耕

連日來,蕪湖縣堅持防疫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積極組織春耕備耕工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做好準備,也為防疫防控取得全面勝利奠定堅實基礎。

疫情防控無小事,戴著口罩去播種

立春之後,被疫情困居的農民在鎮村網格包保員的指導下,開始入地幹活,各項農作物生產正在井然有序推進。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不算太大。我們會做好防控工作,口罩、消毒酒精、消殺藥品等防疫物資都準備好了。每天進出大棚的工人,我們都定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防護,幹活的全程都要戴口罩。”據陶辛鎮倪家村種植大戶葛小馬介紹,今年他共流轉土地800多畝,種植了冬瓜、瓠子、空心菜、茄子、辣椒、西紅柿等蔬菜,目前正在移栽中。疫情期間,他僱的都是本村居住且無外來人員接觸史、知根知底的本村人,大家每天也就往返於家和大棚之間。包保員定期到田間地頭,開展科學防疫宣傳,引導農戶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鄰里不串門,室內多通風。

保持距離不見面,網絡指導成潮流

為避免春耕期間人員聚集,農業專家網絡指導耕種成為潮流。縣農業農村局建立了包含23名農技人員和177名種植大戶在內的春耕工作群,及時發佈天氣信息、田間管理、蟲害防治等農業信息,推廣“不見面”指導服務。各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也都建立種植戶微信群,聯通上下,在群裡發佈各類信息知識,為各種植戶解疑答惑。全縣縣級農業示範戶都有結對農技人員,農戶在春耕過程中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通過電話、微信等溝通方式能夠第一時間和農技人員取得聯繫。通過線上指導,全縣8.5萬畝油菜蕾薹肥、16.3萬畝小麥返青肥追施完成率分別為98%、95%,投放魚種3370噸,備足水稻種子95噸、肥料3000噸、除草劑5噸,統一供應縣水稻綠色高效高產示範區種子30噸、肥料600噸。“目前,我家的1700畝油菜長勢良好,5月中旬收割,預計畝產能達350斤。”陶辛鎮三太村家庭農場主楊明榮說。

服務按下“快進鍵”,引領農民奔“錢”程

2月6日,在六郎鎮潤程家庭農場低空,一架無人機正往來盤旋,滑過一片片綠色天地,從起飛到噴灑農藥,短短1個小時,就完成了從前10個工人一整天的工作量。蕪湖縣通過推廣機械直播、溫室育秧、無人飛機植保等綠色機械化集成技術,有效防控疫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糧食品質。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針對出門難請工難的問題,無人機成了種植大戶們的“好幫手”。面對疫情下的1.2萬噸在田蔬菜,制定“一戶一策”,開通農資運輸綠色通道,打通蔬菜產銷渠道,同時全力保障市場供應。在花橋鎮能勝農業蔬菜基地,工人們戴著口罩,採摘、貼標籤、分類打包,忙得不亦樂乎,從2月6日開始,他們以電話、微信預約下單的形式直接將剛採摘下來的蔬菜配送至居民小區,每天蔬菜訂單配送量高達5000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