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柏拉圖說:自律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和慾望的控制。

說到管教孩子,不同的專家。大咖為父母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

而我們大多數人對管教孩子是缺乏自信的。從而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對此我表示深深的理解。其實當我們表現出煩躁焦慮的情緒時,我們的孩子也會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可能會心神不寧,從而表現出我們不期望的行為,由此惡性循環。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所以當我們父母不自律,在管教孩子方面,明明制定的計劃或者決策,卻沒有時刻執行,或是心軟,或是疲憊。這會讓孩子覺得 That's ok.你的威信減弱的同時,他的自律也會受影響。還是那句話,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很多家長總說,為什麼養個孩子這麼難?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謹慎,不然又會影響孩子。那你為何不反過來想想?當你的行為語言、舉止優雅得體,孩子潛移默化的就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從而表現得和你一樣好甚至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每當我們提起孩子自律,讓他自己管理自己。很多人會說,怎麼可能?不要期望孩子自律,太逗了。

記得有一個午後,因為要交很高,但是又很困,很想休息一會兒充充電。就同意女兒看三集動畫片。等我中途醒來的時候,發現他乖乖的在陽臺上看書,問他怎麼沒看電視了?她說三集已經看完了,我就關了。我表揚她,很不錯,繼續保持。聽到我的鼓勵,她內心很是高興。讓孩子養成了自律的習慣,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不需要父母的威脅恐嚇。

每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給予孩子的愛,父母要做到溫柔有邊界。

1、合理規劃時間

對自己的時間負責,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孩子學會每天做時間規劃。是養成自律的首要步驟。

其實時間對孩子來說是很抽象的。他們並不是特別清楚。一分鐘一小時是多久?也不清楚時間的重要性。那我們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規律的作息。讓孩子感受時間長短人事石中玉星期。以及年月日。

之前帶孩子做過一個計時遊戲,帶孩子觀察始終。看看一分鐘有多長。一是靜靜的觀察,而是搬皮球。的時候感受。但她緊緊觀察。覺得一分鐘好像還挺長的。但是他開始搬皮球時就覺得一分鐘太短了,多帶孩子。體驗時間的迅速。讓他明白珍惜時間。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當然我們的父母也可以陪孩子一起製作作息時間表。將他日常要做的事情記下來。比如上午8:30看書學習、10點出去玩、11點可以看40分鐘電視等,我們在監督的時候可以準備一些獎懲制度,幫助孩子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


2、言傳+身教

當然父母,要足夠的用心才能讓孩子更加自律。只有當你足夠自律,孩子才會真正的自覺。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噹噹你要求孩子認真學習的時候,那你就不要在一旁看電視。刷刷抖音刷快手。當你要求孩子按時吃飯,不挑食的時候,那你也不要挑食,按時吃飯。從古至今,教育都離不開言傳和身教。

3、自尊決定自律

樊老師說:一個人的自律水平,往往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

因為自由而獲得的自律,不是自虐般的堅持,也不是被人強迫的戒律。而是沉浸在自我實現的快樂感中,自律而又自由。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對於小朋友來說,他的自尊源於家人對他的態度。因為孩子的自我評價大部分來自於父母、朋友、老師,當孩子從從父母那裡得到了認同以及肯定,他的自尊心就在逐步建立。所以當我們在給孩子貼標籤的時候,要特別的謹慎,特別注意消極的詞彙。如“打人”、“撒謊”、“早戀”這些詞彙,很傷孩子的自尊心。而更多的應該是:自信、守時、誠實、努力、善良這樣積極的詞彙,父母的語言便是在雕刻孩子。


自律改變生活:父母自律,孩子自律+自信


心靈上得到尊重的自由,有充足的愛與關懷。行為上就會適當的規矩,讓孩子真正的自律和自由。

自律會讓人以及積極向上的心態生活。會讓人變得更加努力,從而慢慢的走向成功。所以各位父母,孩子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