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業,當工作接踵而至,如公開課,視頻推優課,而老一輩的同事們總說年輕人多幹點沒關係,怎麼辦?

杜耀雨


教育行業,當評優課,視頻推優課等工作來了的時候,不用老教師說,年輕人就應該主動多幹點。

因為在這些課的準備過程中,年輕人可以得到更多直接的經驗,很快成長起來,雖然累點,忙點,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沒有比做教師更清楚的了。當然,除了收穫經驗,還可以收穫“證書”,不要小看這些證書,那是你晉高一級職稱和評優的砝碼。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就是因為年輕時這樣的活動參與多,證書多,所以不用靠”農村教師工作滿三十年“這一條件就順利晉上副高級教師。

每一個老教師都是從年輕過來的,這也是他們走過的路。老教師由於年齡的原因,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他們能繼續奮戰在一線已經很不容易,這樣的評優課、競賽課等等,年輕人主動承擔下來是應該的。我想各個行業都是如此。

如果題主是一個願意很快成長起來,有進步意識的老師,那就轉變心態,開開心心去做,如果只想混日子,不願意付出更多那另當別論。


紫羅蘭依然


作為剛進編不久的新教師,我對這個問題也是深有感觸的。

我在江蘇一所偏遠的鄉村中學教初一,和大部分地區一樣,隨著大家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我所在的這個中學也從原來的上千人的學校變成了現在的只有300多人的學校,從初一到初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只有三個班,而我所在的數學組一共是7名在編老師,7名裡面比我早來的一個已經入職近15年,其他更是來的久遠了。而我作為一名新進編老師,是7名老師裡面唯一兩個既帶班主任又帶初一雙班的老師。其實真是比我想象中要累一些。

首先,我一個人幾乎承擔了大部分外出學習培訓的各種活動,經常要調課。一旦調課就意味著等回來後有大量密集的課等著你。

其次,一些比賽活動,公開課比賽,論文指標都先讓年輕老師去做,說年輕人要多鍛鍊。

我的課量也是全校最多的一個,雙班初一數學,每週正課12節課,晚輔導4節課,每天午休課大概是80分鐘。學校公佈的月課時,我看我的是78課時,而好多老教師的只有12課時20課時,大部分老師的30多課時。好汗顏啊。我和別人過得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其他老師早上7點多到學校,有時候一週到週三了才上第一節課,也不用每天批作業,午覺可以美美地睡一下。而我只有不停地上課,批改作業,處理問題學生,外出聽課,一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不是抱怨吧,可能這就是學校圈子的常態,我還是經常告訴自己,要擺正心態,多學習,多磨鍊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梅子老師數學屋


老教師總說年輕人多幹點沒關係,一些年輕教師會很不情願,因為一個組裡的活應該大家都參與才比較公平,老教師也應平攤組裡的各種任務。其實剛開始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是這樣想的,而且很不情願。我想作為一個年輕教師,你剛入職的時候遇到這種事也是非常不願意乾的,但是我堅持過幾年後發現,前幾年的積累太重要了,多虧一些老教師的甩鍋,自己被逼著出了好多公開課和評比課,成長的特別快。所以送給年輕老師一句話,在組裡不要怕幹活多,因為所有的活都是給自己乾的,最終的受益者都是自己,自己學的本事長不到別人身上。從這個角度來想,是不是在幹活的時候心裡舒服多了?



111噠噠噠222


我所在的高中本學科年輕老師比較多,公開課交流課都是爭著上的,需要組內PK後才能決定誰去上,所以我得把握每一個展示教學能力的機會,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我也實現了教學能力的突飛猛進,從教第四年就拿下了全省優質課一等獎!

說到工作量就更不得了,我一個星期差不多就有35節課,因為我每星期有五個晚上上晚自習(7點30到10點30,三節課),並且我還是班主任,課這麼多的原因是我公派出去支教一個薄弱學校帶了一個高三畢業班,本校還有5個高一的班。這是我從教第七年,今年30歲,累是累點,但自己覺得也還好,去年評了中一,爭取35歲拿下副高。


皮皮我愛你111


年輕人多幹點,是應該的,不為別人,這是為自己鋪路呢。

以後評職稱定級,必須有的教學能手證書,不是誰都能得到的,是平時鍛煉出來的。

我們單位,原來都是一個組出幾節公開課,多數都是年輕人的事,久而久之,年輕人也有意見了,為了公平,索性一人一節,誰都別閒著。可苦了一些老教師,尤其年齡大的,眼睛都花了,記憶力也不好,還要求必須用白板,求人做課件,反覆練習,講課當中還容易出錯。

記得有一位即將退休的地理老師,出公開課沒少下功夫,還編排了小品,學生出來表演完,應該讓學生回座位,結果老師說,坐下吧,學生沒太注意,回座位了,我們都聽出來了,憋的不行了,沒敢笑,怕她緊張。下課討論時告訴她,她自己都不知道。

出大型的公開課,都是年輕人的了,他們有活力,有創造,勇於創新,學生也喜歡,願意配合。

搞教研,出公開課,大家互相探討,互相幫助,對提高教學水平大有益處。

我們單位有一名老師就是公開課講的好出名了,被城裡中學要去了。

年輕人,別懶,別推諉給你的鍛鍊機會,機遇都是給有準備人的。


元氣女神


教育行業的公開課、推優課這樣的工作,老同事推給年輕人做?在我們這裡的學校,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是有證書的公開課、優課評比活動,老師會爭著參與。因為類似這樣的活動,只要參加了,一般都會得到獎項。這些證書對於考核、評優、晉升職稱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一旦有這樣的活動,需要證書的老師都會參加競爭,一些老師如果沒有得到參加的機會還會不高興呢。

第二,如果這些活動的級別比較低,是學校組織的常規教學活動,那就每位教師都要參加。比如教研組的公開課,無論老師年齡大小,都是要參加的,而且會作為常規工作計入教師的學期考核。

此外,換個角度看,年輕教師大多也願意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來鍛鍊自己、提高教學能力。一位老師就說:“我晉升職稱的時候,面試抽到的課剛好我參加XX活動的時候講過,發揮得很好,看來,平時多參加講課活動真的很鍛鍊人啊!”確實,如果年輕教師不怕吃苦,多參加類似的活動,既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錘鍊課堂藝術,也能學習其他參賽教師的長處,確實會有不少的收穫。

但這不是老教師不參與活動的藉口,年齡也不是落後的藉口。時代在變化,教育也在不斷變革,老教師也不能鬆懈,需要不斷學習,更新教育思想,不掉隊、不落伍。所以,正常的工作、比賽,該參加的,還是要克服困難參加。

我是“初中語文戚老師”,期待得到您的關注和點贊、評論。


戚老師說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對於老師而言,公開課,推門課,各種評優課,可以說每一次參加這樣的評課,很多一線老師,都會有一種被扒了皮的感覺。

甚至我們更多的一線老師把這種比賽當做表演課堂。講得好還是不好,關鍵要看你表演的怎麼樣,有沒有演技,有沒有成為奧斯卡影帝的潛質,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舉一個很直接直白的例子。

比如說某某老師要講一節課,首先需要自己備好課,在本班裡面講一遍,然後呢,感覺還可以,讓領導來聽,聽完以後,就需要各個詳細的環節進行修改了,具體到哪一點呢?

甚至具體的哪一句話怎麼說,都要寫好背住,到了課堂上的時候呢,把這些話,按照稿子背好的說出來的。

沒錯,這就好像演員演戲一樣,背臺詞,至於說課堂上生成的一些情況,有時候啊,並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真正的,很可能是老師在上這節課之前已經進行了交代,已經進行了安排,也就是說,對了臺詞了。

老師和學生對了臺詞兒以後,再上出來的公開課,那麼可想而知效果是怎麼樣的。

甚至一些名師。要上一節公開課,在這之前已經反覆上了10次多,甚至更多,把這個課打磨好了以後,再表演給其他的老師看,我們在這種情況下看到的課堂,其實並不是原始的真正的,而是經過修剪經過編導的,所以說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很好,但是無法運用到一線教學上,我們只能欣賞,沒有辦法進行遷移。

鑑於這種情況,一些年長者老師,害怕在這個磨課的過程中,修改的過程中脫層皮,於是一聽到要做這樣的課,就開始打退堂鼓,沒辦法,年長者不上只能年輕老師上,所以我們會看到一說做公開課,很多年輕老師馬上眼神中露出排斥的情緒。

說文寫作老師作為一名一線老師,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現在想想,每一個年輕老師的成長都離不開這樣的講公開課過程。

儘管說他有表演成分在裡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對於一名老師的成長,是很有作用的。所以說我們應該抱著一個積極的態度,把每一次公開課當作自己的一次歷練,一次成長,不要想負面的,負面的想多了,你的整個人生也會充滿負能量。


說文寫作


來說說我的經歷吧。九八年上班,資格證與專業技術證上都是語文,但是剛剛上班時學校缺數學老師,我被安排教數學,這一教就是十多年。代數學期間,那些數學老師說,即使弄了數學上的優質課之類的晉級也用不上,因為大文大理。所以,只專注於教學成績,從來不想什麼業務榮譽。2013年春季開學,一位歷史老師調走了,我改成了歷史,最起碼文史不分家,學科相近。我才教了六年曆史,而與我一起上班的歷史老師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老教師。雖然教學成績突出,但人到中年,出去講個課 ,去和年輕人競爭,感覺精力疲憊,外在形象也不同於當年,感覺好難啊!所以,剛剛上班的老師一定要選準路,所教學科與資格證、畢業證一致很重要!剛剛上班的老師一定要好好把握每次鍛鍊自己的機會,因為一個教師的成長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磨礪!年輕人,加油!


花非花99068706


這種倚老賣老的觀念時下被年輕教師最為不屑,說是讓年輕人多幹點,多鍛鍊鍛鍊,其實這其中有一部分老教師壓根就是在偷懶,把原本屬於他們的任務,推給年輕教師,並且還冠一個你多鍛鍊早受益的理由。

在這裡我就要告訴年輕教師了,你步入校園成為教師後,必須要確立自己的做人原則,即屬於我本職的事我盡心盡力做好,不屬於我的工作誰也別想強加給我。除非你有打動我的理由讓我幫助你一次,但是你心裡必須要有感激之情,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讓你還回這次機會。

或許有人開始挑刺了,你這不是慣著年輕人學自私嗎?請注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是每個人最起碼的原則與底線!如果一個年輕教師從步入職場開始,就忽略做人底線,那你就不可能做真正的自我。時間長了你就會成為任人擺弄的玩偶一樣,同事可以隨意拋你工作讓你代為完成,部分家長也會不尊重你不把你放在眼裡。

威信是靠堅定的做人原則樹立起來的,不是你幫過多少人就能讓別人對你心理感恩。現在很多人在職場內常常會耍小聰明,把原本屬於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做,他們看人家辛苦幹工作還要說風涼話,這種人最為可恨。所以,勸年輕教師要學會觀人,要看看你身邊的老同事,哪些人品好,值得你尊重與信任,必要時幫人家一把。哪些根本就不是好人,一次機會都不能給。


寒石冷月


我是aft秀,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善意的提醒,誠心的幫助。二是假意的吹捧,虛與委蛇的推諉。

首先是面對老教師善意的提醒,誠心的幫助,應該虛心結受,並盡力用心去做。每個一線教師都必須面對的現實都要為晉級做準備,優質課證件是硬件。年輕教師有能力就要積極進取,在磨課的過程中能夠收穫很多,特別是學校的教研、師帶徒活動等等,都能讓自己的備課、講課水平提高的很快。

通過講公開課,可以鍛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培養較高的教學素養等等。一位年輕教師的成長,不僅要多講課,更要在精力充沛、熱情似火、擁有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條件下,要敢大膽嘗試,積極投身課改,若干年後,你會發現,曾經說起來都是淚,會變成今天滿滿的幸福的回憶,優秀的老教師大都有同樣的經歷。

第二種是假意的奉承,虛與委蛇的推諉,這種情況比較少,也不排除存在。學校一般每學期都要公開舉行“人人講好課”活動,有些資歷深,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不屑於做這些事,不想傳經送寶,不願意參加教研活動,當學校組織時,總是推脫責任,總認為讓年輕人多上臺獻醜盡力表演是“王道”。面對這種人要調整心態,自己想為今後發展鍛鍊,就任勞任怨去做。如果身心疲憊難以應付,可婉言拒絕。

在學校還有除講優質課外,其它活動年輕人也會被推選,同樣既要不負眾望敢於挑戰,又要量力而行,壓力是動力,壓力過重有可能崩盤,講好優質課代表能力突出;沒講好優質課不代表沒有教學能力,所以,做什麼事都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擁有快樂的心境及豁達的人生觀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