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新一年的清明祭祖高峰又已临近,对于这种传统民俗活动带来的高密度聚集效应及相关环境影响,各地主管部门一直都颇为头大。

近年来,出于环保上的减排需要,许多地方都在倡导移风易俗、以更为文明及节能环保的方式去替代传统的清明祭祖活动;“鲜花祭、云祭祀”等崭新的网上祭祀方式层出不穷,在新时期及当前的疫情防控需求中,这样的倡导确实无可厚非。不过,凡事都需顾及利弊,尤其在清明祭祖这样的事情上,延绵数千年的民间习俗确实不应因短时之需去倡导彻底的变更。

在疫情过后,我们可以继续去引导人们“文明祭拜”、但“云祭祀”这样的新事物却不宜广泛地去替代传统的祭祀方式,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云祭祀”无法替代清明祭中的仪式感

须知道的是,古时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家规就源自各类并行于世的家训典籍、也可自行编撰;家规可因时代而有调整,家训则是不变的“指导精神”、而且不存在什么“专利”。张三家的家训、李四家也可拿来参考,这就好比今日基于宪法的各类地方法规,内容多变而宗旨不变。

家族是古时候的基本社会构成基础,以家族为单位去普及国民的仁义礼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每一年的清明祭祀活动中,”祭祖“仅是召集家族成员聚到一起的形式,其核心内容则在于缅怀先祖、重温家训,可谓是“祭翁之意不在祀”。

一旦没有了此形式的聚集、转为个人松散操作的“云祭祀”就失去了仪式感;内容虽可不变、但没有了仪式感的活动还会有生命力么?如此说的话,奥运会也可以不要开幕式了!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特殊时期的网上祭拜非常有必要、但不应作为日后主流去倡导

古代乱世当中,“家训”对凝聚民心、道德归化起到了强大作用

正常社会中的教育会自成体系,一旦遭逢乱世、律例架空,百姓家中对后代的教育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家长身上。“两晋南北朝”是我国集权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乱世,那时期各地的主政者走马灯般轮番而上,不同的律法、不同的制度让老百姓无所适从。假如学校里今天要求使用这本教材、第二天又指定另一本教材,换谁都会吐槽不休呀!

东晋时期,我国士人当中掀起了一股空谈之风,“能干的不如会说的”,这风气引起了一位古人的深深忧虑,他心想:“大家都在空谈、人人都把自己当成圣贤,这将置古之贤者于何地?”于是他决定从古代圣贤典籍中汲取精华、自行编录出用于族人家庭教育的册子。这册子就是后来的《颜氏家训》、此人正是首开我国古代家训先河的颜之推。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首开我国家训先河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博览群书、“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北史·文苑》),博学的他也因其才名、先后获得了南梁、北齐、北周等割据政权的赏识重用,在三次被俘中得以幸免于难、并顺利活到了隋朝。隋开皇年间的太子杨勇非常欣赏他所撰的《家训》,除特令将其颁行于世外、还将颜之推召为学士、礼敬有加。

《颜氏家训》有二十卷,内容上根据颜之推在乱世当中的经历、以实例结合他所研习的圣贤思想,对隋朝初统一时的国民教化与民心凝聚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子颜思鲁、其孙颜师古更是秉承《家训》,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圣贤礼制,在唐初时均获善终。

如果你不熟悉颜思鲁和颜师古,颜真卿总该听说过吧?颜真卿的一生几乎就是《颜氏家训》的全面展现,文武兼备、书礼俱佳,堪称《颜氏家训》的“最佳代言人”!如果民间家族中“得子堪如颜真卿”,这样的家训谁不爱?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颜氏家训》的“最佳代言人”颜真卿

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一段乱世,当时也诞生有《章氏家训》,“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句句针中了那段乱世中的时弊。宋朝的《陆游家训》短小精悍,“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精辟地概括了先天条件和后天教育之间的关系。

明末清初时的《朱子家训》又在颜氏、章氏家训的基础上、对人的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几千年来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里面均有体现,故而成为了清到民国期间必读的童蒙课本之一。

家训在古人教育上先于国法、与国法互为补充

人一生自牙牙学语起,初接触的教育多来自家庭当中的言传身教;在以宗族礼法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家庭当中,宗族里的《家训》又成了族人“言传身教”的重要依据;即便该族人没读过很多书、但其家训里的道理和规范他还是会懂的。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古代百姓的仁礼思想多来自家庭及家训的言传身教

从这角度上说,“家训”可自小就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言行当中、并不需要太多学问基础,这正是古代统治者们极为看重的一点。

而“国法”之类具有统治者特征的条文定义,则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接触得到;即便如此,具体的“国法”是如何、许多读书人实际上还是不明就里的。今日念过大学的人很多,又有几人敢说自己能够如律师般谙熟各种律法条文呢?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人要确保自己在社会行为中不行差踏错、自幼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

我国古代的各类《家训》当中虽没针对律法作过太多制定,但“国法”历来都基于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而成、只要恪守住各《家训》中的道德规范,相信一个人是不会做出国法难容之事的。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我国各地宗祠里的家训

即便在大一统的古代王朝当中,王朝统治经常也难以深入民间犄角旮旯,“无政府状态”实际上一直遍布我国各地乡间。古时候以“县治”为最小行政机构,县衙里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人、治安、税收等事情都得他们来做,经常是顾得了头顾不了腚。

这时候一旦某偏远山村中发生了违法事件,由于有家训族规所约束,当地人多半会自觉将犯事者扭送到县衙、而无需县衙派人前往地方上拿获——如果地方瞒报、衙差无以获悉事件,这可能就会酿成地方治安的恶化,如非特殊需要、多数宗族都不会去冒这样的大不讳。

我们可别小看了宗族家训在这类“无政府状态”中的作用,这时候的家训与国法就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对地方治理起到了强大的“毛细血管”作用。直到民国时期,这类事情在我国各地民间依旧很常见,因为家训涉及宗族脸面,被人玷污也是不为族人所容的。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祭祖活动通过家训维系着宗族礼法、调和着民间治安

部分基于家训的宗族家法也许会存在野蛮愚昧的一面,如果它与国法世情相抵触、同样可以基于现实形势进行纠正;比如古时候某些族裔、姓氏之间、客家人与本地人之间都不被允许联姻,当代社会下该状况已自发性地逐渐消失。

“云祭祀”不利家训传承、会对国民的素质教育造成损害

如果“云祭祀”这样的新事物仅是特殊时期里的一种补充,我们应该对它持欢迎态度;如果要以它彻底替代传统的祭祀方式、势必会引起民间的强烈抵触。当代教育事业虽已非常发达、但在“应试为先”的理念下、多少人外表上虽镀有高学历的金装,内心里却是“样样不缺、独缺道德”?更何况,“云”这样的事物只属于年轻人、让长辈们去捣腾就只剩下“晕”,这样的操作显然难以普及。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在家训这一点上,此责任可别推给老师

当代社会中的各家庭多已脱离过去的宗族式群体生活,一年中唯有通过大型宗族活动才能将族人召集起来;由于国家大力扶持传统民俗美德,“清明祭”或“重阳祭”(春祭和秋祭)就成了当前最常见的召集形式。

在具体操作上,有些地区统一在清明期间祭拜“家祠”、到重阳节时才统一祭拜“宗祠”;有些地区则一年一度地在清明期间进行规模浩大的宗族祭祀活动,弘扬先祖事迹、温故宗族家训是每年必备的活动流程。自小就在类似活动中熏陶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多少都会自觉秉承家训道德、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非学校教育可比拟和替代。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各类“子不教、父之过”的事例、做父母的还经常对子女的错误行为大言不惭。其实稍归结一下就可看出,相关事例多发生在许多脱离了宗族关系的个体家庭上面;在如今已趋多元化的家庭组成状况下,如果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宗族活动再因什么“移风易俗”而消失,这到底该是谁的责任呢?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有些习俗是无法完整搬到网络上的

在宗族观念较强的我国南方地区,各地每逢清明时节都会有形式丰富的大型宗族活动,由家族中的长者(即“祭翁”)来诵读家训是必备的流程。该时期当地人群高度聚集、确实对交通产生了不小压力,这才是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倡导移风易俗的主因,说白了、其实就是“甩包袱”的一种说辞。

假如“云祭祀”盛行、地方上彻底归于冷寂,到那时候又会衍生出怎样的说辞才好?当然,今年的状况例外,在相关的家训理念下、我想大多数民众都会理解并支持特殊时期里的“云祭祀”,但它确实不应成为长此以往的推广方式。

家训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传承内容之一

自《颜氏家训》首开古代家训先河以来,历代各宗族的家训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割离的一部分。《中华传世家训经典》一书就是上下二千年、历代家训的精华汇编、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素质教育上的重要启蒙读物。《唐志》及《宋志》曾将《颜氏家训》列为儒家典籍,后人又因其“曼衍旁涉、不专为一家之言”(宋·晁公武《读书志》)退之为杂家,可见它同样是集中华文化大成的瑰宝。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各宗族的家训有长有短,当中的精华内容通常会篆刻到石碑之上、供后世在祭祀活动中诵读;在年复一年的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就起到了巨大的约束作用,作为德育课老师,你是该支持这样的活动、还是该在网上痛斥“清明祭祖”为古代糟粕呢?经典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经常就在今人这样的一念之间。

据我所知,当代部分城市中就有老师下发这样的“课程”、号召学生们规劝长辈“文明祭祖、远离封建糟粕”,在这些老师看来,“家训”竟然成了封建糟粕,真不知他们自己的家教是怎么来的!

历代家训基本都围绕“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等内容展开,这当中自然不存在任何“糟粕”可言。不久前,我就带上四岁孩子参加了这样的祭祀活动,原野上牛羊成群、青烟袅袅,孩子显然对这样的“踏青郊游”产生了巨大好奇心!今年虽没开展大型的宗族聚集活动、没有诵读家训,但相信在今后年复一年的祭祀活动中,我就能将自家家训中的各典故一一灌输给孩子,这过程在中国人的一代代道德传承中是最常见不过了!

古时候没有国法还有家训,清明祭祖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

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尽量走进大自然中踏青祭祖吧

“云祭祀”可以有、可以随时随地对先人纪念抒怀;“家训”也可以仅在网上诵读、达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们一打开电脑,有几人的注意力还会在在那上面呢?这就好比“云教学”与现场课堂的区别一样,如果“云教学”无法替代课堂授课、“云祭祀”同样无法替代传统的祭祀活动。

当代祭祀活动其实早已“祭翁之意不在祀”,这一点人人都心中有数;之所以年复一年如此重复,为的就是心目中的敬重和仪式感,这就是传承千年的“礼”。

新千年后的孩子们多在这方面有所缺失,如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离经叛道、形骸两不羁”,还是先从自家的家训入手、严抓启蒙教育吧!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本号将坚持文章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文化史论内容;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