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濟明女天皇在西援百濟途中死後,日本抗唐復濟的舉動暫停。百濟好端端一個國,就這樣給中國人滅了,唐朝在百濟設立了熊津等五個都督府,由劉仁軌率大軍鎮守,與鎮守百濟都城的劉仁願呈犄角之時。

百濟遺民不甘覆國,從日本回來的前王子扶余豐和遺臣鬼室福信等召集餘部,突襲唐軍鎮守的百濟都城泗沘,一時反叛四起,幾千唐兵在城中困守,岌岌可危。而蘇定方率領大軍久攻平壤不克,黯然而歸。半島局勢偏向日本和百濟一方,高句麗在不遠處竊笑。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百濟故城

唐帝國遠征軍退撤還是固守?在朝中引起爭議。鎮守百濟的重臣劉仁軌上表朝廷:現在從熊津撤軍,前功盡棄,百濟將死灰復燃,而新羅也將不保,攻破高句麗更將遙遙無期。到時朝鮮和遼東作亂,大唐也將無寧日。

劉仁軌的上書扭轉了疑慮風氣,唐高宗同意不撤兵。劉仁軌出兵馳援泗沘,與鎮守百濟都城的唐軍會合,剿滅了叛軍,使這一波百濟復國夢又破滅了。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唐高宗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劉仁軌

覆國之慘,遺民屢屢哭告哀訴,日本竟惻隱大動,“大國”勇武之道義被激發,決定支援百濟復國。

這個物產當時並不豐饒的邊夷之國,拿出了“矢十萬,絲五百斤,綿一千斤,布一千端,葦一千張,稻種三千斛”支援百濟遺民復國,隨後又派軍隊渡海馳援。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日本海軍抵達朝鮮半島南端的白江口(現韓國錦江入海口),正好碰上劉仁軌和新羅的水軍。兩方在白江口對峙。

當時日軍有戰船四百餘艘,唐和新羅只有一百七十餘艘,兵力也是數倍於唐新聯軍,於是氣焰幹雲,頗輕看大唐水軍。日本統帥放言:“此一役或可讓中國軍知天朝神威”。

第一日的水戰,劉仁軌命唐軍艦隊分左右兩路夾擊,日軍艦船慌亂,水中難以掉頭,與唐艦相撞,日本的竹木船多不敵唐軍的松木巨船,隔船相戰,日本的倭刀雖鋒利,也難敵唐軍的長矛勾槍,結果日海軍人船多有損傷。一晚無話。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白江口海戰

大概唐海軍中有人想起三國時吳蜀聯軍火燒赤壁的戰法,第二日,唐朝和新羅的艦船陣中,突發火箭(燃火的矢箭),日本海軍促不及防,四百多艘戰船皆被焚燬,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兵卒在船上奔突嚎叫,跌撞踐踏,大多士兵跳入滾滾江水中溺水而亡。未死的殘軍皆跪在岸邊向唐軍投降……

百濟王子扶余豐脫身逃走,所佩寶劍被繳獲。

到底是天國盛唐時,唐軍以少勝多,兵民士氣如虹,相比之下,日人那視人視己的生命都如草芥、令人膽寒的武士道還沒誕生,剖腹亦不盛行——日軍這種爭相乞命的景象在後世再也看不到了。

百濟國隨著日本海軍的覆滅而徹底滅亡,隨後孤掌難鳴的高句麗也讓唐帝國給滅了,日本讓唐帝國攆走了,剩下以中國後裔為主的新羅統一了整個朝鮮半島。唐帝國還把自己的疆界一直擴到朝鮮北部,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

《日本通史》寫道:“日本“白江口海戰的慘敗,大出天智天皇為首的貴族集團的意料之外。精神上由信心百倍與唐抗衡的亢奮狀態,一下子墮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

唐朝的一舉一動,都會使日本舉國感到驚恐。生怕大軍壓境,傳說中的不可戰勝的大陸軍隊(夾雜著草原匈奴、北部契丹和南部百越山人等野性部族)將蹂躪日本的秀山麗水。

天智天皇下令修建多座烽火臺、水城、山城以防唐軍來襲。

669年,盛傳唐朝將出兵日本,日本朝野一片驚慌,派深通中原漢文化的河內鯨出使中國的長安探聽虛實,在唐高宗的大殿之下,河內鯨謹慎應對,機警環覓,有所收穫後,速回國以報。當時唐初的國勢極熾,基本上是指哪打哪,打哪勝哪,把突厥、契丹、西藏、安南、大理等野性民族一個個收服,邊界已西擴到裡海,北到貝加爾湖,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阿富汗大部、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部、外蒙古等中亞、東北亞地區大都在版圖之內。這是一種很可怕的廣大。邊鋒一展,獨居一隅的小島國日本隨時可能被捲進去……

河內鯨的彙報使日本朝廷愈加害怕,他們又匆忙加固幾座城池。就是在這種惶恐的局勢下,天智天皇積憂成慮而死。

日本人對白江口慘敗進行了多年的反思,他們意識到,以當時日本的實力是絕不可能與唐朝抗衡的,要想能有朝一日再與大唐對壘,成為世界的強者,必須完備中央集權體制,改變藩領各自稱霸的局面,實行富國強民的政策……同時他們還意識到,日本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甚至宗教上全面落後於大唐,如不加緊學習、追趕,將永無出頭之日。

中日第一次大戰,中國海軍以少多,奠定一千年和平

隨之而來的奈良時代,遣唐使風起雲湧赴長安。日本人能屈能伸、善於學習的長處開始顯現無遺。

日本遂有800年的沉默,中日遂有1000年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