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只认虎符不认人?任何人拿着虎符都可以调兵吗?

五分音


古代刚开始确实是认符不认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历史上才会出现有人偷君王手中的虎符私自调兵的事。

最著名的偷虎符案例,当属战国时期的“窃符救赵”。

公元前260-258年,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围困赵国的国都邯郸,故而赵国求助于魏王及公子信陵君。

但是,魏王畏惧秦国的强大,只是让军队观望而不出征,而信陵君则想要救赵国,于是便与魏王的宠姬如姬合作,由如姬从魏王身边窃取虎符,得到了出兵的权力。

就这样,魏国出兵大破秦兵,拯救了赵国。这就是“窃符救赵”的故事。

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之时,只要有虎符就有兵权。大家都是认符不认人。

古代偷虎符调兵能成功,主要与一个原因有关:讯息。

古代是个讯息闭塞的社会,朝廷中央与地方沟通不畅,所以才要用虎符这类东西作为政令的凭据。

因此,如果沟通越是顺畅,讯息手段越是发达,偷盗虎符就越是没有意义,虎符也就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像是在现代社会,国家有什么军事行动,完全就不是古代的那个套路。

总而言之,由于沟通不顺畅,所以才要使用虎符作为验证;正是由于沟通不顺畅,所以才有人能通过盗取虎符而调兵遣将。


HuiNanHistory


军队是国家的,是君主的,如果军队只认随军统帅,或者各自将领,那这军队是谁的呢?人心思变,就算统兵将军是帝王亲信,但天高皇帝远,手握兵权久了,他还会像往常一样听从帝王么?

前车之鉴,大约在武王伐纣时期,姜子牙发明了“兵符”

所谓“兵符”,就是调兵信物,通常用玉或者铜做成,上面有铭文,工艺复杂不易仿制,然后一剖两半,左半发到地方军驻地作为统军凭证,另一半留在京师。需要调动军队时,京师会把右半兵符送到地方,两符合一,军队就可以调动,等征战结束,半边虎符归还京师……

因为虎为百兽之王,又表征伐,所以兵符大部分做成虎状,又叫“虎符”。姜子牙在发明虎符同时,也把凭符调兵理念传递军中,从那时候开始,军队调动只认“虎符”不认人

但,就算留在京师的半边虎符保护的再严实,也有被偷的几率,就像当年的信陵君,不就是派人偷了魏王的虎符嘛,叫什么窃符救赵

亦是前车之鉴,或者叫经验总结,后来对军队管理又做了改进,调兵虎符不变,但在虎符基础上,增加了圣旨环节,需要调动军队时,随右半虎符送去的还有相关圣旨诏书,三者合一,军队才可以调动

当然,在信息传递龟速的古代,如果干巴巴的等虎符到来,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正所谓军情如火,所以,军队调动上也有特殊情况,这一点在虎符铭文中有说明

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也

意思是说,军情紧急,见到了烽火狼烟,就发兵吧,不必等两符合一


灵石蕴珠宝


不不不,一般还有类似于圣旨一类的文书才行。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它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但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虎符而成功发兵的情况,尤其是西汉前期的藩国最为猖獗,刘邦灭诸异姓王后制定的藩国须有汉朝虎符才能发兵的制度对藩王们的兵权限制作用甚小。例如西汉吕太后死后齐王刘襄的起兵叛乱 ,汉文帝时济北王刘兴居的起兵叛乱 ,以及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 ,养兵练兵者皆为藩王,故藩王们都能轻松发兵。传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古代时,很多军人没见过皇帝,都是一级服从一级,所以调动军队只认上级,如果越级则需看到授印。虎符是两片合并的一枚高等级军印,分两个领导一人一半,如遇大的军事调动,需两个人一致通过都盖上大印才能有效。这样有效的避免了一个人独断专行,也能有效的防止因某一个人想造反而调兵。

虎符是一套非常严谨严密的一种军事调兵流程,并非是影视小说中手拿一块虎状的玉器信物就能调动千军万马,虎符要和圣旨一起才有效。你拿着虎符去兵营,先验真伪,然后在请出圣旨,一般上面都会写明何日何时提多少兵,谁带领,领多少,去哪里,干什么等一系列的话。单凭一个物件是不能够调动军队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信陵君为了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只有通过偷得方式获得另外一半虎符,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主将见到虎符还是不不肯发兵,询问之下得知这个不仅需要整块虎符,还需要皇上的诏书,无奈之下只有杀了主将赵国才得以解围。


长安城不良人


虎符只是古代用于军事用途的符节之一,但并不是唯一,这个问题所问古代调兵的时候难道真得只认兵符不人吗?下面来说说。

符的意义

先来说说符的意义,什么是符?《说文》:“符,信也”。所谓“人言为信”,最开始统治范围不大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器物来证明信用,只需自己或者传令之人张嘴即可,随着统治范围的逐渐扩大,统治的人口也增多,统治者也越来越深居简出,“人言为信”的这一套显然就已经不再适合,于是就用器物来当信用之物,这样器物也就和政治挂上了钩。《释名·释书契》:“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亦言赴也,执以赴君命也。”就很好的诠释了“符”的意义。


那么要怎样才能完成一次符节的使用呢?所谓“分而相合”是也。古人很聪明,知道把一件完整的东西分割两部分或者多个部分或者成组的部件相合之性质,然后在行使信用之前把两个部件拼合,若是完美拼合,那么就代表是真,可以行使此次的“信用”。符节的作用很广,比如传讯、外交、通关、货贸、道路、军事等很多方面都可以都可以符节。不同作用的符节样式也会不一样,比如有虎形、鹰形、雁形等,其中伏虎形的符节用于军事用途较多,楚国的一些虎符还可以用来传讯等。到了唐代之后,调兵的兵符变成了鱼符,而不再是虎符,之后还有龟符。


只认符不认人吗?

不少人听过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当时魏无忌即使令如姬偷到了兵符,然而那兵符去调兵的时候被统兵将领晋鄙阻拦,毕竟是借调他麾下的大军,他有怀疑的选择,最终朱亥出其不意用铁锥砸死了晋鄙才得以调兵十万大军成功。这个故事说明只拥有兵符去调兵显然不是百分百能成功,若魏无忌不是魏国的公子,即使砸死了晋鄙也不见得能调动大军,可见调兵的时候还得有个身份,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无法调动大军的,而且有时候还会有密码认证。所以在调兵的时候不仅要认符还得认人,可能还要认证密码,并不是任何人拿着兵符就能调兵的。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仿制兵符还是有一定的难道,但就算这样,在调兵的时候还是会有双保险或者多重保险,比如看人或者对口令、看密信等。总之古代若是任何人拿着个兵符就能调兵的话,那么不知道会增加多少场战事。所以该问题所问的只认虎符不认人的说法就是错的,兵符只是调兵时候一个重要的信用凭证罢了,但并不是唯一凭证。


淡看天上月



在古代,特别是和平时期,许多的士兵都没有见过皇帝,都是一级服从一级,而调动军队也只认上一级。如果越级调动军队,则需要让被调动的军队看到授印,而虎符就是最高等级的授印,是皇帝调动军队的符印。

虎符由黄金或青铜制成,呈伏虎状,故名为虎符。之所以选用虎形,主要就是“四神”中虎与龙相随,虎代表西方,属金,色白,亦称白虎,白虎是战神和杀伐之神,把调动军队的符印做成虎形,有辟邪及杀伐等神力。

虎符分左右两半,右半符放在皇帝这里,左半符交给屯住在外的军队将领。


为什么古代只认虎符不认人呢?

其原因还得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虎符出现之前,各地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军队,并且诸侯能随意调动军队,而周天子的兵权基本是被架空的。秦朝则吸取了该教训,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采用虎符调兵的方式。

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拿着虎符调兵,因为虎符是和盖了御玺的诏书配套使用的,诏书里面写明了用多少兵,由谁统领,调动军队去做什么以及需要用多长时间等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使用虎符调动军队的同时,还有其他配套的服务,比如士兵吃饭的粮草、打仗使用的武器装备等,有时候还需要战马、衣物。虎符能调兵,但调动不了这些。所以,虎符需要和竹使配套使用,竹使就是管士兵的粮饷、后勤的。

竹使同样有竹使符、皇帝给的诏书,虎符负责调动军队,而竹使则拿着符印和诏书去找管理粮食、冬衣、马匹和草料的官员。有了竹使,虎符调动的军队才有了后勤保障。

而古代虎符造假非常难,以至于历史上还没有靠伪造虎符成功调动军队的故事。总而言之,古代军队只认虎符而不认人,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巩固统治。


那么,是不是谁拿着虎符都能调兵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能调兵的不是虎符,是皇帝,虎符只是皇帝调兵的一种信物。所以只要皇帝派出的使者拿着虎符去调兵,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某个地方的将领长期拥有一支军队,或者这支军队本来就是他的私兵,那么虎符能否调兵,则直接取决于地方将领的意思。

所以虎符和玉玺一样,拿着虎符的人能不能调兵,直接取决于皇帝有没有权力。


金兔历史


确实是这样,因为虎符是调兵的信物,如果有了虎符,调兵的可信度就很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虎符只不过是军队信用体系的一种,其他办法也可以用来调兵,比如说持节督军。司马懿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坚守不出,诸葛亮送去女装挑衅,司马懿手下将官纷纷提出出营作战,司马懿不得已只能向曹睿千里请战。曹睿明白司马懿的小九九,排辛毗持节督军,压制众将不要出营作战,可见持节也可以号令全军,前提是持节的权力直接来自于最高统治者,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如果最高统治者的意思就是调兵的意思的话,那么你有再多的虎符也并没有什么用。

比如说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一事件中,信陵君虽然依靠如姬,从魏王那里偷来了虎符,并带着虎符前往前线,去找将军晋鄙让晋鄙出兵。

但是晋鄙在驻扎的时候,是明白魏王的小心思的。魏王的心思,就是想看着秦国和赵国作战两不相帮。当时的魏王畏惧秦国的实力,很害怕贸然出兵,反倒被秦国打败,丧失他手中的这支军队。所以当赵国向魏国求救的时候,魏王虽然假意出兵,但是并不主动积极去支援,而是驻扎在边境上观望着。对此魏国的将领晋鄙也是心领神会,知道魏王的意思,于是就一直在边境上驻扎着,一动也不动。

这个时候,信陵君突然拿着虎符来到了晋鄙面前,晋鄙也知道这并不是魏王的原意,而是信陵君耍的花招,所以他迟疑不敢进兵,因为他知道虎符并不来自于魏王的最高权威,而很有可能是信陵君的花样。信陵君在无奈之下,只能让朱亥用大锤把晋鄙锤死才依靠虎符带着军队去营救赵国,打败了秦国军队。

所以可见即使有的时候虎符在也不能调兵,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军队必须出自最高统治者的意志,才能调兵,虎符只是一个信物,有的时候信物并不比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要重要。


猫图怪谈


拿着虎符的确可以调兵,可不代表士兵都是瞎子呀!

比方说,秦赵两个正在打仗,一个秦国的将领跑到赵王营帐里,偷了他的虎符,然后跑到赵国的士兵面前行调兵之令。你猜赵国的士兵会不会把他给炖了?

要是仅用虎符就可以调兵,还养那么多谋士干嘛?养一群盗贼不就得了。

虎符调兵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至少100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通过盗窃虎符调动士兵成功的人,只有信陵君。即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能够成功调兵,源于两个原因:

  1. 所持虎符为真。

  2. 信陵君的身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背景原因。比方说,秦国都城咸阳发生动乱,秦王母亲给秦王的父亲戴了绿帽子,秦王大怒欲斩了此人,然后戴绿帽这个人造反了!这种事发突然的紧急情况,一刻也耽误不得。

如果严格按照虎符调兵制度,守卒先要禀报秦王,然后秦王拿出虎符,最后才可以发兵平息暴乱。估计,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秦王就自挂东南枝了。

因此,在秦始皇之前的虎符,有这样的铭文(杜虎符):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

“燔燧事,虽毋会符,行。”翻译过来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直接点燃烽火,免去会符的步骤,直接调兵遣将。

故而,在虎符之外还有个特殊情况——即使没有虎符,依然可以调兵。不过,这种不经虎符的调兵遣将,其操作之严格,不亚于窃符救赵。

没了虎符,士兵是不是要认可将领?调兵是因特殊情况而起,事件结束,全军将士怎么向秦王交待?而且,一个将领只能调动所属的部队,其他部队一个人也指挥不了。

可见,在调兵这条指令上,程序依然很重要。

回过头来再看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魏昭王,与魏王圉乃是亲兄弟。信陵君仁爱宽厚、礼贤下士,自然得到了魏国百姓的爱戴,同时也深受魏王的信任。魏国的很多事情,信陵君都有拍板决定的权力!

不过,虎符调兵制度越来越严格。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秦国成了秦朝,秦王也成了秦始皇。原本乌泱泱一大片的虎符,精简到12个字(以阳陵虎符为例):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阳陵虎符与杜虎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那个特殊情况——虽毋会符。

也就是说,秦王成了秦始皇之后,即便发生特殊情况,所有的甲兵也必须通过虎符来调遣。

根据考证,调兵的将领除了虎符之外,还需要一份皇帝署名的调兵文书。如此,则有虎符、文书、将领三个凑在一起,方可调兵,大大减少了士兵叛变的可能性。也正是这一操作,使得后世再无“窃符救赵”的情况发生。


祗树


虎符是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调兵遣将的凭证,也叫“兵符”,大多数为铜制品,也有金子的,其形状是一只卧着的老虎,长宽高尺寸基本在10厘米,4厘米,6厘米之内。整体造型圆润、敦实,代表了2200多年前青铜时代末期,人们所遵循的那种凝重浑厚的审美趣味。

当然也有袖珍型虎符,比如,陕西凤翔曾出土过秦国早期的金虎符,长宽高都在5厘米之内,造型比较夸张、写意,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金虎符代表。

实际上,虎符的雏形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大约在周朝初年,国家领土不断增大后,君王把许多地方交于其他兄弟,或者有功之臣来管理。但为了控制地方管理者手中兵权逐渐扩大后对朝廷造成威胁,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可以调动地方兵将的信物,它代表着朝廷的绝对权威。

据传,这个信物是周朝开国军师姜子牙发明。那时,信物是一节刻上字符的竹片或木片,或者是一块有字符的甲壳。到后来,姜子牙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自带威严,就把老虎刻在了竹片、木片或龟壳上,再到后来,就逐渐演变成用金属铸造成老虎形状的信物,俗称“虎符”。

制作好的虎符沿着老虎脊梁从中间劈开,右半边保管在君王手中,左半边由将帅或者地方长官保存。若要去下属地方调兵遣将,必须拿到君王手中的右半边虎符,跟地方长官的另一半虎符能完整地配套在一起,虎符的作用方可生效,才能搬得动兵将。

在古代“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时候,见到皇上手中的虎符,如同见到皇上本人,因此,地方统帅必须乖乖交出兵权,听令于皇上派来的调兵遣将者。若有不从,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比如,见虎符如见皇上,不用皇上亲自赶到目的地来下达命令,很好地争取了出兵时机。又如,在攻城战中,如果有敌方的兵符,就能顺顺当当让守城人投降,可以避免双方由于针锋相对,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正是依靠兵符的魔力,轻松收取了南郡、荆州和襄阳三座城池。“窃符救赵”的故事也属于此类。

但并不是任何人拿出虎符都可以调动兵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拥有右半边兵符也未必能调动地方兵马,还需要皇上的圣旨做另外的凭证。

尤其在军阀混战时期,势力庞大的地方大军阀,对朝廷一副爱理不理的姿态,皇上派来的使者即使亮出兵符,信服力依然不够,若没有看到皇上的亲笔诏书,这些大军阀往往是按兵不动的。


鸿鹄迎罡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半虎符合二为一,完全勘合,受命掌管完整虎符的将领才能指挥这支军队,而“符合”一词也是是由此而来。



在古装影视剧或者小说里,我们经常看到,无论是谁,只要拿到虎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一支军队。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一旦发生战争需要调动军队,不仅仅是有虎符就可以了的,还要有皇帝的圣旨,还有专门护送虎符的人,同时还会派亲信在现场监督调兵,并配有一定数量的士兵,如果发生叛乱可以当场拿下。

那么古时候有没有只拿了虎符就成功接管一支军队的呢?

有!



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为了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通过魏王宠妾如姬来盗走虎符,最后成功调动军队击退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这个故事并不是说即使没有诏书也一样可以调兵成功,而是说非常困难!

为什么呢?

我们看一下细节,信陵君拿着虎符给了主将晋鄙,但晋鄙验过虎符后还是不肯发兵,最后信陵君的门客朱亥趁晋鄙不备,一锤砸死了他,这才成功发兵。

那么是不是,只要拿着虎符给主将,如果主将不肯发兵,如法炮制,杀了主帅部下就自然顺从了呢?

当然也不是!



信陵君调兵成功不只是靠的虎符,还有信陵君这个魏国公子的名声和暴力。如果换做一个普通人拿着兵符调兵,就算杀死主将晋鄙,那晋鄙的部下也会一拥而上将其砍杀。

晋鄙不听调遣的原因是,出兵前魏王要求晋鄙驻扎邺城观望,这样两家都不得罪。但信陵君只拿着虎符前来,却没有更改作战目的的诏书,晋鄙自然起了疑心。所以早在信陵君出发之前,门客侯赢就已经知道光靠虎符是不行的,才推荐了大力士杀手给信陵君。

所以自古以来,但凡通过夺取虎符成功夺得兵权的人,都是皇帝权力系统当中的人,而不可能是阿大啊二。而且虎符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不可能存在一个虎符调动多地军队的情况。


大意凌然


别看虎符就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劈成两半的令牌,它却一直都是兵权的象征,在古代曾经至少有一千年凭借虎符调兵的历史。可见虎符的重要性。


“只认虎符,不认人”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就是,只认君主的命令,而不受其他任何人意志干扰的意思。

“只认虎符,不认人”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便一个人拿着虎符就可以调动军队。而是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他的话不被篡改、不打折扣地被执行时,用到的一个凭证,这便是虎符。

也就是说有个原本不属于这个部队的人来调动军队。他说君王说了,你们要到哪里哪里集结,准备做几级战斗准备。那怎么证明他是代表君王的意思呢?那就是拿出虎符,和军队里将军掌握的另一半匹配,匹配成功了,确保是真的无疑了。大家就都费听他调遣了。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虎符再这次调兵中,存在的意义是必要不充分条件。也就是说没有虎符是调不了军队的,但绝对不只是靠虎符就可以调动军队的。

另外两个充分条件便是调兵的人,以及君王的命令。

所以历史上最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首先信陵君拿着虎符来到军营的时候,但是晋鄙虽然对上了兵符,但是仍然怀疑。原因在哪里呢?就出在信陵君带来的魏王的命令上,因为这个命令和此前魏王下达给晋鄙的命令相矛盾。但是朱亥杀了晋鄙之后,由于信陵君的身份和虎符,其他将士刘执行命令了。


虎符是调动军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但有一种情况是特例。比如秦朝的“杜虎符”上的小篆记载:

"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也就是说一般小规模用兵,将军可以自己做主;碰到用兵超过50以上,将军应该去找君王“验符”,其实也就是说用兵超过50个人的军事行动,必须要去跟君王汇报情况,君王同意了,你才可以用兵。但是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看到烽火了,就不用去汇报了,直接发兵吧。


所以这里有一个问题,通常都是军队的将军有军事行动了,去找君王汇报军事行动,君王同意了,便派人拿出君王的虎符作为凭证,让你去调动军队。

但是有一点,这个虎符到了军营里,在执行军事行动的时候,其实这个虎符还有你没有考虑过的作用。

那就是虎符通常会分到两个将军手里,要下达命令的时候,必须两个虎符一致才可以通过。这本质上就是相互制约,只有两个将领意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此次军事行动的顺利。而派谁去能和主将合拍,这控制权在君王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