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模式之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是一款于2016年底火爆起来的产品。十余款共享单车产品经过激烈竞争,现在 ofo和摩拜单车在北京地区占据了最主要的市场。虽然名为共享单车,但这一产品不同于Uber,Airbnb等共享经济产品,并非是c2c的经营模式。相反,共享单车是由b方提供产品,租赁给c方。与其说是自行车中的Uber,不如说是自行车中的一嗨租车。


免费模式之共享经济


应用场景:共享单车所针对的痛点是“解决最后几公里”。以ofo和摩拜单车为例,ofo因为其较低的学生使用费用以及较低的押金,在学生市场占据主要份额。而摩拜单车则在上班族市场中占有更高份额。简而言之摩拜单车app使用更方便,但ofo的自行车使用起来更为轻便。

就现在而言,共享单车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按次收费。在我看来,这种商业模式是无法延续下去的。在大量资本融资的支撑下共享单车尚可维持,一旦融资用尽,现在的收费标准完全无法支撑共享单车昂贵的生产与维护费用。然而因为共享单车确实解决了“最后三公里”这一痛点,在更为合理的商业模式下也许这一产品将会留存在市场上。


免费模式之共享经济


我认为以下三商业模式也许是将来共享单车的发展趋势:

1. 收取广告费用。这是我认为最有可能也最合理的盈利模式。以现在的动感单车投放量,这无疑是很好的广告投放工具。例如,在中关村附近,可以与中关村某特定餐馆合作,在其500m内停车免收使用费用。结合大数据分析,在app中更可以做到广告的精准投放。例如A的使用记录显示,他是一名上班族,经常使用单车的场景为往返于地铁站与某高档写字楼之间,以及往返于地铁站与某高档住宅区之间。因此,既可以为A推送一些轻奢品牌的广告,也可赠送A一些在他家附近某精品餐厅/购物中心停车就免费使用单车的优惠券。

2. 提高使用费用。通过对用户的习惯养成,更高的使用费用也许也可以被接受。另外,摩拜单车现在已经有信用等级制度,提高使用费用,但对信用记录十分良好的用户进行更大的费用减免,也可以降低车的损耗进而节省维修成本。

3. 利用押金进行投资盈利。“对于押金的保管、使用等问题, 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并无明确的监管要求。不过,摩拜单车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对这笔资金也会进行一些较为稳妥的操作,比如购买一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但这样做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保值考虑,并非是为了盈利。”(摩拜单车遭遇押金质疑_银行信息港)由此看出,动感单车已经使用这一方式进行盈利。但从法律层面考虑,这一盈利方式不一定能持续下去。

总而言之,以目前情况看来,共享单车对用户的习惯养成还是做的非常成功的。同时,共享单车也切实的解决了“最后三公里”这一痛点。只要共享单车的运营方可以找到最佳的商业模式不断盈利,这一产品有很大可能能在市场存活。


免费模式之共享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