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助曹擊敗劉備呂布,荀彧只用了兩計,真乃王佐之才

三國初期,有一兵家必爭之地——彭城徐州。徐州地處南北方交界,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 號稱“四戰之地”。北上幽燕、西進中原、南下荊襄都十分便利,對曹操來說更是進可圖謀全國,退可固守北方。因此,徐州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加之,“徐州戶口百萬”,在三國戰亂時期,徐州更是一塊富庶之地,各路諸侯都對其垂涎三尺。

《三國演義》:助曹擊敗劉備呂布,荀彧只用了兩計,真乃王佐之才

陶謙三讓徐州,讓劉備輕易得到了這塊戰略要地,讓各路諸侯眼紅不已。之後,呂布又因兵敗暫時居於小沛,與劉備交好。曹操此刻敏銳的察覺到當初青梅煮酒時的劉備已經初成氣候,如果不及早控制他發育,到後期可能太肉打不動,不對,跑題了,是將來必定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於是他就有了動劉備的想法,但是自己現在根基不穩,此時率兵攻打徐州,必然會導致自己前期建立的優勢浪沒,所以他非常苦惱。就在此時,號稱王佐之臣的荀彧站了出來,他利用人性的貪婪,兩條計策讓曹操得償所願,讓劉備呂布分崩離析。

《三國演義》:助曹擊敗劉備呂布,荀彧只用了兩計,真乃王佐之才

一條二虎竟食之計,令得劉備呂布聯盟破碎。荀彧考慮到曹操剛遷都許昌不久,根基不穩,現在不太可能出兵打劉備,而且劉備和呂布兩股勢力互成犄角,如果進攻,這兩人必然同心抗敵。所以只能智取。如何智取呢?首先一計離間瓦解聯盟。荀彧知道劉備和呂布兩人貌合神離。所以,可以先讓朝廷下一道旨意正式封劉備為徐州牧,然後密旨讓劉備去殺掉呂布。這個計策就是讓劉備歸順朝廷再命令他去除掉呂布。

這就是二虎竟食之計。劉備如果奉旨出兵,幹掉呂布,劉備就少了一個呂布幫助,這樣對付起劉備就容易多了。事情不成,劉備被呂布幹掉,那最好了,之後收拾呂布這個莽夫輕而易舉。即使不殺劉備,呂布對劉備也會心存戒心,相互猜疑。這個計策最後結果是:劉備沒有殺呂布,呂布也沒有殺劉備,但是卻讓原來同心抗敵的劉呂聯盟出現了裂痕。這個就為後來荀彧的第二計策做了鋪墊。

《三國演義》:助曹擊敗劉備呂布,荀彧只用了兩計,真乃王佐之才

二條驅虎吞狼之計。徐州這塊大肥肉,旁邊的袁術早有心吞併。只是缺一個理由而已。荀彧利用袁術的貪婪,先是派人到袁術那裡告密說,劉備已經上表給天子想要吞併你袁術的南郡。荀彧利用劉備對朝廷的愚忠,於是,一份密詔讓劉備討伐袁術。

《三國演義》:助曹擊敗劉備呂布,荀彧只用了兩計,真乃王佐之才

這個計策非常之高明,袁術早就想找個理由來打徐州了,而這個時候,傳來劉備要攻打自己的消息,他正好藉此機會吞併徐州。而劉備是很注重名聲的,朝廷下旨說讓他討伐袁術,他也是不敢抗旨的。先前那是密旨所以就沒有殺呂布,現在曹操發了詔書,他還是不敢違抗的。

這個驅虎吞狼之計非常成功,袁術果然大怒,向徐州用兵。而劉備也留下張飛看守徐州,自己帶著關羽和大軍去討伐袁術。而和劉備早有隔閡的呂布,看到劉備率大軍去討伐袁術,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怎麼可能錯過呢?於是就夜襲了徐州,把徐州奪了下來。這下劉備可慘了,好不容易有了徐州這塊立身之地,現在真是無家可歸了。這兩條計策也為後來劉備投靠曹操和曹操平定徐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