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没有了自己的入海口,蓄水大部分汇入长江,它到底算是一条独立水系还是长江支流?

剑心琴韵


不管从水系构造上还是从人文自然意义上,淮河都绝对是一个独立的水系,虽然通过洪泽湖有部分水资源注入长江,但是淮河与长江的定位概念有天壤之别。

首先从人文自然意义上来看,淮河水系自古是北方地区比较大型的一个河流水系,并且在我国南北方地理划分上属于天然的一条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不仅是人文自然风俗,在气候环境上也以淮河流域为界限,淮河以北的降雨量相对较少,而以南地区降雨量比较丰富,所以说淮河是一条单独的水系,绝对正确。

另外淮河的水资源也并不是主要注入长江,而向东也是有入海口的,虽然在经过洪泽湖之时貌似到达了淮河最末端,但是洪泽湖也有河流直通黄海,名字叫做苏北灌溉总渠,如果相连就是长江水系的话,黄河其实和长江也有河流相通,黄河通过东平湖、京杭运河、微山湖、废黄河、骆马湖等也可以联通长江,能说黄河是长江支流吗。

在我国水系的划分并不是哪条河流水量大,就以哪条的名称划分水系,或许珠江、长江水系包含有非常多的支流,但此处用在淮河流域并不适用。水系更多是指流域内所有湖泊、河流、等共同组成的水系网络,虽然淮河入海口不明确,但仍然属于内流水系,且淮河并不是主干流进入长江,而是只有一条支流与长江贯通,综上所述淮河是独立水系,并不是长江支流。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这个问题我给出一些数据让题主参考,首先从国家的行政角度,有淮河水利委和长江水利委分管淮河片流域、长江流域。同时长江水利委公布各种数据一般都比较少提及淮河,也未把淮河流域纳入长江流域范围。也就是说从官方角度,还是承认淮河是一个独立水系的。下图来自淮河水利委的淮河片流域图,包括淮河干流流域和山东半岛诸河(挺模糊的,不过官方就这个效果)。

从历史的角度看,淮河由于被黄河的夺去入海口之后,淮河的水主要由洪泽湖、通过三河闸,入高邮湖,宝应湖群注入长江,1951年-1980年平均径流量由73%注入长江,1991年汛期甚至有83%的洪水流入长江,经长江入海,这事实上淮河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下图为淮河干流的水系图。

江苏于1998年在黄淮平原重新开挖一条长160km,宽750m,深6m,水深3m的淮河入海水道,以提高淮河抗洪能力,设计行洪能力2270立方,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深受800年之苦的淮河终于有水可以从扁担港入海。目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将继续拓宽加深河道,使得淮河行洪能力达到7000立方,达到二级航道标准,使得苏北拥有一个小小的出海口。

根据2017年数据,淮河入海江(长江)水量为512亿立方,其中入海水量为286亿立方,入长江的水量为235亿立方,也就是有接近55%淮河水可以直接入海,扭转了上1578年以来,淮河水大部分水从长江入海的局面。下图为淮河入海水道在汛期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淮河800年来在人为影响下,角色经常变化,可以说它独立的水系,又可说它是长江的支流。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主席如是说!


淮河曾经是中国古代四渎之一,位于中国最长的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之间的流域。淮河在历史上可以说经常受到黄河的侵扰,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黄河夺淮入海事件,同时淮河也与长江有了些许的联系。

在历史上淮河与黄河和长江,还有已经消失的济水被称为中国古代四渎!由此可以看得出淮河无论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流域的规模以及在中国古往今来的知名度上并没有明显次于黄河和长江。

但是淮河又是不幸的,淮河正好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这也就使得淮河很难不与这两条规模比自己更大的河流发生一些联系。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三条河流之间所发生的联系对于淮河来说居然是致命的打击。


黄河在很久以前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滋养了黄河沿线的农田和华夏民族的祖先。但是随着居住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及黄土高原范围内华夏民族的人口不断增长。而随着人类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进而释放出更大的生产力。


我们的祖先开始伐木造屋或者其他工具,开始向茂密而原始的森林争夺土地,因此他们砍伐森林变成农田,黄河中上游的森林资源和天然植被不堪其重。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逐渐恶劣,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使得黄河河水含沙量逐渐增加进而引发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床不断抬高。

黄河中下游河床抬高之后,每逢汛期便极易出现泛滥的河水冲破两岸大堤的情况发生。因此黄河开始肆虐中下游地区的百姓。而黄河泛滥的主要范围便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尤其是淮河地区地势较低成为了黄河泛滥之后经常侵犯的黄泛区。淮河的河道经常成为黄河泛滥之后的临时河道。



而淮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黄河泛滥中不断的被黄河裹挟而来的泥沙瘀堵,最终导致淮河干流从洪泽湖以下的淮河河道被淤死而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形成了这样奇特的景象,淮河之中70%的河水经过京杭大运河南下流入长江之中。然后再经过长江的河道流入大海之中。而且由于淮河丧失了天然的入海口。使得淮河流域形洪不畅经常出现河水泛滥或者旱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彻底的治理好淮河的问题,国家主持修建了苏北灌溉总渠。一方面用来缓解淮河下游也就是苏北地区的灌溉用水问题,另外一方面在汛期时可以发挥行洪的功效。汛期时淮河河道之中的洪水可以通过苏北灌溉总渠经扁担港入黄海。

除此以外淮河还可以通过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北上连云港市,经临洪口注入黄海的海州湾。 2003年又开通了淮河入海专用水道,自二河闸下游紧贴苏北灌溉总渠北岸入黄海。至此淮河的水患问题彻底得到了缓解和治理。




淮河当然是一条独立的河流,因为淮河拥有独立而庞大的流域水系,拥有着独立的流域控制范围,尽管淮河依然存在部分洪水通过京杭大运河汇入长江之中。但是依然不能改变淮河是独立河流的地位!几代水利人也实现了毛主席曾经做过的批示,终于把淮河修理好了。


珞珈山的猫


淮河最主要的入海通道是南下长江入海。从洪泽湖的三河闸开始至高邮湖、邵伯湖,再进入芒稻河、廖家沟,而后汇入夹江,最后在扬州广陵区头桥镇附近的三江营与长江相会。淮河入江水道全长一百五十多公里,设计的泄洪能力为1.2万立方米每秒,可分泄淮河70%以上的洪水。此外,淮河还可借助以下通道入海:

1)苏北灌溉总渠,一条1952年5月竣工的大型人工河道。起自洪泽湖东侧的高良涧,东至扁担港入黄海,全长一百六十多公里,兼有排涝、泄洪、引水、航运和发电等多项功能。

2)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2003年7月4日,淮河入海水道被紧急启用,以应对洪泽湖突然暴涨的水位,而此时距离淮河入海水道的主体工程完工仅仅过了六天。工程当年建成,当即为抗洪发挥关键作用,一次减灾效益就相当于收回工程投资的三分之二。

3)淮沭新河。淮沭新河沟通了淮河与新沂河、新沭河,是一条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通航的多功能人工河道。

综上所述,淮河及洪泽湖的入海水道形成了一河入江和四河入海的格局。所谓一河入江,指的是南下长江入海,每秒可分泄淮河水1.2万立方米。而四河入海中的四河是指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安以东的废黄河。它们加在一起,每秒可分泄淮河水6270立方米。据此可以说,淮河70%以上的水量是通过长江入海的。

黄河的夺淮入海,扰乱了淮河下游水系,致使没了出路的滚滚河水在黄淮地区肆意横行,时刻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力整治淮河流域,如开挖排水沟渠、兴建水库等。现今洪泽湖的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而随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实施,以及淮河入江水道的不断优化完善,洪泽湖防洪标准将进一步提高到三百年一遇。时至今日,淮河早已消除了历史遗留的祸患,成为了一条利国利民的生命之河。



跪射俑


淮河中华民族最重要河流之一,地位是独立的。

1他是南北方地理气候分界线:淮北为枳,淮南为橘,因为一条河流同一种水果都不同。

2为何没有独立出海口?黄河曾经南下夺淮入海,大量的泥沙淤塞河道,形成了洪泽湖高邮湖,并在长江找到泄水口。

3新中国成立,苏北灌溉总渠贯通,成为了淮河事实上的入海干流,地位毋庸置疑。


阎大嘴


淮河也不容易,经常被黄河强奸,到现在还被人怀疑和长江有一腿。本来蛮有地位的,可到了现代都被人遗忘,一个人躲在墙角默默的擦眼泪,唯一欣慰的是洪泽湖这个大儿子长大成人了。其他几个孩子也还在生长。只不过也搞不清亲爹是谁了。目前最大的可能是黄河是亲爹,长江是养父。真是黄河够黄,长江够长。害得淮河怀了又怀。


卧雪堂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 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12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干流大致与今天的淮河相似,下游流经今江苏省盱眙县后折向东北,经淮安市于响水县南部的云梯关入海。当时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水的下游支流。

《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发源山东泰沂山脉南边的沂,沭,泗水是淮河老资格的支流.今天水利部淮委” 沂,沭泗流域管理局位于徐州.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河南省汲县和滑县之间人为决堤,造成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水从泗水分流入淮;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南决,从此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淤泥使淮河入海出路受阻,盱眙与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今洪泽湖,并冲淮南堤溢流坝,沿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经邵伯湖由夹江在三江营入长江。

黄河夺淮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了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使淮河从入江水道入长江,使部分长江流域面积变成淮河流域的面积。

明代潘季驯主持治水,在洪泽湖周边筑堤,蓄纳淮河来水,企图“蓄清刷黄”(用淮河水刷深黄河入海河段)维持漕运,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杨一魁主持治水时,把淮河洪水分入运河,并由芒稻河入长江,是为导淮入江的开始。

目前淮河有主要的2条入海水道,2条入江水道(里运河淮河入江水道,)

1、入江水道:自三河闸起,经金沟改道至高邮湖、邵伯湖,再由运盐河、金湾、太平、凤凰、新河汇入芒稻河、廖家沟达夹江,至三江营入江,长江与淮河的入江口地理交汇点,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九圣村“淮河入江口公园”,全长158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秒。

2、里运河:该河是由历史上的邗沟演变而来,经多次整治,已成为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它既可分泄淮河洪水,又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和南水北调东线的干渠。从杨庄起至江都止,里运河全长159km。两岸均筑有大堤,其西堤即入江水道的东堤,有防御淮河洪水,保障里下河地区安全的任务。 [5]

3、苏北灌溉总渠:是利用洪泽湖水源,发展废黄河以南苏北地区灌溉的输水干渠,也是淮河洪水入海的一条入工开挖河道,西从洪泽湖口高良涧闸起,东至扁担港入海止,全长168km。设计行洪能力800立方米/秒,实际动用时,超过了这一标准,1954年汛期,苏北灌溉总渠最大分泄了淮河洪水1020立方米/秒入海。

4、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居其北侧,全长163.5公里,一期工程设计行洪能力3000立方米/秒,二期(远景)工程设计行洪能力7000立方米/秒。 [5]

分淮入沂水道是一条人工开挖河道,南起二河闸,经淮阴闸、沭阳闸至新沂河,全长97.6km,可相机将淮河洪水分入新沂河,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4000立方米/秒。

洪水通过洪泽湖枢纽控制,大部分经入江水道分入长江,一部分经苏北灌溉总干渠入海,一部分经淮沭河分淮入沂。这3条水道的排洪能力分别为12000、800和3000立方米/秒。此外里运河还可分泄少量淮河洪水入扛,废黄河可分泄部分淮河洪水入海.

请注意里运河只能分泄少量淮河洪水入江,因为里运河水位低于西面的高邮湖、邵伯湖又高于东面里下河地区5米,直接从高位引水入长江是最佳选择.所以淮河入江水道很开阔,很壮观.

《河渠纪闻》卷14记载,康熙九年(1670)五月,狂风暴雨掀起的巨浪将高家堰冲决五丈多,塌陷石工六十余段,“又漫翟坝

而下,直注高宝湖,风水大涌,塌崩如雷,高、宝、泰田庐尽淹”,而兴化以北无城郭室庐。据《清史稿.河渠志二》统计,从顺治四年(1647)至同治五年(1866),共决运堤14次,平均15.6年一决。每次决堤,里下河均惨遭其害。“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以及“一夜飞符开五坝,朝来屋顶已行舟”的苏北民谚,形象地描绘了

里下河地区水文情况.


朱伯崗


淮河入海航道建设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加上滨海港至蚌埠高铁建设和滨海港30万吨深水贴岸良港工程施工,与滨海港临港产业向西辐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将前景广阔


用科技还原自然


为何要强行划分独立或不独立水系,淮河有入海口的,在苏北灌溉总渠,两渠三堤,一条是灌溉渠一条是入海水道,还可以经高邮入长江,河流一方面因地势和气候等原因自然形成一方面也有人力因素,如人体血管一样四通八达网络状形态,在水利上一般不单独看待某条河流,而是一个水系,而淮河水系与黄河长江水系都有交叉,彼此独立而又统一


大轮明王鸠摩智官方认证版


淮河没有出海口,那是历史上的事。现在有苏北灌溉总渠(两条平行人工河道)作为其出海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