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最恨、最怕、最忧伤的是什么?

金刚石1245


我们时常把能以文化创作为业、写作的人称之为作家,话句话说,我们几乎都是作家,我们读书时期写了很多的作文,只是水平不好而已。所以我们与真正的作家一样,很多时候都有很多的问题与困惑,怕写不好、怕没有灵感、怕别人读不懂自己写作的意义……。

所以,真正的作家、写作之人,他们最恨别人践踏自己的作品(如同尊严一样),就算自己写不好,别人也不应该践踏自己的作品。

真正的作家、写作之人最怕没有灵感、写不出作品,作家基本上都是靠写作吃饭,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而且现在很多文化写作都商业化了,如果没有迎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就如同没有饭吃。

真正的作家、写作之人最忧伤莫过于自己的作品没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读懂之人。莫言的《红高粱》就是例子,现在才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可是这本书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上市了。


为龙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悲痛的是看着这个世界在腐烂,而却无能为力。真正的作家,不是写一些鸡汤,不是只为商业存活,而是为百姓发声,为社会尽责,为世界进步。所以,好的作家应该有强烈的忧患,他的内心有一股强烈想要挽救世界的欲望。但是他却又无法突破现实的阻力,只能以一个观察家的身份,束手无策的站在一旁。

我看到人心的腐朽,但我不能做什么。我只能批判,只能适应,挽救不了大众,大众也不需要你的挽救。因为大众的思维已经被意识的囚牢拷上了金钱和权力的手铐,当他们想要挣脱的时候,他们越感到疼痛,所以只能适应,只能转化为追求。当人人都戴上了这样的手铐,不戴手铐的人,成为了异类,成为了边缘。谁给予发放手铐的人,谁将得到拥戴。但这些戴手铐的人,最终走向哪里?那是思想的束缚,是人性的阴暗,从来没有自由过。

没有一个时代比如今更加冷漠。没有一个时代比如今更加注重金钱和权力。为什么我们不愿去做正义的使者?因为社会对这方面的奖励不够多,且付出的极其大,并且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导致的后遗症也无人过问,所以从自身利益出发,谁愿意做一个正义者?太多的舆论告诉人们,这个社会是分体制内和体制外,而人是站在里面和外面,谁反对,谁就出事。当这些例子足够多的时候,人们感到万分害怕、恐惧,彻底消灭了戴着手铐且蠢蠢欲动的人。

没有一个时代比如今更现实。无论是婚恋或交友,看重的无一不是个人的财富和地位。当财富和地位成为一个社会主要的隐性价值观的时候,善良、正义、诚实,统统只能流放到人心之外。婚姻的缔结,变成了门当户对。否则为什么明星几乎没有与普通人谈恋爱?所找的对象皆是有权有钱的大人物?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种筹码,从而去交换匹配的筹码,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了“人”。因为人的价值无法估量,既然无法估量,就不应该只找与身份对等的人。不只是明星,从上至下,全民皆以财富来估量自己,对等交换大等于自身价值的人。人人口中都喊着爱情,但人人心里都装着现实。这当中的真理离不开这幅看不见的手铐,它将人性铐住,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为了追求更大的欲望,而去找到比自身更多的筹码。

手铐戴久了,既无法挣脱,也不愿挣脱。对于作家而言,其实也戴了一副手铐。因为作家即便看清了所有的格局,依然无法改变,依然找不到那幅能打开手铐的钥匙。即便找到了钥匙,被囚禁的人,却不愿意解开。一旦解开,他们的所有欲望就落空。反而会杀了那个解开钥匙的人。

人们一直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比如眼前的任何看得见的物质和任何听得见的声音。那么,人的自由思想从哪里来?人又怎么知道自己戴了手铐?当然,大部分人不知道,也不愿知道。就像洪流,流向设定的每个闸口,流着、流着。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读写号


我感觉作家最怕的是商业化。好的作品能鞭挞社会的丑恶与不公,也能体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这一切都是作家的本质工作,也是作品应有的特点。可是现在娱乐至上,商业利益第一。如果作家不考虑这些因素,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不一定能出版,读者也未必看到。反之,为了商业利益写作,就有商业机构与你合作,作家肯定挣钱,可也会失去很多读者。所以,我感觉作家最怕最恨的就是商业化。一家之言。



李想话人生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作为一名文化热爱者,对您这个问题颇有兴趣,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希望您能得到帮助!

第一,作家最恨什么?

我都知道作家写作是枯燥无味且非常困难的,写作往往都是废寝忘食的灵感来了,有的时候觉都睡不上,一个好的作家,出一部作品,往往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但一部好的作品出来虽然有版权,但是你阻止不了别人的模仿和抄袭,我们知道现在大同小异的作品屡屡皆是,很多无良的作者都是把别人辛苦的著作拿过来抄袭模仿这种行为我们是非常的无语的,所以我认为所有辛苦创作作家们都非常讨厌抄袭别人作品的行为!

第二,作家最怕什么?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作者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才能来完成一部好的著作,很多作者写作素材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寻找灵感,没有灵感的写作是没有灵魂的是不可能完成一部好的著作的。所以我认为写作作家最怕的就是生活中没有灵感!

第三,作家最忧伤的是什么?

里我们可以把忧伤理解为担心或者无奈的意思,当我们每一个作家完成一部自己得意的著作的时候往往我们心中是充满了期待的,期待的读者的赞美和理解,希望读者能读懂我们作者的初衷,如果我们创作者辛辛苦苦地完成一本书或者一本著作,满心欢喜的期待能有一个好的口碑,但如果结果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创作者心中难免会有点失落和无奈,我认为这就是问者所说的“忧伤”!

总结:在当下这个社会中,作家已经没有那样的吃香了创作比以前更难了,每一个辛苦创作的作家,付出了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努力希望的是得到我们读者的认同和理解,在此,我也呼吁各位可以对作家多加理解和认同,多鼓励辛苦创作的人们让,他们能够充满信心的去创作!


菜瓜文学


最恨,来了灵感被打断;最怕,作品无人问津;最忧伤的是无人真正懂我。

我虽然还算不得作家,但是我总是喜欢写几笔。写东西这件事与别的事不同,不是你想做就一定做得了,做得好的。

这令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从前有个秀才要去京城赶考了,于是身怀六甲的娘子,不顾有孕在身的不便,忙着给秀才打点行装。而秀才则站在一旁,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看到秀才这个模样,秀才娘子还以为官人因为要长行而舍不得离开她,因此,忧心忡忡。秀才娘子于是宽慰他道:“时间不会太久,官人考完早点归家便是,而且到你回来,你儿子怕都要朝你笑呢,何必愁苦如此啊?”秀才还是一副忧愁的样子叹道:“娘子啊,你大腹便便,到时定有,可是你官人我啊,腹中空空,怕到时交不出像样的文章呢,故此,满腹心事,难以排遣啊。”

虽说只是一个笑话,但是真的有些道理,没有灵感时,真的笔下艰难,半天写不了几个字。不过一旦有了灵感,那真的下笔如有神助,洋洋洒洒一大篇,不费什么功夫。但是,灵感一旦被突然打断,那可就难受了喽。还不知道又要挤眉弄眼到几时,才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和方向呢?所以,灵感被打断,就像是财路被人断了差不多,恨极了呢。

写东西的人,要说怕,那就是怕自己好不容易写下的东西,无人问津。你自己宝贝疙瘩似得,轻易不舍得示人,可是给你欣赏时,你居然不屑一顾,连看一眼都嫌烦,不愿意多置一词,那我得有多揪心啊。如果你赞许几句,我肯定会开心,感谢你的赞同,我会继续努力。即便你批评我,指出我的不足,我也会认真对待,努力改正。甚至,我宁愿你抄袭我,因为那实际上是对我的肯定,当然我还是会找你理论的,抄袭虽然是读书人的事,窃书在孔乙己可以不算偷的,可是我不是孔乙己啊,窃书也是不许可的,不过那勉强还是肯定了我。然而你根本就不在乎我,就连骂我也懒得动口的话,这对我来说才真正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已彻底抛弃了我,我便只能自生自灭了。

人的一生,忧伤的事多着呢,但是对于写东西的人来说,最忧伤的恐怕莫过于无人真正懂我了。都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是操琴的高手,而钟子期则是最懂听琴的知音。当伯牙抚琴,志在高山时,钟子期随即说道:“多么巍巍的泰山啊!” 当俞伯牙继续弄琴,心思念念着意于奔腾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道:“眼下满是滔滔不绝的江水呢!”总之,无论俞伯牙心里想什么,而钟子期都能意会,而且深有同感。后来钟子期不幸离世,于是伯牙便把自己最心爱的瑶琴给摔碎了,从此终生不再摸琴。此正所谓知音难觅啊。没人懂你,才真正是令人堪忧的事呢。对吧?


西西林林


当作家一定要恨什么,怕什么,忧伤什么吗?

幸好我不是作家,不想记恨,不想畏惧忧伤,只想力所能及传递一些安宁平和,清风暖阳!



杨小德


创作环境不良风气,文章被抄袭侵权,甚至难以维权

很多作家为了生计不得不顺应市场创作内容,只为能改编成影视作品,而背离创作初衷

文人群体逐渐商业化,致力于刷公众热度而不是优化自己的文章内容,导致现在难以有优秀作品出现

名人找代笔出书,成功学,鸡汤文学大肆横行,鱼龙混杂,这些不良书籍带偏读者思想甚至内容三观输出不正确!


短发及耳的茶


每个人对于最恨,最怕,最忧伤都会有所不同,因人而异。

我最恨别人欺骗我,最怕别人伤害我,最烦别人诽谤我,这是我的真知灼见。


蛰伏舵手芦钰


其实作家最恨的是限制他写作,最怕的是自己水平有限。最忧伤的是歌舞升平,展现不出自己“愤怒出诗人”的境界。[大笑][大笑][大笑]


大主988


每个写作者都有一颗纯朴,善良,纯洁的心来抒发自己,向往美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懂,因为立场,观点,知识面不同,所以就有人恨,有人伤,有人忧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