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为何动怒?

史今说


唐李光弼死了之后,郭子仪为了免犯臣子大忌,再加上中央财政崩溃,大唐错过了“铁腕收兵权”的好时机,这就拉开了武人割据时代的帷幕。

皇帝,是中国古代每一个人最向往的一个职业,大权在握,可以吃香喝辣,可以有三千后宫,可以决人生死。


(皇帝后宫三千)

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从“香饽饽”变成了让人不想当乃至痛恨的一个职业,因为一旦当了皇帝,就注定了家破人亡甚至满门皆灭的“杯具”。

后周太祖郭威就是其中的受害者,郭氏被斩尽杀绝,他后来都只能把帝位传给了无直系血缘关系的义子——柴荣。

主要原因是五代时期“王政不纲、制度不张,权反在下、伦常巅倒,下凌上替、祸乱相寻”的原因。

比如说有一个人突然被人拥护为帝,那么他就要立朝庭、设百官,就要给这些“从龙之臣”封赏官禄爵位,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指任一名大将,开始征伐四方。

当这一名大将带兵出征到半路时,几名偏将小校甚至几个军士一合计,“哥几个,凭啥咱几个就只能当战场的炮灰,不是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咱哥几个为什么不搞拥立,弄个丞相、大将军来当当?”


(拥立皇帝)

这么一合计之后,由军士鼓噪、将校立即跟进,又要拥这个带兵的大将为帝。就这样,官爵实禄就有了,然后那些觉得自己得封赏少的人,他们又开始心怀不满,“拥立”又走入下一个轮回。

“陈桥兵变”也并不是宋太祖的独角戏,这种事情就发生过四次之多: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废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最后一个才是宋太祖赵匡胤。

至于那些“拥立”没有成功的也有好几件。

第一件,石敬瑭当河东节度使时,一次出猎,军中忽然有人大叫“万岁”,把当时正“韬光养晦”的石敬瑭吓尿了,他连忙下令斩杀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这才把这件事情平息了过去。

第二件,后晋大将杨光远率军至滑州,又有军士称要拥杨光远为帝,老杨还算有点威望,他大呵:“天子岂汝等贩卖之物”,呵之而止。

第三件,大将符彦饶在瓦桥关守戌,有裨将带兵士欲“拥立”老符。老符假装大喜同意,然后叫这裨将回去把更多的将校带来军中大帐,讨论相关事宜。

待这名裨将转身回去叫大家伙的时候,老符在帐外暗藏甲士数百人,等到三十余名将校都到军帐之后,老符摔杯为号,“遂伏甲尽杀之”。

(摔杯,又见摔杯!)

但是也有大将干不过的时候,比如后唐大将赵在礼。当时,军士皇甫晖暗知军士思归欲为乱,就劫拥军将杨仁晸为师,杨不从,被杀。

接着,皇甫晖又推一个人缘好的小校为师,小校不从,又被杀;于是,皇甫晖率一大帮军士直趋赵在礼处,把两颗血淋淋人头往老赵头面前一扔,大叫:“不从者视此!”老赵不得已“遂为其师”。

乱世,又见乱世,这就是“武夫当国”的恶果了,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何那么钟情“文官治政”啦!

因为文人偏爱“秩序”,崇尚“稳定”,所以说“稳定压倒一切”啊,国家如果动荡不安,民众就不能休养生息啊!

而武人之所以爱搞“拥帝”的把戏,无外乎是“将校皆得超迁,军士又得赏赐剽掠。”

官位得升、有利于瓜分资财,名声又好听。


(要的就是烧杀抢掠之实利)

至于那名被拥为帝的主将怎么想,他质于朝庭的家人怎么样了,有没有被杀,管那个干嘛!

如果不听话,再换个人来当皇帝就行了。

此情此景,无不让人头皮发麻!

所以,陈桥兵变之后,赵大同样是烦得焦头烂额,他被人拥有帝,就代表着他同样也会被人赶下台,也代表着别人同样也可以一样再来一次“陈桥兵变”,赵家被捧上皇族,实祸非福啊,搞不好要满门被诛灭的啊!

为此,赵太祖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异于前人的传统做法。

其一,赵家不再把“柴氏”赶尽杀绝,反而给“柴家”封赏,让他们体面地活下去。

他这么做,也是寄希望于有朝一日,如果赵氏家族被人赶下台,希望别人同样的也留给赵家一条“存亡续绝”的生路,不要赶尽杀绝赵家子孙。

其二,公元961年的一天晚上把一些老兄弟请了来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赵太祖号啕大哭,“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忙问其故,“这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

(杯酒释兵权)

石守信等人听出了味,大家着了慌,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哥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赵太祖通过此次“宴会”与各位老兄弟达成共识,让老兄弟回家养老,并永保他们富贵,赵太祖为改革兵制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其三,重用文臣,用文臣的理论重建君臣纲常伦理,以文制武。

鉴于当时的文人力量太过于弱小,不足于制衡武人力量,赵太祖甚至留下了“不杀士大夫”训示。

其四,讲究将德、武德,一定要彻底清除武人动不动就拥人为帝的动乱的思想根源,正是这样的背景之下,“把白起搬出武庙”的想法应运而生。

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大将,一代战神,打得东方六国的君主两股颤颤,但是他不听昭襄王的调遣,就犯了欺君之罪,不管这个人功劳有多大,这种人就该杀,赵太祖就要通过这个事件,释放出一种政治信号,希望各位将领向他靠拢,而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白起被踢出武庙)

所以,大宋建立后,赵太祖率领群臣拜访武庙的时候,他装假大怒,指着白起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享受于此?”

然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人将画像取下,然后再对群臣作了详细的解释。

当然,这种想法也不能明着当着群臣的面点破,所以太祖解释说,“两军争战,互相攻伐,本是君王所命,道德并不亏,但是白起将已降的四十万的赵兵坑杀,太不仁义,不配享受武庙的香火”。

这是拿着“仁义”来说“君臣纲常”的事了,连着讲究“覆军杀将,方为全胜”的用兵大家孙膑也给请了下来;“与诸候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打平二十”的吴起也被请了下来,原因很简单,都不仁义。

况且吴起曾叛魏归楚,反过手来又带领楚军把以前他带出来的魏武卒打败在黄河边上,这样的人将德有亏,也不配享武庙香火。

由此看出,从“不杀前朝柴家”、“杯酒释兵权”、“重用文臣”到“以文制武”、“将从中御”都是赵太祖拔乱反正、溯本清源,终结五代乱世的一贯方针,而“把白起请出武庙”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小手段。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被赵匡胤请出武庙的人何止白起一人,还有我们熟知的孙膑、廉颇、韩信、关羽、张飞等共二十二人。可以说是对唐代以来的武庙人选进行一次大换血,以此来彰显宋太祖赵匡胤以文治天下和以仁义治天下的决心。

武成王庙的简单介绍

武庙形成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为太公尚父庙,是为了祭祀姜太公而仿文庙所设,起初配祀姜太公的只有亚圣张良与十哲。到了唐肃宗时期,姜子牙被尊为武成王,太公尚父庙也因此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

唐德宗时期,武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武庙正式形成了以太公望为主祭,以张良为副祀,十哲与六十四将为配祀的固定模式。

唐代时的武庙十哲分置左右两列,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右列为: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宋太祖为何要将白起请出武庙?

大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率领群臣拜访武庙,他在祭祀完太公望后,驻足在白起的画像前,指着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将其画像取下。赵匡胤接着对群臣作了详细的解释。

他对群臣说,白起曾经坑杀了四十万俘虏,如此不仁不义的人,能挂在这儿供后人瞻仰吗?我大宋推行的是仁政德治,像白起这种不仁不义之人绝不能放在大宋的武庙里。接着他又来到孙膑处,说把此人也给朕撤了。

众人不解,宋太祖解释道,孙膑在兵法中确有奇谋,但其用兵之理却是大错特错,孙膑兵法中强调“覆军杀将,方为全胜”以全歼敌军为目的,可谓心术极毒且手段残忍,是为不仁。如此之人,岂可供后人效法?

随后,宋太祖令人对武庙中的名将逐一进行审查,但凡大宋朝廷所举,一定要深思熟虑且能上行下效,稍有不慎,便会缪种流传。万不可食古不化,贻误后昆。

左拾遗高锡上疏说,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不克善终”,同样不能出现在武庙中的配享之列。由于去留没有统一标准,于是宋太祖定下“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的标准。命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高锡一起裁定。

当时确实是出现了食古不化这样的大臣,秘书郎梁周翰上疏说,凡是武庙中的名将都是历代英雄,若是以功业瑕疵来论,那没有能满足标准的人,一旦去除神位,稍有不慎会受到后世诟病。而宋太祖并未采纳。

由此可见,宋太祖对当时入选武庙的人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要仁义当先,不仁不义的武将决不能入选;二是要功业没有瑕疵的人,也就是毫无争议的人才能入选。秦将白起显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故被除去。

宋太祖最终裁定的武庙人选

根据上述标准,武庙十哲中的白起、吴起、韩信三人被除去。

六十四将中的廉颇、彭越、周亚夫、段纪明、邓艾、陶侃、关羽、张飞、杜元凯、慕容绍宗、王僧辩、吴明彻、杨素、贺若弼、史万岁、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人被清除。

而新增的二十三有灌婴、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沈庆之、李崇、傅永、段韶、李弼、秦叔宝、张公谨、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葛从周、周德威、符存审。

后来宋太祖将齐相管仲增加进来,又将魏西河太守吴起复置于堂下。宋徽宗时,武庙人员又进行了调整,韩信回到十哲,白起、孙膑、廉颇、关羽、张飞等被请入殿下。七十二将由此形成。

殿上的十人分别是,左为: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右为: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而张良陪在太公望旁边。

综上所述,白起被宋太祖清除的原因就是杀降,被定性为不仁不义。其他人则是以“功业始终无瑕者”为标准,有新增的人员名单可以看出,五代十国后期的武将比较多,也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比较熟知的。


野史也是史


历史记载,赵匡胤看到白起的画像后,赫然怒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言罢,遂令人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画像清除出庙。



与白起同为职业军人的赵匡胤之所以对其如此反感,根源就在于白起的杀降,更何况白起的坑杀乃是用欺骗的手段完成的!通过批判白起,赵匡胤正好借此机会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治国理念,明确和平统一的非暴力战略。


今天记史


因为非“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不但罢去白起,还罢去关羽等人,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大清洗。

一、“取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重新审定武庙七十二将

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年)“幸武成王庙”: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宋太祖不满白起的原因是白起杀降。

自从唐玄宗正式将太公庙更名为武成王庙,俗称“武庙”,并立历代名将十人后,白起就是“武庙十哲”之一,从没有人因为杀降问题将白起移出武庙。

所以等宋太祖命令去掉白起后,立刻有大臣反对。

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

但是宋太祖不听。

武庙十哲发展到了宋代,配享的武将数量已经很多了,为七十二人。见宋太祖命令罢白起,有大臣也提出其他武将也有问题。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于是宋太祖命令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重新审定。

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宋太祖审定的标准是“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二、重审后宋代武庙七十二将

很快根据宋太祖的指示,新的武庙七十二将出台了。

在原有的基础上,除了白起外,还有二十二人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新的二十三人是:

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而除了白起外,被清除的二十二人是: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后来宋太祖将吴起另外安排,“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

在新的武庙七十二将中,大名鼎鼎的韩信、关羽、张飞都被清除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功业有瑕疵,德行有亏。

宋太祖如此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心知肚明。


微史春秋


其实呢,这些事情如果放在现代,有些人估计就开始脑子活泛,对于这件事情肯定嘴上的有一套了,说这些统治者之所以这么大清洗,肯定是为了符合政治目的。

至于说赵匡颖为什么把武安君白起移除武庙,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白起杀了俘虏,所以这种德行受到别人谴责的人怎么可以进入武庙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事情真的很有必要吗?打仗就是为了消耗敌方的有生力量,打仗就是拼个你死我活,都把对方打个半死,对方反过手来咬死你,那怎么算你就是庸才,你就是一个废物!

赵匡颖是一个武将,曾经在战场上面出生入死,对于战场上的这条规则他再清楚不过,可他还是要犯这条规则犯这个禁忌,为什么?还记得他的杯酒释兵权。

其实赵匡颖登上皇位以后心里是很不踏实的,他的老上司郭威就是通过这个方法黄旗加身登上皇位,然后这个时候他又通过黄袍加身登上皇位,万一下回有人再按照他的剧本来一个龙袍加身,那岂不是完完了?

出于良心上面的不安,出于对于未来的担心,所以赵匡胤必须要做出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就是所有的武将先考察他们的品行,不要像我一样啊,不对,不要像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一样会背叛,这种人一旦背叛了,那就永远都得不到我们的认可,永远都被别人给唾弃。

这话如果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跟明镜一样,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就是为了让这些武将记住必须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必须要学习品行,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当一个武将,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做我的武将,否则你万一哪天叛变我连防都没法放。

同时在这之后,北宋都是以文人治军,他们认为文化人讲究礼仪道德讲究道德廉耻,这些人是不会搞背叛的一套事情的,这些人做事情是有原则的,这些人管理军队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反判的,所以赵匡颖的这条规矩一直承袭了下来,直到面对北方如狼似虎的女真人。

真是不得不说缺啥补啥,赵匡胤本身也不道德,周世宗柴荣待他恩重如山,可他最后呢竟然玩了叛变,黄袍加身不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而且还抢了别人的,还为这一点对不起周世宗柴荣,但是他又没办法正面去承认这件事情,可如果这件事情一旦经过有些人宣传,那又变成了另外一番意思。

所以他决心从武将的兵权,武将的形象身上入手,打算打造一个不会背叛的武将集团,对于赵匡颖来讲,这个国家的武将以后就必须按照我提的那个标准来做,否则那就是不道德的武将,那就是受别人谴责的武将,但这种武将其实他才是最大的代表。


漩涡鸣人yy


赵匡胤去武庙拜祭,将白起移出武庙,个人觉得是因为秦赵长平之战,白起破赵军,杀赵卒,弱赵国,犯了赵匡胤的忌讳,宋太祖是凭借自己是皇帝的权势,因个人喜好,为所欲为。

白起破赵,坑杀赵卒,犯了赵匡胤姓氏的忌讳。

白起是战国名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代战神,独孤求败般的存在,是绝对有资格入武庙的。

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了大量赵军,而赵匡胤刚好姓氏是赵,白起犯了赵匡胤的忌讳,所以赵匡胤厌恶白起,将之移出武庙。

封建帝王,喜听顺言,不容犯忌,万人之上,为所欲为。

古人是相当的封建迷信的,特别是帝王,喜欢听顺言,不容犯忌讳。

民间传说,周世宗柴荣北伐,节节胜利,形势一片大好。

一日,周世宗柴荣登山远望,意气风发,问当地向导此地山名,向导答曰:此山名为病龙台。

周世宗柴荣听闻自己所等山名为病龙台之后,回去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虽然只是民间故事,但是可以看出古代帝王是非常在意这些名称上的忌讳的。

所以,白起因为破赵军,杀赵卒,严重犯了赵匡胤的忌讳,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不容,所以被其移出了武庙。


花开花落缓行客


关于武庙的由来及历史发展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并称武庙十哲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当时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乾德元年(963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共计6年)六月癸巳,昭等议升汉 灌婴、后汉 耿纯、 王霸、 祭遵、 班超、晋 王浑、 周访、宋 沈庆之、后魏 李崇、 傅永、北齐 段韶、后周 李弼、唐 秦叔宝、 张公谨、 唐休璟、 浑瑊、 裴度、 李光颜、 李愬、 郑畋、梁 葛从周、后唐 周德威、 符存审二十三人;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 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 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 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诏塑齐相管仲像于堂,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馀如昭等议。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

名单如下:主祀:武成王姜太公(无考)。配享:留侯张良(河南),陪伴在姜太公旁边。配享于殿上:共十人。

东侧西向: 管仲(安徽)、孙武(山东)、乐毅(河北)、诸葛亮(山东)、李绩(山东)

西侧东向: 田穰苴(山东)、范蠡(河南)、韩信(江苏)、李靖(陕西)、郭子仪(陕西)

从祀于殿外庑间:共六十二人。

按省份划分西向:

白起 (陕西) 、孙膑 (山东)、 廉颇 (无考) 、李牧 (河北)、 曹参(江苏)、周勃(江苏) 李广(甘肃)、霍去病(山西)、邓禹(河南) 冯异(河南)吴汉(河南)马援(陕西)皇甫嵩(甘肃)邓艾(河南)张飞(河北)吕蒙(安徽)陆抗(上海)杜预(陕西)陶侃(江西)慕容恪 (辽宁)宇文宪 (内蒙古) 韦孝宽 (陕西) 杨素 (陕西) 贺若弼 (河南)李孝恭 (甘肃) 苏定方 (河北) 王孝杰 (陕西)王晙 (河北) 李光弼 (辽宁)东向:吴起(山东)田单(山东)赵奢(河北)王翦(陕西)彭越(山东)周亚夫(江苏)卫青(山西)赵充国(甘肃)寇恂(北京)贾复(河南)耿弇(陕西)段颎(甘肃)张辽(山西)关羽(山西)周瑜(安徽)陆逊(上海)羊祜(山东)王浚(河南)谢玄(河南)王猛(山东)王镇恶(山东)斛律光(山西)王僧辩(山西)于谨(河南)吴明彻(江苏)韩擒虎(河南)史万岁(陕西)尉迟敬德(山西)裴行俭(山西)张仁亶(陕西)郭元振(河北)李晟(甘肃)

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关于这句话,通俗的理解就是:白起杀降,特别不是英雄,怎么能在这享受祭祀呢,叫人把他拿走。

1.其中“受享于此"的此是否有其他含义呢,当时白起的位置,位于武庙主殿左起,古代以左为尊,白起此时相当于,除主祭太公,配享张良之外的第三人,或许对于赵匡胤看来,杀降的武安君不适合呆在这个位子,下诏将之换成管仲,可见当时赵匡胤对于管仲的喜爱,从十哲之外一下子,提到十哲之首,浓烈的个人情感因素,不得不让人怀疑,此为有预谋的操作。

2.再看当时由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商定“功业始终无瑕者”二十二名单中,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 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 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 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并没有白起,可见白起只是不适合呆在第三的位置,并不是不能待武庙,所以说赵匡胤只是在找借口。

3.从宋徽宗宣和五年的名单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白起的名字,因此可以推测白起只是被从主殿换到了殿外庑间,毕竟一句“有违祖制”的帽子,不是徽宗所愿承担的。


中天月孤流


宋太祖赵匡胤去武庙拜祭先贤,见白起的画像赫然在供奉之列,而大怒称其杀降卒为不武,遂令将其画像逐出武庙。赵匡胤久历沙场,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纂得了后周孤儿寡母的江山,欲以仁义诏示于天下,白起乃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秦丶赵两国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落了个名副其实的`人屠”之名,令人大加指责和不齿,宋太祖此举就是对其滥杀无辜的强烈不满。


赵永志67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为何动怒?

按理说,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白起也是将军出身,为何赵匡胤却要将白起从武庙中请出呢?我们后世人如今在谈及白起时,应该知道白起是战国秦国当中的一员名将,但是我想“杀神白起”这个名号也应该如雷贯耳吧!但确实白起在千年前所享有的这个名号最终使得“重文轻武”的赵匡胤将其请出了武庙宗祠。


白起之名,虽威震华夏,但是这“威名”也给白起带来了后世对之一直争议不住的焦点。有人说白起是个战神,用兵如神、天下无敌,终其一生、倾尽全力为秦国一统天下洒尽了血与泪;但是亦有人说,白起是个名副其实的“刽子手”,一生杀人无数、太过残暴。正好如今将白起请出武庙宗祠的赵匡胤属于后者。唐朝时期,白起甚至被唐统治者当做战神尊奉于武庙其左第三位,似乎其名声和“武圣”关羽不相上下,唐朝尊奉白起的原因莫不是:①尚武精神;②“战必胜、攻必克”的战神形象。如果说唐朝将白起等尚武之人捧到高潮,那么宋朝则是将那些尚武之人打压至极。

其一: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顾名思义,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白起不配受尊于庙”的原因。赵匡胤认为:白起所杀之人都是一些缴械投降、手无寸铁之人,如此行为简直不是一个练武之人能够行动出来的,白起此举丝毫不符武德风范,那他还有什么资本再留在这武庙之中、继续享用香火?赵匡胤的这席话,的确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后世人对千年前白起功绩的认知,看来赵匡胤只是看到了白起坑杀百万敌军的情景,根本没有站到白起杀敌报国的卓著功绩之上来看待“白起配不配享用武庙”这个问题。


其二:太祖此举,实为铺垫

我想这才是赵匡胤将白起等武神搬出武庙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极为祥和安宁的朝代,国内是“重文轻武,经济繁荣”;国外则是被动挨打,毫无还手。我个人认为,两宋之所以懦弱至极、没有一统天下,说到底还是统治者的腐朽懦弱以及“重文轻武”的立国传统。虽说赵匡胤和白起都是出身武功之家,自身也都是很不错的练家子,但是“文化之间亦有摩擦”。更何况如今赵匡胤登上了帝位,俨然从一名武将化身为一位开国帝王。在赵匡胤看来,“以文治国,重文轻武”方为治国理政之上策,此举就是想给天下万民塑造一个“止息杀戮、注重和平”的亲切帝王形象。


但是谁也没想到昔日太祖皇帝将白起等22位武庙“英雄”请出宗祠,几十年后,徽宗皇帝又将白起等人搬了回去,如果赵匡胤泉下有知的话,恐怕会气的吐血!再者说,如果白起在千年之前不屠杀百万敌军的话,那么对于秦国的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不会有干扰吗?


小镇月明


赵匡胤之所以如此厌恶白起是因为白起当年实在是过于残忍嗜血,谴责白起正是向天下的百姓表示自己是和平为主并不会提倡暴行。

赵匡胤自小就成长在将士之家自然会十分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他所追求的并不是不顾一切统一天下而是十分估计平米百姓呢。后来在率军会都城的途中遇到了自己的部下擅自谋杀了韩通以及他的家人,这下子可好了一下子让赵匡胤怒火中烧并且即刻处死了这位部下。

后来虽然没被杀放出来但是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了。后来赵匡胤在处理对宋朝的敌对势力的时候也是处置的十分宽容无比,一般都采取让这些势力主动归顺的平和精神。西晋末年开始只要新朝皇帝登基就会对前朝皇帝追杀,若是敌国的重要人士正好被对手抓住的话那注定要经历着难以忍受的悲惨经历了。

不仅是受尽耻辱最后还要丢了命。要说这百年以来真的能够逃过这样的悲惨经历的估计只有孤苦无依的陈后主了。但是反观这在一向反对坑杀俘虏的赵匡胤这里,有一个小幼儿就是柴宗训不他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被封为了异姓王。了解了这些事实后就会发现,在宋太宗执政初期的时候在南方仍然存在着割据现象。

并且这吴越国的君主自动入朝归顺于宋。就连反抗最为猛烈的北汉也选择了归顺,虽然赵匡胤并没有享受这盛世太久就猝然长逝了,若是赵匡胤没有这反对坑杀俘虏的信心,估计很多割据的霸主都不会轻易归顺,那么这历史上就又会出现十分血腥的一面。

止戈为武这个重要的理念有许许多多的将士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意义,而赵匡胤虽然身为武将却能将这条理念真正的付诸于行,这样怀有一颗仁义之心的皇上还愁天下不统一吗?

这种宽仁的态度是值得后人肯定的。赵宋一朝能够在历史的车轮下生存三百多年岂不就是因为这宽容的态度吗?时至今日这种理念对世人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