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網課究竟是好?還是壞?按照我們這個世界的規律來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但今天我不想從兩面性上來做什麼論證,我只想發表一下自己對上網課的看法和建議:同學們怎麼發揮優勢,咱們家長如何做更好。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咱先不急著批評孩子,我想大人要以身作則,所以咱先說說家長吧。

我在網上看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們不肯認真學習,在學校都學不好,更不用說在家靠自覺了。有的在學校表現好的,在家期間卻變得肆無忌憚了,再這樣下去,就把孩子耽誤了。

我倒是覺得,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嘗試換一種方式上學,這是件好事。家長可以和孩子互動,也可以近距離的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實時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請不要誤會,我可不是鼓勵大家監視孩子,而是通過孩子的表現,哪怕只是偶爾的交流,我們能夠更準確的分析孩子現在所處的狀態,比如:更喜歡哪個學科,更討厭哪位老師,學習是否吃力,還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時會怎麼做……家長的角色不是監工,在尊重孩子隱私的前提下,適當的給予引導,就足夠了。過分的關注只會惹來厭煩和疏離。

網課上的互動也可能不盡人意,孩子的表現也可能不盡人意。很多家長已經心潮澎湃:“為什麼我家孩子老讓人操心”,“為什麼老師總是不點名我家孩子回答問題?”……焦急的情緒又佔領了高地。放鬆些,想讓孩子表現好,首先家長要穩定情緒,您發現焦慮是會“傳染”的嗎?往往一場家庭大戰就是從過分緊張焦慮開始的。孩子只有把更少的精力放在處理緊張情緒上,才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呀!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爸爸媽媽在這個期間也可以選擇充充電,不論是學習上的還是工作上的,甚至可以培養一下自己的興趣。家長的榜樣力量,確實更有說服力。有的家長說,那麼我們就撒手不管孩子了嗎?也不是這樣的。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我們的處理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有機會我們以後細細討論這個問題)。那麼與其不良溝通,不如多照顧一下自己的情緒,孩子少學一點知識有時候並沒那麼重要,還是可以補回來的。但是如果因此厭學,那麼再多的知識,他不也學不進去,或者學了就忘嗎?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家長的心態平和了,家庭氛圍也好了。你不罵孩子,孩子才會更願意主動溝通。(否則你想,他一來和你說點什麼,你要麼挖苦,要麼發怒的,換做是你,也不願意再來自討沒趣啦!)孩子肯定會有讓你惱火的時候,比方說前兩天,我女兒要用繩子做工具,繩子就搭在她眼前的筆筒上,指著那個方向她也愣是找不著。我大腦第一反應“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但下一秒我就疏導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安靜的等她自己再找一找。(現在,她已經能夠每天獨立上網課,獨立打卡、寫作業並上傳,自己安排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有空還會給我講故事。)

對於大孩子,咱更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那麼,同學們你知道網課有哪些優勢嗎?我覺得至少有三個:第一,不直接面對老師,也許沒有那麼緊張了。第二,萬一上課走了個神或者有看不懂的,課下隨時可以看回放。第三,節省了每天上下學路上的時間,中午都有時間午休一下。是不是感覺還不錯的?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還有兩句話送給同學們:

  1. 學不學、學什麼、怎麼學這件事完全在你,你有主導權。爸爸媽媽的“監管”你可能不喜歡,但是我相信你一定知道他們是出於關心和愛。
  2. 對於你們來說,考大學以前的知識,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科學家都證實了“連智商都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更何況攻克一道難題,或者背誦一遍課文?只要你們班有學會的,憑什麼你不會?唯一說的通的解釋就是——不夠勤奮。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無數的偉大教育家,都給了我們很多的建議。但他們至少都有一個共性,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刻意練習“勤奮”這件事。所以無論是網課還是正式上學,主動自發的學習,才會成就夢想!


幾條小建議,助您輕鬆應對“網課”的“折磨”


如果你有其他難以解決的問題,歡迎你給我留言或者私信,能分享你的快樂或者憂愁,我都很樂意,要是能和你一起解決問題,我就更加榮幸之至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僅用於輔助文字表達,不用於商業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