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陣亡的第一位總兵張朝發


鴉片戰爭中陣亡的第一位總兵張朝發

提示

今年是鴉片戰爭爆發180週年。舟山作為鴉片戰爭的爆發地,在這場戰爭中,定海軍民英勇抗擊,書寫了近代史上悲壯的一頁。定海水師總兵張朝發在定海第一次保衛戰中受重傷,最後不治而亡,定海成為其將星沉淪之地,理應被視為為國捐軀,然而他多年蒙冤,未能獲得應有的評價。

一 迎敵

張朝發(1795~1840),字駿亭,乳名“花犬”,原籍福建惠安崇武鎮獺窟村(今名張坂鄉),後跟隨父親逃亂到福鼎秦嶼鎮定居。由於家境貧寒,幼年時他便跟隨叔父閩安鎮臺張隆表,習得超出常人的水性,並集刀器武功於一身,人稱“水獺精”。

為幫補家用,少年時他進入漁行當僱工。後父親去世,張朝發沒了依靠,在眾鄉鄰的幫助下,到福建總督衙門應募水兵。臨行前鄉里王秀才為其改名為“張朝發”,盼其日後為國出力,飛黃騰達。

投效福建水師後,他海戰奮先,卓有勞績,被譽為“小旋風”。很快他得到了水師提督李長庚的賞識,被提拔為百總。

嘉慶年間,海盜蔡牽踞嵛山,一次在閩浙邊界洋麵上,張朝發的水軍與海盜蔡牽成百隻戰船遭遇,雙方激戰了三晝夜難分勝負。為速戰速決,張朝發想出一妙計,在月黑風高之時,帶領十多名水兵,偷偷潛入敵營,用鋼鑿鑿穿敵船底。次日作戰時,蔡牽的船隻漏水下沉,張朝發率軍趁機追攻,終取得勝利,蔡牽拔寨而去,赫赫戰功使其連升三任,升為參將。

張朝發於嘉慶十九年(1814)十月,擢我國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道光元年(1821)十月,升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遊擊,二年,調任水師協標右營都司,四年,因“防範夷船不嚴”,復降補守備,又升水師遊擊。道光二十年(1840)5月任定海鎮總兵兼領溫、臺等州水師。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1840年7月4日,英國侵略軍艦隊入侵定海五奎山。水師總兵張朝發、定海知縣姚懷祥駕小舟登英艦抗議,遭到拒絕。

英遠征軍海軍司令伯麥等給定海總兵發出戰書,揚言中國方面必須在7月5日下午2時前“獻出”定海,否則開炮攻城。

水師總兵張朝發、定海知縣姚懷祥等將領拒不投降,張朝發將信撕碎,命城上守軍發炮,擊退敵艦。

六月初七(7月5日)下午2時後,英軍威裡士釐號艦首先開炮。面對英軍猖狂進犯,張朝發毫不退卻,認為“夷情猖獗,不宜退避”。在雙方兵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張朝發緊急集中大小戰船21艘,船炮100餘門,軍士960名和沿岸守兵600名,火炮20門。

張朝發率領的城外各營及水師1560餘人在定海衜頭誓死血戰堅決抵抗,並調戰船在港內堵截英軍。

與英軍水戰中,由於英軍大炮射程遠(1000~2000米)、威力大,交戰不久,張朝發被英軍的炮火擊中左股身負重傷落水,經親兵救至鎮海大營,終因傷口流血過多,一月後正二品銜總兵張朝發壯烈殉國逝於餘姚,時年46歲。

臨終時,他還勉勵將士勠力殺敵,收復定海。

鴉片戰爭中陣亡的第一位總兵張朝發

二 蒙冤

定海失陷後,朝廷派員追究定海失守之責,時主持鎮海防務的烏爾恭額、欽差大臣伊里布等人,把定海失守責任都推在為國捐軀的張朝發一人身上,按至於“愎諫”“撤守”“棄城逃跑”“通敵”等罪名,本擬將其處斬。

欽差大臣裕謙查明後奏報朝廷,提到張朝發“城非吾責,吾領水師,但知扼海口而已,若縱之登岸,則大勢去矣”。

道光皇帝在得到定海失陷的奏報後連發四道諭旨。

第一道諭內閣,令將“愎諫撤守,以致喪師失城,情罪重大”的總兵張朝發、署中營遊擊羅建功、護左營遊擊錢炳煥、護右營遊擊王萬年、署中營守備龔配道革職拿問,交部分別定罪;將原已交部嚴議的烏爾恭額、祝廷彪先行革職、暫留本任,戴罪圖功,以觀後效。

定海人民為此義憤難平。

直隸省(今河北)臨城縣訓導夏燮在《中西紀事·海疆死難記》中提到:“總兵中創殞命,核以當日受傷落水,搶救回鎮,其非有意脫逃,藉以諉卸可知也。至謂愎諫撤守,是據烏爾恭額和羅建功等一面之詞,無論陸戰未必可恃,而總兵所督者水師,防守外洋,正其專責……則當日之誤,誤於浙洋之全無準備,豕突而來,措手莫及,豈總兵一人之罪哉! ”

舊時有功官員歸葬時少頭缺腿的,朝廷會念其忠義,賜“金頭”一個或“金腳”一雙隨葬,曰“金頭墓”或“金腳墓”。《清國朝史補》載,咸豐年間,文宗皇帝(愛新覺羅奕詝)嘗對群臣嘆道:“張朝發未必非忠臣,朕鞏為諸臣所蔽。 ”追贈朝發為“武顯大將軍”,命人護送其靈柩歸葬福鼎秦嶼。

張朝發矇冤十餘年,其冤案始得昭雪。

此後,朝發英勇抗英的事蹟被編為福州評話,廣為流傳。

鴉片戰爭中陣亡的第一位總兵張朝發

三 追封

張朝發追封為武顯大將軍後,朝廷封其子張振彪為世襲雲騎尉。

張朝發歸葬於自己的故鄉福鼎秦嶼鎮號稱“海上仙都”的太姥山麓。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福鼎百姓建“浙江定海總兵張朝發墓”,墓室有兩封門,左邊安放張駿亭(即張朝發)靈柩,右邊安放陳氏夫人靈柩。神龕中間的刻字“詣授武顯將軍鎮守浙江定海總兵駿亭張公一府君,詣封正二品夫人晉封一品夫人德配景惠陳太夫人”,乃咸豐帝為張朝發平反後,親自下的恩旨。

因張將軍在水戰中失去了雙腳,所以朝廷賜金腳一雙隨葬,此墓便是太姥山山下這座“金腳墓”。“鳳”字形“金腳墓”在路旁的小山坡上,坐東北向西南,佔地約150平方米,墓前有兩根華表,一對石獅,墓穴中央是一個青石神龕。墓前植清文士、寧洋縣訓導秦嶼人王學貞“已歸大海心何負,未斬長鯨死不休”挽碑紀念朝發,以稱頌張朝發愛國精神。

在古代,一些豪門望族常會在大門上題寫匾額對聯,以炫耀祖先業績,勉勵後人。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家族的標誌,使人一看就知道這座房子主人的姓氏及發祥地。張朝發從小未讀過書,在定海鎮任總兵時,他雖身在浙江定海,卻心繫家鄉,以廉慎為師。

福建省福鼎市秦嶼鎮張朝發的故居,與其他古建築無太大區別,但是門楹上一塊青石上雕刻著“金鑑傳徽”4個大字。這4字寄託了張朝發將軍昭示鄉里,題以自警,包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一是足見主人忠貞的意志。二是對那時身在秦嶼的後人提出的希望。

據相關文字記載,金鑑即銅鏡,徽,徽號,美好的稱號。“金鑑傳徽”的本義是“從鏡子裡折射出美好的稱號”。引申意為,對當官的人來說,家就像是一面鏡子,家屬的所作所為,將折射出官吏本人的形象,如果家屬在鄉里表現良好,將為自己增添光彩,於是家這一“金鑑”便因而有了好的名聲而“傳徽”了。

得知門楹上的刻字真實意義之後,不難看出,當年張朝發雖身在定海卻心繫家鄉,希望家人們能夠好好表現,多做好事。

從另一方面也可見張朝發的用心良苦,他的故居把水井建在後門外,這樣能方便鄰里的用水,又不煩礙總兵府內正常辦公,真可謂是一舉二得。

還有一說,是張朝發故居的“金鑑傳徽”來源於唐代名相、著名詩人張九齡的故事。開元十八年(730年),適逢唐玄宗“千秋節”(生日),滿朝文武給皇帝獻上各種珍奇異寶,唯張九齡呈獻五卷《千秋金鑑錄》,詳細講述了古今興亡之道,受到唐玄宗的嘉獎及賜書褒揚,其族人引以為榮,於是便以“金鑑”作為堂號。“金鑑傳徽”便是由此演化而來。

由此看來,當年張朝發雖然遠在千里之遙的定海為官,但對家屬在當地的表現十分重視。他把家屬的表現當作自己為人為官的一面鏡子,希望家屬克己守法,多做好事,在鄉里留下好的口碑,為在外當官的自己增添好的聲譽。

這“金鑑傳徽”四個字鐫刻在自家門口以勉勵家屬,可謂語重心長了。

唐代史學家吳竟也在《貞觀政要·規東太子》中說“無以惡小而不去”,規勸太子不能姑息小錯誤。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說:“以小善為無益,以小惡為無傷;凡此皆非所以安身崇德。 ”這裡,王安石把不為小惡提高到安身立命、成就偉業的高度來認識。三國時劉備在給後主劉禪的遺詔裡直言不諱地告誡人們:不要輕視“小事”,“小事”是“大業”的基礎。

張朝發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武將尚能如此克己自律,對家屬提出如此厚望,其克己奉公的品質可見一斑。

因此,大敵當前之時,張朝發英勇殺敵直至犧牲,則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