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鴉片戰爭是無論從清朝歷史上看,還是中國歷史上看都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件,關於這方面的書籍也被很多人討論過,但是有兩個問題 值得我們去思考:鴉片戰爭的失敗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歷史負責人到底是誰?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因為鴉片的流入,其實從道光的曾祖父雍正就開始禁菸了,後來的乾隆、嘉慶也都下令禁菸,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反而愈演愈烈。到了道光這裡就更加嚴重了,禁菸也遇到了很大阻力。當時朝廷內對禁菸政策分為兩大派,一是以林則徐為首的嚴禁派,二是以許乃濟為首的緩和派。意見不同出現兩個派別很正常,最終還是看道光皇帝選擇哪一個,通過歷史我們也能發現道光帝最終決定支持林則徐嚴禁鴉片的主張,還封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菸。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林則徐到了廣州之後誓言要將鴉片全部消滅,當然這些做法肯定會損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損害到英國殖民者的不法利益,結果就是遭到了他們的反抗。其實在道光皇帝決定支持林則徐的主張時就應該預想到這些事情的發生,應該有所防範措施。但是道光皇帝並沒有做到這一點,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由於鴉片戰爭的失敗,清王朝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為什麼當時的清王朝會失敗呢?當時的英國確實比較先進,軍隊都已經配備了火槍火炮,比當時清軍先進一些。但是要知道,當時清朝人口4萬萬人,兵多將多,而英國當時是長驅遠襲,以勞對逸,以動制靜。從長遠分析看,清朝是有可能打敗英國的,並且清軍是在本地國土人多防禦,英軍兵少,而且補給距離太遠,當時的亞歐交通也不方便,清朝完全可以打敗英國,所以鴉片戰爭失敗的主要歷史責任到底是在誰身上呢?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當時的道光帝為了求和還罷了林則徐的官職,聽信了一直求和的琦善、穆彰阿的意見,認為他們的主張才是對的。其實說到底還是道光皇帝內心怯弱,能力過於無知和無勇,對西方的實力一無所知。

鴉片戰爭,其實我們原本不用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如果他要是有當年皇太極抱病指揮松錦大戰的意志,有康熙皇帝三次親征上場的氣魄,這場鴉片戰爭也不會失敗,更不會有《南京條約》的恥辱。中國也從此標誌了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對於鴉片戰爭的失敗,道光皇帝應該負主要歷史責任。

歡迎閱讀漢宣原創,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分享閱讀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