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疫情爆發,假期延長,全民宅家,

爸爸們理解了媽媽們坐月子的心情,

孩子們也即將學會哈士奇拆家的本領…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眼看小朋友們渾身精力無處釋放,

而陪玩的爸媽們卻瀕臨能量耗盡,

我們整理了多個室內運動創意,

讓寶貝們宅在家也可以釋放電量,

也給家長們一點靈感,舉一反三開發新遊戲,

將防疫的非常時期變成美好的親子時光。

01

0-6m|運動啟蒙

0-6m的寶寶處於感官敏感期

喜歡把抓到的東西都塞嘴裡體驗一番,

因此玩具和手部的清潔尤其重要。

不能外出活動就在陽臺曬曬太陽,

小月齡的運動方式也相對好辦,

在家就能擁有私人健身館。

02

7-12m|爬行遊戲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寶寶爬到停不下來~

爬行是寶寶開疆闢土的第一步,

冬天衣服穿得比較多活動受限,

寶寶常常爬幾下就哇哇抗議。

巧妙設置一些機關和障礙

比如用爬行墊捲起來做成隧道,

把餐椅分排兩邊、椅背架起床單做成帳篷,

在地板上貼上膠帶設置跑道,

沿途擺放一些小玩具,

還能讓乖乖小鴨做嚮導,

讓寶寶跟著挑戰升級版爬爬賽!

03

12m+|學步遊戲

12-18m是寶寶學習走路的關鍵期

一開始,寶寶的腿部力量還不夠,

但強行架著寶寶手臂反而有弊無利,

高度適中的學步車,讓寶寶主動扶著主動推行,

才能循序漸進地增進肌肉力量、掌握行走技能

想要更全面地鍛鍊寶寶的

下肢力量、膝部關節、平衡性、心肺能力,

還可以加入“撿物”的任務環節,

鼓勵寶寶推行、蹲下、撿物、起立,

鍛鍊其下肢力量和靈活性。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04

18m+|騎行遊戲

寶寶開車過來啦~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18m+的寶寶就像安裝了小馬達,

一沒看住就會撒腿加足馬力向前衝,

他們也特別喜歡騎行的速度感。

但室內空間受限,

將戶外橫衝直撞的騎行,

增加任務環節,變成慢速踏行

就能讓寶寶玩得不亦樂乎。

比如將玩具擺放在不同地方,

讓寶寶擔任快遞員,

負責開車將它們一一送達目的地

寶寶雙腿蹬地,自主掌控速度和方向,

在前進後退轉彎中充分鍛鍊腿部肌肉。

05

24m+|蹦跳遊戲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寶寶旋轉跳躍不停歇~

2歲以上的寶寶運動智能發達,

平衡能力和對肌肉的掌控也進一步提升,

這也代表他們更加“坐不住”,

對運動量的需求也更高。

不能在遊樂場上躥下跳,

利用屋內一定長的直線距離和空間,

稍微設計一下,

在家也能創造條件讓寶寶放電。

比如用膠帶貼出1-9格“房子”,

讓寶寶鍛鍊雙腳跳、單腳跳技能

還可增加遊戲規則,

比如利用積木等小物件

讓寶寶邊跳邊踢;

或者多人競賽,

剪刀石頭布,贏的人先跳一步,

中途不能把腳放下,

看誰能堅持到達終點。

以上游戲都是從媽媽群裡收集而來的

親測有效的陪玩妙招,

歡迎爸爸媽媽們評論分享

這些天陪寶寶玩的有趣室內遊戲~

大家集思廣益,

將不出門的防疫期,

變成美好的親子陪伴時光。

疫情期間,在家裡可以這麼陪孩子玩

Tip1:提倡大家減少外出活動

陪寶寶在家做動靜結合的室內遊戲,

消耗精力且鍛鍊腦力,

讓寶寶開心玩中學。

Tip2:外出正確佩戴口罩

選擇大小合適的兒童口罩

1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

N95等口罩不適合寶寶用

Tip3:注意手部和玩具衛生

優先使用清水和洗手七步法清潔雙手

在外利用免洗洗手液或溼巾清潔手部

保持居家環境清潔、空氣流通

玩具、用品定時清潔和消毒,

尤其寶寶喜歡啃咬的玩具

洗手歌謠

每到大街小巷,口罩必須帶上

為人也為自己,必須做好防疫

用力用力用力洗呀,雙手用力用力洗

勇氣勇氣拿出來啊,武漢我們挺著你!

——鄧紫棋(戴口罩洗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