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忆双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晨风散发着寒意,迎着料峭的寒风,我走向那座静默的小山。父母长眠在那里,已经好几个年头了。黄土坟上已经长了荒草,在夏秋开放的牵牛花早已失了踪迹。通向坟头的小径也是荒草萋萋,偶尔有小草探出头来,一点点的绿意难遮萧索与荒凉。


清明时节忆双亲

未近坟头心已哀。 禁不住泪眼迷离。爹娘!女儿来看望你们,来给你们送纸钱来了!只希望在那个世界,你们不要挨冻受饿,你们能过得幸福快乐。在坟前点燃了纸钱,我絮絮的向父母诉说。

我给父母带来了自己蒸的年糕,记得父亲在去世前一年,让我带着年糕走,说:“赶紧多吃点吧,等我死了,就没人给你种黍子了!你就吃不上年糕了!”如今,我在超市买了黄米面,蒸了年糕,我告诉爹娘,放心吧,爹娘,我现在又吃上年糕了,自己蒸的,还带来给你们尝尝。


清明时节忆双亲

纸钱在燃,烟尘在飞。 听说尘灰飞的越高就是故去的人越高兴,可是,为什么我烧的烟灰没有高飞呢?是责怪女儿什么呢?爹娘,如果你们在天有灵,就保佑女儿以后好好的,行吗?下半生,我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一定要快乐的生活。

站在坟前,往事依稀。 我仿佛看见:母亲拉着我的小手,走在去姥姥家的山路上;父亲爬上高高的柳树,为我折下柳枝拧成柳笛;母亲指着天空的银河,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父亲背着我走在雪地上,送我上学;母亲躺在炕上,痛苦的呻吟;父亲拄着棍子,缓缓的挪动脚步......

清明时节忆双亲

时间的长河缓缓流淌,记忆的浪花点点飞溅,往事如烟丝丝缕缕,在脑海里飘忽,模糊又清晰。好多事情渐渐忘却,不能忘却的则是那份爱,那份情,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

父亲,母亲,生我,养我,教我,疼我,爱我的人,已是阴阳两隔,你们若泉下有知,可曾感受到过我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可曾知道我心中那深切的思念?

纸钱化为灰烬,烟尘袅袅飘散。散不去的是悠悠的思念, 永不能再见了,我的双亲!我知道你们在去世前,最牵挂的是我,我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对得起你们的深恩。


清明时节忆双亲

耳边忽然传来一阵歌声,原来是远处的放羊人在纵情歌唱。陶潜的诗忽然出现在脑海里:“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是啊,死去,不过是将身体托付山阿,达到另一种永恒。

回家路上,见小草点点,绿柳婆娑。经过肃杀的严冬,春风已经带来了一抹抹的绿意,而这淡绿意将随着春风夏雨不断蔓延而至无边。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若干年后,我也将托体山阿,静静长眠,我亦不希望我的孩子为了我的弃世而长久的悲伤。那么,我让我对于父母的故去泰然处之吧,哭过,痛过,然后,快乐的生活。


清明时节忆双亲

这是旧文,今年由于情况特殊,都不让烧纸钱祭奠。只能摆上水果等食品,默默祭奠去世的亲人们。但不管哪种形式,都是我们表达思念的方式,故去的亲人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