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

1、绿茶(发酵度:0)——不发酵茶

绿茶是中国销量最大的茶类,属于不发酵茶。颜色为绿,基本上跟刚刚采摘下来的鲜叶颜色一致。


有的绿茶叶片颜色呈墨绿色,很深,但在冲泡之后,叶片就成了嫩绿色。

特点:清汤绿叶

干茶:颜色为碧绿、翠绿或黄绿,长期存放或与空气接触氧化,容易变灰白色。

茶汤:呈绿黄色


原料:为嫩芽嫩叶,不适合长期存放

代表茶:河南信阳毛尖、杭州西湖龙井、安徽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2、白茶(发酵度:5%~10%)——微发酵茶

白茶在茶友当中,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口碑。白茶属于微发酵茶,之所以叫白茶,是因为满身披毫,毫香清鲜。


白茶的芽心是白色的,叶面是灰绿色的,叶背是黄褐色的。这些颜色的变化,都是白茶经过轻微发酵的痕迹。

特点:绿叶清汤

干茶:色白隐绿,外表披满白毫

茶汤:清淡,呈象牙白或微黄,随着时间沉淀色泽由浅变深


原料:壮芽或嫩芽

代表茶:白毫银针、白牡丹、云南月光白、寿眉、贡眉等

加工:鲜叶→萎凋→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3、黄茶(发酵度:10%~20%)——轻发酵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工艺技术是人工控制的,叫做“闷黄”,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

特点:呈黄汤黄叶

干茶:芽身金黄,色泽润亮

茶汤:杏黄清澈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或芽叶

代表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平阳黄汤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4、青茶(发酵度:15%~70%)——半发酵茶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外形最大的特点是:绿叶红镶边,也就是叶片边缘变红发酵了,中心还是绿的。


谁叫它是半发酵的茶呢,而且它的发酵是在摇青的时候完成的,抖动摇晃茶叶,茶叶在碰撞中发酵,随后又对它进行杀青,发酵戛然而止。

特点:绿叶红边

干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原料:一芽两叶,枝叶连理

代表茶:凤凰单枞、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肉桂)、水仙等

加工: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5、红茶(发酵度:70%-90%)——全发酵茶

红茶是国际上销量最大的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

特点:红汤红叶

干茶:颜色为深红色

茶汤:呈红橙明亮


原料:大、中、小叶种都有,分为条形红茶和红碎茶

代表茶: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茶、福建的正山小种、江西宁红茶、四川的宜宾红茶等

加工: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6、黑茶(发酵度:随时间而变化)——后发酵茶

黑茶的发酵是最特殊的,其它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因此发酵非常的彻底。

特点:红汤裼叶

干茶:呈红褐色

茶汤:橙黄、褐色、酒红色


原料:多为大叶种茶

代表茶:湖南千两茶、安化黑茶、云南普洱熟茶、陕西径渭茯砖茶、广西六堡茶等

加工: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

开卷有益|茶人高手速成班:《六大茶类发酵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