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及防治方法

摘要:近幾年,辛集市小麥枯白穗症狀及面積有上升的趨勢,嚴重地塊白穗率5%~30%不等,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造成小麥白穗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病害和蟲害引起的,不同的病害和蟲害造成的白穗在田間分佈和植株表現都有不同。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針對出現枯白穗的各種情況進行了系統總結。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1、紋枯病

1.1 危害症狀

小麥受紋枯菌侵染後,在各生育階段出現不同的表現症狀,成熟期表現為枯株白穗等症狀。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莖壁後,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圓形或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最後病株因養分、水分供不應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危害造成的白穗在田間零星分佈,田間多是單株發病,這種白穗株整株枯白,莖基部1~2節有褐色雲紋狀病斑,由於花稈爛莖抽不出穗而形成枯孕穗或抽後形成白穗,結實少,子粒秕瘦。發病早的減產20%~40%,嚴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顆粒無收。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1.2 防治方法

合理追肥澆水,控制田間群體密度。2月下旬—3月中旬,根據病情發展和氣候條件(病株達10%以上),且春季雨水較多時要及時防治。用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0g/667m2,或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g/667m2,或25%丙環唑乳油30~35g/667m2,兌水50kg噴霧,隔7~10天噴一次藥,連噴2次。注意:因為紋枯病的發病部位在小麥莖基部,用藥時應儘量將藥液噴灑在麥株莖基部。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2、全蝕病

2.1 危害症狀

“黑腳”和“白穗”是全蝕病的二大田間症狀,嚴重時病株較健株提早10~20天枯死,用手輕輕一提,就可將整株拔起。全蝕病危害造成的白穗在穗期表現整株提前枯死症狀,在新病區或輕病區田間表現為成簇或點片狀低矮,穗期枯死呈白穗。抽穗灌漿期病株成簇狀或點片出現早枯白穗,並且在莖基部葉鞘內側形成“黑膏藥”狀的黑色菌絲層。

2.2 防治方法

用12%三唑醇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02%~0.03%拌種,防病效果較好。2.5%適樂時種衣劑按1:1 000包衣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一定防效。苗期可用20~30g/667m2,12.5%禾果利或50%多菌靈500g/667m2,對水200kg,沿壟噴莖基部。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3、根腐病

3.1 危害症狀

穗部受害時,初在穎殼上形成褐色不規則病斑,穗軸和小穗梗變色,嚴重時小穗枯死,病穗籽粒秕瘦。種子受害時,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根腐病除發生在胚部以外,也可發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溝等部分。病斑梭形,邊緣褐色,中央白色。造成的白穗是整株枯死,根部腐爛,莖呈黃褐色,植株青灰色,莖基部折斷枯死,白穗不實。在田間表現為點發性的叢簇狀或小片枯死形成白穗。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3.2 防治方法

小麥根腐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1)農業措施:種植抗病品種、種子處理、清除病殘體、與豆科等非禾本科作物輪作等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或微生物菌肥,減氮、降磷、增鉀,合理增施礦物質元素肥料。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加強小麥鋤劃、鎮壓增溫保墒,促進根系發育,後期避免大水漫灌。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2)化學防治:首先就是種子消毒,用藥量:600~800倍液的惡黴靈或800~1 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然後就是土壤消毒,1 200~1 500倍液的惡黴靈或1 500~2 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最後就是發病後的作物灌根用藥選擇,發病後灌根,1 200~1 500倍液的惡黴靈或1 500~2 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4、赤黴病

4.1 危害症狀

半穗或整穗穗腐,氣候潮溼時,病穗穎片合縫處或小穗基部產生粉紅色黴層。氣候乾燥時病害受抑制形成白穗。

4.2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做到適時播種,配方施肥,培育壯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強田間管理,合理灌溉,保證小麥抽穗揚花整齊,縮短病菌侵染的危險期。麥收後清潔田地,把小麥秸稈、麥茬帶出麥田,集中漚肥或深埋,充分腐熟以促進病殘體腐爛,減少田間菌源。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2)化學防治。立足於適期早用藥的策略。一般小麥抽穗後赤黴病發生初期或預計發病之前,可選用代森錳鋅(全絡合態)等保護性殺菌劑進行保護性防治。在小麥“抽穗後、揚花前”用12.5%特譜唑(烯唑醇)30g/667m2+50%多菌靈100g/667m2噴藥預防,效果十分理想,一般年份用藥1次即可。多雨的年份,再在小麥“揚花後”加噴1次。對已經發生病害的麥穗,在麥收前要將病穗拔除,並帶出田外集中燒燬。在麥收時對感病粒數超過3%的個別重病田塊要單收單打,入倉前要採取措施將病粒剔除。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5、麥莖谷蛾

5.1 危害症狀

危害造成的白穗症狀是麥穗枯白,上生黑色黴狀顆粒物,除穗枯白外,植株其餘部分仍為綠色,剝開旗葉葉鞘,發現莖杆被蟲蛀,留下不規則的蟲孔,杆內有蟲糞。有蟲的株穗軸外露部分比健株明顯短。這種白穗在田間零星分佈,無發生中心,以靠建築物近的一邊麥田白穗多。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5.2 防治方法

在小麥抽穗初期,當30%的穗露頭時,畝用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從穗部由下至上噴霧防效較好。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6、金針蟲

6.1 危害症狀

引起小麥枯白穗的地下害蟲主要是金針蟲。以幼蟲咬食小麥根莖基部,小麥抽穗後遭金針蟲為害則形成枯白穗。輕拔病株即見病株根莖部已被咬斷,觀察植株莖基髓部,可見咬食呈蜂窩狀的痕跡。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6.2 防治方法

可用澆藥水方法,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kg/667m2,對水750kg/667m2,順壟澆施,防治金針蟲。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4kg/667m2或5%辛硫磷顆粒劑2kg/667m2拌毒土隨播種溝撒施。

小麥白穗發生的多種原因,防治方法,農戶值得參考!

7、總結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