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的老人子女每月都给钱,他们吃穿不愁,但他们为什么还要一样辛苦种田种地?

桂林农家伊伊


农村老人从小就种田,辛苦大半辈子。只要身体许可,活一天干一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子女都给钱,吃穿不作难,就是闲不住,身后想给子女多留下点财产。

农村老人心里清楚自己的能耐,老了没有退休金,手里没有多余的钱,老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全都是儿女的负担。你说,他不干还行吗?


世俗凡尘


这与老人一生的勤劳习惯有关!

我记得我以前提到过,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她有七十多岁了,膝下有我们兄妹四人,都已生儿育女成家立业。我们都很孝敬老人,每月不光我们兄妹四人给钱她,我们的孩子们也都不定期给老人不等的钱,外加国家政策好,每月也有百把块的油盐钱,按说她的确是衣食无忧,不需要再辛苦劳动,每天和城里退休老人一样,到处溜达转转,与垸邻老人们一起聚聚拉拉家常,只管乐享晚年幸福生活。可老母亲就是"不懂得”享受,把我们本可流转出去的田地,她硬是要留下一块自己种,我说"你都七十多岁了,与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为了养育我们累得腰驼背弓的,难道你还没累够吗?还是你现在还生活不下去?"她老人家微笑地说"都不是,是闲不住,劳动惯了不干活儿光玩不习惯,别扭不自在",“再说我能动总比不能动好",她还说自己种的东西比买的好吃,安全!同时种田地还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勤劳,是母亲她老人家的本色,说不过她,拿她没办法,也就只好如此了,只要她快乐幸福就好,愿她身体永远健康!


乐享未来的农村人


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他一个月退休工资五千多,我们姊妹四个经常回去,吃的零食水果米面都买回去,穿的衣服鞋子帽子围巾一年四季都会给买,用的肥皂洗衣粉卫生纸牙膏洗发水茶壶等等,还有我妈身体不好,有高血压,家里的药都是用纸箱装。我爸抽烟,逢年过节平时也都买回去,五一回家,看到家里还有满满两大纸箱。

他们基本是衣食无忧的,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在种地,开始我是不理解的,觉得吃穿都不愁,干嘛还要受那个累。前年的时候我爸种花生时腿上可能拉伤了筋,治疗花了四千多还没完全好,那年,花生卖了不到一千块。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这个怎么都是不划算的,可是他还在种地,浇地是我们村频率最高的,虽然经常浇完地就下雨,我爸好像有个神奇的功能,久旱后他一浇地就下雨,我们都说我爸用浇地祈雨呢,当然是开玩笑。前几天下雨,我问家里的雨下的大不大,我妈说下的不小,后边又加了一句,那天你爸刚浇完麦子就下雨了。果然,我亲爱的老爸啊,你真是雨神吗?

种地能带来什么好处?我妈说可以有玉米喂鸡,可以有花生打油吃,我爸说闲着不舒服,我觉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有对土地天然的热爱。

有个诗人说过“为什么我眼里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想,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深爱着这片土地,舍不得它们荒废,不会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而放弃它,对这片土地,有像母亲一样的敬爱,也有对孩子一样的宠爱。

即使钱够花也舍不下那片土地,都是因为爱啊!

种地,看到春天的幼苗到秋天的硕果累累,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小七天天记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的爷爷奶奶,就是这样的,他们已经快八十了,我爷爷奶奶有存款,而且每年我那些伯伯,叔,我爸,都会给我爷爷奶奶钱,我爷爷奶奶经历过饥荒,经历过那种很贫穷很贫穷的日子,哪怕日子现在越过越好,他们也很节约,从来没停下来过劳动,他们现在有养老金,各种补贴,算起来有个千把块,在农村完全够用,可是我爷爷奶奶还是在辛苦了劳动,我听到他们说的最多了一句话就是,自己不去劳动,谁给你钱,天上不会掉馅饼。每次看他们这样心里又很心酸,但是我又不想去阻止,因为我只想他们好好的,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度过他们的晚年!或许我们都不明白在我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才导致现在会一直劳动,但是我希望所有的晚辈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好好的度过晚年!但是我爷爷很厉害,他是我的偶像,他说的很多很多话够我受用一辈子,因为那是他用一生经历来总结出来的,我爷爷常说,他看过太多太多了悲欢离合了。其实一个大家庭最需要的是和睦,才有小家庭幸福美满!所以我爷爷时常告诫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取舍,,,,爷爷奶奶在这里孙儿祝你们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重庆长寿之乡


这就是农民对土地的一种感情。也是他们勤劳的一种体现。

农民,尤其是那些老农民,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这份朴素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和理解的。

我爷爷活到九十二岁,在我们村里,算是高龄者之一了。

我父亲兄弟姊妹们共四人,我们这一辈儿,一共十人。大家各个家庭,说不上有大富大贵的,却也都过得去。

这么一大家子人伺候一个老人,那自是尽他吃尽他喝,尽他化了。也完全可以尽他“玩”了。

他完全可以闲下来,歇歇了。

实则不然,爷爷就没一天闲过。

农忙了,他总在地里,干他力所能及的活儿,农闲了,也从不说呆家里,总喜欢去田间地头,瞧瞧,逛逛。

还总是叨叨谁谁的麦子中打药了,谁谁的棒子地里的草该除了。

好象就有忙不完的活儿,管不够的“闲事儿”。

有时也劝爷爷,爷爷则说:咱庄户人家,活得就是个勤快。庄户人要是懒了,再好的日子也会过穷了,过垮了。

大爷家三哥有块地就在村口上,爷爷跟他要来二分多地,在那儿种菜,还谁也不让插手,就他自己种。

天天呆在他的菜园地里忙活。

他对他种出来的那些菜,权当呵护一群孩子一样。

好多回从爷爷的身边路过,听见爷爷朝着菜地里的菜说话儿呢。象跟老情人啦呱一样,亲切,感人。

爷爷后来有病了,不能自理了,还叫别人用车推着去看望他的菜园地呢。

爷爷那一辈儿的人,对土地的那份真挚感情,是少有的。

他们老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都不会闲下来,都会去地里干活。

一来是他们忘不掉养活了他们一辈子的土地,二来也是一种寄托,一种乐趣。

就象是交了一辈子的一个朋友,他舍不下土地,忘不了土地。

在农村,大部分的老人都觉得,人活着就得干活,就得劳动,活到老干到老,是他们的一种信条,甚至是信仰。

这一辈子的老农民,他们觉得闲下来就别扭,就难受,就不自在。

所以,他们一辈子,一刻也不曾闲下来过。


笨刨


在农村我老姐也是这样的人,快70岁人了,仍然在种田。

姐夫去年做了心搭桥手术,没有办法再做体力活了。

外甥一个月给他们2000元,在农村足可以保证他们正常生活,衣食无忧。

我问我姐这大年纪了,莫再种田,把身体累垮了划不来。

老姐说一是习惯了种田,在家坐不住,种一点有一点,她儿子虽然一个月给2000块钱,我不能心安,毕竟儿子也赚钱不容易。

闲不住,习惯了,心疼她儿子,这才是老人种田的理由。

但是至今仍然有很多80岁老人种田,他们儿子也可能很少给钱,生活无奈。

希望善待老人,每一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王老歪49681976


我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不久,也回家创业了,我的思想也深受农村老一辈人影响!虽然自己子女可能在外面当了老板或在外面有体面工作,也在外面买了房子,一年不回几次老家,而子女想尽效,也想过接父母出城市里面去住,不过父母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很多习惯都养成了在农村生活方式,叫他们在城市里面天天呆在房子里面,出去文化知识,普通化又不标准,会碰到很多麻烦,因为城市制约很多。因此很多父母宁愿住在农村,子女又不能在家乡尽效,所以只有每月打点生活费作为补偿。虽然子女给的钱都够自己花了,不过养成了吃苦耐劳习惧,他们根本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而家里平时事又少,所以国家留给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也不想浪费,虽然种出来的产品不值几个钱,不过心里踏实,还有就是省吃俭用习惯了,再有钱,也不舍得花。作为子女从小生活在农村,也明白父母用心,如果自己父母身体健康能下地干活,也不会加以阻拦,相当于让他们锻炼身体!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关住三农,请多关注我!



农村生活彬仔


我的岳父今年九十多了,耕地早就给几个儿子分开了,儿子们轮流供养他,也给他零花钱,按说是吃穿不愁.可老人一直闲不住,就在前几年,一到农忙时,他就差不多和年轻人一样,整天忙忙活活的.平时也常到地里,浇水时帮忙看机器,地里有草时帮着除草.即使现在岁数大了,一早一晚也爱到地里转转看看,给年轻人种地出点主意.其实,年轻人反对他这么做,怕他碰着摔着,他却说,没事的,我小心些就是了.

实际上,在我周围,有不少像我岳父这样的老年人,他们吃穿不愁,却一直从事地里的农活等项劳动.他们以此为乐,乐意为孩子们减轻些劳动负担.

究其原因.一是他们一辈子与土地为伴,把种地当成了一种精神支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即使干不了农活,但到地里转转,看看,体验下耕种与收获,也就很知足了.二是在自己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干点地里的农活,尤其是在农忙季节,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子女的劳动负担的.当然,也有的家庭是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劳力不足,地里有农活时,老年人也会出手帮一把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上述老年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农村360


说到这个总是让我头疼,因为我的爷爷奶奶都是这样,小时候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很心疼爷爷奶奶。他们每年都要种很多农产品,基本上天天都有农活干,虽然也很累但是他们根本停不下来。就我家里的情况来说吧,我觉得可能有一下几点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做父母的肯定都是为子女着想的,总想着自己多种点大米,多重点油菜,就可以给自己的子女减轻点负担,所以基本上我们叔叔们家里吃的大米,菜油都是爷爷奶奶给的。虽然这些东西可能值不了太多的钱,但是老人们都是想着能省一分就省一分吧。

第二个,我觉得是因为我的叔叔们都过得不是特别好,因为前几年做生意亏了很多钱,现在欠了大笔债款,爷爷奶奶也是想给他们减轻负担吧,要是自己的子女都过得很好了,他们也没必要获得这么辛苦劳累了,毕竟都已经快七十岁了,是真的老了。

第三个,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孤独吧。毕竟自己的子女都已经搬出去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回来的也不多。就爷爷奶奶在家,他们又没有什么娱乐,也不打牌,所以就只能通过农作来过度自己的时间。毕竟老人都不能闲坐着,根本坐不住。

总而言之,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都是为了子女,为了大家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吧,他们能有点事情做吧,也不至于会太孤单,然后还可以满足他们想帮助自己孩子的心,其实这样看还挺好的,只不过年龄大了,能让他们少干点就少干点,能多回去陪陪他们就更好了。


小泽or周同学


我的爷爷奶奶,就是这样的,他们已经快八十了,我爷爷奶奶有存款,而且每年我那些伯伯,叔,我爸,都会给我爷爷奶奶钱,我爷爷奶奶经历过饥荒,经历过那种很贫穷很贫穷的日子,哪怕日子现在越过越好,他们也很节约,从来没停下来过劳动,他们现在有养老金,各种补贴,算起来有个千把块,在农村完全够用,可是我爷爷奶奶还是在辛苦了劳动,我听到他们说的最多了一句话就是,自己不去劳动,谁给你钱,天上不会掉馅饼。每次看他们这样心里又很心酸,但是我又不想去阻止,因为我只想他们好好的,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度过他们的晚年!或许我们都不明白在我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才导致现在会一直劳动,但是我希望所有的晚辈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好好的度过晚年!他说的很多很多话够我受用一辈子,因为那是他用一生经历来总结出来的,我爷爷常说,他看过太多太多了悲欢离合了。其实一个大家庭最需要的是和睦,才有小家庭幸福美满!所以我爷爷时常告诫我们要学会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