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本文較長,希望各位觀眾大大耐心看完,電影《傳染病》反映了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而根因卻引人深思。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傳染病》是美國2011年上映的電影。由斯蒂文·索德伯格導演,斯科特Z本恩斯編劇,電影的初衷,起源於早年的非典,編劇在構思前走訪了很多傳染病學領域的專家及科學家,影片展現了席捲全世界的病毒大爆發的全過程。

這部電影彙集了好萊塢眾多大牌影星及奧斯卡金像獎得獎者,他們在片中扮演的都是跟疫情相關的普通人,透過這些片段式的人物和事件,影片用獨特的風格和講述方式,像拼接碎片般的還原了疫情爆發的過程和源頭。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面對可怕的疫情,更可怕的是人內心的恐懼,一種對未知領域的恐懼,而恐懼會影響身體免疫力的降低,但免疫力是保護我們健康,抗擊疾病的重要武器。所以,如果你感到一直在面對令你恐懼的事情時,不妨嘗試轉移一下注意力,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也希望這部電影能給你帶來一些力量。

01

《傳染病》以紀錄片的風格開場,畫外音中,機場正在廣播航班信息,一個女性咳嗽的聲音不時傳來,屏幕亮開,這個咳嗽的女乘客正在吃著花生米,屏幕出現一個字幕——第二天。

她開始聊電話,接著電影展示了一些細節,她遞給吧檯一張銀行卡,服務員接過這張卡刷卡,隨後電影出現一組不同城市的畫面,以及在這個城市中,第一個被感染的人的動向,每一個人出現都特別強調了一些細節,這些細節暗示了這個人的感染是如何傳播開的。

首先是香港的客輪上一個小夥子,從他的表情來看好像生病了,很難受,他正在發熱,臉上都是汗,拎著行李搖搖晃晃的下船,隨後在密集的地鐵車廂裡扶著欄杆,最後穿過夜市回到家中。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另一個城市英國倫敦的一個年輕女性也出現了同樣症狀,她與其他人坐在辦公室外的樓道里,像是在等待一份面試,由於身體難受,所以提前離開,並將手中的文件夾放在桌上。

一輛出租車的後排,另一個女性也出現了不正常的發熱狀況。回到酒店,她倒在了洗手間裡。

02

鏡頭來到美國的一個州,機場咳嗽的那名企業女高管坐在同事的車上,下車前還簽了一個工作文件。回家後,她擁抱了六歲的兒子。

夜間飛行的航班上,一名男性乘客表情痛苦,全身乏力的靠在椅背上,他接過乘務員遞來的一杯水,離開時留下水杯在小桌板上。隨後在日本東京的公交車上,他抓著扶手不停地鬆綁著脖子上的領帶,然後倒在車上。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鏡頭再次切回坐輪船的香港男子,第二天他從家裡出來,按了樓裡的電梯鈕,伴著咳嗽進入電梯,裡面還有一個老人帶著兩個小孩,他搖搖晃晃的走在人群擁擠的農貿市場,眼前的畫面漸漸變得模糊,最後在橫穿馬路時,出現了意外。

03

現在電影開始進入故事情節,在亞特蘭大佐治亞州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一位負責人正走出停車庫,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在舊金山一家平面媒體,一個自由撰稿人正在向負責人推薦他發現的那名日本男子倒地的視頻,此時那個咳嗽的女高管貝絲和她六歲的兒子先後出現症狀,在同一個週末猝死。

醫學上通過對貝斯的解剖,在頭部有了重要發現,那一刻醫生立刻讓他的助手後退,助手問應該通知誰?醫生說打給所有人。

在瑞士世界衛生組織總部也得到了香港疫情的消息,對方稱已經得到遏制,但其他國家也出現類似的案例。這引起了各部門的注意,疫情中心瘟疫情情報中心的一名專家艾琳指出,這是傳染病,並推算出傳播的比例,由於原因尚不清楚,他的說法並沒有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同。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澳門賭場也出現了類似案例,這家高管在緊急會議中查看了現場照片並進行分析,屆時各機構開始了視頻會議的跟進,同時也各司其職,展開線下行動,調研走訪,病毒研究等。

疾控中心的艾琳區去貝斯的單位做死因調查,有人說她接收了從香港寄來的快遞,用剪刀拆開了,安利說沒關係,病毒在盒子裡活不了幾天。有人說那天和貝斯一起喝了咖啡,對方移動的下他的杯子,因為要拿杯子下面的報紙。愛麗說,她已經過潛伏期,也是安全的,而剩下還有一個接觸者,就是那天去機場接機的同事,他和貝斯還交接了文件,艾琳立刻聯繫對方,併火速趕去,對方已經感染。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艾琳要他立刻下公交車遠離人群,不要和人接觸,不要觸碰任何人,也不要與任何人說話。在疾控中心的研究試驗中,根據香港寄來的感染者血液樣本,他們發現這種病毒跟蝙蝠和豬的基因序列有關。

04

它就像鑰匙插進鎖裡一般,附在細胞上,並且病毒一直在變異。他們定義這是一種新型快速致命的病毒,目前沒有治療方法,也沒有疫苗。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從影片開場的第二天,已經進入到第八天,全世界出現了八萬九千個疑似病例,預計將有二十六萬七千人感染,衛生組織鎖定了未來四十八小時會擴散的地區,地圖上到處都是飄紅的災區。

另一邊世界衛生組織排除的一名流行病學家正在香港調查,他將目標鎖定在貝斯出差的行程。他的任務是找到病毒源頭,以及是如何傳播開的。通過銀行卡查到貝斯曾在澳門賭場使用過提款機,於是立刻調來相關兩個小時內的監控錄像,透過監控解開了所有答案。

05

原來各國的第一個案例均與貝斯有關,儘管他們並不認識。

那個倒在公交車上的日本人正巧跟貝斯坐在一個牌桌上,他還把手裡的籌碼伸到貝絲面前,請她吹口氣,因為她第一次完牌就贏了,所以那人想沾點好運。但就這一個舉動,病毒就已經開始傳播了。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隨後在賭場吧檯,貝斯買完飲料放下了手機,旁邊的客人順手交還給它,這個客人就是倒在酒店的那名年輕女性。另外有個中國男子,他的感染是因為和貝斯一起拍了自拍合影。而坐船的香港男子,正是澳門賭場的服務員,他收走了貝斯用過的酒杯。

病毒從澳門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但是源頭到底在哪裡?至於貝絲的丈夫托馬斯則是一個特例,在進行隔離後,醫生髮現他並沒有被感染,醫生告知是因為他的免疫力抗體,並且他不會得這個病。隨著疫情的傳播,由於政府沒有公開實情,美國個別城市出現了癱瘓和治安混亂,一些不法分子也趁虛而入。

開篇提到的自由撰稿人艾倫是第一個發現並跟進日本人事件的調查者,所以在推特網上成了人氣主播,映著網友的信任,他聯合一家藥廠謀取私利,謊稱找到一種解藥。通過公開在視頻中假裝有了症狀,並喝下這種藥,然後活了下來,於是這種藥引發了瘋搶。第十二天,疾控中心成功培育出了病毒,隨後又研究出了疫苗,開始為健康的人接種疫苗。

06

在影片最後電影冷靜又震撼的出現了一組鏡頭,這也是病毒的源頭。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清晨,一輛砍伐樹木的車開進森林,隨著幾排樹木倒下,幾隻嬉戲的蝙蝠應聲飛去,在一棵高高的香蕉樹上,一隻蝙蝠咬掉一截香蕉,隨後飛進一個偏僻的農場,當它倒掛在室內的樑子上時,含著的香蕉掉了下來,圈裡的豬開始經過,一直豬吃了蝙蝠掉下來的香蕉。隨後這隻豬進入了售賣,隨後進入一家餐廳,廚師正在案板上往生豬肉的嘴裡塞東西,然後被告知有人找他匆忙的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就出去了,而餐廳裡想見廚師的顧客正好就是貝斯,他愉快地和他握手,並且一起合影。

這就是病毒的根源。

07

電影中的這個設定並非是空穴來風,它的原形就是1999年馬拉西亞豬肉中首次爆發的尼帕病毒,尼帕病毒最初的自然宿主便是狐蝠,由於人類的工業活動,導致狐蝠居住的森林面積減少,迫使狐蝠從傳統棲息地(森林)被迫前往森林邊緣附近的人類果園居住。

而馬拉西亞有很多養豬場在果園附近,這些養豬場的豬很多以果園掉落到裡面的果實為食物,攜帶病毒的狐蝠啃咬過的果實掉落在地上被豬吃掉,導致豬被感染,病毒通過豬肉進入人類社會

電影《傳染病》反映當下新冠,蝙蝠只是誘因,根因值得深思

尼帕病毒給感染者導成嚴重疾病,特徵為腦部炎症(腦炎)或呼吸系統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該病致死率高達70%,是世界最為致命的病毒之一。

從尼帕病毒、SARS、MERS、埃博拉,再到這次的新冠,每一次看似是偶然的災難,實則早已醞釀已久,引爆,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如果我們人類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那這種情況未來還可能發生。

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你能夠多多轉發點贊,蝙蝠只是誘因,真正的根因還是人類過於破壞動物的棲息環境,導致攜帶病毒的動物不斷前往人類生活的環境當中,高樓大廈固然好,一條條水泥路、鐵路讓交通更加便利,但卻也隔絕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聯繫,不要讓自己生活的更好,而讓動物逐漸無家可歸!

本文由小丑追娛樂原創,歡迎各位陛下與皇后娘娘賞臉點贊轉發,每一個細小的舉動都是小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