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4这种超重型运输机的军用价值有多高?

魑魅涅磐


今天飞抵杭州的俄罗斯安–124超大型运输机,这是俄罗斯安–124天之内第二次来到我国了,上次运走了2550万给各种防护即便的口罩。

这几天安–124来我国运走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盒、呼吸机…等等抗击“美国肺炎”医疗用品的次数至少有三次,3月22日捷克空军就租用了乌克兰货运公司的安–124飞抵深圳运走了100多吨的医疗物质,据称还会有两个架次到深圳运货,以满足捷克抗疫的需要。

捷克包租的安–124在深圳机场执行紧急空运


任务,安–124超大型运输机租用费是很高的,从乌克兰→甚至→捷克这一个往返最起码要付300万美元的运费,但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安–124超大战略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运输机,运输能力仅小于安–225,比美军的C–5运输机略大一点,它的运输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可以同时运输6架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或者一个S–400防空导弹连,它的最大起飞重量400吨,最大商业运载120吨,最大专场航程13000公里,最大满载航程4300公里,这些指标都在目前已经量产的军用/商用运输机当中排名第一位,这体现出它在军用运输上的最大价值。
安–124机舱示意图,截面呈“梨形”必要时分上下两层,机尾有大型舱门,同时机头可以向上仰起,使机舱通透可以加快装卸速度,它的主梁上安装有吊车,可以吊运5吨的重物叠放提高机舱空间的利用率。

安–124或者C–5这样的巨型运输机都是冷战高峰时期研发的,当时美苏全球争霸,而美国又被两个大洋阻隔,一旦欧洲战争爆发靠海运是来不及的事情,所以美军为了在48~72小时内运输一个机械化师去欧洲就必须研发可运输坦克的巨型运输机横跨大西洋…本着你有我有的原则苏联也开始研制安–124运输机…但巨型运输机的使用费用太高,再加上起降条件的限制,最后100公里仍然需要有其他中小型飞机空运至前线,战略输送的能力已经不太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了,所以美军研制了比C–5小了很多并且可以在野战简易机场起降的C–17运输机,其战场适应性更好。
但是,巨型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仍然是C17这类的战略/战术兼备的运输机不能比肩的,所以在大量装备战略/战术兼备运输机的同时超大型战略运输机仍然是要掌握的技术。


皇家橡树1972


超大型飞机是典型空运能力的体现。2015年俄军出兵叙利亚,即以安-124开路,各种重型装备,如坦克和S-400防空系统等皆可瞬间展开,如果没有说远征是不可能之事。

现在俄罗斯空天军只有14架安-124,数量虽少,但不可或缺,因而大是一种能力。它的运输能力是美国C-5“银河”的1.25倍,是C-17“环球霸王”的2倍,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5吨,最大载重150吨,它的主货舱尺寸,长36米,宽6.4米,高4.4米,容积1000多立方米,一次可运输一个S-300防空导弹连,或3辆坦克,或8辆步战车。

自从1982年入役以来,共生产了51架,军用领域表现抢眼,俄乌两家用于民间国际大件货物运输,频繁穿梭于各国间,包括我国,也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利比亚有2架安-124,一架弃置,一架飞去乌克兰安东诺夫去搞维修,因欠帐不还,乌克兰要将它拍卖,甚至一度传说中国要买的消息。买一架大约4亿美元左右,买是买得起,只是维护要受制约,这是我们所不情愿的,要实现拥有超大型运输机的梦想,只有立足自己制造。网络各种消息,大约都是靠不住的。

不过现在的安东诺夫已失去生产能力,俄罗斯手中的安-124到2025年即将面临退役。目前没有进一步生产的消息,也没有替代机型。

超大型飞机发展,是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现在的俄罗斯,要恢复生产,在经济上受到很大制约,实现起来面临诸多困难。


魂舞大漠


安124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作品,是仅次于安225的世界第二大的运输机。该机粗大的机身呈梨形截面,主翼为后掠下反式上单翼。翼展达73.30米。其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直接自由出入。该机上层舱室可载88名兵员,下层主货舱尺寸为长36米、宽6.4米。高4.4米,容积达1013.76立方米,载重可达150吨,起飞重量达405吨。由于货舱空间很大,安-124不但能够运输成套大型军用武器装备,还能够运载普通飞机机身、化工厂塔件等大型货物。2008年1月,该机曾一次性装运3架"枭龙"飞机交付巴基斯坦。

大型运输机由于其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造价昂贵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大国之间的游戏,美国、俄罗斯、欧盟都有自己的大型运输机,他们拥有设计生产和运营维护的能力,也使得本国在战略投送能力上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势。

现在世界上主要的运输机有:俄罗斯的安225,安124,伊尔-76,美国的C-5,银河,C-17,空中霸王,C-141,空客的A-400,A-300,大白鲸等等,这些运输机起飞行重量从100多吨到600多吨,飞行距离在五千公里以上,甚至有的都在万公里以上,正这些庞然大物支撑起了大国们的战略雄心。

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在争先恐后地研制大型运输机,而这个浪潮至今是方兴未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是实现军事力量的快速运输。一个国家拥有大型运输机的数量和机型是衡量一个国家空军是不是战略空军的重要标志。以美国为例,拥有大中型运输机950多架,数量世界第一,美国一直宣称具有全球打击能力,可以在24小时之内部署全球任何一个地方。这种能力除了在世界各地布设有数量庞大的海外基地外,还有就是拥有一支庞大的战略运输机队,正是这一点,可以让美国很迅速地将军事力量投放到热点地区,实现军事力量的快速占领与展开。在最近的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利用其自身的运输机向叙利亚投放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员,著名的防空导弹S-400即是由安124投放到叙利亚战场上的。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在48小时之内从本土向沙特投放了82空降师,101空降师等部队,具备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能力。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运输机队,这个任务将是多么艰难。

二是大型运输机保证军事行动保障有力。现代战争都是打后勤的战争,大量的给养、武器装备、油料等都要靠后方补给,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后勤运输队伍,前方的将士有吃无喝,有弹无药,恐怕战争也难取得胜利。大型运输机由于载重大,航程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后勤供应问题,可以将弹药、物资、给养通过空中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运到最前线,缩短运输时间,保障军事需要。

三是大型动输机还有一些特殊能力。如安225,最初设计安225的初衷就是运输航天火箭、飞船等部件,限于尺寸太大,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拆解开来,而大型运输机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保证一次到位。对于大型坦克、装甲车等吨位较大的装备,一次性可可以投放多辆,这对于迅速实现战力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战争分秒必争,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砝码,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战略动输机主要的军事价值就在于快速机动,承载能力强,比陆地和海洋运输有着先天的优势,是军队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倍增器,这正是战略运输机存在的军事价值。


华竖


帝国霸权的象征物,短时间内可以扶起一个国家

先说一下直接促使安-124战略运输机诞生的,1977年苏联援助埃塞俄比亚,干涉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战争的事件吧。1974年,非洲埃塞俄比亚爆发政变,末代皇帝塞拉西被政变军人杀死,国家陷入政治动乱,邻国索马里看到机会,发动侵略战争,试图夺取有争议的欧加登地区。

欧加登地区位于埃塞俄比亚东部,形成一个突出部,索马里军队南北两路夹击,埃塞俄比亚节节败退

虽然索马里军事强人巴雷是亲苏联阵营,但是当时苏联并不支持其军事行动,因为埃塞俄比亚新政府流露出强烈的亲苏倾向。对此有不满情绪的巴雷高姿态访问法国和以色列,向苏联示威,表达出随时可以脱离苏联阵营的言论(作死行为)。被激怒的“勋章控”勃列日涅夫命令苏军,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正义事业,大规模援助埃塞俄比亚。

1977年11月25日开始,225架苏联大型运输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搭建起一座从乌克兰到埃塞俄比亚的空中走廊。以平均每隔20分钟一架的速度,将海量的军事装备,以及大量军事专家运送过去。在随后三个多月时里,苏联通过这条空中走廊,向埃塞俄比亚提供了超过600辆坦克,包括T-55、T-62主战坦克和PT-76轻型坦克坦克,300多辆BMP-1步兵战车、BTR-60和BRDM-2装甲运输车,近400门火炮和火箭炮,百余架飞机和直升机,以及海量的武器弹药。在苏联的强力援助下,埃塞俄比亚军队战斗力飙升,1978年1月开始进入反攻,到3月份埃塞俄比亚军队攻入索马里境内350公里,绝望的索马里总统巴雷求和。

在这次行动中,苏联当时最大的战略运输机安-22发生过意外事故,在埃塞俄比亚简易机场中冲出跑道,重量太大无法拉回跑道,最后是拆掉起落架支柱后用数辆坦克将其拖离,由此导致埃塞俄比亚机场关闭了两天,空运差点延误。此后苏联意识到战略运输的重要性,以及安-22存在的问题,加大下一代战略运输机安-124的研发进度。

安-124战略运输机长69.1米,翼展73.3米,高20.8米,空重173吨,最大起飞重量405吨,载重量达到120~150吨。

这就是战略运输机的作用,短时间内可以扶起一个国家,改变一场局部战争的结果,真正的帝国霸权的象征物,只有世界性帝国才能玩的起,才能用的上。1948年柏林危机期间的美英对西柏林进行的柏林空运,空运物资比苏联封锁前陆地运输量还多,逼迫苏联接触封锁。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五分钱行动,直接将自己战略物资库里3.2万吨武器装备和弹药经1.1万公里空运给以色列,是当时苏联对叙利亚和埃及空运量的5倍,直接帮助以色列的翻盘。

美军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在五分钱行动中整件运送坦克、自行火炮等,以色列军队无需组装,直接可以拉去战场。

美国援助以色列前,C-5银河被美军“昂贵的蹩脚货”,之后被奉为美国战略运输的底牌。战略运输机最大军事价值是他上面写着一个词“霸权”!敢动我小弟,我都不用亲自参战,直接奶都奶死你。


五岳掩赤城


安124这款前苏联时代的军民两用重型运输机,虽然已经停产,但是挡不住其世界第二大运输机的名号,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0吨的能力,改进型号载重达到150吨,以其优异的性能,受到世界关注。

不过安124在苏联解体后已经严重分家了,虽然早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依然合作生产,到1997年已经有54架了,这期间主要依靠乌克兰生产制造,俄罗斯作为最大买家进行,但是由于后期俄乌之间关系闹翻,也爆发了两国之间关于安124的知识产权之争,导致了最后导致客户买不到安124,卖家也没有没钱继续制造的尴尬境地,直到今天依然处于停产状态。虽然俄罗斯的希望自己继续生产制造,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一直没有任何进展;而乌克兰在经历内乱后,更是没有能力组装生产制造,安东诺夫设计局处于半停业状态,未来还看不到安124的生机。安124如果想重生,可能会在我国购买或者联合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转机,但是随时我国运20的量产,这种情况在降低。

安124运输机军用主要是俄罗斯有10架以上在使用,被广泛使用在叙利亚战场,为俄军提供了战略物资的运输提供巨大的帮助,其主要以运输坦克,导弹、桥梁,人员等重要的物质和人员,可谓战场提供快速的补给,以达到最快的战略投送能力,在俄军中有无可取代的能力,哪个国家拥有都将会成为军事投送的战略重器。

安124也在民用商业领域有广发的使用,乌克兰和俄罗斯均有商业货运运输航空企业,专门提供大件运输,包括卫星、轮船、直升机,飞机、火车头、空间站、汽艇等各类可以装的下,而别的飞机无法装运的大型物件,可以只有乌俄两家的货运公司,有这样的空运能力,安124货运的能力,甚至要占据世界重型市场的接近一半的份额,可见其性能的卓越。

安124的真的很诱人,我倒是希望我国能通过和乌克兰合作,并购买相关技术和资料,在我过生产制造使其重获新生,也让我国在400吨的大型运输机上少走20年左右的弯路,为我国再添一款大国重器。


蓝海梦想666


安124 安225.在中国没有多大的民用市场,却有无法估量的军事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