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这是56岁甄子丹的最后一战,却也是最长一战。

《叶问4》自2019年12月20日公映,第一次延长上映至2月19日,第二次直接从3月25日延长至4月25日。从圣诞节一直打到劳动节,有评论说,叶师傅累了,但他把国人精神打出新的高度。

作为这个电影周期里最大的赢家,目前该片票房累积达11.8亿元,也是“叶问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叶问》7531.9万、《叶问2》2.3亿、《叶问3》7.69亿)。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四个月前,甄子丹即宣布《叶问4》是他在功夫片上的绝唱。过去十年,《叶问》系列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招牌,其高度足以与《黄飞鸿》系列相媲美。

显然,在纵向的历史之轴上,功夫片所传递的国家情怀、民族大义,尽管套路陈旧俗套,但在不同时期却被赋予新的内容含义。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或许,这就是华语功夫片的奇妙之处——当中国师傅站在桌子大小的拳台上胖揍对手,观众一定会发自内心地热血沸腾。

足够多的围观群众,足够多的江湖传说,撑起了中国功夫片的广阔市场。有时候,有些电影的套路就这么简单。

1

功夫缘起

广东,南派武术之乡,洪熙官、黄飞鸿、叶问等一代宗师,相继在此发扬光大。这是功夫电影的源头。

而开辟中国功夫电影先河,正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系列。胡鹏导演用国术为功夫片奠定新风格,打破此前香港武侠电影照搬京剧舞台表演的旧套路。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1959年,黄飞鸿亲属与《黄飞鸿之三血战流花桥》演职员合照(第一排居中为胡鹏,二排中为关德兴)

最初开拍时经费不足,几家武馆的武师每人拿出10块钱,这才把《黄飞鸿》拍了出来。胡鹏本想只拍4集,不料关德兴饰演的黄飞鸿大受欢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光50年代就拍了50多集。

《黄飞鸿》系列一枝独秀之际,一位少年在利达街武馆内,拜入咏春宗师叶问门下。从此,他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后来,进军好莱坞,他在《精武门》中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牌匾。

不说你也知道,这个人就是李小龙。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与叶问的低调平淡不同,李小龙是个自带锐气的狠茬儿。从1950年出道,仅用23年,他就踢下了诸多头衔:UFC开创者、MMA之父、功夫影帝、截拳道创始人、中国功夫首位推广者......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叶问与李小龙

从《龙争虎斗》到《猛龙过江》,李小龙在全球积累2亿以上的影迷。在好莱坞和欧美影像世界里,中国功夫在李小龙指引下,熠熠生辉。

李小龙之后,被寄予厚望的是成龙。当时,关德兴版《黄飞鸿》的气势已经大不如前,成龙的《醉拳》适时而出。

只不过,红遍大江南北的不再是“黄飞鸿”这个固定形象。成龙自成一派,无论在哪部电影,我们记住的不是角色,而是他的搞怪与功夫。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成龙出身自京剧与功夫并长的元家班,他的功夫电影自然融合了京剧功底。

而跳高楼、扒飞车等惊险动作,让“成龙式拼命”成为新的标签和看点。他的电影是刺激与诙谐交织,对观众来说,这样的功夫喜剧片可看性更强。

如果说成龙是凭借玩命和幽默光环,另辟蹊径才闯下一片天地,全运会武术冠军李连杰则要顺利得多。90年代初,徐克力邀李连杰翻拍黄飞鸿系列,再加上当时录像机、影碟机飞入普通百姓家,中国功夫电影第一次有了鲜活印记。

李连杰的武打姿势与帅气外表并存,配以国仇家恨、民族大义等剧情设计,“黄飞鸿”这样的男子,和历史书里那些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出一辙。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关德兴版《黄飞鸿》系列在南粤地区耳熟能详,但徐克+李连杰才真正让黄飞鸿从地方走向全国。

在李连杰的光芒之下,隐藏着一个正处事业低潮期的同龄人。

由于闯荡好莱坞却未能达到前辈的成就,甄子丹更多时候隐于幕后,做动作指导。1992年《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中的“布棍”打斗桥段,就出自他的想法。

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直到2008年。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45岁时,终于等到《叶问》,这是甄子丹功夫电影的开端。在他身后站着导演叶伟信和动作指导袁和平,这个铁三角组合,将叶问打造成了功夫片类型的金字招牌。

甄子丹说,“中国功夫片领先世界,是靠真正的拳头打出来的。”就像电影里那些狂揍外国人的桥段,靠的是祖传功夫,洒的是国家情怀的真热血。中国观众对这类电影没有免疫,因为看得很爽。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但从过去脉络来看,功夫片每一次走向巅峰,都有一个功夫巨星。甄子丹之后,谁来充当门面呢?

繁华散尽,便是落幕。

2

英雄告别


功夫片的“日暮时分”不止一次。

比如,九十年代末。

彼时观众看了几十年的武打招式,再加上好莱坞电影冲击。当时金融风暴来袭,让香港电影雪上加霜,制作数量从九十年代初的每年200部,下降到约100部。

没过多久,随着香港导演陆续北上,在广阔内地再建琼楼,功夫片的太阳才重新升起。

数十年后,下一个日暮时刻早已悄悄到来。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叶问》系列中,第三部评分最低

2016年3月4日,《叶问3》轰轰烈烈地上映,然而没过几天,就被大量网友质疑票房作假,大量的“幽灵场”和“冥币票价”令人震惊。经此教训,导演叶伟信下定决心,以《叶问4》收官,落个尽量圆满的句点。甄子丹也是全身而退,毕竟已是五十多岁的“高龄”,打打杀杀不是长久之计。

时至今日,功夫片曾经的波澜壮阔,已逐渐凋敝零落。况且,那些只容膜拜的顶峰之作,已经像丰碑一样立在前方,后来者望峰息心,早就散了。

昔日的元家班“七小福”,除洪金宝、元彪、元华,其他半退半隐……积年伤病,青春不再,高强度的动作戏对身体状态的要求极高,英雄终归跑不过时间,成为功夫片的一大难处。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马云曾打败“咏春拳”宗师

发展到当下,功夫片从一个类型,已进化成一个元素。比如《战狼2》中,“功夫”只是个看点和噱头。

叶问之后,也许是“李小龙系列”的时代,但如果没有创新,又后继无人,老本最终也吃不了多久。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据说袁和平任好莱坞武术指导时,展示过的中华武术招式,都被收录进电脑,成为动作电影的经典素材。

当中国功夫不再神秘,功夫电影最终还得长在国内。好在电影里的桥段和情节,中国观众可全盘吸收。他们吃这套“功夫”。

3

路在何方

传承问题之外,功夫片面临的还有时代难题。

功夫片为何能点燃观众情绪,主要就在于迎合观众情绪的剧情。比如《叶问4》里,甄子丹说,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的圆。这句话被网友奉为经典语录。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家国情怀一直是所有功夫片的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不会主动挑事,除非触及底线。他们乐于帮助任何友善的种族,但面对挑衅与羞辱,也绝不手软。

“中国功夫痛打外国人”,从70年代李小龙电影就被强化演绎。后来,霍元甲、黄飞鸿系列,情节和套路大都如此,但观众仍然喜闻乐见,就像第一次观看。

以《叶问》四部曲为例,每一部都有着相似主线——

叶问先受到同胞兄弟质疑,再因为实力得到肯定。最终因为外国反派挑衅,他忍无可忍,血性出手,一招制敌,扬我国威。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在最后一刻,观众的代入感会上升到燃点——即时影院灯光亮起,可心中澎湃仍久久不退。

这就是中国功夫片的力量所在。倒不是主线俗套,主要是没了这根线,叶问这个人就完全成了没有灵魂的街头拳师。

相比《叶问》的情节,《黄飞鸿》系列在格局上会大一些。人物不是脸谱化的好和坏,过错也不一定全是外国人造成的。更加丰富的人物碰撞出了更多样的剧情,使《黄飞鸿》系列显得更加真实、有艺术性。

就像李小龙,出身咏春,又融合拳击、击剑等西方技术,方才成就了截拳道。其实很多时候,真正增长自己文化自信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应该是有底气海纳百川,去粗取精。

商业化会逐利、投机,有奶便是娘。但电影终归是一门艺术,描摹人性、映射生活,更深层的立意,往往才是电影成为经典的火花。功夫电影也不例外。

如果仅靠贩卖拳脚和情绪为生,再被裹挟利用,这样的功夫电影迟早会自己埋了自己。

从黄飞鸿到叶问,中国功夫片有些打不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