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算洗稿?

秦程不锦


什么是洗稿?

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作品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继续保留。简单的理解,就是通过修改别人写好的文章,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在加上自己的观点,短时间内就能将一片文章变成原创文章,然后将他发布到各个自媒体平台。

这样“伪创作“,一般平台很难检查出抄袭,就会当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推荐给读者。比如你在头条上随便找一篇文章只要进行简单的修改,换上不一样的配置再次发布到头条,即可通过审核。

二、如何算是洗稿?

通常自媒体人,一般会采用人工洗稿来获得阅读,其实批量运营的都通过软件洗稿的。

人工洗稿比较简单,简单的改改标题,改改内容,在自己加入一些思维,这样简单的一篇原创文章就出来了。

 





小鸥的海


自媒体洗稿,我相信很多人已经不陌生,其实这也见怪不怪,俗话说得好:“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人所谓的原创只是把别人的文章拿过来,自己再稍微圆润下,就可以发表了,抄袭的源文章越少人知道,你在大众的眼中就越牛逼,之前不是有个新闻吗,中国的一个很出名的画家抄袭国外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新闻一爆出,网友把这个中国画家之前的作品都扒出来了,结果全都是抄的!

原封不动地抄袭可耻,洗稿并不可耻,自媒体人的“抄袭”那不叫抄,那叫二次曝光,只要你懂得如何洗稿,避开机器检测,避开人为举报,那你就可以轻松做自媒体了,下面我说说我是如何洗稿的。

以娱乐领域为例(没有门槛且流量多)

1.洗稿也得有方向性,选择内容很重要,第一步,找到百度风云榜里面的热点,我是做娱乐的,当然是选择娱乐新闻的热点,因为热点就会有人检索,在这个基础上,就算系统标签识别推荐并不看好你的文章,但是检索会把你的文章找出来,让读者看到,这样一来,你的文章肯定会增加互动率从而影响你的二次推荐。那热点有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关键词了,每个平台上的受众关键词都是不一样的,比个不知道恰当不恰当的比喻,“赵丽颖”“出轨的女人”“婆媳”在趣头条上就非常火,但在头条上反应平平(这个你得了解每个平台的用户的画像)......那么如何获取每个平台上热点的关键词呢?没错,去找到每个自媒体平台上你所在的领域前面几十个作者,看他们是怎么选题怎么写标题怎么写关键词的。

有了大致的方向,那就是寻找内容了,去易攥里面找到相同领域的文章,也可以去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各大自媒体平台,微博,知乎,百度一下等等。因为你有主题,在选择内容的时候,你脑子里有一根主线,看这么多文章你会知道哪些是你想要的,然后把想要的复制粘贴到文档,这样后期再自己组织语言,一篇文章就写好了。

2.洗稿,我还会经常用到一招,那就是图文转图集,图集转图文,在自媒体平台上面,选择已经是爆款的文章,然后把它转化成图集,亦或者把爆款的视频/图集转化为文章,这样的好处就是,平台已经帮你筛选出了哪些文章是这个时间段受欢迎的,你只要好好处理好文字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我在头条上屡试不爽,每天5000000的推荐,你也可以去试一试。

3.洗稿用洗稿软件是没啥效果的,这个我之前也试过,逻辑不通,错别字好多,而且很费劲,试过的应该都知道不是很理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让别人举报,其实原创度偏低也是无所谓的,在这个情况下,有一种方法非常实用,那就是把问答改成文章,一篇文章自己选个主题,然后去知乎,悟空问答等等问答平台搜索,找到你想要的素材,把他们打乱打碎,放到自己的文章,这样你完全不必担心谁会举报你,这个方法我也是在公众号上经常用,比如:《知乎高赞文章:三十岁不结婚的女人到底在想什么》,然后把他们的回答都复制粘贴上去,这样文章各方面的数据都会不错。


伟哥视野


近两年公众号发展迅猛,为防止抄袭泛滥腾讯开启了原创保护,而另一些公众号便开始了高级抄袭行为——也就是洗稿。我上百度和搜狗查词义,总结了一下他们的含义:洗稿,也就是把三两篇同主题的文章通过剪裁整合在一起,通过文艺加工成为自己的文章,系统无法识别他的抄袭,原创作者无法投诉。也就是说,抄袭文章跟原创文章,确实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同一件事,但是变换了些措辞和手法,系统无法认定他抄袭,因为他抄的是逻辑和叙事线,对具体描述语句进行了同一转换。今年关于大V洗稿小号的文章层出不穷,例如某冲,某蒙,某情,某鲸等,如想详细了解这些事件可自行百度查询,由于不知道我这小小公号里有着多少他们的粉丝,这个公号运营至今我还算认真(不想牵扯不必要的人和事),所以我也就不一一阐述这些细枝末节了,今晚只想单纯跟你谈谈“洗稿”这件事。小学初初学写作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多多观察生活,同时也要多看同类型的作文素材,增加脑袋库存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动人,引起共鸣。”于是我们点头答应,开始储存好文好句,以便以后使用。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又是另一派说法,毕业论文老师仔细叮嘱:“你们的毕业论文千万不要抄袭,我在百度文库、豆瓣、知乎都有账号,你们要是抄袭被我看穿会毕不业的。”写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抄袭类型,一模一样的文字

2,原创类型,全篇都是自己自行创造,并有自己的经验和故事穿插其中;\r

3,洗稿类型,用词造句皆和人不同,但其实没啥新料。\r

作为一个伪文艺青年的我,也曾经对“洗稿”这个词产生过浓烈的兴趣。\r

洗稿,这是个度的问题,并且用现有的法律很难有标准去界定,毕竟人家抄的是故事和逻辑。\r

你我都是芸芸众生里面的普通人,我们之间的大部分人并没有经历过地震、海啸、战争以及核电站泄漏这些世界级大事,于是我们通过电视互联网来了解,通过他人的口和笔来得知这些事,我们并没犯法,文字的本身在于传播,传播的本身在于信息的获取。\r

从小到大,之所以倡导“多读书多看报”的最终,不过在于知识的获取、理解以及运用,以上这些是往大处说的。同样的,我们再往小处说说吧。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r

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体系绝对不会凭空得来的,这里面有父母老师的教诲,有朋友同事的分享,更有电影书籍的前人指路,有时候看着网上知名网红与不知名小作者关于文章中的只言片语争执不下时,就觉得特别煞风景。其实“洗稿”是初学者学习写作的最佳渠道,这事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到宋代词赋的模仿跟风,无不是洗稿的另一种诠释。但是洗稿归洗稿,洗的好不好就全凭作者功力深浅了。写过文字的人都知道的规矩:这事儿若做的顶级,叫做“原创”;若做的一般,叫做“借鉴”;还欠一点火候的,叫做“模仿”,从这里有些精明的作者开始也把它叫做“洗稿”;最不济的一种做法,就是腾讯现正严厉打击的,叫做“复制”,也就是“抄袭”。度与度之间,火候的把控全凭作者来把控。举个例子,你想写一个主题,看过主题相关的十篇文章,然后你将这十篇文章中各截取一小部分相互糅合,然后在文章里大量加入自己的观点,我断定没有人敢说你“高级抄袭”(也就是洗稿),顶多你的文章只能算“借鉴”过多篇文章而写成的原创作品。的方式。因为这群洗稿者往往会篡改标题,知道如何去吸粉,懂得刷数据和刷粉丝等,他们通常是资深媒体人或者企业媒体运营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比原创多好几十倍甚至数百万倍的粉丝团,懂得互联网思维和传播渠道。简单的说,洗稿的这群人,完全的辗压了像我这种只会挑灯夜战、耗一晚上时间辛苦码字的文字工作者。洗稿,其实也不一定是不好,至少它是某种程度的进步但是洗稿最下作的便是,如今洗稿的手法特别的让人汗颜。比如说,把别人的文章全篇只字不差的全篇重写,虽然够不上抄袭,但至少手法低级,并毫无创意。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尤为钦佩的写稿大神就是郭敬明,因为他靠洗稿在中国谋取了最大幅度的名利富贵,这是一个需要依靠“内容创造”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抄袭成风的时代,群众们看来看去,不过是那些断片的重组的而已。而这种低级全模仿的“洗稿”行为不但存在于文字创作中,更存在于影视作品翻拍、游戏作品仿造、以及经典歌曲的翻唱中,这也许是全民的悲哀,但是我依然相信我们的这种创作会不断进步,不断优化,不断出新。在这个高歌猛进看起来姹紫嫣红的时代,也许这个社会依然信奉鸡汤,也许这个市场依然渴望一夜成名,中国文学界进入了工业时代,但我最大的心愿却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多读经典,多看美剧,多练“高级写稿”,提升个人文学修养,早日写出能引起共鸣的豆腐块文字


闲说新闻


自媒体时代,不少人走上了抄袭的路,当然也有抄的不是那么的明显,这些都俗称洗稿。比喻起一个噱头的标题,再调整别人辛苦的创作,如调整文章的结构、顺序、配图等。然后在各位平台渠道转发推广。他们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实地采访和报道,仅仅是依靠一些素材加上对原作者的稿子拼凑,这实际就是一种取巧的方式。

在传统的文章中,人们可能听说过的是剽窃和抄袭,指的是将他人的文章写上自己的名字。但“洗稿”显然不是这种情况,它是指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一些文字上的篡改和删减,也就是跟完全剽窃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核心观点还是和原文大同小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的11种情形,其中包括: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

“洗稿”是对他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本质仍是抄袭他人的原创内容。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洗稿”应属于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以及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

但因为“洗稿”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而且“洗稿”深度越深,维权难度越大。所以,有时往往也不了了之。

两年前六神磊磊发表《这个事我忍了很久了,今天一定要说一下子》文章,直指多个自媒体大号洗稿,其中就包括“周冲的影像声色”,指出其公号上刊发的《郭襄与张三丰:你的风陵渡,我的铁罗汉》“洗”了自己旧作。1月24日,周冲对此做了回应,并在公号上发文《关于六神磊磊质疑本号签约作者抄袭洗稿一事的相关解释及法律申明》,反驳对其洗稿的指责。

以六神磊磊与周冲之争为例,张三丰与郭襄分别选择投奔他人与自立门户的心路历程,以及文章立意与写作目的都属于思想。如只是对思想的借鉴,则不构成侵权。

因此,在法律上有时也好难界定的。但不管怎么说,抄袭总是不可取的,对自己水平的提高也没好处。脚踏实地搞好创作都是硬道理。


霃楓


“洗稿”行为,指的是把原稿中的词序、语序甚至表达方式和表达风格进行重新组合改写,但保留原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的一种“写作方式”。

我国著作权侵权司法实践中核心问题,其实不是认定“洗稿”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进而构成侵权的问题,而是即便被认定构成侵权,就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文字作品,司法支持的赔偿额度非常有限,常常不足以弥补维权成本。

例如,对文字作品的赔偿金额,法院通常参照国家版权局和发改委《使用文字作品稿酬支付办法》的规定,通常在每千字80元-300元之间酌定,司法实践中最高可达每千字600元,而这一标准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大多都不足以弥补权利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也远远不足侵权人因此实际获得的收益。


勤劳的胖老师


回答洗稿

“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

最近,“洗稿”一词在网上流行起来,有人甚至说新媒体“洗稿时代”来临。说白了,“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1]

当下的自媒体平台上鱼龙混杂,乱象频出,许多所谓的“流量大号”早已没了规矩。网络媒体兴起之初,就有一大批人将别人的报道、评论、文学作品等直接照搬过来挪作。如今,互联网平台版权保护措施初见成效,这种低级的全面抄袭已经难以过关。于是又有一部分无良媒体人想出“移花接木”的法子,将别人的原创调整语序,换几个近义词,草草一改,标上自己的“原创”,这就是俗称的“洗稿”。在文章中堂而皇之地大段“洗稿”,全无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声称原创,却跟别人的文章观点、故事、逻辑全都雷同,只不过主角从张三换成了李四,“她高兴坏了”改成“她激动万分”。这些换汤不换药的表面功夫,实难“洗”掉抄袭的本质。


传越时空


总体来说,洗稿比抄袭的范围更大,我们都知道如果一字不动照抄现有的资料文章会被判定为“抄袭”,而即便不照抄,只是搬运了别人的结构、语言、观点或核心部位,在新媒体行业就可以被称为洗稿。

从法律的角度审视,“洗稿”因缺乏独创性,其作者无疑侵犯了原创作品的版权。建议为了保护有价值的原创作品不被剽窃,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洗稿”的违法性及其法律责任,支持原创,打击洗稿,净化行业生态。



醉听风吟


你好!这个名词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变相剽窃的一种,文章内容核心还是利用原作者的原创文章进行删减修改、看上去好像已经焕然一新,实则有价值的核心内容依旧没变还是原创作者的最有价值部分。


探索一切的小王子


抄来的稿肯定无法存在了,用得着洗稿吗


三眼在广州


使用优秀文章的写作内容和中心思想,换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形成一篇没有痕迹的新文章,整体写作思路和构架仿照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