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糖猫儿


苏芬战争,又叫冬季战争,因为发生在冬季、当地又特别寒冷而得名。

芬兰本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19世纪之前,一直是瑞典的附属。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沙俄疯狂扩张的时期。1808年,沙俄通过芬兰战争打败瑞典,让芬兰成为沙俄的附属-----芬兰成为“芬兰大公国”。

从此之后,俄国沙皇开始兼任芬兰大公。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1917年。哪一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下台了。芬兰趁机宣布独立。不过,芬兰的觉悟并不高,竟然又给自己找了个德国皇帝----德国黑森王子腓特烈被选为芬兰国王,称瓦尔诺一世。

选择德国人当国王,也是因为芬兰内部的白军想利用德军击败“红军”,并驱赶沙俄在芬兰的原驻军。只是,芬兰选的年份不好,1917年,第二年德国就战败了。德国来的芬兰国王也退位了。。于是,芬兰在1919年6月又给自己选了一个总统。

等社会主义在沙俄站稳脚跟以后,新生的苏联开始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我们看看芬兰和苏联的地图。如下图:

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距离芬兰边境非常近,不到100公里。从这里到原属于芬兰的维堡也就122公里。而且,还要考虑两国对芬兰湾的防御问题。

在二十世纪30年代末,为了列宁格勒的安全,苏联想战领棕黄色地区,并一起防御芬兰湾,给列宁格勒制造更多的缓冲区。苏联的想法很正常,毕竟芬兰当时和德国走的很近。当然,硬抢是不行的,因为苏联在当时的欧洲属于“臭名昭著”。欧洲都在反共,可不能落下口实。

于是,苏联提出交换领土的想法,并跟芬兰谈判。当时的芬兰领袖曼纳海姆是想同意这个交换的,毕竟,也不算太吃亏。在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正式向芬兰提出具体要求:

1,苏联出兵共同保卫芬兰湾
2,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额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
3,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
4,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从领土上来说,不算吃亏。但是,从主权和经济来说,芬兰肯定是吃亏的。但是,当时的形式不乐观,芬兰如果接受的话也不算太吃亏。

而且,跟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苏联吞并的后果相比,这已经是斯大林“格外开恩”了。

可是,芬兰议会不干。

于是,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保佑”下(条约把芬兰划给苏联作为势力范围),苏联对芬兰发动进攻。德国看着墨迹未干的条约,不仅自己没有支援芬兰,还让附属国也不要插手。

于是,苏联开始欺负芬兰,发动苏芬战争。苏军70万大军,共计20万芬军。虽然,苏军占据优势,但是,芬兰更擅长寒地作战。不过,综合国力在那里摆着,芬兰还是败了,苏联获得惨胜。

1940年,双方达成莫斯科和平协定:芬兰丧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巴伦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且,芬兰还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

此战,是苏联入侵芬兰挑起的侵略战争。斯大林本想依靠实力威胁芬兰搞“领土交换”,没想到芬兰人很强硬,不同意。于是,斯大林只能派兵抢了。

赫鲁晓夫说:"我们要芬兰人让给我们一定面积的领土,把边界移得离列宁格勒更远一点。这可满足我们保卫安全的需要。芬兰人拒绝接受我们的条件,所以我们无计可施,只好用战争解决问题。"

虽然,苏联说是芬兰挑起的战争。但是,赫鲁晓夫在任时也承认,是苏联为了列宁格勒防御,才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不过,在强权时代,这都不重要。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苏联随即对外宣称芬兰人制造了炮击事件,还造成苏联方面4人死亡9人受伤。以此为借口,苏联在炮击后的第四天,1939年11月30日,发动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

麦尼拉(Mainila)在卡累利阿地峡上的位置,图为战前的芬苏国界


其实,苏联和芬兰之间早有和平条约,分别是1920年的《塔尔图和约》( Treaty of Tartu )和1932年签订后再1934年延长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 Non-aggression Pact ),而且苏芬两个都是当时国联的成员。

苏联为了找到一个正当的战争借口将自己的侵略行为合理化,自导自演了这次炮击事件。红军朝着自己的村庄发射7枚炮弹,在距离距边界800米处的苏联境内爆炸。事件发生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要求芬兰道歉,同时芬兰边境守军后撤20-25公里。芬兰当然否认炮击,因为当时没有一门芬兰火炮的射程能够达到麦尼拉,而且芬兰元帅曼纳海姆在更早的时候已经让炮兵撤离边境了。

很久很久以后,俄国自己的历史学家分析前苏联有关档案时,发现驻守在麦尼拉地区的部队并没有向上级汇报任何人员伤亡。完全是自导自演。

二战后,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也曾表示,炮击事件是由当时苏军炮兵元帅格里戈里·库利克所策划。此人在1950年因密谋反对斯大林,以间谍罪处死。

格里戈里·库利克

当时,芬兰拒绝撤军,但是表示为了方便双方同时展开调查,建议两国军队都后撤20-25公里。对芬兰人的提意,苏联人没有回应。

11月28日,莫洛托夫对外宣称,因芬兰政府对苏的敌对行动和态度,以及可能对列宁格勒的威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

29日,当芬兰大使来到莫斯科递交关于废除条约和撤军的回复时,等来的却是苏联已经和芬兰断交的消息。

1939年11月30日上午6点50分,苏联大举入侵芬兰,战争爆发。

1939年11月30日上午9点16分,苏联空军的6架轰炸机对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展开轰炸。


对于这一切,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中对中国人也这么干的日军表示,“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至于苏芬战争的性质问题,也许其他国家的人会犯迷糊,但是中国人应该看得最清楚。

“柳条湖事件”,日军栽赃东北军所使用的所谓“物证”:几顶东北军的帽子、一支步枪、两根被炸的枕木

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沈阳的日军


烦哥说球


侵略战争

苏芬问题由来

芬兰独立的过程中,芬兰和俄国以及其后苏联的关系一直很冷谈。

苏联支持的芬兰社会主义者起义已经失败,斯大林当时非常担心纳粹德国会进攻苏联,芬兰会成为德国进攻苏联的根据地。1932年苏联和芬兰签署了《苏芬互不侵犯条约》,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10年有效。

1938年4月,苏联和芬兰进行外交谈判,希望能与芬兰联合抵抗德国,并希望芬兰将列宁格勒外围领土和苏联北方领土进行交换,以达到保护列宁格勒的目的。但谈判持续长达一年也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时欧洲的形势已经开始恶化。

1939年秋季,苏联要求芬兰将边界从列宁格勒往后拉25公里,并租借汉科半岛30年,以建设海军基地。苏联割让面积为两倍的领土给芬兰作为交换,但这部分领土接近北极。11月初芬兰提出让步较少的解决方案遭到苏联拒绝。

战争爆发

谈判失败后,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事件”,宣称芬兰军队曼尼拉村造成苏联士兵死亡,进而要求芬兰政府赔礼道的歉,并将军队后撤20 - 25公里,被芬兰政府拒绝。苏联以此为借口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随即准备开战。

199年11月30日,苏军以20个师共45万人,2400辆坦克,1980门大炮和700余架作战飞机,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同时宣布在其占领区内成立芬兰民主政府,声称红军是应该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

芬兰只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军队总数不到3万人,陆军的装备还停留在一战水平,大炮多是1900年前后的老旧火炮,甚至还有1887年制造的,没有现代助推装置的加农炮,坦克只有28辆一战时的法国雷诺战车。

但是,芬兰军队凭借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塞和招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苏军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外,在卡累利阿地海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对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

芬兰抗击苏军,自1939年11月到次年3月,前后不过4个月,使苏军遭受了修重损失。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向苏军最高统帅部报告的红军伤亡数字为:死亡4.8745万人,伤15.8863万人,这还只是一个大大缩水了的数字。据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透露,苏军在战争中实际受伤上百万人,死亡20万人以上,苏军全建制被芬兰军队歼灭的就有163师,第44师,第54师,第18师,168师,第122师和88师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被俘5.5万人,而芬兰军队只有2.3万人阵亡,4.7万人受伤(战争期间,芬兰正规军进行了扩编)。

战争后果

芬兰军通过战争,彻底打消了苏联吞并芬兰的企图。苏联动用大军进攻芬兰是志在必得,但苏芬战争的惨重代价,使苏联不得不正视现实,重新与芬兰谈判。芬兰通过战争,避免了被并入苏联的命运,最后虽对苏联进行了一些妥协,但基本上保证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而一年之后,芬兰就在苏德战争中配合德军夺回了失地。


浅议轻谈


我是冬雨AK,我来回答

素芬战争是一场发生在二战期间,苏联为了扩大安全缓冲区进而入侵芬兰的侵略战争。战争结果是苏联惨胜!

在1939年9月,德国开始入侵波兰,这让苏联十分的紧张于是苏联一方面和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另一方面也向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这两者的目的都是尽可能的拓展苏联的领土边疆,建立广阔的安全缓冲区,来防备德国的入侵,而且当时芬兰视苏联为唯一的假想敌,和德国保持着紧良好 的联系,苏联认为在未来的苏德战争中,芬兰会成为德国的帮凶,因此必须优先解决芬兰。

1939年11月30日准备完毕的苏军开始向芬兰发起进攻,开战之处,苏军上下一片乐观,认为十几天的时间就足以占领芬兰,但没想到会成为一场艰苦的战争。

由于芬兰地形多为山林,不同于东欧大平原,,再加上芬兰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进攻时间又是冬季,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士兵和装备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所以,苏联的重装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发挥威力。反倒是轻装的芬兰军队十分适用,他们经常踏着滑雪板飞驰,行动迅捷。况且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苏军所希望的速战速决进入到长期的消耗战。

在这场战争中,芬兰的狙击手大放异彩,世界第一的狙击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就是成名于这场战争。由于苏联是发动的侵略战争,所以受到了当时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国联更是将苏联除名,同时,许多国家给与芬兰大量的援助,一些国家直接派遣志愿作战人员帮助芬兰抵抗苏联的侵略。

战争结果是因为芬兰国力不支,兵员枯竭不得不停战求和,苏联割走芬兰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而苏联付出了近17万人伤亡的代价,可以说是惨胜,这场战争也加深了芬兰的反苏情绪,在一年之后德国闪击苏联时,芬兰也对苏联发动;额“继续战争”,牵制了苏联大量的兵力。

(图片来源自网络)


冬雨AK


苏芬战争算是二战的一个小插曲,延续了沙俄对外扩张战略,最终以苏联伤亡近百万惨胜告终。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以后,便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芬兰趁着俄国内乱宣布独立。随着苏联的稳定和发展,国力逐渐成为世界第二,重新将芬兰纳入领土便成为当务之急。

苏联认为芬兰严重威胁了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的安全,以领土争端为理由,于1939年11月,派遣45万大军入侵芬兰,旨在重新统治芬兰。当时的芬兰全国人口只有440万人,陆军也只有3万多,却让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并割让了领土给苏联。苏联的惨胜让德国认清了苏联空虚的实力,1941年,芬兰与德国联合入侵苏联,夺回了失去的领土。

苏芬战争算是殖民战争的延续,芬兰也就此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史知今


这是苏联发动的侵略战争,苏联军队入侵芬兰挑起战火,结果苏联惨胜。


跪射俑


苏芬战争是一场苏联入侵卡累列阿地峡的侵略和芬兰反侵略战争!结局是芬兰战败,但苏联在战争初期伤亡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