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為什麼被評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中國

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戰績輝煌,規模龐大,舉國輕重。四人都是不敗之將又在同一時代,那麼他們誰最強誰最弱呢?

白起是戰國末期秦國名將,秦國郿縣人(今陝西眉縣),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戰國七雄中魏、趙、楚等國的主力基本被白起消滅,掃除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障礙。白起在伊闕之戰中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共攻城70餘座,殲敵近百萬,被封為武安君,後被人稱為“殺神”。白起戰績無雙,從無敗績,可惜的是其軍事思想沒有記錄下來,為戰國第一名將

“殺神”白起為什麼被評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王翦畢生的代表一戰就是用六十萬大軍對楚的大戰,這一戰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這一計的典型戰役。以逸待勞講究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已,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王翦不光會打仗,還懂為臣之道,對韜光養晦這四個字深有研究。後世的人評戰國四大名將,王翦便是其中之一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少數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

廉頗是四大名將中武功最強的,謀略能與白起相比,受到趙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國,消滅各國部隊不計其數,廉頗是攻打齊國燕國魏國最有戰功的將軍,但未能被趙孝成王(趙惠文王之子)重用,結果長平大敗。

以戰績來看王翦和廉頗不足以和白起比肩。對於戰績,李牧也不如白起,所以光看戰績來說,白起應該居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