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追剧想你了

朋友,追剧想你了

​这样,那样


也许某一天,生活突然赋予了灵感,冲动一拥而上,激情满溢正要全力以赴去开启。


将此开心的告知身边的人,内心深处想要的支持与鼓励,你得到了吗?


是否犹如玩笑般,被告知,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总是遥远的,却总有人默默的在实现。


最近追的剧有点多,爱上了《梨泰院class》金多美主演的女主赵以瑞,智商162,SNS上的网红明星,却拥有着疑似反社会人格。


这样一个问题人物,爱上她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是那坚定的心智,为要得到的全力以赴;那股相信自己智商的自信,为心中坚定不移而付诸行动的行为,让人崇尚。


有一幕是女二要亲男主的那一幕,女主在现场看到,最后那一刻伸手捂住女二的手,还大条大理的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阐述拦截不得亲吻的理由。笑喷的同时发现,当事情发生在你面前的时候,理智的妨碍与敏捷的反应都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朋友,追剧想你了


女主看上去是问题少女,但是处理事情的时候却比普遍大众都靠谱,总能有理有据,而非无理取闹;放弃做活成妈妈心目的样子,看到妈妈的样子伤心只是片刻,但是却能坚定的说,爱情与成功我依旧能实现。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决定了大胆的去实现并赋予行动,是我们需要的正能量行为。


剧中有一句台词常出现,你只是忠于自己生活,这是值得原谅的。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你选择了这条路的时候,忠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对错之分。都说做决定的时候由心而发,但又有多少能这样子呢。


BBC有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用了长达28年的时间,追踪记录14个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当采访他们长大后的梦想时,我发现原来梦想会随着年龄的岁月的增长,周遭环节变化与自身遭遇,随着这些都是会发生变化的。人,是否每一个阶段的梦想都会不一样呢。


当中只有一个叫三重的男孩,从7岁到21岁,他的梦想都不曾改变,他想成为一名职棒运动员。父母支持他的梦想,他甚至在大学时期成为了投球手,打出了好成绩,甚至上了新闻。但再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最终没有成为职棒运动员,转而接手了家里的印刷厂,最终原因“有些事是没有定数的”,这句无奈的话语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社会是多变的,人往往更是这个多变因素里最重的一环。


朋友,追剧想你了


这样,那样。多变的事情总是无穷无尽,我们所需要的技能似乎并不是逃避,更需要的是不断寻求突破,提升自我,在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时,能像女主赵以瑞那样以聪慧的实力应对。


疫情无情,人有情!待返工期,在家多阅读,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充实自己的知识,丰富脑海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随笔写到此处,待疫情结束,必更加珍惜彼此能肆无忌惮拥抱的日子。朋友,想你哦!


追着剧,看着纪录片,读者书。

眼前总会想起那些一起喝酒吃肉的时刻;

总会想起坐在路边摊一起撸串的日子;

想起曾经坐在咖啡厅,一起紧挨装逼的拍照时刻;

待疫情结束,那些我欠你的,你欠我的酒肉必要好好商谈尝还日。


朋友,追剧想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