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腫瘤復發轉移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瞭解更多肝癌知識,請關注“拯救肝癌”

惡性腫瘤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侵襲性、轉移性,尤其發生復發轉移後,死亡率非常之高。據統計,絕大多數腫瘤患者死於手術、放化療後的復發轉移。


由於癌症容易發生復發轉移,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發生復發轉移有什麼徵兆以及怎樣來預防它!


出現以下情況警惕癌症復發轉移!

一、出血徵象

出血也是腫瘤病人常見的症狀之一。腫瘤體壞死往往會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腫瘤體侵蝕周圍的血管,則會造成嚴重的大出血。常見的有嘔血、黑便、陰道流血、尿血、流鼻血、痰中帶血等。


二、阻塞徵象

體內任何管腔內的腫瘤體增大,都會引起管腔變化,最常見的是管腔狹窄,更有甚者會造成管腔阻塞。


  • 胸腔的縱隔腫瘤增大,就會使上腔靜脈和心臟受到擠壓而離位,造成靜脈怒張,出現供血不足,導致心慌缺氧
  • 氣管和咽喉腫瘤增大,會壓迫氣管和咽喉部神經,從而出現氣短和聲音嘶啞、語不出聲的徵象;
  • 腹膜後腫瘤和前列腺腫瘤增大,會壓迫輸尿管,出現小便不暢或無尿等臨床表現的徵象。


三、體重下降

病人體重下降是癌症常見的體徵之一。病人通過治療後,體重應保持平穩。

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又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


四、淋巴結腫大

患者通過治療後,應關注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結是否腫大。可經常檢查淋巴系統,防患於未然。如頸部、下頜、鎖骨窩、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這些淋巴區域是腫瘤轉移的重要途,不論是否出現疼痛,一旦發現腫大,應立即就醫。


五、疼痛徵象

腫瘤患者往往有轉移病灶,病痛非常明顯。一般多見於骨轉移。瘤體直接浸潤神經組織,或較大的瘤體壓迫了體內管腔,都可引起組織壞死和產生炎症,出現疼痛徵象。


骨轉移的患者最常見,也是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骨頭疼痛。早期患者會出現間歇性的疼痛,且較輕,臥床休息後可以得到化解。隨著轉移灶擴大,疼痛加劇,且表現為持續性疼痛。


還有一個常見症狀為病理性骨折。椎骨的病理性骨折表現為椎體變形,塌陷,骨髓壓迫症狀,患者可以察覺到神經根痛或者感覺障礙。當病變發展到脊髓時,脊髓受壓迫會引起截癱。


此外,患者還伴有低熱,乏力,貧血,消瘦,食慾減退等症狀。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晚期患者發生病理性骨折,尤其是表現為脊柱骨折時,常被誤診為老年骨質疏鬆所致的骨折。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瞭解更多肝癌知識,請關注“拯救肝癌”


六、發熱徵象

腫瘤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發熱現象,這在臨床上稱為“癌瘤熱”。腫瘤組織壞死,瘤體侵入腹腔神經叢,腫瘤代謝物進入血流,腫瘤腦轉移等,均可引起發。


七、頭疼是腦部轉移嗎?


腦轉移大部分都是出現在疾病的後期,一旦出現,病情往往會迅速惡化,預後大多不好。


腦轉移的患者首要表現便是頭痛,早期表現出輕微頭痛,頭暈,性格、行為改變等,嚴重的可有頭痛、噁心、嘔吐、肢體感覺,語言障礙及運動障礙等中樞系統的表現。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瞭解更多肝癌知識,請關注“拯救肝癌”


八、腹脹,肝區疼痛是肝轉移嗎?

肝轉移早期通常沒有特別的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乏力,消瘦,低熱,肝區隱痛不適,腹部腫塊,腹腔積液,腹脹及疼痛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黃疸。


癌症的復發和轉移,主要與患者機體內環境的改變、機體的抗病能力下降等有關。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治療後五年內復發,半年內的復發轉移率高達69%。


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王聖忠強調,腫瘤治療後6個月內是復發、轉移的“高危期”,尤其是前三個月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危關鍵期”。患者須謹慎對待。因此,定期複診是終身性的。


在恰當的時間、給予恰當的預防和治療,其實是可以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轉移風險。


因此,為了減少復發轉移,建議合理飲食、適度鍛鍊、定期複查、忌菸酒、改善不良情緒、提高免疫力等。這些都能對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起到積極作用。


怎樣才能有效預防控制復發和轉移?

要有效預防控制復發和轉移,應避免兩種錯誤思想和行為。


  • 一是被發現早期癌症後,不引起重視,不繼續檢查和正規治療,以致延誤病情,早期拖成晚期。
  • 二是自己沒有主張,病急亂投醫,聽信外行人不負責任的建議,東奔西跑,甚至隨便讓非正規腫瘤外科醫生做手術,這是非常危險的最容易導致腫瘤擴散的行為。


雖然,目前還沒有哪一家醫院敢保證把所有癌症患者都治癒,但可以說,已經治癒了的癌症患者中至少99%是正規醫院治癒的。


只有最大限度的減少癌細胞和保護好正常組織,才有可能治癒癌症遠離復發。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經過初步正規治療以後的癌症患者又如何預防復發和轉移?


這可能是大家更加關心的問題。



在治療前要由有經驗的包括外科、放療、化療、靶向治療、中醫藥腫瘤專家在內的專家組進行會診討論,制定詳細的、完整的、系統的、科學的治療方案。


顯然,只有到綜合性的專科醫院才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在這裡要提醒各位覓友,在決定自己或親戚朋友治療方案時要多問一問,想一想,不要貿然做決定。



手術、放療、化療、免疫和靶向治療是目前常用的有效辦法,但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法單用就可以保證治癒癌症,絕大多數都需要綜合治療。


不要認為已經做了手術,甚至還是根治術就萬事大吉。


有些患者手術和放療以後還要繼續化療,這是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手術以後還要做放化療的重要原因。


術後放化療可以大大降低複發率,提高生存率。當然,也不是放化療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有些病人手術或放化療以前已經有遠處轉移,只是當時轉移腫瘤很小,一般的檢查發現不了。


中醫藥治療是降低患者手術和放化療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復發和轉移的重要手段,但除非病情太過晚期,一般不宜單獨應用。


第三,治療以後要經常地、定期的複查。


任何惡性腫瘤患者在任意治療後的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復發和轉移,及時地、仔細地、定期地檢查有可能早期發現轉移和復發,以便及早採取措施處理,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複查包括病人的自我檢查和醫院的定期檢查。


病人自查主要是注意觀察原來的病灶部位及其附近有無新生腫物、結節、破潰等表現, 有無新的疼痛感覺。


此外,還要注意全身變化,有無逐漸加重的乏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貧血等表現,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第四,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加強營養和體育鍛煉。


研究證明,樂觀的心態、良好的營養和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保持人的免疫機能在最佳狀態,充分發揮抗癌活性,加速康復和防止復發。


患者平時可以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和他們適當享受豐富多彩的正餐;還可以參與相關癌症患者互助聯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困惑、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