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家长你是如何回答的?

胆汁质谈育儿


我家儿子七岁了,从他会说完整的句子开始,就经常问我类似的问题,每次我的回答都能让小家伙很满意,并且会回我一句“妈谜,我爱你”。

孩子问你“我从哪里来”,其实是想要从你这里得到认可和归属感,是要确认你爱他,什么也不能把你们分开;确认他是家庭的一份子。当孩子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会容易产生被抛弃感。长期下去,可能会逐渐会变得孤僻、自卑,容易被狐朋狗友所迷惑,或者是沉迷在游戏中无法自拔。

做了这样的分析之后,西帅妈谜要告诉你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给的回答是完全不一样的喔!

如果是3岁前的孩子,你可以用很有爱的有想像力的童话故事来讲他是从哪里来的;如果孩子3岁多了,就可以直接告诉他:你是妈妈生的,你出生之前是住在妈妈肚子里的。

(具体该怎么答,我在另外一个问题里有详细说明)


很多爸妈觉得自己回答不好,怕误导了孩子,其实是因为当年我们这么问父母的时候,也是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回答: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是隔壁邻居送来的;是妈妈从胳肢窝里掏出来的。

我做过很多调查,许多大人说,对父母当年的玩笑话仍然耿耿于怀。

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对孩子却会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也会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有的孩子会在心里想:我这么认真的提问,可你的态度也太敷衍了吧,以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能不能好好交谈了?

所以说,我们跟孩子沟通时的态度非常重要。塑造亲子关系的重要时刻,可不能被敷衍态度给破坏了。


西帅妈谜



关于孩子出生的问题,我一直很欣赏西方人的做法,实话实说。但是,我们中国人说话有特别含蓄,不好意思直接了当的表达。那该怎么办呢?来,婷妈告诉你!

我小妹小的时候就曾被邻居说她是从街上卖烧饼那儿捡回来的。突然有一天,不听话的妹妹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于是,她就哭着跑到了邻居家问她的卖烧饼的爸爸妈妈在哪儿?小妹要去找他们。这件事儿一直被村子里的人笑到现在。于是,我就想:如果我有孩子了,我一定要告诉他真相!

随着两个宝贝的相继出世,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向我问起了这个问题。大宝大概在三岁左右,而小宝更小,在不到两岁就开始不停地问了:“妈妈,我从哪儿来呀!”我曾告诉过大宝:“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间小房子,你呢!那时候的你呢,还在天上当天使呢!你每天都会看到很多的爸爸妈妈,当你发现爸爸妈妈特别想要一个宝宝时,你就想做我们的宝贝了,于是,你把翅膀收了,住进了妈妈肚子里的小房间里,你长得越来越大,房子也变得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这个房子装不下你了,你就在妈妈和医生的努力下钻出了小房子,”小宝问:“妈妈,我也在你肚子里的小房间里吗?“是的,因为姐姐先住进去,后来,姐姐出来了,你住进来了。””“妈妈,你的肚子上怎么会有一道伤疤呢?”“因为,你在妈妈肚子里的小房间里玩儿的时候,不小心把挤带套在了脖子上却去不下来了,所以,你没办法自己爬出了,我们只好请医生把妈妈的肚子划开,再把你抱出来啦!”

这个故事是不是特有趣?它适合很多妈妈,顺产的,剖腹产的都可以,那么,如果他们长的再大些呢?比如:十岁以上的孩子又该怎么回答?婷妈的方法是直接买一些这方面的书,扔给他们看去吧!反正早晚都要知道,还不如早些知道,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婉婷宝贝1


所有爸妈都会被孩子问到这个问题,有的说是从“充话费送的”到“垃圾桶捡来的”,从“路上抱的”到“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有。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来看看宝爸宝妈们怎样说:

宝妈A说:我女儿问我她是从哪里来的,我就直接说是妈妈肚子里来的,小的时候在妈妈肚子里游泳,到大点了就不在妈妈肚子里游泳了。

宝妈B说:孩子问直接给剖腹伤疤孩子看,告诉她,是医生像拉拉链一样打开妈妈肚子,然后把你拿出来的。然后她就经常要我再打开拉链,她回去住两天。

宝妈C说:刚好宝妈怀了二胎,大宝见证肚子一天天长大,一直到把二宝生出来,大宝自然而然的就知道自已是怎么来的了!

其实孩子很天真很简单的,只要是你们说的。他们就会相信是充话费送的,买家具送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孩子解释。

当你的孩子问你“我从哪里来的”的时候,你又是如何回答他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趣谈湛江


记得我小时候问我妈这个问题,她是这样回答的:“有一天,我跟你爸在路上走,走着走着,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很大的苹果树,上面结满了苹果。可是,一树的苹果,只有一个是红苹果,于是妈妈就把它摘了下来,一摘下来就变成你了。”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比较浪漫的回答,就想童话一样。比说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要美好多了。

转眼间,我也变成妈妈了,儿子开始问同样的问题。当他问起来的时候,我在想要不要就用妈妈当时的答案回复他。可是,这个答案虽然浪漫,但是还差点什么。于是我告诉他:

“你呀,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妈妈肚子里有块地,爸爸丢了一颗种子。那颗种子就在妈妈那个地里长呀长。后来越长越大,妈妈肚子装不下了,就到医院里去,医生阿姨帮忙把你从妈妈肚子里拿出来了。你看,你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说完,我把剖腹产的刀疤给他看。本以为他会觉得害怕,可是宝贝突然就摸了摸我的刀疤,问:“妈妈,那你很疼吧!”感动的我稀里哗啦!

所以我觉得孩子如果问这样的问题,千万不能无视,或者随便说点什么搪塞他/她,一定要让他/她觉得自己的到来对爸妈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宝妈覃小珈


你好,等人吃饭,最好的消耗时间方式,就是回复悟空问答。

1、首先,我的回答是:其一,孙悟空取经路上,帮爸妈捡回来的,怕爸妈孤单,把你捡过来陪爸妈过日子的;其二,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的时候,你突然从碣石里蹦出来,他捡回来给了爸妈,因此曹操打江山没有时间养你;第三,宋江打方腊的时候,在清溪峒发现了你,抱给爸妈了,他打仗没有时间管你。第四,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绣小孩子,把你绣出来,然后送给爸妈的。

2、其次,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童话,犹如圣诞老人送糖果的故事一样,怎么美好,就怎么编呗!孩子长大后,啥都会明白的,对此问题的回复也别那么死板。从垃圾桶里捡的,垃圾桶多脏哦!

好了,准备吃饭了,顺祝周末愉快。


珠海老金


很多家长认为,性教育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感觉跟自己的孩子谈性,是及其的荒唐。

并且,这些教育学校会教,老师比较有育人的经验,所以,说这种事情,孩子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其实不然。

尽管老师会教,但是家长的教育还是无可替代的重要。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电视剧《小欢喜》,里面有一集提到很直白的性教育理念。


黄磊在剧终饰演方圆,问儿子方一凡:“你知道你是如何到妈妈肚子里的?又是如何出来的吗?”



方一凡的回答是:“生物课上都讲过,你们结婚,结婚之后做爱,发生性行为……”



我们大可不必质疑这样的性教育尺度得有多大,因为每年孩子遭性侵的指数都大得惊人,如果不直截了当地跟孩子讲明白,孩子恐怕也难理解这些事情造成的危害,更不懂让自己防患于未然。

所以,当孩子问“我是从哪来的”时候,你大可不必顾左右而言他。

就直接告诉他:“你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是爸爸妈妈共同创造了你。”

“那我是从哪里出来的呀?”

“你是从妈妈两腿之间出来的。”

“我可以看看再哪里吗?”

“不行哦,因为那是妈妈的隐私部位,隐私部位是不可以随便给别人看的。你也一样哦,不要让别人看你的隐私部位,也不能让人触碰让人摸哦。”

孩子因为好奇,才会有这样的问题,而作为家长,我们大可以把它当做一次性教育的机会。


半涂半学


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总会有一些天真的问题,比如孩子问我,我是从哪里来的?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回答呢?小编是有一些自己的经验了,然后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种说法,孩子你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可以用童话的方式去向孩子说明,孩子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这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这就是孩子满意的答案。

第二种说法,孩子你是妈妈生出来的。作为父母的你可以告诉孩子10月怀胎的经历,告诉他妈妈为他的出身付出了多大努力。孩子一定会感同身受的。

以上两种就是回答孩子问的问题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学习资料助手


结合专家和自身的经验,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家长注意:

1. 家长态度一定要坦然——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坦然的,在他们眼里这个问题跟问空气水是从哪里来的是一样的,所以,家长不要先不好意思起来。

2. 用简短直接的语言回答——是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往往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精确简洁的语言说明,孩子就会满意了。

3. 不要过多的解释。

4. 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延伸回答。

5. 心里要明白一个道理,你今天给了孩子正确的知识,今后歪门邪道来的资讯就会被排斥在外,尽量少地污染孩子的内心。

下面这本《我从哪里来》是一本非常好的适合3-6岁孩子看的性及性别知识启蒙的绘本。编辑做得很用心,值得推荐。

书名:《我从哪里来》

  选自幼儿科普绘本丛书——《我的第一套身体书》

中国人往往羞于谈论性,若是小孩子问起,更是避之不及。但事实证明,孩子越小接触最正确的知识,越有利于他/她的心理健康。所以,做为家长,我们不应回避。

可是,正面回答又该如何答?怎么样才能既有分寸又正确,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又不过早地激发他/她的好奇心呢?

其实,家长完全可以借助一些资源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教育,而图画书无疑是一种最合适的选择。让孩子在有趣轻松的阅读环境中,了解关于性及性别的知识。


羽妈-明会


【西瓜王子诞生记】一对夫妻非常担心孩子长大后问起那个经典问题:“我是怎么来的?” 答不上来可怎么办?于是先下手为强,精心伪造了这张证据照片,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买了个瓜,一切开生出个你,不信你看”… 摆拍时还细心地往娃身上放了几个西瓜籽,简直太拼了!


Wonderful time


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时,需要掌握的10大原则

U12育儿(mengmucom)阅读提示:本文适合所有家长阅读,全文2000字,需要花费您约5分钟的时间

虽然每个家庭的文化和育儿方式不同,但是,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给孩子传递健康科学的性价值观是性教育的核心,只要我们把握这些原则,父母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就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原则一:有问必答,有问才答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了解自己和人类生命现象的权利,对孩子的提问做到有问必答,不可以回避和转移孩子的话题,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性话题的神秘性,反而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如果孩子得不到满意的答案,他们就会纠结其中,要么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向父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么他们就通过网络和同伴自行探索,父母就失去了对孩子了解性信息的掌控,也失去了与孩子交流性话题的契机。

对于6岁前的孩子,父母不要主动给孩子讲解更多的性知识,在孩子提出问题后,我们针对问题进行回答。

原则二:不可以欺骗孩子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对孩子讲真话,不可以欺骗,也不可以为孩子编造“美丽的谎言”,谎言再美丽也是谎言,这种欺骗是在侮辱孩子的智商,如果要将答案美化,可以在真实的答案上进行美化,如果父母对孩子撒谎,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事实真相,而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原则三:答案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

父母给予孩子的答案要简单明了,符合孩子年龄认知程度,让孩子能够听得明白。

父母回答完孩子的提问后,是否继续讲解,要取决于孩子是否继续发问,如果孩子对父母的答案已经感到满意,说明孩子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到此为止,父母没有必要继续深入地讲解,否则,就超越了孩子认知范围。

原则四:父母的回答以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为原则

孩子问什么,父母就回答什么,告诉孩子事实,以解决孩子当下的困惑为原则,父母的答案不要给孩子带来新的困惑。

父母不要在答案中引入更多孩子不能够理解的新概念,这会让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又面临新的问题。

原则五:父母不可以主动提供两性活动细节的答案给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问到了精子卵子结合的细节,说明孩子已经探索到了这个问题,父母可以坦然而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不要过多地给孩子提供有性活动细节的答案,否则会唤醒孩子进行更多超年龄的性探索,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

原则六: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态度比对孩子讲了什么更重要

父母诚实而坦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至少可以获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就像回答孩子提出的其他问题一样,父母越坦然,孩子就会认为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孩子就不会对这类问题特别关注了。

这样就能够搭建父母与孩子沟通性话题的平台。

原则七:不可以用成年人的性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时,不要用“性交”、“做爱”、“性生活”等成年人的性语言作为答案,因为孩子不明白这类语言,他们会继续问“什么是性交”,这会让父母陷入困境。

如果要告诉孩子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方式,可以用“生殖器接触”,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明白。

如果5岁的孩子问小鸡鸡为什么会变硬,父母可以告诉他“小鸡鸡要尿尿了,所以变硬”,孩子就能够理解了。

如果父母告诉孩子“这就是勃起,是因为阴茎海绵体充血引起”。这样的答案包含了5岁孩子不能够理解的海绵体、充血、勃起等概念,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接受能力。这样一来他会进一步提出什么是阴茎海绵体、什么是充血等问题,你将无法对一个5岁孩子讲明白这些知识,使自己进退两难。

但一个12岁的孩子问父母同样的问题,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孩子可以应用相关的书籍帮助他认识。

原则八:尽量减少和避免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我们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国度,特别是对孩子谈性。

当父母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后,告诉孩子:性话题是隐私的,是秘密的,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讨论,不要与小朋友或者其他人讨论,尽量减少孩子因为性话题被他人误解和攻击。

如果孩子与小朋友谈论这个话题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被他人误解,父母要保护孩子,同时再次告诉孩子话题的隐私性。

在讨论性话题的同时,结合国情。我们既要告诉孩子科学的性知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变通能力。

比如,在给孩子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的时候,将“阴道”变通为生命通道,在讲解生育过程的时候,将孩子从“阴道”生出来,变通为孩子从生命通道来到这个世界。

这样的变通能够减少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容易被他人接受。

原则九: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完全理解自己生命的来源,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问与答。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提出“我从哪里来”这类的问题,直到5-6岁时提出“精子与卵子到底是怎么结合的”,到10岁左右孩子会提出“男女生殖器是如何结合,精子才能够进入女性身体”,这是孩子对生命认知和理解的一个过程。

父母不可以在孩子3岁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将10岁孩子问题的答案给孩子,父母需要做好准备,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原则十:不可以提前唤醒

当孩子问到某个性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开始了探索,孩子对这个问题已经“醒”了,父母不要回避,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不是提前唤醒。

当孩子没有提出某个性问题,孩子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开始探索,处于“未醒”状态,父母主动讲解给孩子,就唤醒了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索,这就是提前唤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