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是谁?他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文史砖家


这个被废也是最冤的皇帝便是明代宗朱祁钰。代宗、代宗已经说明了他只是暂时替代而已。按照明朝嫡长子继承制下的那个框框,作为明宣宗次子也不是嫡子的朱祁钰是没有任何机会继承皇位的。

他能继承王位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

代宗朱祁钰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年少轻狂,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率领几十万大军去御驾亲征,结果玩出一个土木堡之变,不但全军覆没,自己还被抓去当了俘虏。


瓦刺大军抓了皇帝之后自信心极度膨胀,开始向北京进发。前脚灭了你几十万大军,还俘虏了你们的皇帝,这气势得有多猛,北京的很多官员直接开始跑路,甚至提议迁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明朝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的能人于谦站了出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于谦一众大臣的拥立下,朱祁钰被赶鸭子上架般的赶到那个冒热气的滚烫龙椅上。组织北京保卫战。

虽然朱祁钰做了皇帝,但是太子确实朱祁镇的儿子,那些个大臣让朱祁钰继承皇位,还要继续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

所以一开始朱祁钰是拒绝的,在任何一个朝代,当皇帝都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唯独明朝该死的嫡长子继承制下,这个皇帝不好当。

迫于群臣的再三坚持,朱祁钰才被迫当上了皇位,在位期间,表现还算尚可,不仅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尤其在政治上,改变了朱祁镇执政以来的弊端,使得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这皇帝的宝座上去容易下来难,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握在手上,谁又愿意放下?朱祁钰自然也是不愿的,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自然也想着帝位能在自己的血脉下得以传承。所以他贿赂大臣,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惜那孩子命薄,没做多久的太子就死了。而朱祁钰又没有其他的儿子可立。原本年轻的皇帝也有的是时间继续造人。

但是造化弄人,就在这时,朱祁镇成功复辟。

朱祁镇复位后,下诏朱祁钰是"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不但如此,还废除了朱祁钰的帝号,朱祁钰去世后,朱祁镇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

要说他犯了什么错,错就错在生在帝王家。本来生在帝王家好好的做个王爷也挺好的,但偏偏又让他当了皇帝,这要是继承皇位都还好说,可惜是代替的。当了皇帝不够心狠手辣,对自己的兄弟下不去手。就这样拖拖拉拉的。让自己的兄弟又找到机会重新夺了帝位。朱祁钰可以说是相当憋屈的一位皇帝。


鼎鼎九公主


明代宗朱祁钰不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但却是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之一,虽然危难之际接管大明帝国,但力挽狂澜的功劳都被划给了于谦。在位七年有余,也算是兢兢业业,但所有的名声都被囚禁朱祁镇和强制更换太子而败坏,最后落个了幼子早亡,自己早逝的下场,就连谥号都是侮辱性质的“戾”,也是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入明朝十三陵的皇帝。

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异母兄弟,他们的父亲朱瞻基是明朝少有的贤明君主之一,去世前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政令通达、四海升平的大明帝国。朱祁镇的皇帝之位早早就确定了,朱祁钰对皇位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两人相处的相当愉快。

如果历史按照正常的轨道发展,朱祁钰会安安稳稳地当一个富贵王爷,历史对他的记录也许就是一笔带过。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容易偏离正常轨道。正统十四年,他的哥哥朱祁镇听信王振谗言,轻率御驾亲征,结果大军在土木堡被蒙古围杀,50万京师损失殆尽不说,他自己也成为了蒙古族的俘虏。

蒙古族首领也先准备以朱祁镇为筹码,狠狠的敲诈勒索明朝。此时太子之位已定,但朱见深过于年幼,为防主少国疑,众臣决定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改朱祁镇为太上皇。。

在朱祁镇当皇帝的这一年的时光里,他不仅励精图治,还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帝王。

可是没想到,一年以后,哥哥朱祁镇却被瓦刺平平安安的放了回来,本来是不想当皇帝,当个逍遥的王爷,无奈当了皇帝,后来当了皇帝慢慢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哥哥皇帝却回来了,于是朱祁钰就下令经哥哥软禁起来了,这一软禁就是七年之久,后来朱祁镇在一些人的拥护下发动了政变,重新当了皇帝,朱祁钰也突然暴毙而亡。

朱祁镇和朱祁钰的故事,就像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本来朱祁钰无心皇位,可是因为自己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慢慢的喜欢上了权力的滋味还有百姓的爱戴,为大明朝创造了政治清明还有安居乐业的生活,朱祁镇的到来,他自然是不能轻易将皇位拱手相还,毕竟那样做的话自己的努力就会白费。但是在这场游戏的斗争之中,朱祁钰还是因为心软和顾虑败下阵来了。

朱祁钰之死到现在还是个历史谜团,很多人认为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害死的。

朱祁钰之所以落到这个结局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本人过于心软,二是他对朱祁镇过于苛刻。如果他狠心点,想个办法把朱祁镇悄悄搞死,,比如偷偷食物下毒,造成一个暴病,或者慢性病致死的假象,按照当时的情形,应该没人去为朱祁镇伸冤,没人在乎,他也不会被哥哥害死。他因为害怕朱祁镇夺权,充满了猜忌,将对囚禁,待遇及其冷漠苛刻,导致朱祁镇受不了这种虐待,而孤注一掷起来夺权。如果他能宽厚待哥哥,也许朱祁镇安于现状,不再存夺权之想,自己下场也不会如此。

朱祁钰的心软,情商不够高,手段不够黑害了他,这只能说明朱祁钰不是一个很适合做帝王的厚黑高手。唯一被废的皇帝就是朱祁钰,他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心不够狠,又对朱祁镇太苛刻!这反映了他本性善良又内心矛盾的心理!



淡淡雨意


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后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浚为太子。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

朱祁钰的一生命运多劫。他的生母,本是汉王府邸的一位侍女,这位汉王就是著名的永乐皇帝的二子朱高煦,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宣宗皇帝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架亲征生擒朱高煦父子,并将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宫侍女吴氏,并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回京后,由于封建礼教的阻挠,身为罪人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于是宣宗皇帝将她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终于,吴氏珠胎暗接,为宣宗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这就是后来的景泰帝。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宣德八年,宣宗病重,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后张太后善待朱祁钰母子,托孤之后,一代明君架鹤西去,由于时逢皇帝的大丧,无人顾及吴氏母子的身世,他们就这样被大家接受了。张太后也并没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钰为成王,并为他们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

本来朱祁钰母子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先是朱祁钰奉命在明英宗御架亲征期间担任监国,后来由于英宗被俘,太子朱见浚(即后来的明宪宗)才两岁,国无长君,成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前台,在皇太后的受意下朱祁钰继承了皇位。

早在朱祁钰担任监国的时候,就爆发了关于“南迁”的争论,翰林院侍讲徐呈(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了南迁,并得到一些胆小的大臣的支持,但是由于祖宗的宗庙,陵寝都在北京,兵部侍郎于谦当即否决了他的提议,并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朱祁钰非常欣赏于谦的能力与魄力,于谦也很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当机立断,两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产生了对对方的倾慕。紧接着发生的午门血案,更加深了两人的这种感情。英宗皇帝宠信宦官王振,搞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群臣的心中早已酝酿着一股洪流,终于,英宗被俘,王振被杀,群臣的怨气得以倾吐,众大臣跪在午门哭谏,要求成王惩治王振的党羽,这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成王见状唯恐发生哗变,准备逃走,这时于谦站了出来,他拉住成王的衣袖,对成王解释群臣并不是并不是冲着成王来的,只要成王能够惩治王振的党羽,群臣愿意辅佐成王供图大业。于是,朱祁钰下令将宫内的两个王振的死党带出来,交给群臣,这两人也被群臣当场打死,由此可见王振积怨之深。

朱祁钰在位期间,许多被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得以重归庙堂,吏制为之一新,他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组织京城保卫战。通州的粮食被抢运进京,京城以及京城周围的防御工事都被加固,于谦还亲自遍练了新军,并放出了石亨参加战斗。同时景泰帝下明诏,各边守将不得私自与也先接触,这样,也先妄图利用英宗骗取明朝财物,城池的计划失败,于是气急败坏的也先率军铺天盖地向京城涌来。由于于谦战前准备非常充分,北京军民的空前团结,领兵将帅作战勇猛,终于在北京城外给瓦剌军以沉重打击,也先不得已退回草原。风雨飘摇的明政权终于在这一战之后稳定了下来。

景泰朝的政治与正统朝相比应该说是比较清明的,但是朱祁钰在处理英宗与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重大的错误,这也导致了他后来悲剧性的结局。朱祁钰在座稳帝位之后,就犯了宋高宗的毛病,不愿迎接上皇回京,生怕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并因此与朝臣发生了一些龌龊之事,这时又是于谦站了出来,他保证上皇归来不会影响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终于被说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景泰帝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减了又减,将英宗迎回了北京,并软禁在南内。在处理英宗回归的问题上,景泰帝表现的心胸过于狭窄,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英宗回京之后,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但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英宗的太子朱见浚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朱祁钰授意太监去贿赂当时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朝臣门不愿公开反对朱祁钰,只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太子朱见浚被废为沂王,朱祁钰的亲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谁知,天背人愿,朱见济早夭,景泰帝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朱祁钰还在壮年,子嗣的问题对他来讲还不用非常发愁。转眼已是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建储的问题又成了热点问题被摆上了朝堂,可众大臣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有的主张复立沂王朱见浚,有的主张立襄王,突然内宫传来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与朱祁钰商议,但是朱祁钰由于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这一觉即改变了朱祁钰的一生,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更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群臣没有等到朱祁钰,于是相约明天早朝再来,谁知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第二天,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不久气死于永安宫,他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被英宗下令拆毁。于谦、王文被杀,明朝历史上朱祁钰的统治时期就这样宣告结束。

朱祁钰死后,于公元1475年才恢复帝号,被谥为景帝,庙号代宗。

明代宗朱祁钰支持于谦反对南迁,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重用正统朝被迫害的忠直大臣,挽狂澜于即倒,并对明朝战后的恢复做出了贡献,但对待迎回英宗的问题上他显得过于小气,同时在太子问题上他又显得得寸进尺,最后他的一生以悲剧告终。


你哥哥很凶


北京有个明十三陵,而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那么剩下的皇帝去哪了?

明太祖朱元璋埋在了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今天介绍一下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朱祁钰。


这个朱祁钰本来不是皇位的继承人,但是偏生好巧不巧,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成为了瓦剌的俘虏,当时身为代王的朱祁钰临危受命,成为了代皇帝,任用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守住了明朝的江山。


而他的哥哥,本来是瓦剌留他下来是想向明朝廷讹诈点钱财,但是发现明朝政府挺抠门,就放弃了这一想法,把他哥哥朱祁镇送了回来,已经坐上皇位的朱祁钰自然不想把皇位再还给朱祁镇,便把他哥哥尊为太上皇,打发到南宫去住,他哥哥喜欢坐在南宫的树下乘凉,他便下令把树砍了。可能也是受到了命运的诅咒,他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之后就夭折了,他也很快病重,在南宫的朱祁镇找准机会,发动了”夺门之变“,而朱祁钰被废为代王,死后也葬在了亲王墓里。


云往千年


明朝国祚三百年,只有两个皇帝连续经历了两次大型变故,一个是明英宗朱祁镇,一个是明代宗朱祁钰。

而朱祁钰又是明朝众多皇帝之中,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这就很奇怪了,因为明朝从朱元璋登基开始,就一直在巩固中央集权,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时期,那为什么作为皇帝的明代宗朱祁钰会被废黜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土木堡之变”了。


正统十四年(1149年),瓦剌军因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决定亲自率兵出征,他带着五十万精兵于大同北上,准备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一死战。

此战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朱祁镇率领的五十万明军居然被两万瓦剌军轻易击败,就连皇帝朱祁镇都成了俘虏。

朱祁镇一走,明朝内部就缺了一个皇帝,于是作为朱祁镇弟弟的朱祁钰,在于谦和孙太后的扶持之下,登基成帝,即明代宗。

除此之外,于谦和孙太后还把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立了太子。

他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朱祁钰只是代理朝政,大明的江山还是朱祁镇家的。而对于此事,当时的朱祁钰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也才刚刚登基。

在朱祁钰登基之后,他在于谦等人的帮助之下,不仅清算了王振的党羽,还在瓦剌进攻北京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此战虽然明军胜了,但是朱祁钰的烦恼也来了,因为瓦剌首领想要放了俘虏明英宗,以此来和明朝求和。对于此事,朱祁钰自然是不太想同意,因为如果明英宗回来了,他的皇位就很有可能保不住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大臣们都在劝他接朱祁镇回来。

最后,朱祁镇还是被接回来了,但是回来之后却被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皇位还是朱祁钰来当,朱祁镇则成了太上皇。

此事过后,朱祁钰又做了一件大事,便是废了自己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立了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但是在一年之后,太子朱见济却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事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于1457年得了重病,一卧不起。

也是这一年,石亨等人趁着朱祁钰病重未立皇储之时,密谋了一件大事:要复辟朱祁镇为帝,这一事件也就是著名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当了皇帝,并且以谋逆罪杀了于谦,废朱祁钰为郕王。

此后,明朝的政治也逐渐陷入了混乱,危机也一天比一天重。


千古君


北京明十三陵中,除了朱元璋和朱允炆本就不该葬在里面之外,还有一位皇帝也没能葬在里面,那就是明代宗朱祁钰。如题主所说,他没被葬在里面的原因是被废了。

而我认为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接回了自己的哥哥——朱祁镇。

朱祁钰的皇帝当的离奇,退的却不算离奇。

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朱祁镇为了“弘扬大明威严,平定北方再现祖上的威风”,决定让朱祁钰监国,自己御驾亲征。然而,朱祁镇有他祖上的勇气,却没祖上的能力,在土木堡这个地方,朱祁镇被瓦刺人给俘虏了。

咋办?皇帝可没了啊!纵观华夏历史,被围的皇帝就那么几个,被俘虏的皇帝就那么几个,自己主动出征却被俘的……丢人啊!

更何况,上一个皇帝被俘的,是北宋,可是直接让大宋朝丢了大半江山啊!

于是,在北京城,很多大臣和富人都开始转移财产,而朝堂之上,也围绕着“战”还是“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徐有贞等人根据天象变化提出南迁,而于谦以北宋南迁亡国为据提出作战。

最终,于谦胜利了。在王文的提议下,朱祁钰从监国变成了真皇帝。朱祁钰登基后重用于谦,并向边关守将下诏书说,不得听信瓦刺任何关于朱祁镇的消息,也不要给瓦刺钱财。这下子,瓦刺极了,直接率军攻打北京城。在于谦的领导下,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得胜。这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刺,瓦刺首领有些撑不住了,就希望放了朱祁镇求和。

可是,当上了皇帝的朱祁钰深知一朝不可有二主,自己的哥哥回来了,这皇位是还还是不还?

所以,瓦刺虽然想给,朱祁钰却不愿意接。最终,还是在大臣于谦的劝导下,朱祁钰才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这件事儿。

于谦是怎么说的呢?皇位已定,不做更改。

就这样,在使臣杨善的努力下,朱祁镇被接回来了,被尊为太上皇。然后……朱祁镇就被朱祁钰锁在了南宫。

朱祁钰下令,为避免哥哥与旧臣互通往来,南宫中不得留下任何树木——这样会让想要越过高墙的人有可乘之机。

这一锁,就是七年,直到夺门之变发生。

朱祁钰本来就是代理皇帝,所以,他的皇位还是要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但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他废了朱见深,改立朱见济,但没想到朱见济早夭,这太子之位便空下来了。

公元1457年(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太子之位再次被抬到了桌面上。石亨眼见朱祁钰不行了,便与徐有贞(开头那个从天象看建议迁都的)密谋迎回太上皇朱祁镇。

就这样,朱祁镇重新当上了皇帝。

朱祁镇复位后,废了朱祁钰的帝号被封为郕王——这次换成他被锁在了永安宫,但是,他可没有被锁七年,因为被锁不久后,他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朱祁钰死后,朱祁镇赐了个戾的谥号,表示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而且,为了一解心头的恶气,朱祁镇把朱祁钰按照亲王的礼数葬在了景泰陵,而不是十三陵。

所以,两相一对比,你就知道朱祁钰错在哪儿了吧?一个被废的皇帝,你居然让他活了七年?

呵呵。


伏生说历史


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是夺门之变后被自己的亲哥哥废黜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称景泰帝。

景泰八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英宗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苑。郕王薨,享年三十。英宗谥曰戾。葬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景泰陵。他是明代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位没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朱祁钰知人善任,在外依靠于谦,在内信任兴安,不近声色,使得大明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可谓是英明之主。但他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奸臣趁机作乱。


花开水不流


被废黜的帝是明戴宗朱祁玉。朱祁玉本不想坐皇帝,但朱祁镇被俘后,被拥为皇帝。开始还不怎重视,后来有点上癮。待也先放回朱祈镇,他为保皇位,马上把朱祈镇囚到一个小院。谁料朱祈镇会收买人心,又加原威犹存,所以冲进皇宫,把朱祈玉废黜,夺位成功。朱祁玉错在粗心大义,沒有对朱祁镇斩草除根。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你这问题问得很奇怪,你问的是唯一?

也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了答案,你这明显是钓鱼问题吗?

就是自问自答呗。


历史山河图


朱允炆是唯一一个,年幼无知又听信了一些昏臣的话,朱棣本身就野心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