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惟悌墓誌》及其書法藝術風格探析

史豔利/文


摘要:《崔惟悌墓誌》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土於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亢楊村的一方唐代墓誌。其出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對其墓誌內容的考證可補新、舊唐書史料之闕。但由於缺少史料依據,無法建構其完整的家世譜系。該墓誌整體藝術風格宗法唐代書法大家歐陽詢瘦硬、秀麗的書風。

關鍵詞:唐代 墓誌 崔惟悌 書法 藝術風格

一、墓誌的起源及其發展

墓誌為我國古代一種特殊的石刻隨葬品之通稱。《墨子·明鬼篇》雲:“古者聖王,必以鬼神,為其務鬼神厚矣。又恐後世子孫不能知也,故書之帛,傳遺後世子孫。鹹恐其腐蠹絕滅,後世子孫不得而記,故琢之盤盂,鏤之金石以重之”。 [①] 直接說明了墓誌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後代家世譜系建構中的實用價值。其內容主要記載墓主的姓名、籍貫、事蹟、仕宦、婚姻、親友、喪葬等,墓誌是中國古代喪葬制度持續發展的產物,有固定的形制和專門的文體。明吳訥在其《文章辨體序說·墓碑、墓碣、墓表、墓誌、墓記、埋銘》中說:“墓誌,則直述世系、歲月、名字、爵裡,用防陵谷遷改。埋銘、墓記,則墓誌異名”。叢書《新中國出土墓誌》執行主編任昉介紹,墓誌銘通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又稱為“志”,北朝隋唐多用駢文撰寫,宋元明清多用散文撰寫,敘述死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蹟;“銘”則用韻文寫就,主要是對逝者的悼念和讚頌。一方墓誌未必“志”和“銘”都有,很多隻有“志”,早期的墓誌或只有“銘”。並將墓誌的涵義界定為四:一是墓誌主人,二是埋在墓內,三是有相對固定的載體,四是有一定的行文格式。

對於墓誌的價值,李雨簫在《(河南卷叄)釋文校正》一文開頭寫道:“墓誌是埋葬於墳墓中,記錄墓主姓名籍貫、生平事蹟、卒葬年月、子孫概況等內容的石刻文字,對於歷史、民俗、文學、書法、語言文字等的研究極具價值。出土墓誌材料一方面可印證傳世文獻,另一方面又可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修正傳世文獻之謬誤”。 [②] 對墓誌本身書法價值的研究也成為近些年來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

墓誌濫觴於秦漢之際,發展於魏晉,完善於北魏,興盛於唐,延續至明清,經歷了由磚造墓誌到石刻墓誌,由碑形墓誌到方形墓誌的發展歷程。

《崔惟悌墓誌》及其書法藝術風格探析

《崔惟悌墓誌》拓片


二、《崔惟悌墓誌》及相關考釋

《崔惟悌墓誌》全稱《大唐故閬州閬中縣令上柱國崔公墓誌銘》,據武陟縣博物館出土文物記載:墓誌為青石,形制為正方形,志石長、寬均為49.5釐米,厚9釐米。蓋佚。1980年出土於武陟縣亢楊村。志文21行,滿行21字,楷書,現藏於武陟縣博物館。

新出土《崔惟悌墓誌》約456字,對其名字、籍貫、家世、仕宦經歷、婚配、去世因由及喪葬等情況的記述頗為詳細。對於該墓誌,千平喜先生做了初步研究,其於1986年在《中原文物》上發表了《武陟出土兩方唐代墓誌》一文,首先在一定程度上發掘了該墓誌的史料價值。但文章僅對墓誌的出土時間、地點及志文進行了簡單的記述和一些簡要的分析,其中對墓誌內容的摘錄及考釋不乏缺誤之處,值得進一步進行分析和考證。例如,其文章所載墓誌在出土時間及內容與後續出版的相關文獻資料之間存在一些差異。筆者依據武陟博物館現存實物及登記信息與文章有關墓誌信息進行對照,並與已出版的包含《崔惟悌墓誌》的《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壹)上》、《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以及《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河南卷》等文獻資料進行核對,墓誌出土時間應為1980年而非1979年,並且墓誌內容中存在諸多錯字,諸如“清風不群”應為“清規不群”、“殂沒”應為“殂歿”、“國家多故”應為“家國多故”、“遷襯改墳”應為“遷櫬改墳”、“因可嘉尚”應為“固可嘉尚”、“實為崔君”應為“實有崔君”、“頻繁之德”應為“蘋蘩之德”等。並將墓誌內容附於文末。

關於《崔惟悌墓誌》的相關考證問題,由於正史中相關史料的缺乏,而墓誌提供了崔惟悌生平事蹟的諸多信息,為補充和糾正正史等傳世文獻的失實、失載之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和史料依據。墓主崔惟悌,新、舊唐書無傳。此墓誌刊書於唐貞元五年(789年)。撰者李衡,史書無載,志署前宣州溧陽縣尉,可補史之闕。

據墓誌所載崔惟悌的家世來看,崔惟悌自其十三代祖崔琰開始即世代為官,且在所任職位上均做出一定成績,乃至“王有唐之始也,寵莫之京。保全恩私,實賴匡贊。右輔之政,人到於今稱之”。墓誌中記載其歷代先輩的仕宦經歷均冠冕相襲,功勳卓著。其曾祖子純、祖義起、父玄鑑皆在其職位上有不俗的表現,取得了令人稱讚的政績。我們還可以依據墓誌所載的信息考察墓主崔惟悌的個性品行及仕宦經歷。關於墓主崔惟悌的品行更是極盡誇讚之詞,墓誌中概括為“貞節獨立,清規不群,道有所宗,行無不備”。接著對其仕宦經歷進行介紹,先從漢州綿竹縣主簿遷任滄州清池縣主簿,最後任職於閬中閬州縣令,頗有政績。志末提及“天寶末,燕薊肇亂”,按照時間以及所述地域,應指的是天寶末年發生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使社會遭受了一次空前浩劫,據《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 [③] 。與墓誌中所記述的“屬闔門違難,氛祲未清,家國多故,殆將三紀”的悲慘景象具有一致性。

關於崔惟悌及其家世譜系,唯一可以考證於史書的是其十三代祖崔琰。據《三國志·崔琰傳》記載:“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 [④] 以及“太祖徵幷州,留琰傅文帝於鄴” [⑤] ,可與墓誌中其父玄鑑“鄴衛之間”相照應。另外,《崔琰傳》注引《先賢行狀》雲:“琰清忠高亮,雅識經遠,推方直道,正色於朝。魏氏初載,委授銓衡,總齊清議,十有餘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歸高,天下稱平”。 [⑥] 對崔琰的人品及功績進行了客觀的評價。但傳中對其後代並無記載,由此造成研究者對其後代的考證缺乏資料和史料依據。《北史》卷二四載:“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人,魏中尉琰之五世孫也”。 [⑦] 但《魏書》卷三二又載:“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人,魏中尉琰之六世孫。曾祖諒,晉中書令。祖遇,仕石虎,為特進。父瑜,黃門郎”。 [⑧] 據夏炎在其書《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中推斷,崔諒為崔琰孫較為可信。《魏書》卷二四《崔玄伯傳》:“崔模,字思範,魏中尉崔琰兄霸後也。……崔道固,字季堅,琰八世孫也。”《北史》卷四四《崔亮傳》:“崔亮字敬儒,清河東武城人,魏中尉琰之後也。”《南齊書》卷二八《崔祖思傳》:“崔祖思字敬元,清河東武城人,崔琰七世孫也。”與《南史》卷一七記載相同。又據出土墓誌資料來看,天統元年(565年)十月四日《崔德墓誌銘》、武平四年(573年)十月十日《崔博墓誌銘》:“十二世祖琰,魏中尉。” [⑨] 可知崔德和崔博應為崔惟悌父輩,此與墓誌所載又不相符。另外《魏書》卷六九載:“崔休字惠盛,御史中丞崔逞玄孫,其祖父靈和,在南北朝劉宋時期擔任員外散騎侍郎,父親宗伯追贈清河太守”。兩書記載有差異,且與墓誌所載其祖輩人物姓名及仕宦經歷不符,無從考證。崔琰六世孫崔逞,在道武帝時被賜死,崔逞之孫崔睿亦因“交通境外被誅” [⑩] 。至此,清河崔氏真可謂是“自逞之死至睿之誅,三世積五十餘年而在北一門盡矣” [11] 。

關於清河崔氏的歷代發展狀況有專著和諸多論文進行分析研究,可以從中尋找信息進行考證。有文章指出:“清河崔氏是最早形成於魏晉時期,對其家族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崔琰、崔林兄弟” [12] 。夏炎在《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一書的引言部分也論證推斷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記崔琰、崔林之前清河崔氏之情況當為可信,提出了清河崔氏形成於魏晉時期的觀點。後經十六國時期的發展,至北朝達到鼎盛。徐玲玲碩士論文《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中對清河崔氏各房在唐代的世系延續做了詳細的介紹,但在文中並未找到有關墓誌所載信息。其中涉及崔琰的內容有:“青州房始祖為崔琰七世孫崔輯,崔輯七世孫崔信明始入唐。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崔瓊為崔琰六世孫,其子為崔輯。據《舊唐書》卷一九〇上《崔信明傳》記載:“崔信明為後魏七兵尚書崔光伯曾孫,貞觀六年(632年)應詔舉,授與世丞並擔任秦川令,從此入仕唐朝”。 [13] 但傳中記載其是青州益都人,與墓誌所載人物籍貫不符。另外,在夏炎的著作《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第七章“清河崔氏的婚姻關係”中提及《崔惟悌墓誌》,在清河崔氏的房支劃分上將其歸於“房支不詳”一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有關崔氏家族研究的斷代情況。

三、《崔惟悌墓誌》書法風格

費聲騫在其著作《古代碑帖鑑賞》中說:墓誌的書法往往能體現當時的書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歷時近300年,在統一且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下,經濟發展呈現繁榮昌盛之貌,優越的社會環境為書法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唐太宗李世民為代表的統治階級對書法極其喜愛和重視,並且推行“以字取士”的制度,使得唐代書法繼魏晉之後形成中國書法史上又一座高峰。例如在唐朝有關選舉的《新唐書·選舉志》中記載的選官條件之一就是“楷法遒美”。書法成為一個政治家和官吏所必需的教養。在各種綜合因素影響下,諸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唐代書法大家的書法風貌也通過各種途徑傳播,乃至中下層及民間世人的書法均受到影響。

《崔惟悌墓誌》在整體書法風格上與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類似。《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所推崇,且視為楷書正宗,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王樹海分析其書法藝術風格為“結體修長,中宮收緊,四邊開張,左斂右縱,化險為夷。字形隨勢賦形,左右結構作相背之勢,上下結構上窄下寬,間架開闊穩定,氣象莊嚴。其布白勻整,字距、行距疏朗”。 [14]

從整體上來看,《崔惟悌墓誌》的書法風格較為整齊劃一,筆法嫻熟,點畫嚴謹勁峭,但又於修長的筆畫中顯示出秀麗之美,整體上彰顯出書者宗法唐代書法大家的印記。在用筆上,方圓兼備,方處運筆和諧自然,給人一種溫厚且含蓄的感覺。起筆處略有藏鋒但方筆居多,露鋒多但並不顯得尖銳,筆畫流暢,筆力凝聚。書法筆勢和諧統一,氣息貫通,筆畫間相互呼應。在結字上,端莊大方,工整嚴謹,以縱向為主,且重心穩定。章法佈局上,橫有行豎有列,具有中庸和諧之美。

《大唐故閬州閬中縣令上柱國崔公墓誌銘並序》

前宣州溧陽縣尉李衡撰

崔之著姓舊矣。源長慶積,降德生賢,非務顯明,所貴繼代。 有唐閬州閬中縣令, 崔公其人焉。公諱惟悌,清河人。十三代祖琰,有漢尚書。曾祖子純,隋萊州刺史。祖義起,銀青光祿大夫、岐王宮監、岐州刺史,封清河公。王有唐之始也,寵莫之京。保全 恩私,實賴匡贊。右輔之政,人到於今稱之。父玄鑑,相州林慮縣令,襲清河公。鄴衛之間,漳淇之表,清風如在,惠政猶傳。 公即林慮府君次五子也。貞節獨立,清規不群,道有所宗,行無不備。起家漢州綿竹縣主簿。次任滄州清池縣主簿。網轄二邑,董正六曹。州府準繩,奸猾懾竄。遷閬州閬中縣令。化俗成政,鳴弦有聞。青雲可期,白日先盡。夫人河南爾朱氏,父義玄,會州都督。姻好既結,禮法克修,閨訓母儀,德全道著。與公先後殂歿。天寶末,燕薊肇亂,合祔乖期,權窆 舊塋,實違先志。屬闔門違難,氛祲未清,家國多故,殆將三紀。孝孫序以貞元五年十一月四日遷櫬改墳,祔塋合葬。遵奉 理命,罄竭私家,衣冠儀表,固可嘉尚。以小子業文有素,見託為銘。銘曰:

子男之秀兮實有崔君,蘋蘩之德兮厥惟夫人。

玉析蘭槯兮陵遷谷¨,¨規貞質兮萬古千春。

參考文獻

[1](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3](唐)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後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北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明)吳納著;於北山校點;(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章辨體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7]郝本性主編.隋唐五代墓誌彙編 河南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8]中國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編.新中國出土墓誌 河南 1 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9]歐陽中石等.書法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2]王樹海.通賞中國書法[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4.

[13]徐玲玲. 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5.

[14]蘇玉瓊,蔣英炬.臨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學報,1984(02):221-244+282-289.

[15]千平喜.武陟出土兩方唐代墓誌[J].中原文物,1986(02):52-53.

[16]李雨簫.《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卷叄)釋文校正[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3(S1):47-48.

[17]李佳哲.清河崔氏在唐代的發展狀況分析[J].唐山學院學報,2015,28(01):62-65.

[18]許友根.唐代科舉家族的初步考察[J].教育與考試,2018(05):33-39.

孟雲飛轉編自《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20年第1期)


[①] 轉引自歐陽中石等《書法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56頁.

[②] 李雨簫.《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卷叄)釋文校正[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3(S1):47-48.

[③] (後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第3449頁.

[④]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1143頁.

[⑤]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1146頁.

[⑥]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賢行狀》.

[⑦] (唐)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第867頁.

[⑧] (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759頁.

[⑨] 蘇玉瓊,蔣英炬.臨淄北朝崔氏墓[J].考古學報,1984(02):221-244+282-289.

[⑩] (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759頁.

[11] (北齊)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84,第759頁.

[12] 李佳哲.清河崔氏在唐代的發展狀況分析[J].唐山學院學報,2015,28(01):62-65.

[13] 徐玲玲. 唐代清河崔氏家族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5.

[14] 王樹海《通賞中國書法》[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