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咱們上回說到了,秦簡公嬴悼子一方面調集重兵防守鄭,一方面派遣使者請齊、楚兩國出兵攻打魏國,減輕秦國的壓力。

齊宣公和楚簡王見魏國主力,集中在西線攻秦,便向魏國的幾塊飛地進攻,連連得手。

飛地咱們之前說了,那基本是無用的土地。就跟珍珠奶茶方便麵、火鍋米飯大盤雞一樣,拿走拿走別客氣。

魏斯覺得河西的土地,那才是肉,那才是有用的土地。要求吳起不要想其他的,你趕緊給我去幹死秦國。

嬴悼子見齊、楚得手,就命令西河防線的秦軍,切斷吳起的退路,與駐守在鄭的秦軍夾攻吳起。決戰的結果是魏軍大勝。這是秦國挨的第五個暴擊。

其實這場決戰是飲鴆止渴,即便秦軍勝利了,也不值得驕傲。因為魏國世子魏擊、趁秦軍主力圍攻吳起之時,指揮黃河東岸的魏軍渡河。

秦國的西河防線,被魏軍徹底突破了,大批的魏軍進入秦國。這是秦國挨的第六個暴擊。也是一個大暴擊。秦國人懵了,不應該是大保健嗎?

這一下秦國倒黴了,本來就不是吳起一部的對手,現在大批的魏軍進入了黃河以西。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

周威烈王十八年、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年),魏國完全佔據了西河地區,這其中包括臨晉、王城、元裡、洛陰、合陽、陰晉等城。秦國到了這一步,已經觸底了,但是,還差一個反彈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商鞅,當然了,這還要再等幾十年。

王城在今天陝西大荔、洛陰在今天陝西大荔的西南、合陽在今天陝西合陽的東南、陰晉在今天陝西華縣的東部。


《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接下里吳起向北發動了進攻,奪取了戎狄的大片土地。魏國在此設置了上郡。上郡的範圍大約是今天陝西境內洛河以東,黃梁河以北,子長以南的區域。

到這這個時候,魏國也就停下了西進的道路,覺得西邊已經拓展的可以了。畢竟在當時人的心中,中原才是膏腴之地,才是值得擁有的巴黎歐萊雅。秦老西?就讓他隨風而去吧。

魏國攻打秦國的事情,是在三家分晉之前十多年。司馬光也沒有說這事,大概也不想說,因為戰爭不是什麼好事,別讓皇帝看滿眼雞血,然後鬧著要打仗。儒家是不主張打仗的,孔子不是說過嘛:“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真的有那種恬不知恥,異想天開的貨色,就喜歡暴天虐民。比如說荼毒天下的隋煬帝楊廣,把天下人給累死,卻說可以把舒服留給下一代。這是怎樣的神邏輯?我就想要問一句,誰不是上一代的下一代?

《資治通鑑》很有意思,不僅僅是魏秦之間的交戰沒有記載,樂羊攻打中山國的事情,也是一筆帶過,怎麼帶的呢?

話說魏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打下來之後,把中山封給兒子世子魏擊。

一次宴會,魏斯問群臣:“我是什麼樣的君主?”

這種話問出來,又是在宴會這種非正式場合,大家都知道國君想要怎樣的答案,於是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

可是這個世界上,總有不開眼的貨色,仗著自己小腦缺陷,大腦殘廢的本質,開始各種亂噴。

任座就發出了不同的聲音,說:“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

這話的意思是:“您得到了中山國,不用來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麼仁德君主!”


《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這個話有毛病啊,這個不是一個選擇題!他如果封給了弟弟,也許你會說,為什麼不封給兒子?這是一個模稜兩可的事情,怎麼說都可以的。但是事情的毛病在於,他雖然沒有營養,但似乎在說魏斯有私心。至少聽的人一定會這麼想。

魏斯也會這麼想,所以勃然大怒,你用這種毫無邏輯的話諷刺我,你這不是挑事嗎?我也是需要人安慰的小乖乖,你太不通人性了。我在一個非正式場合,求一下安慰,怎麼了?

任座看老大發怒了,就快步離開了。

這個真的是,無論在什麼場所,總有幾個傻子,在裝個性。可能這種人還會被人稱為英雄。我們欣賞他的敢說,但是不能欣賞亂噴的人。這個任座明顯在亂噴,要不就是和魏斯的弟弟有一腿。

魏斯的臉掉下來了,為了找回面子,只好再問大臣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

為什麼要再問翟璜呢?因為翟璜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大臣,人際關係好,而且有地位。他給出的答案,明顯是要高於任座的。

魏斯見翟璜給的答案很完美,為了讓完美能夠更進一步,就像讓他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是仁德之君?

翟璜回答:“我聽說只有國君仁德,臣子才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所以您是仁德君主。”

魏斯有點尬,這是道德綁架呀。我不喜歡一個亂噴的人,我就不仁德?你當我是垃圾桶,什麼都能裝嗎?

但是事情走到了這個地方,必須要大度,因為大度是最後一塊遮羞布。否則的話,就真的是不仁德的人。所以魏斯派翟璜去追任座回來,還親自下殿堂去迎接,奉為上客。


《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翟璜是一個智者,把一個問題推到了極致,往往就會出現一個反向的結果。他用這個反向的結果,救了任座。他給魏斯帶的高帽子,需要魏斯放過傻乎乎任座才能得到。手段很高明,只是侷限性很大,如果遇到了商紂王那樣的暴君,估計你倆都要感嘆生命的美好。

對的,樂羊攻打中山國,是為襯托這個故事的。那麼樂羊何時開始攻打中山國的呢?

說起這個事情,就必須的先說中山國。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白狄中的鮮虞部落,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逐漸轉移到太行山區。

春秋時期的鮮虞部落聯盟,是由鮮虞、肥、鼓、仇等幾個部落組成,強大起來之後,就逐漸開始擴張。人都是這樣,刀子磨好了,就自然想要去找豬。

但是刀子磨的好,你不一定是殺豬的,你可能只是張小泉。在擴張的過程中,遭到了邢國的打擊。後來邢國衰弱,鮮虞出兵攻打邢國,第二年又征伐衛國。這兩戰的結果是,邢國國君出逃,衛國國君被殺。

當時天下的霸主,齊桓公聯合宋、曹、邢、衛等國擊敗了鮮虞,才將勉強保住了邢、衛兩國。這就是齊桓公存邢救衛的由來。有大哥真的好,大哥會帶你一起裝叉一起飛。

當然了,齊桓公之後的大哥,那就不一樣了,跟著他們混的小弟,三天能餓九頓,頓頓都不少。

所以說,齊桓公是唯一能稱得上霸主的人。

春秋中後期,鮮虞的主要敵人是晉國。晉國太可怕了,他就是一隻沉睡的老虎。睡著的時候,毛茸茸的也就那樣。衝個氣,搞不好還有另一個功能。

但是當他覺醒以後,那就是春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從採蘑菇的小姑娘,就變成了採蘑菇的大狗熊。再想要躺著佔便宜的,那就真的扯淡了,疼啊。


《資治通鑑》魏國扯掉了秦國的遮羞布


周景王十五年(前530年),晉將荀吳借道鮮虞部落攻入鼓部落的都城昔陽。昔陽在今天河北省晉縣的西部。

八月、晉國滅掉了鮮虞聯盟部落中的肥部落,俘虜了肥部落國君綿皋。肥的領地大約在今天河北省藁[gǎo]城縣一帶。這一片地方,就成了晉國的領土。

也就在這一年,晉昭公姬夷得知鮮虞邊境空虛,就讓荀吳統率大軍,攻破了破鮮虞的中人城。中人城在今天河北唐縣西北的峭嶺。

周景王十八年(前527年),荀吳再次攻打鼓部落,俘虜了鼓部落的國君鳶鞮[dī],鼓也被劃入了晉國的版圖。

此後的二十年,鮮虞就陷入了沉寂。二十年之後,中山國有資本囂張嗎?咱們就下回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