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盯球的诀窍有哪些?

许友榛


关于盯球,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可言,更多的是要日积月累,养成习惯。而盯球的方法,主要是要盯住对方出手的一瞬间,判断对方球拍触球的位置,摩擦方向、旋转和快慢。



其次就是要盯对方发球时球拍的板形。比如对方发不太转的球,板形肯定要立一些,而发加转的下旋球,板形肯定要平一些。而发上旋或者侧旋球,对手的手型和板型都会有固定的动作模式,这个需要你去仔细观察,慢慢体会。



再次就是盯球速。加转球与不转球相比,旋转强烈的球速度慢,线路短,球路飘忽;而不转球由于向前的力量大,球速就快一些,线路也会比较长。



当然,在实战中,高手发球,可以把长球,短球,不转球和加转球的手法加以融合,用看似相同的动作,发出不同的线路,落点和旋转。这样发出的球,隐蔽性就比较大,不太容易判断。所以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磨炼。

原创内容,真实态度,理性观察!欢迎大家的评论和关注!谢谢!


楚泽平


对于新手来说,学会盯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还是必须要学会盯球,如果不会盯球,那么在接发球环节将处于被动的地步,到底怎样才能盯死对方发球呢?

一,盯对方挥拍的动作幅度,如果会拍动作幅度大,那么来球将是长球,动作幅度小,靠手腕发力,则是旋转较强的短球。



从挥拍动作判断是逆旋转发球,动作幅度小,靠手腕发力,旋转强,第一跳靠近端线位置,判断出是长球,接发球采用避旋转方式的摆短

二,盯第一跳的位置,如果第一跳靠近网,来球则是短球,如果第一跳靠近端线,则是长球。



第一跳靠近端线位置,动作幅度大,触球的后部,判断出是长的不转球,接发球采用反手拉

三,盯触球瞬间动作,触球时球拍向下砍,则是下旋球,向上挥拍则是上旋球,有一点大家必须记住了,高手发球会有一个迷惑动作,看似上旋球,实则是下旋球,不要被击完球的假动作迷惑,只看触球瞬间动作即可,其它动作不要管。



触球瞬间向上挥拍,判断出是右上旋球,采用劈短接球

四,触球的右侧为右旋球,左侧为左旋球,后面是不转球。



第一跳在半台中间位置,向下砍,触球的左侧,是半出台左侧下旋球,采用摆短接球

懂得了旋转性质、长短球后,再根据旋转的相应手法接球,刚开始可能只会盯一个球,打着打着就忘了,也可能会那么一丁点理论,回球不上台,这都是初学者的表现,一定要坚持、强迫自己去盯球,不上台也不要紧,只要会判断来球性质,做出相应的回球准备,慢慢的慢慢的就会盯球了,一定要坚持、坚持、坚持……


体坛论球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在打乒乓球时非常讲究盯球。其中到底有什么诀窍?第六人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何通过盯球判断来球旋转性质?

乒乓球难就难在旋转上,如果看不清旋转,很容易吃发球。因此学会盯球显得格外重要,如何通过盯球来判断旋转,这里边还是有些讲究的,对方在发球时,为了迷惑我方,会采用五花八门的假动作,这个时候我们千万别被假动作给忽悠了。不管对方怎么抛球,我们化繁为简就盯触球瞬间的板形,用力方向和触球位置。可能刚开始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会判断个八九不离十,板形后仰,接触球的中下部向下切球,这个球就是下旋球,当然高手发球会继续通过假动作来迷惑你,比如说他在向下切球的过程中只撞不摩,那么这个球可以判断为不转球。

还有,看对方用球拍的什么位置来接触球,越靠近拍柄的偏上位置发球,来球越不转,越靠近拍头的偏下位置发球,来球越转。

如何通过盯球判断来球弧线和落点?

关于弧线,有个基本规律:球拍跟球台的垂直距离越近,弧线就会越低,反之则越高。在次不再赘述。

关于落点,一般来说,根据对称原则,对方发球时,第一落点越靠近白色端线位置则来球第二落点也会靠近我方白色端线位置,发球越靠近球网,来球也会靠近球网。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


国球第六人


盯球主要盯旋转和落点,开始练时主要是先练习盯落点,随着接触搓球开始,要加上盯旋转的能力。

1、盯落点

盯落点主要是观察对方的站位、手臂挥拍和击球瞬间手腕运用方向。站位主要是预判对方的来球落点,为判断来球提供依据,要想准确判断来球,最主要要等对方出手时才能够判断。

侧身位(以右手为例)两脚(左脚前右脚后)前后距离比较大的,斜线的可能性大,两脚平行直线可能性就大。

正手位两脚平行是斜线的可能性大,两脚前后距离大直接可能性大。

反手为左脚稍后或者平行直线的可能性大,左脚在前斜线的可能性大;手臂挥拍的方向、幅度(力量)和速度来判断球的具体落点。

2、盯旋转,盯旋转主要是从板型、触球部位、摩擦方向(距离和速度)和球的运行轨迹这几方面来判断。

我们可以用接发球角度去演示如何盯旋转。对方发下旋板型越平球越转,越立越不转,上旋正好相反;触球部位,下旋越靠下越转,靠上越不转,上旋正好相反。摩擦方向,向下是下旋,向上是上旋,向侧是侧旋,摩擦距离越长速度越快旋转的强度越高,摩擦的快与长有一连带关系,球的旋转就很转;球的运行轨迹主要通过速度和弧线来判断,弧线越平旋转越强,速度越慢(落台第一跳的速度)下旋球的旋转越强,在这里指相对。

下面是训练方法

1、盯落点训练方法主要从单线到多线,从有序到间接无序,再从间接无序到全面无序。比如:练习正手攻的顺序单线攻→两点攻→二分之一台不定点攻→二分之一台攻结合反手攻→全台不定点,盯球和技术内容相结合,既要练技术,又要练盯球,根据个人的能力从简单到复杂进行练习。

2、盯旋转训练主要有四个训练方法,根据技术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旋转逐渐加强的方法。比如练正手拉球,从不太转到一般转再到非常转,观察对方技术结构的变化,给大脑增加印象;

(2)两极分化大的训练方法。比如练正手拉球,直接从不转到非常转,盯住对方动作差异,感受触球差异,及时总结深化记忆;

(3)无序旋转的训练方法。采用多球训练,让对方进行无序的旋转变化,来增加盯球能力,观察复杂的动作,找出变化的规律性;

(4)接发球,也是本着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提高盯旋转的能力。


爱徒手金波


盯球的前提是集中精神,不走神,人在疲劳、紧张时,大脑容易一片空白。高度的精神集中,需要训练的积累,训练时,要求球员每个多球,都要盯住,不要下意识打球,一个盯不住,两个盯住,一天盯不住,两天盯住,一个周盯不住,两个周盯住,日积月累,就会有收获!


京妮然然


对于当下每局11分的乒乓球赛制来说,接发球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接发球水平的高低有时候会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走势。那么如何能做好接发球呢?学会盯球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以球台底线白边为基础,离底线越近,球就越急长,离球网越近,球会越短。

对于乒乓球的初学者来说,我们可以掌握这样的规律,即:盯球时看对方发球是否靠近底线,如果越靠近底线,说明这是一个急长球,过来的球会又顶又长;而发球的第一起跳点,越离近球网,这个球必然会是短球。记住这个规律,在盯长短球方面,你就可以提前作出判断了。

以球拍拍面为基础,拍子触球越平球呈下旋,拍面打开或倾斜球是上旋。

在盯球时,对方发球如果是以拍子平击、平砍过来的球,会呈现非常转的下旋球;但如果是打开拍面,侧面击球的话过来的球则是上旋球。当然,个人手法不同,会在触球一刹那,根据拍型的调整呈现侧下旋、侧上旋;如果你实在看不清、来不及看清对方接触球的那一瞬间,也可以通过球过来的弧线加以判断。下旋球向前冲劲没有上旋球那么急、那么快,因为它有强烈的旋转甚至会出现“往回倒”的现象。

相比起上旋球,下旋球的运行弧线也会更加低平;上旋球一般都是急长为主,因为旋转不够,所以以偷袭的方式为主;不管上旋还是下放,如果球在运行轨迹中出现“拐弯”,沾台就往外拐,或者往外飞,那就是对方加了强烈的侧旋,这样接发起来难度就加大了,要更加注意。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每个人的发球有几套或者几种,与其交手时,经验丰富的选手一般会通过几个回合,就抓住对方发球的规律,以便以更好的盯球和接发球,这也需要平时锻炼中积累。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到你做好接发球,更好地盯球,谢谢关注!


骑马寺的少年


1寻求规律

击球有规律 来球有规律 打球有规律

2加强预判

3看清击球


每日体育分享


盯球,可以

1

盯球主要盯旋转和落点,开始练时主要是先练习盯落点,随着接触搓球开始,要加上盯旋转的能力。

2

盯落点

盯落点主要是观察对方的站位、手臂挥拍和击球瞬间手腕运用方向。站位主要是预判对方的来球落点,为判断来球提供依据,要想准确判断来球,最主要要等对方出手时才能够判断。

侧身位(以右手为例)两脚(左脚前右脚后)前后距离比较大的,斜线的可能性大,两脚平行直线可能性就大。

正手位两脚平行是斜线的可能性大,两脚前后距离大直接可能性大。

反手为左脚稍后或者平行直线的可能性大,左脚在前斜线的可能性大;手臂挥拍的方向、幅度(力量)和速度来判断球的具体落点

盯旋转,盯旋转主要是从板型、触球部位、摩擦方向(距离和速度)和球的运行轨迹这几方面来判断。

3

我们可以用接发球角度去演示如何盯旋转。对方发下旋板型越平球越转,越立越不转,上旋正好相反;触球部位,下旋越靠下越转,靠上越不转,上旋正好相反。摩擦方向,向下是下旋,向上是上旋,向侧是侧旋,摩擦距离越长速度越快旋转的强度越高,摩擦的快与长有一连带关系,球的旋转就很转;球的运行轨迹主要通过速度和弧线来判断,弧线越平旋转越强,速度越慢(落台第一跳的速度)下旋球的旋转越强,在这里指相对





用户1692897038580477


盯球的重要性你是知道的吧?那么,如何才能盯住球呢?

一、寻求规律

1、击球有规律

撞击多速度快,摩擦多旋转强;向下摩擦是下旋,向上摩擦是上旋,向侧摩擦是侧旋,如果有组合就是侧上、侧下旋。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有了这个基本的常识对辅助我们盯球是极有帮助的。

2、来球有规律

实际打球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球的速度与轨迹来进行判别,一般来说,飞行速度快的是上旋,飞行速度慢的是下旋,飞行会拐弯是侧旋,有多种特征的就是多种旋转的组合。

比如,速度越来越慢且带侧拐的来球,就是侧下旋,而速度越来越快且带侧拐的来球,就是侧上旋。

3、打球有规律

每个人打球都有习惯的线路,除此之外,每个人的出手与身体的角度也有一定的规律,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就要在前几个球里面记住对手这类的习惯,这对我们的盯球是非常管用的。

二、加强预判

知道了各种击球的基本规律,我们也就可以在对手准备击球但还没有击球的时候进行预判了,有了这个预判我们就可以进行预动了,也就是提前向着预判的方向进行移动。

三、看清击球

有了预判,我们的注意力也就能够高度集中了,这对我们看清对手击球瞬间的发力方向、击球部位以及感知对手的发力大小等,是极有帮助的,也就可以大致感知来球的速度、旋转、线路、落点等这类因素了。






匣子百科


哈喽 我是养乐多 很高兴又为你们解答问题啦

在兵乓球比赛中,盯球技术的好坏能够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对手球拍触球到 球弹离拍子飞行过网之前(判定方向 力度 长短 旋转 大致落点) .我把最重要的两点说一下:

一.先确认再移动: 第一阶段的盯球要先有个确认, 先确认方向与大致落点才能开始移动, 不能乱猜或者有自己的惯性.球过网到球落下这阶段不能全程盯, 全程盯会感觉移动反应反而变慢 或者会等球落下才做确认 这样移动一定会慢, 而且容易累,眼睛没有休息机会.

二.先移动再引拍 : 很多人都习惯看到球来就先拉手引拍, 脚反而会动不了. 所以有时候不是步伐慢, 是习惯太差, 一但先引拍用手去牵就球 脚一定动不起来 结果是, 只用上半身打球 严重变形. 先移动再引拍并非要你完全到位才引拍,而是意识启动上的先后, 先开始移动, 来得及到位再引拍, 来不及当然是边移动边引拍. 但有时候并非来不及, 是意识上的问题.球落下时,移动-引拍动作已经结束, 球弹起前就要做好迎前挥拍的准备。球落台弹起之后 到击球之前, 也就是弹起之后在挥拍迎球过程 还要再看一眼. 尤其是越慢的球, 球弹起之后的变化越多(测拐 不往前走 下坠 等等)。

乐多很开心为你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下个问题再见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