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杭州,梅花才落,櫻花桃花梨花李花杏花……紛紛登場,古時花朝節設在這個時間段,實在非常應時。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同樣的季節,830多前,有位偉大的詩人,曾經在杭州吟唱過一首“賣花歌”。

南宋詩人陸游於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住在孩兒巷時寫過一首詩,我們姑且稱之為“賣花歌”,這首詩題為《臨安春雨初霽》,讓我們先來吟誦這首詩:

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

猶及清明可到家。

其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兩句,既朗朗上口,又繪聲繪色,流傳甚廣。可見絕妙好文原來簡單至絕,這正是寫詩作文的極高境界。

這首詩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入世做官的興味,近年來已淡薄如紗;誰叫我騎馬辭家,作客在紛擾的京華?清寒的小樓上,聽得下了一夜的春雨;深巷天明,就有人在叫賣杏花。閒居無聊,在短紙上斜寫著草書;晴日窗前,又試著品味名茶。不要慨嘆了,潔白的衣服已被京師的塵土汙染,但還來得及在清明節前,回到我清靜的家園。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有人說,這首詩中的“小樓”一聯,典型地表現了江南二月的都市之春。小樓聽雨,是一詩境;春雨如絲,杏花繁麗,是一詩境;深巷賣花,又是一詩境。從今夜的雨聲到明朝的賣花聲,正寫出杏花春雨江南,寫得形象生動,富於韻味。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還有人說,這一聯不著意於對偶,十四字一氣貫注,自然圓轉,常受人稱道。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另有人說,“小樓”一聯語言清新雋永,寫得形象而有深致,雖然用了比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還是要表達自己的鬱悶與惆悵。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見仁見智。傳說這兩句詩後來傳入宮中,深為宋孝宗所稱賞。

其實,陸游寫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並非為了寫出什麼名句,而是排遣自己的情感,寫出他當時的心境。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此時他已六十二歲,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賦閒了五年。雖然他光復中原的壯志未衰,但對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無奈。這一年春天,陸游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住在孩兒巷裡等候召見,寫下了這首名作。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閒來無事寫寫草書,春光映入窗簾品著新茶,表面上看,閒適恬靜,然而在這背後,正藏著詩人無限的感慨與不平。陸游素來有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宏願,而嚴州知府的職位與他的志向不合,頗感報國無門。“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京中閒居無聊,壯志未酬,還不如回鄉躬耕,過過田園日子。中原淪陷,久未收復,而詩人卻在作書品茶消磨時光,他捺不住心頭的怨憤,寫下了結尾兩句。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孩兒巷最早的時候叫“磚街巷”,普普通通的一條巷子,青磚一路,從這頭鋪到另一頭。因為這裡出售泥孩兒,故而又稱“孩兒巷”。杭州是陸游生前常來常往的地方,到了杭州,多次住在孩兒巷。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830多年來,因為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孩兒巷這條杭州城裡的小巷出名了,以至於近年有“孩兒巷陸游故居之爭”。孩兒巷改造時,有人反對拆除老建築98號,認為此是陸游故居,爭論激烈。

其實,南宋的建築,現在在杭州地面上已經沒有了。後來經專家認定孩兒巷98號是著名的清代古宅,雖然不是陸游的故居,但陸游多次來杭都住在孩兒巷,而且98號是至今所發現的最接近歷史風貌的孩兒巷建築,因此專家認為它是陸游紀念館的首選,於是杭州就把孩兒巷98號定為陸游紀念館。

現在,孩兒巷裡可有杏花賣?

順便說說花朝節。《夢粱錄》雲:“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漸聞風俗,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遊賞。”《夢粱錄》還對當時杭州一帶的花朝節盛況作了更為詳細的描述:花朝節這天,人們除了要遊玩賞花、撲蝶挑菜、官府出郊勸農之外,這天還有女子剪綵花插頭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